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腓腸肌被動運動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人體腓腸肌進行伸縮鍛煉的簡易腓腸肌被動運動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慢性下肢靜脈疾病是常見的血管病和多發病,其發生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女性發病率高于男性。2008年,國際血管學雜志發表的《基于循證醫學證據的下肢慢性靜脈疾病治療指南》指出慢性靜脈疾病(chronicvenous diseases,CVD)是因靜脈的結構或功能異常而使靜脈血回流不暢、靜脈壓力過高導致的一系列癥狀和體征為特征的綜合征,以下肢沉重、疲勞和脹痛,水腫、靜脈曲張、皮膚營養改變和靜脈潰瘍為主要臨床表現。
[0003]國內對慢性靜脈疾病常用CVI的概念,慢性靜脈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insufficiency, CVI) S卩,指靜脈系統功能異常的慢性進展性疾病。慢性靜脈疾病(CVD)與慢性靜脈功能不全(CVI)的區別在于,慢性靜脈疾病(CVD)納入了更多處于疾病早期的患者,這些患者可能無癥狀或(和)體征,或者癥狀較輕。靜脈疾病約占血管外科疾病的60%,常發生于下肢。在中國,下肢靜脈疾病的患病率為8.89%,即近I億患者。每年新發病率為0.5%?3.0%,其中靜脈性潰瘍占1.5%。2011年,由國際靜脈聯盟(UIP)組織的迄今為止靜脈領域最大規模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在50歲左右的下肢不適人群中,慢性靜脈疾病(CVD)的發生率為63.9%,其中c3-c6的CVI患者占24.3%。
[0004]加壓治療是慢性靜脈疾病(CVD)最基本的治療手段,包括彈力襪、彈力繃帶及充氣加壓治療等。通過梯度壓力對肢體加壓,促進靜脈回流,緩解肢體瘀血狀態。2008年,國際血管學雜志發表的《基于循證醫學證據的下肢慢性靜脈疾病治療指南》指出加壓治療是深靜脈血栓形成后綜合征(PTS)的A級推薦,是靜脈水腫的B級推薦和淋巴水腫的c級推薦。針對有癥狀無明顯靜脈體征的患者(處于CO?Cl級),可采取生活方式改變,結合加壓和藥物治療,早期處理,及時消除癥狀。針對已出現明顯癥狀和體征的患者(處于c2?c6級)應根據病因(E),解剖定位(A),病理生理(P)分級通過手術聯合加壓或藥物治療等綜合手段,使患者的CEAP分級降低,長期采用加壓和藥物治療,鞏固術后療效,延緩疾病進程。
[0005]現有技術中,多是主動鍛煉腿部肌肉來實現靜脈回流,如授權公告號CN204485218 U,授權公告日2015.07.22公開了一種腿部肌肉拉伸練習踏板,用于對小腿后群肌肉進行拉伸練習。組成中包括傾斜踏板、底板、支撐桿,底板水平放置,傾斜踏板為平板,傾斜踏板板面的一端與底板板面的一端由轉軸相連接,支撐桿為長方形框架,支撐桿的長方形框架的下邊與底板板面的另一端由轉軸相連接,支撐桿的長方形框架的上部與傾斜踏板的另一端為活動連接,傾斜踏板與底板的傾斜角度為10-25度。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拉伸效果良好,可以為鍛煉者提供對小腿后群肌肉和腳后跟兩條大筋進行拉伸的專用器材,并可按照鍛煉者的需要調整拉伸角度,有效提高小腿后部的比目魚肌和腓腸肌的柔韌性和彈性,提高鍛煉效果。該踏板結構不具有加壓作用,且需要主動鍛煉,對術后患者不適應。
【發明內容】
[0006]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簡易腓腸肌被動運動裝置,其結構簡單,可帶動腓腸肌被動運動,促進靜脈血回流,改善腓腸肌營養代謝,達到降脂降糖作用。
[0007]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該簡易腓腸肌被動運動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一底板,底板的后端固定有腿部固定架,腿部固定架上設有腿部固定帶和踝關節固定帶,在底板與腿部固定架連接部位鉸接有腳踏板,在腳踏板與底板之間設有驅動腳踏板可抬起、落下的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包括一個手搖輪,所述手搖輪通過曲軸安裝在底板的支架上,腳踏板連桿一端套接在曲軸上,另一端鉸接在腳踏板轉軸對應側的腳踏板上。
[0008]所述腳踏板的擺動傾斜角度為O?60度。
[0009]所述腿部固定帶為彈力繃帶。
[0010]所述手搖輪上設有搖把。
[0011]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腓腸肌被動運動裝置,其原理是利用腓腸肌的收縮功能,即肌栗原理來實現靜脈回流。肌栗是下肢靜脈回流的動力來源,腓腸肌的收縮可排出超過小腿總容量60%的靜脈血,使靜脈壓下降。腓腸肌的收縮能力、前負荷、后負荷的變化都會對肌栗的效能產生影響。通過腓腸肌的被動收縮運動,燃燒脂肪和血糖,實現促進靜脈血液回流,激發降脂降糖的目的。該簡易腓腸肌被動運動裝置的結構原理是,底板與腿部固定架呈直角或大于直角的硬連接結構,在兩者的連接部位鉸接腳踏板的一側,腳踏板可繞轉軸在一定范圍內擺動,肢踏板的另一側鉸接腳踏板連桿,腳踏板連桿另一端鉸接曲軸,曲軸的中心與手搖輪中心一致。使用本運動裝置時,用手通過搖把撥動手搖輪旋轉,曲軸與手搖輪同步旋轉,曲軸帶動腳踏板連桿上下移動,從而帶動腳踏板繞其轉軸擺動,由于腳及小腿分別固定在腳踏和腿部固定架上,整個腳隨著腳踏板同步擺動,從而帶動腓腸肌收縮和伸展運動。同時也對上臂進行了鍛煉。鍛煉的快慢頻率可人為控制,結構簡單,可靠性好,操作方便。
