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發熱暖手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暖手裝置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自發熱暖手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暖手裝置在冬季中使用廣泛。目前,現有的暖手裝置為電加熱裝置、熱水袋等。電加熱容易漏電傷人,熱水袋長期使用會老化,造成漏水燙傷人等事故。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自發熱暖手裝置,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缺陷。
[0004]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0005]自發熱暖手裝置,包括由左外殼和右外殼拼合成的殼體,左外殼和右外殼拼合成的殼體上部為蛋形、下底為平面的殼體,左外殼殼體配口周圈開設插接槽,右外殼殼體配合口周圈設置插接凸沿,插接凸沿和插接槽配合;左外殼和右外殼內上部和下部均設置磁塊安裝槽,磁塊安裝槽內設置磁塊,左外殼的磁塊和右外殼的磁塊相互吸引;殼體內設置自發熱層。
[0006]如上所述的自發熱暖手裝置,所述的左外殼和右外殼內上部和下部設置橫板,橫板與殼體為一體結構,橫板與磁塊安裝槽之間開設凹槽。
[0007]如上所述的自發熱暖手裝置,所述的左外殼和右外殼內分別設置自發熱層,自發熱層上設置壓板,壓板側邊開設數個配合槽,橫板側部設置數個凸沿,凸沿與配合槽配合。
[0008]如上所述的自發熱暖手裝置,所述的殼體的厚度為Lp 1,=2.5-3.0cm ;殼體的寬度為 L2,L2=4.0-5.0cm ;殼體的高度為 L3,L3=7.0-8.0cm。
[0009]如上所述的自發熱暖手裝置,所述的插接槽的寬度為L4,L4=0.1-0.3cm。
[0010]如上所述的自發熱暖手裝置,所述的磁塊為圓柱形,磁塊的直徑為d,d=0.5-0.6cm0
[0011]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本實用新型采用自發熱層提供熱量,避免電傷人和漏熱水傷人的問題。本實用型新外形流暢,握在手中舒適,能夠與人的手最大面積接觸,傳熱效果好。配合為機械插接和磁塊吸引,即可以在使用狀態保持穩定,也可以稍微用力進行拆卸,方便對使用失效的自發熱層進行更換。鏤空孔能夠提高傳熱效率,同時鏤空孔可以設置不同的圖案,美觀大方。
【附圖說明】
[0012]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一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組合狀態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打開狀態左殼體1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打開狀態右殼體2結構示意圖。
[0014]附圖標記:1左殼體,2右殼體,3鏤空孔,4自發熱層,5壓板,6磁塊,7磁塊安裝槽,8橫板,9凸沿,10配合槽,11凹槽,12插接槽,13插接凸沿。
【具體實施方式】
[0015]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6]自發熱暖手裝置,如圖所不,包括由左外殼1和右外殼2拼合成的殼體,左外殼1和右外殼2拼合成的殼體上部為蛋形、下底為平面的殼體,左外殼1殼體配口周圈開設插接槽12,右外殼2殼體配合口周圈設置插接凸沿13,插接凸沿13和插接槽12配合;左外殼1和右外殼2內上部和下部均設置磁塊安裝槽7,磁塊安裝槽7內設置磁塊6,左外殼1的磁塊6和右外殼2的磁塊6相互吸引;殼體內設置自發熱層4。本實用新型采用自發熱層提供熱量,避免電傷人和漏熱水傷人的問題。本實用型新外形流暢,握在手中舒適,能夠與人的手最大面積接觸,傳熱效果好。配合為機械插接和磁塊吸引,即可以在使用狀態保持穩定,也可以稍微用力進行拆卸,方便對使用失效的自發熱層進行更換。鏤空孔能夠提高傳熱效率,同時鏤空孔可以設置不同的圖案,美觀大方。
[0017]具體而言,為了增加殼體的強度,本實施例所述的左外殼1和右外殼2內上部和下部設置橫板8,橫板8與殼體為一體結構,橫板8與磁塊安裝槽7之間開設凹槽11。橫板8能夠增加左外殼1和右外殼2兩側的強度,同時,凹槽11減少材料使用,減輕重量。
