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彈性腰椎后路椎間融合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彈性腰椎后路椎間融合器。
【背景技術】
[0002]腰椎間盤各部分髓核、纖維環及軟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之處突出或脫出于后方或椎管內,使腰椎在生理載荷下出現異常活動,引起骨與韌帶代償增生,椎間隙狹窄,關節退變和椎管狹窄等病理改變,嚴重影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腰椎融合術是治療下腰椎不穩和腰椎滑脫的有效方法之一,可以恢復脊柱的生理弧度,重建腰椎穩定性。
[0003]椎間盤既堅韌,又富有彈性,當承受壓力時,被壓縮,除去壓力后,又復原,具有類似“彈性墊”的作用,可緩沖外力對脊柱的震蕩,也可增加脊柱的運動幅度。為此你們提出了諸多椎間融合器技術方案,如公告號:CN 201612682U “一種腰椎后路椎間融合器”、公告號:CN “腰椎后路側置椎間固定融合器”等,上述的技術方案都有它們各自的發明點,克服了椎間融合器中不同的弊病。但因椎間融合器為整體式植入,現有的椎間融合器仍存在內應力集中,對椎間負荷大,造成融合器移位或沉陷的弊病。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落后不足,提供一種彈性腰椎后路椎間融合器,它不但植入方便,能防止融合器從椎間隙脫出,而且設置了融合后椎體間的正常間隙及活動度,可以將應力均勻分散,克服了應力集中造成的融合器移位或沉陷的弊病。
[0005]上述的發明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彈性腰椎后路椎間融合器,包括呈長方體的融合器本體,所述的融合器本體包括子彈頭形的融合器前端、融合器末端、設有防滑鋸齒的融合器上表面、設有防滑鋸齒的融合器下表面、融合器植骨窗;所述的融合器植骨窗由融合器上表面至融合器下表面鏤空形成貫穿式植骨窗口,其要點在于,融合器前端和融合器末端分別設有彈性槽A和彈性槽B。
[0006]作為優選,所述的融合器本體通過3D打印技術采用鈦合金粉材料制成。
[0007]作為優選,所述的融合器末端設有螺紋通孔和輔助定位槽。
[0008]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有如下有益效果:因為,融合器前端和融合器末端分別設有彈性槽A和彈性槽B,使融合器具有恒定彈性的彈簧結構,對于脊柱的前屈、后伸、側屈及垂直負重均有很好的應力分散,避免了應力集中造成的融合器移位、沉陷和疲勞斷裂;而融合器通過3D打印技術采用鈦合金粉制成,不但確保了椎間融合器的強度,而且減少了椎間融合器的制造工序,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圖說明】
[0009]圖1: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0010]圖2:圖1的俯視圖
[0011]圖3:圖1的右視圖
[0012]圖1一3中,1-融合器前端,2-融合器末端,3-融合器上表面,4-融合器下表面,5-螺紋通孔,6-輔助定位槽,7-彈性槽A,8-彈性槽B,9-融合器植骨窗,10-融合器本體。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以下就圖1一3所表示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包括呈長方體的融合器本體10,所述的融合器本體10包括子彈頭形的融合器前端1、融合器末端2、設有防滑鋸齒的融合器上表面3、設有防滑鋸齒的融合器下表面4、融合器植骨窗9 ;所述的融合器植骨窗9由融合器上表面3至融合器下表面4鏤空形成貫穿式植骨窗口,融合器前端I和融合器末端2分別設有彈性槽A7和彈性槽B8 ;所述的融合器末端2設有螺紋通孔5和輔助定位槽6 ;所述的融合器本體10通過3D打印技術采用鈦合金粉材料制成。
【主權項】
1.一種彈性腰椎后路椎間融合器,包括呈長方體的融合器本體(10),所述的融合器本體(10)包括子彈頭形的融合器前端(1)、融合器末端(2)、設有防滑鋸齒的融合器上表面(3)、設有防滑鋸齒的融合器下表面(4)、融合器植骨窗(9);所述的融合器植骨窗(9)由融合器上表面(3)至融合器下表面(4)鏤空形成貫穿式植骨窗口,其特征在于,融合器前端(1)和融合器末端(2)分別設有彈性槽A (7)和彈性槽B (8)。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彈性腰椎后路椎間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融合器本體10通過3D打印技術采用鈦合金粉材料制成。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彈性腰椎后路椎間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融合器末端(2 )設有螺紋通孔(5 )和輔助定位槽(6 )。
【專利摘要】一種彈性腰椎后路椎間融合器,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包括呈長方體的融合器本體(10),所述的融合器本體(10)包括子彈頭形的融合器前端(1)、融合器末端(2)、設有防滑鋸齒的融合器上表面(3)、設有防滑鋸齒的融合器下表面(4)、融合器植骨窗(9);所述的融合器植骨窗(9)由融合器上表面(3)至融合器下表面(4)鏤空形成貫穿式植骨窗口,其特征在于,融合器前端(1)和融合器末端(2)分別設有彈性槽A(7)和彈性槽B(8)。本實用新型它不但植入方便,能防止融合器從椎間隙脫出,而且設置了融合后椎體間的正常間隙及活動度,可以將應力均勻分散,克服了應力集中造成的融合器移位或沉陷的弊病。
【IPC分類】A61F2/44
【公開號】CN205019204
【申請號】CN201520781483
【發明人】方明, 許吉鋒
【申請人】浙江科惠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2月10日
【申請日】2015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