一種喉腔術后防粘v形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喉部手術輔助醫療器械,尤其涉及一種喉腔術后防粘V形支架。
【背景技術】
[0002]根據喉腔聲門區正常的生理結構,甲狀軟骨為由兩個對稱的四方形甲狀軟骨板組成的V型立體結構。聲門裂為一個等腰三角形的裂隙。20歲后聲帶基本停止生長,聲帶全長:男(17-21mm)女(ll-15mm)。喉部手術后,須防止聲帶發生粘連和喉腔狹窄,因此需要在喉部放置支撐材料,現有技術中有在雙側聲帶創面植入指套或T型硅膠膜的方法。但是,傳統的T型硅膠膜放置一個月后仍有喉腔狹窄的可能,并且須局麻下從原切口切開取出,極易造成患者咽瘺的發生,大大增加了患者痛苦及住院時間。因此需要一種新型植入裝置來避免患者出現喉腔粘連,而致喉狹窄,在完整切除病變組織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保全患者喉功能,避免患者“二次手術”,讓患者盡快積極融入社會。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喉腔術后防粘V形支架,在完整切除病變組織的前提下,避免患者出現喉腔粘連,而致喉狹窄,避免患者“二次手術”,最大限度保全患者喉功能。
[0004]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喉腔術后防粘V形支架,包括底板,底板兩側對稱設置有兩個帶有縱向凹槽的斜側板,呈近似“V”字形。
[0005]所述的縱向凹槽為弧形凹槽。
[0006 ]所述的縱向凹槽設置在斜側板的中部。
[0007 ]所述的底板和兩個斜側板均為硅膠板。
[000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該支架能有效隔離兩側聲帶,防止術后患者出現喉腔粘連,而致喉狹窄,同時保持呼吸道通暢,能最大限度保全患者喉功能,使用后只需表面麻醉后用喉部活檢鉗經口取出即可,避免“二次手術”的麻煩和由此帶給患者的痛苦。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ΟΟ?Ο]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結構不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1]如圖1?2所示,一種喉腔術后防粘V形支架,包括底板1,底板1兩側對稱設置有兩個帶有縱向凹槽3的斜側板2,該支架的整體結構呈近似“V”字形。
[0012]縱向凹槽3為弧形凹槽,與聲帶的形狀相契合。縱向凹槽3設置在斜側板2的中部。底板1和兩個斜側板2均為硅膠板。硅橡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對人體組織無刺激性、無毒性、無過敏反應、機體排異反應極少;具有良好的理化特性,與體液以及組織接觸過程中能保持其原有的彈性和柔軟度,不被降解,是一種相當穩定的惰性物質,能耐高溫,可消毒,加工成型方便,易加工雕刻形狀,使用方便。
[0013]手術使用時,將V形膜頂端兩側穿兩根縫線并固定,預留縫線,于雙側聲帶創面之間置入該V形支架,使該V形支架兩個斜側板2完全隔開雙側聲帶創面,縱向凹槽3的形狀與聲帶形狀相吻合,聲帶剛好卡在縱向凹槽3中,兩根縫線分別穿過甲狀軟骨板上下間隙,沖洗術腔后逐層關閉,縫線在皮膚外拉緊打結并固定,避免發生扭轉。該V形支架放置1個月后,在電子纖維喉鏡下,經頸外剪斷固定縫線,表面麻醉下用喉部活檢鉗經口取出該支架,同時清理喉膜上、下少許的偽膜組織。避免了使用T形硅膠支架時進行局麻下行原切口切開取出的復雜程序及其帶給患者的痛苦。
【主權項】
1.一種喉腔術后防粘V形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底板(1)兩側對稱設置有兩個帶有縱向凹槽(3)的斜側板(2),呈近似“V”字形。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喉腔術后防粘V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縱向凹槽(3)為弧形凹槽。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喉腔術后防粘V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縱向凹槽(3)設置在斜側板(2)的中部。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喉腔術后防粘V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和兩個斜側板(2 )均為硅膠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喉腔術后防粘V形支架,包括底板,底板兩側對稱設置有兩個帶有縱向凹槽的斜側板,呈近似“V”字形,本實用新型在完整切除病變組織的前提下,避免患者出現喉腔粘連,而致喉狹窄,避免患者“二次手術”,最大限度保全患者喉功能。
【IPC分類】A61F5/00
【公開號】CN205083723
【申請號】CN201520889083
【發明人】漫一凡, 張超, 周延輝, 李怡楠
【申請人】漫一凡
【公開日】2016年3月16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