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創口牽引鉤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外科醫用設備,尤其涉及一種手術創口牽引鉤。
【背景技術】
[0002]在現代醫療中,通過外科手術來進行治療的病例十分普遍,在外科的手術中,手術的創口通過拉鉤來固定,現有技術的拉鉤大多為單個拉鉤,固定和操作都不方便,現有技術的雙拉鉤之間的間距固定,不能調節間距和角度,實際使用中存在一定的障礙。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種手術創口牽引鉤,能根據手術的創口大小來調整拉鉤的間距和角度,以便更好的固定創口,使手術順利進行。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0005]一種手術創口牽引鉤,包括牽引主桿、導管凹槽、氣液導管、牽引副桿、兩根牽引連接桿、兩個牽引鉤、調節螺栓、限位板、導管接頭、手持部、擠壓螺栓、擠壓頂片及多個固定扣;所述的導管凹槽位于所述的牽引主桿的上端面上,所述的氣液導管嵌入設置在所述的導管凹槽內,所述的氣液導管的一端延伸到所述的牽引主桿的后方,并與所述的導管接頭連接,所述的氣液導管通過所述的導管接頭外接水栗或氣栗;所述的牽引副桿設置在所述的牽引主桿的一側,所述的調節螺栓垂直貫穿所述的牽引主桿及牽引副桿,所述的調節螺栓與所述的牽引副桿螺紋旋接;所述的兩根牽引連接桿分別對應連接在所述的牽引主桿及牽引副桿的端部,所述的兩根牽引連接桿的中部呈直角彎折向下,所述的兩個牽引鉤分別對應連接在所述的兩根牽引連接桿的下端;所述的氣液導管的另一端延伸到所述的牽引主桿的前方,并通過所述的多個固定扣緊貼所述的牽引連接桿設置;所述的限位板呈“L”形結構,所述的限位板的一端垂直連接在所述的牽引主桿的側端,位于所述的牽引副桿的后方,所述的限位板的另一端向前延伸使所述的牽引副桿位于所述的限位板與所述的牽引主桿之間,所述的調節螺栓的端部與所述的限位板連接;所述的手持部設置在所述的牽引主桿的后端,位于所述的限位板的后方;所述的擠壓頂片設置在所述的導管凹槽內,所述的擠壓螺栓的一端插入所述的牽引主桿、導管凹槽及手持部內,所述的擠壓螺栓的端部與所述的導管凹槽夾緊所述的氣液導管。
[0006]上述的手術創口牽引鉤,其中,所述的氣液導管的內壁上設有引導凸起,所述的引導凸起呈螺旋狀設置在所述的氣液導管的中部。
[0007]上述的手術創口牽引鉤,其中,所述的牽引副桿與所述的牽引連接桿之間連接有萬向節,所述的牽引連接桿通過所述的萬向節轉動。
[0008]上述的手術創口牽引鉤,其中,所述的牽引副桿上設有旋轉軸承,將所述的牽引副桿分隔為固定后部及旋轉前部,所述的旋轉前部、牽引連接桿及牽引鉤與所述的旋轉軸承同步轉動。
[0009]上述的手術創口牽引鉤,其中,所述的旋轉軸承上間隔設有多條凸起指示條,所述的牽引副桿的旋轉前部上設有基準線,所述的凸起指示條對準所述的基準線。
[0010]本實用新型適用于各種外科手術,醫生在手術時僅靠一只手即可完成牽引主桿和牽引副桿之間的距離、牽引鉤的旋轉角度以及氣液導管的通暢度的調節,操作簡便。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本實用新型手術創口牽引鉤的橫向剖視圖。
[0012]圖2是本實用新型手術創口牽引鉤的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
[0014]請參見附圖1及附圖2所示,一種手術創口牽引鉤,包括牽引主桿1、導管凹槽2、氣液導管3、牽引副桿4、兩根牽引連接桿5、兩個牽引鉤6、調節螺栓7、限位板8、導管接頭9、手持部10、擠壓螺栓11、擠壓頂片12及多個固定扣13 ;所述的導管凹槽2位于所述的牽引主桿1的上端面上,所述的氣液導管3嵌入設置在所述的導管凹槽2內,所述的氣液導管3的一端延伸到所述的牽引主桿1的后方,并與所述的導管接頭9連接,所述的氣液導管3通過所述的導管接頭9外接水栗或氣栗;所述的牽引副桿4設置在所述的牽引主桿1的一偵牝所述的調節螺栓7垂直貫穿所述的牽引主桿1及牽引副桿4,所述的調節螺栓7與所述的牽引副桿4螺紋旋接;所述的兩根牽引連接桿5分別對應連接在所述的牽引主桿1及牽引副桿4的端部,所述的兩根牽引連接桿5的中部呈直角彎折向下,所述的兩個牽引鉤6分別對應連接在所述的兩根牽引連接桿5的下端;所述的氣液導管3的另一端延伸到所述的牽引主桿1的前方,并通過所述的多個固定扣13緊貼所述的牽引連接桿5設置;所述的限位板8呈“L”形結構,所述的限位板8的一端垂直連接在所述的牽引主桿1的側端,位于所述的牽引副桿4的后方,所述的限位板8的另一端向前延伸使所述的牽引副桿4位于所述的限位板8與所述的牽引主桿1之間,所述的調節螺栓7的端部與所述的限位板8連接;所述的手持部10設置在所述的牽引主桿1的后端,位于所述的限位板8的后方;所述的擠壓頂片12設置在所述的導管凹槽2內,所述的擠壓螺栓11的一端插入所述的牽引主桿1、導管凹槽2及手持部10內,所述的擠壓螺栓11的端部與所述的導管凹槽2夾緊所述的氣液導管3。
[0015]所述的氣液導管3的內壁上設有引導凸起14,所述的引導凸起14呈螺旋狀設置在所述的氣液導管3的中部,可用于加速經過氣液導管3內的液體或氣體。
[0016]所述的牽引副桿4與所述的牽引連接桿5之間連接有萬向節15,所述的牽引連接桿5通過所述的萬向節15轉動,可根據創口的方向、深度等調整牽引副桿4上的牽引鉤6的方向。