[0018]具體的,為了方便更換自發熱層4,本實施例所述的左外殼1和右外殼2內分別設置自發熱層4,自發熱層4上設置壓板5,壓板5側邊開設數個配合槽10,橫板8側部設置數個凸沿9,凸沿9與配合槽10配合。取下壓板5即可方便更換自發熱層4,同時,壓板5可以將自發熱層4與殼體貼緊,增加熱傳遞面積,促進熱量傳遞。
[0019]所述的殼體的厚度為Q,1,=2.5-3.0cm,優選1^=2.9cm ;殼體的寬度為L2,L2=4.0-5.0cm,優選 L2=4.5cm ;殼體的高度為 L3,L3=7.0-8.0cm,優選 L3=7.6cm ;所述的插接槽12的寬度為L4,L4=0.1-0.3cm,優選L4=0.lcm ;插接槽12的深度為0.3-0.5cm,優先0.4cm ;所述的磁塊6為圓柱形,磁塊6的直徑為d,d=0.50-0.60cm,優選d=0.55cm。根據試驗,上述尺寸的本實用新型牢固度最佳,使用手感最為舒適,各個配件配合最為穩定。
[0020]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
【主權項】
1.自發熱暖手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左外殼(1)和右外殼(2)拼合成的殼體,左外殼(1)和右外殼(2)拼合成的殼體上部為蛋形、下底為平面的殼體,左外殼(1)殼體配口周圈開設插接槽(12),右外殼(2)殼體配合口周圈設置插接凸沿(13),插接凸沿(13)和插接槽(12 )配合;左外殼(1)和右外殼(2 )內上部和下部均設置磁塊安裝槽(7 ),磁塊安裝槽(7)內設置磁塊(6),左外殼(1)的磁塊(6)和右外殼(2)的磁塊(6)相互吸引;殼體內設置自發熱層(4)。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發熱暖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外殼(1)和右外殼(2)內上部和下部設置橫板(8),橫板(8)與殼體為一體結構,橫板(8)與磁塊安裝槽(7)之間開設凹槽(11)。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發熱暖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外殼(1)和右外殼(2)內分別設置自發熱層(4),自發熱層(4)上設置壓板(5),壓板(5)側邊開設數個配合槽(10),橫板(8)側部設置數個凸沿(9),凸沿(9)與配合槽(10)配合。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發熱暖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殼體的厚度為Lρ1^=2.5-3.0cm ;殼體的寬度為 L2,L2=4.0-5.0cm ;殼體的高度為 L3,L3=7.0-8.0cm。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發熱暖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接槽(12)的寬度為 L^—0.1—0.3cm ο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發熱暖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塊(6)為圓柱形,磁塊(6)的直徑為 d,d=0.5-0.6cm。
【專利摘要】自發熱暖手裝置,包括由左外殼和右外殼拼合成的殼體,左外殼和右外殼拼合成的殼體上部為蛋形、下底為平面的殼體,左外殼殼體配口周圈開設插接槽,右外殼殼體配合口周圈設置插接凸沿,插接凸沿和插接槽配合;左外殼和右外殼內上部和下部均設置磁塊安裝槽,磁塊安裝槽內設置磁塊,左外殼的磁塊和右外殼的磁塊相互吸引;殼體內設置自發熱層。本實用型新外形流暢,握在手中舒適,能夠與人的手最大面積接觸,傳熱效果好。配合為機械插接和磁塊吸引,即可以在使用狀態保持穩定,也可以稍微用力進行拆卸,方便對使用失效的自發熱層進行更換。鏤空孔能夠提高傳熱效率,同時鏤空孔可以設置不同的圖案,美觀大方。
【IPC分類】A61F7/03
【公開號】CN204951305
【申請號】CN201520569663
【發明人】賈曉寧
【申請人】賈曉寧
【公開日】2016年1月13日
【申請日】2015年8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