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空腸隧道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具,尤其是涉及用于減少小腸對食物吸收的胃-空腸隧道管。
【背景技術】
[0002]眾所周知,肥胖與食量和食物消化吸收狀況有關。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者增多,由于肥胖而引起的相關疾病已成為當今世界的社會問題和健康問題。為了減肥,人們除了增加運動量外,最常見的辦法就是控制進食量和減少吸收,包括節食、藥物、限容、外科手術治療等,但均有利弊。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采取使人體減少食物吸收的方式減肥得到認可和可行。小腸是人體吸收食物營養成分的器官,而食物只有通過膽汁和胰液的作用才能在小腸被吸收。如果在胃幽門口至小腸遠端設置隧道管,使經胃腸蠕動進入該段小腸內的食糜不與膽汁和胰液混合而呈分離狀態(其中食糜經隧道腔排向遠端小腸,膽汁和胰液則沿隧道管外壁排向遠端小腸,然后混合),從而使該段小腸內食物營養成分不被吸收,這就等于減少了小腸吸收面積和吸收量,就能達到減肥的目的。
[0003]綜合各種因素,這種減肥方法可以避免嚴格限制飲食及大量運動,同時,對人體沒有不可逆損傷,故比其他方法更容易被肥胖者接受。但目前這種隧道管在結構設計上存在幾何形狀、插入、定位、固定、標記等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4]針對上述現有技術減肥中所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外形科學、結構合理,使用方便,安全有效,費用低廉,無毒無副作用的胃-空腸隧道管。
[0005]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所述胃-空腸隧道管用聚氨酯或硅橡膠材料制成,它包括隧道管本體,所述隧道管本體下端為管出口并設置有遠端X標記、隧道管本體上端為食糜入口并設置有近端X標記,隧道管本體上端依次具有幽門固定環和十二指腸球腔固定環,幽門固定環和十二指腸球腔固定環之間用凹環圓滑相連通。
[0006]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利用小腸鏡輔助將胃-空腸隧道管下端插入到小腸空腸段,盡力使隧道管出口位于接近小腸長度的二分之一處;將幽門固定環和十二指腸球腔固定環分別置放在幽門處和十二指腸球部,利用幽門固定環和十二指腸球腔固定環將隧道管固定在胃和小腸之間,并防止脫落,這樣保持一段時期,觀察體重變化。可重復實行直達到減肥目的。
[0007]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使用方便,效果好,無不可逆創傷,也無毒無副作用。
【附圖說明】
[0008]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09]圖2是圖1的A向結構示意圖。
[0010]在圖中,1、幽門固定環2、食糜入口 3、近端X標記4、凹環5、十二指腸球腔固定環6、隧道管本體7、遠端X標記8、管出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11]在圖1和圖2中,所述胃-空腸隧道管為軟管并用聚氨酯或硅橡膠等材料制成,它包括隧道管本體6,所述隧道管本體下端為管出口 8并設置有遠端X標記7、隧道管本體上端為食糜入口 2并設置有近端X標記3,隧道管本體上端依次具有幽門固定環1和十二指腸球腔固定環5,所述幽門固定環和十二指腸球腔固定環之間用凹環4圓滑相連通,幽門固定環1外徑大于幽門口徑并其相配,十二指腸球腔固定環外徑略大于十二指腸球部并其相配,在內鏡引導下釋放幽門固定環1和十二指腸球腔固定環在胃-十二指腸球部;所述隧道管本體的長度為1.5-2米(約為小腸總長的二分之一),隧道管內徑為3-4厘米,壁厚0.1-0.2毫米。
【主權項】
1.胃-空腸隧道管,它包括隧道管本體(6),所述隧道管本體下端為管出口(8)并設置有遠端X標記(7)、隧道管本體上端為食糜入口(2)并設置有近端X標記(3),其特征是:所述隧道管本體上端依次具有幽門固定環(1)和十二指腸球腔固定環(5),所述幽門固定環和十二指腸球腔固定環之間用凹環(4)圓滑相連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胃-空腸隧道管,它包括隧道管本體(6),所述隧道管本體下端為管出口(8)并設置有遠端X標記(7)、隧道管本體上端為食糜入口(2)并設置有近端X標記(3),所述隧道管本體上端依次具有幽門固定環(1)和十二指腸球腔固定環(5),所述幽門固定環和十二指腸球腔固定環之間用凹環(4)圓滑相連通。本實用新型外形科學、結構合理,使用方便,安全有效,費用低廉,無毒無副作用的胃-空腸隧道管,它容易被肥胖者接受,無需節食,就能達到減肥的目的。
【IPC分類】A61F5/00, A61M27/00, A61F2/04
【公開號】CN205083722
【申請號】CN201520875188
【發明人】王東
【申請人】王東
【公開日】2016年3月16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