[0017]所述的牽引副桿4上設有旋轉軸承16,將所述的牽引副桿4分隔為固定后部及旋轉前部,所述的旋轉前部、牽引連接桿5及牽引鉤6與所述的旋轉軸承16同步轉動,可根據創口的方向、深度等調整牽引副桿4上的牽引鉤6的轉向。
[0018]所述的旋轉軸承16上間隔設有多條凸起指示條17,所述的牽引副桿4的旋轉前部上設有基準線18,所述的凸起指示條17對準所述的基準線18,可用于控制牽引副桿4上的牽引鉤6的轉向角度。
[0019]醫生在手術時,可通過兩個牽引鉤6來固定創口,手握手持部10,根據創口的大小,通過手指旋轉調節螺栓7使牽引副桿4沿水平方向向內或向外移動,從而調節牽引主桿1和牽引副桿4之間的距離;通過手指旋轉擠壓螺栓11,擠壓螺栓11和擠壓頂片12擠壓氣液導管3可調節氣液導管3的通暢度,氣液導管3可外接沖洗液或充氣栗,沖洗液可經過氣液導管3沖洗創口或牽引鉤6,充氣栗可用于吹氣,適用于各種外科手術,限位板8可起到限制牽引副桿4的移動距離的作用。
[0020]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適用于各種外科手術,醫生在手術時僅靠一只手即可完成牽引主桿和牽引副桿之間的距離、牽引鉤的旋轉角度以及氣液導管的通暢度的調節,操作簡便。
[0021]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附屬在其他相關產品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手術創口牽引鉤,其特征在于:包括牽引主桿、導管凹槽、氣液導管、牽引副桿、兩根牽引連接桿、兩個牽引鉤、調節螺栓、限位板、導管接頭、手持部、擠壓螺栓、擠壓頂片及多個固定扣;所述的導管凹槽位于所述的牽引主桿的上端面上,所述的氣液導管嵌入設置在所述的導管凹槽內,所述的氣液導管的一端延伸到所述的牽引主桿的后方,并與所述的導管接頭連接,所述的氣液導管通過所述的導管接頭外接水栗或氣栗;所述的牽引副桿設置在所述的牽引主桿的一側,所述的調節螺栓垂直貫穿所述的牽引主桿及牽引副桿,所述的調節螺栓與所述的牽引副桿螺紋旋接;所述的兩根牽引連接桿分別對應連接在所述的牽引主桿及牽引副桿的端部,所述的兩根牽引連接桿的中部呈直角彎折向下,所述的兩個牽引鉤分別對應連接在所述的兩根牽引連接桿的下端;所述的氣液導管的另一端延伸到所述的牽引主桿的前方,并通過所述的多個固定扣緊貼所述的牽引連接桿設置;所述的限位板呈“L”形結構,所述的限位板的一端垂直連接在所述的牽引主桿的側端,位于所述的牽引副桿的后方,所述的限位板的另一端向前延伸使所述的牽引副桿位于所述的限位板與所述的牽引主桿之間,所述的調節螺栓的端部與所述的限位板連接;所述的手持部設置在所述的牽引主桿的后端,位于所述的限位板的后方;所述的擠壓頂片設置在所述的導管凹槽內,所述的擠壓螺栓的一端插入所述的牽引主桿、導管凹槽及手持部內,所述的擠壓螺栓的端部與所述的導管凹槽夾緊所述的氣液導管。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術創口牽引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氣液導管的內壁上設有引導凸起,所述的引導凸起呈螺旋狀設置在所述的氣液導管的中部。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術創口牽引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牽引副桿與所述的牽弓丨連接桿之間連接有萬向節,所述的牽引連接桿通過所述的萬向節轉動。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術創口牽引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牽引副桿上設有旋轉軸承,將所述的牽引副桿分隔為固定后部及旋轉前部,所述的旋轉前部、牽引連接桿及牽引鉤與所述的旋轉軸承同步轉動。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手術創口牽引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轉軸承上間隔設有多條凸起指示條,所述的牽引副桿的旋轉前部上設有基準線,所述的凸起指示條對準所述的基準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手術創口牽引鉤,包括牽引主桿、導管凹槽、氣液導管、牽引副桿、兩根牽引連接桿、兩個牽引鉤、調節螺栓、限位板、導管接頭、手持部、擠壓螺栓、擠壓頂片及多個固定扣;導管凹槽位于牽引主桿上,氣液導管嵌在導管凹槽內,氣液導管連導管接頭,牽引副桿設在牽引主桿一側,調節螺栓貫穿牽引主桿及牽引副桿,牽引連接桿連在牽引主桿及牽引副桿端部,牽引鉤連在牽引連接桿下端;氣液導管通過固定扣緊貼牽引連接桿;牽引副桿位于限位板與牽引主桿之間,手持部設在牽引主桿后端,擠壓頂片設在導管凹槽內,擠壓螺栓插入導管凹槽。本實用新型適用于各種外科手術,僅靠一只手即可完成牽引主桿和牽引副桿間距及氣液導管通暢度的調節。
【IPC分類】A61B17/02
【公開號】CN204971384
【申請號】CN201520520889
【發明人】李永坤
【申請人】李永坤
【公開日】2016年1月20日
【申請日】2015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