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輪椅車輪轂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輪椅車,尤其涉及一種輪椅車輪轂。
【背景技術】
[0002]電動輪椅車是在傳統手動輪椅車的基礎上,增加了電機、電池等部件,使輪椅車的運行擺脫了需要人為提供動力以驅動車輪,從而進一步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和用戶體驗。但在實際使用中,某些場合和情況下,手動驅動輪椅車仍然更為合適,比如電池電力不足、上下坡等等,因此目前市場上的電動輪椅車大多都設計成手動和電動兩用,使用者可以在手動和電動間進行切換,這主要是通過設置在車轂上的離合器實現的,其功能是將輪轂在固定連接在電機轉軸和自由轉動地連接在電機轉軸間切換。
[0003]專利號為CN201420221722.5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用于電動輪椅的離合器,包括固定盤、輪軸芯、離合塊和壓簧組件,離合塊上設置有凸起,固定盤和輪軸芯上設置有與其配合的槽,其使用到電動輪椅車上是通過將固定盤固定在輪車輪轂上,輪軸芯與輪椅車電機軸連接并且穿過輪轂中心孔,從而通過離合塊來鎖定/解鎖固定盤(輪轂)與輪軸芯(電機軸)的連接。
[0004]由于輪軸芯需要同時穿過輪轂中心孔和固定盤,固定盤是后續裝配到輪轂上的(如通過螺栓或鉚釘等連接),那么如果輪轂中心孔與固定盤的同軸度不理想的話,就會直接影響到對于車輪的驅動、對于輪軸芯的磨損、車輛的顛簸或振動等等諸多問題。涉及到的因素包括輪轂和固定盤各自的制造精度,兩者的配合精度以及裝配精度,究其原因就在于固定盤和輪轂是兩個分立的組件,兩者各自的精度誤差和相互間的相關精度誤差都可能會對兩者間的同軸度產生影響。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有鑒于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將上述固定盤和輪轂一體化的新型輪轂,并且進一步地在其上增加實現離合功能的組件。
[0006]本實用新型的輪椅車輪轂一側的輪轂中心孔外側設置有多個槽,所述槽繞所述輪轂中心孔周向地均勻分布。
[0007]進一步地,還包括
[0008]輪軸芯,所述輪軸芯穿裝在所述輪轂中心孔中,并且所述輪軸芯包括中心通孔以及多個與所述槽相配合的卡槽,所述卡槽的數量與所述槽相同,所述中心通孔用于連接電機軸;
[0009]離合塊,所述離合塊設置在所述輪轂設置所述槽的一側,并且所述離合塊包括多個與所述槽、所述卡槽相配合的卡齒,從而使所述卡齒適于進入所述槽和所述卡槽內;
[0010]壓簧組件,所述壓簧組件包括壓簧和壓片,所述壓簧設置在所述離合塊和所述壓片之間。
[0011]進一步地,還包括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用于連接所述電機軸,其依次穿過所述壓片、所述壓簧、所述離合塊,并且在所述中心通孔中與所述電機軸連接。
[0012]進一步地,所述輪軸芯上設置有油槽。
[0013]進一步地,還包括卡簧,所述卡簧卡箍在所述輪軸芯遠離所述卡槽的一端。
[0014]進一步地,還包括無油軸承,所述無油軸承套裝在所述輪軸芯上,并被限制在所述輪軸芯和所述輪轂中心孔之間。
[0015]進一步地,所述槽的數量是3個或4個。
[0016]本實用新型的輪椅車輪轂較之現有技術,有效地解決了因輪轂和固定盤各自的制造精度,兩者的配合精度以及裝配精度等誤差所引起的同軸度偏差,避免了可能產生的對車輪驅動的影響、軸磨損增加以及使用不便等問題。
[0017]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具體結構及產生的技術效果作進一步說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圖說明】
[0018]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輪椅車輪轂的實施例一的示意圖;
[0019]圖2是圖1中輪椅車輪轂中心孔位置處的局部放大圖;
[0020]圖3是圖1中輪椅車輪轂與各離合器組件的裝配示意圖;
[0021]圖4是對于圖3中輪轂、輪軸芯和離合塊的局部放大圖;
[0022]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輪椅車輪轂的實施例二的示意圖;
[0023]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輪椅車輪轂的實施例三的示意圖;
[0024]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輪椅車輪轂的實施例四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5]實施例一
[0026]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輪椅車輪轂的一個較佳實施例,其中輪轂1一側的中心孔2外側設置有4個槽3 (圖中示出了 3個),槽3繞中心孔2周向地均勻分布,從而該結構將現有的輪轂與離合器的固定盤實現了一體化,詳見圖2中心孔2位置處的局部放大圖。
[0027]圖3是具有離合功能的輪椅車輪轂的裝配示意圖,除了具有上述的設置了槽3的輪轂1外,還包括輪軸芯4、離合塊5、壓簧6、無油軸承7和彈簧壓片8,同時還示出了電機9,以及與電機9的電機軸10螺紋連接的螺栓11。
[0028]其中,無油軸承7套裝在輪軸芯4上,兩者一起設置在輪轂1的中心孔2中。輪軸芯4的一端設置了與槽3相配合的4個槽12,另一端通過卡簧(圖中未示出)進行固定。電機軸10穿裝在輪軸芯4(設置有通孔)中,兩者結構(如圖3所示)確保兩者可以同步轉動。
[0029]離合塊5、壓簧6和彈簧壓片8依次設置在輪軸芯4具有槽12的一端,并且通過螺栓11與電機軸10的連接進行固定。離合塊5上設置了與槽3和槽12相配合的卡齒13,當輪轂1、輪軸芯4和離合塊5轉動到相互配合的位置時,卡齒13可以進入槽3和槽12內,從而實現了將輪轂1和輪軸芯4固定連接,即可通過電機9對輪轂1進行驅動,當輪轂1、輪軸芯4和離合塊5脫離上述相互配合的位置時,輪轂1可自由地繞輪軸芯4轉動,從而可以進行手動驅動。