【附圖說明】
[0012]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腓腸肌運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如圖1所示,該簡易腓腸肌被動運動裝置,具有一底板5,底板的后端固定有腿部固定架7,腿部固定架7上設有腿部固定帶9和踝關節固定帶8,在底板與腿部固定架連接部位鉸接有腳踏板6,在腳踏板6與底板5之間設有驅動腳踏板可抬起、落下的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包括一個手搖輪1,所述手搖輪I通過曲軸2安裝在底板的支架4上,手搖輪I與曲軸2同軸固定連接,腳踏板連桿3 —端套接在曲軸2的拐臂上,另一端鉸接在腳踏板轉軸對應側的腳踏板6上。所述曲軸2的偏心量保證腳踏板的擺動傾斜角度為O?60度。所述腿部固定帶9為彈力繃帶,既具有固定小腿作用,又具有彈性回縮壓力,增加腓腸肌收縮對靜脈血的回流作用。所述手搖輪I上設有搖把10,方便轉動手搖輪。
[0015]在人體使用時,腳底踩在腳踏板6上,腿部固定帶9將小腿部固定在腿部固定架7上,腳踝由踝關節固定帶8固定,轉動手搖輪1,腳踏板6抬起或放下的過程中,帶動腳掌前端也隨著抬起或放下,從而使腓腸肌收縮或放松,發揮腓腸肌栗的作用,促進下肢血液回流,改善下肢血液循環,有效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
[0016]要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實施例是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說明而非限制,所屬技術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的等同替換或者根據現有技術而做的其它修改,只要沒超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思路和范圍,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所要求的權利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簡易腓腸肌被動運動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一底板,底板的后端固定有腿部固定架,腿部固定架上設有腿部固定帶和踝關節固定帶,在底板與腿部固定架連接部位鉸接有腳踏板,在腳踏板與底板之間設有驅動腳踏板可抬起、落下的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包括一個手搖輪,所述手搖輪通過曲軸安裝在底板的支架上,腳踏板連桿一端套接在曲軸上,另一端鉸接在腳踏板轉軸對應側的腳踏板上。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簡易腓腸肌被動運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腳踏板的擺動傾斜角度為O?60度。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簡易腓腸肌被動運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固定帶為彈力繃帶。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簡易腓腸肌被動運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搖輪上設有搖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簡易腓腸肌被動運動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一底板,底板的后端固定有腿部固定架,腿部固定架上設有腿部固定帶和踝關節固定帶,在底板與腿部固定架連接部位鉸接有腳踏板,在腳踏板與底板之間設有驅動腳踏板可抬起、落下的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包括一個手搖輪,所述手搖輪通過曲軸安裝在底板的支架上,腳踏板連桿一端套接在曲軸上,另一端鉸接在腳踏板轉軸對應側的腳踏板上。與現有技術相比,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實現腓腸肌的收縮和放松,發揮腓腸肌泵的作用,促進下肢血液回流,有效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改善下肢血液循環。
【IPC分類】A61H1/02
【公開號】CN204932174
【申請號】CN201520736037
【發明人】張建黨
【申請人】張建黨
【公開日】2016年1月6日
【申請日】2015年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