[0030]如圖4所示,輪軸芯4設置有槽12的位置處限定了端面21,同樣地,輪轂1的中心孔2外側設置有槽3的位置限定了端面22。輪軸芯4裝配入中心孔2中的位置需要滿足,端面21不能與端面22設置在同一平面內,而是端面21較端面22更靠近離合塊5。如此,當輪轂1、輪軸芯4和離合塊5脫離相互配合的位置時,離合塊5 (具體地是卡齒13)可以壓在端面21上,不會與端面22發生接觸,此時離合塊5的位置不影響輪轂1繞輪軸芯4轉動。圖4中的輪軸芯4上還設置了油槽14,可以根據實際需要使用潤滑油脂。
[0031]實施例二
[0032]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輪椅車輪轂的另一個較佳實施例,其中采用了另一種外觀結構的輪轂1,輪轂1 一側的中心孔2外側設置有槽3(共4個),并限定了端面22。針對離合功能,其還包括輪軸芯4、離合塊5、壓簧6、無油軸承7和彈簧壓片8。輪軸芯4的一端設置了與槽3相配合的槽12 (共4個),并限定了端面21 ;離合塊5上設置了與槽3和槽12相配合的卡齒13 (共4個);離合塊5、壓簧6和彈簧壓片8依次設置在輪軸芯4具有槽12的一端;離合塊5上設置了與槽3和槽12相配合的卡齒13 ;輪軸芯4上還設置了油槽14。本實施例中各組件的組裝方式和要求與上一實施例相同。
[0033]實施例三
[0034]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輪椅車輪轂的另一個較佳實施例(圖中未顯示壓簧和彈簧彈片),其與實施例一相似,區別僅在于,輪轂1 一側的中心孔2外側沿周向均勻設置有3個槽3 (實施例一中為4個),輪軸芯4上的槽12和離合塊5上的卡齒13均相應地設置為3個。
[0035]實施例四
[0036]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輪椅車輪轂的另一個較佳實施例(圖中未顯示壓簧和彈簧彈片),其與實施例二相似,區別僅在于,輪轂1 一側的中心孔2外側沿周向均勻設置有3個槽3 (實施例二中為4個),輪軸芯4上的槽12和離合塊5上的卡齒13均相應地設置為3個。
[0037]以上詳細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具體實施例。應當理解,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無需創造性勞動就可以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構思作出諸多修改和變化。因此,凡本技術領域中技術人員依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通過邏輯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實驗可以得到的技術方案,皆應在由權利要求書所確定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輪椅車輪轂,其特征在于,所述輪轂一側的輪轂中心孔外側設置有多個槽,所述槽繞所述輪轂中心孔周向地均勻分布; 所述輪轂還包括: 輪軸芯,所述輪軸芯穿裝在所述輪轂中心孔中,并且所述輪軸芯包括中心通孔以及多個與所述槽相配合的卡槽,所述卡槽的數量與所述槽相同,所述中心通孔用于連接電機軸; 離合塊,所述離合塊設置在所述輪轂設置所述槽的一側,并且所述離合塊包括多個與所述槽、所述卡槽相配合的卡齒,從而使所述卡齒適于進入所述槽和所述卡槽內; 壓簧組件,所述壓簧組件包括壓簧和壓片,所述壓簧設置在所述離合塊和所述壓片之間。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輪椅車輪轂,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用于連接所述電機軸,其依次穿過所述壓片、所述壓簧、所述離合塊,并且在所述中心通孔中與所述電機軸連接。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輪椅車輪轂,其特征在于,所述輪軸芯上設置有油槽。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輪椅車輪轂,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卡簧,所述卡簧卡箍在所述輪軸芯遠離所述卡槽的一端。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輪椅車輪轂,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無油軸承,所述無油軸承套裝在所述輪軸芯上,并被限制在所述輪軸芯和所述輪轂中心孔之間。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輪椅車輪轂,其特征在于,所述槽的數量是3個或4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輪椅車輪轂,其一側的輪轂中心孔外側設置有多個槽,所述槽繞所述輪轂中心孔周向地均勻分布。并且可以進一步通過設置輪軸芯、離合塊和壓簧組件形成具有離合功能的輪椅車輪轂。本實用新型的輪椅車輪轂較之現有技術,有效地解決了因輪轂和固定盤各自的制造精度,兩者的配合精度以及裝配精度等誤差所引起的同軸度偏差,避免了可能產生的對車輪驅動的影響、軸磨損增加以及使用不便等問題。
【IPC分類】A61G5/10
【公開號】CN205073158
【申請號】CN201520111144
【發明人】陳建國
【申請人】吉芮醫療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3月9日
【申請日】2015年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