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主動功能康復訓練帶的制作方法
【專利說明】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下肢術后病人的康復器械。
【【背景技術】】
[0002]下肢術后病人因怕疼痛而不敢做下肢的關節或肌肉鍛煉,使膝關節和下肢肌肉功能性廢用而出現僵硬。為此,市場上出現了機械型或電動型的下肢訓練儀器,由設備帶動病人下肢被動運動,雖在一定程度上有康復訓練的效果,但該被動的康復訓練,需要陪護人員協助,長期以往會使患者失去運動功能和運動能力,造成下肢肌肉松軟,并且降低病人對關節的控制能力,儀器價格高且不易攜帶。
【
【發明內容】
】
[0003]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下肢康復訓練帶。
[0004]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構造下肢主動功能康復訓練帶,它包括包裹部,第一固定帶,牽引帶;包裹部用能彎曲的材料制成,呈內陷曲面,能包裹患者的足部;包裹部前端兩側對稱設有第一固定帶,中部兩側對稱設有牽引帶。
[0005]優選的,它還包括第二固定帶,其對稱設于包裹部的后端兩側。
[0006]優選的,所述包裹部后端底部設有腳跟孔。
[0007]優選的,所述包裹部前端設有開口。
[0008]優選的,所述牽引帶與包裹部兩側呈Y形連接。
[0009]優選的,所述牽引帶端部設有手持環部。
[0010]優選的,它用棉和/或麻織物制成。
[0011]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技術效果是:
[0012]1.在輔助功能鍛煉下逐漸加強自主功能鍛煉,提高患者的主動性,增加了功能鍛煉的頻率及關節活動度,減少關節僵硬。
[0013]2.訓練帶簡單實用,成本低,易攜帶。
【【附圖說明】】
[0014]圖1實施例一中的下肢主動功能康復訓練帶一個角度的立體圖;
[0015]圖2實施例一中的下肢主動功能康復訓練帶使用狀態參考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為了使本專利的技術方案和技術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
[0017]實施例一:
[0018]如圖1,本實施例中的下肢主動功能康復訓練帶,包括包裹部1,第一固定帶2,第二固定帶3,牽引帶4。
[0019]包裹部I用可以彎曲的材料制成,呈內陷曲面,可包裹康復者的足部,前端設有開口,后端底部設有腳跟孔11。當足部設于包裹部I內時,腳跟外漏于腳跟孔11以外,便于足部的定位,同時便于足部的透氣;前端開口可適用于不同足長的患者。包裹部I的前端兩側對稱設有一根第一固定帶2,包裹部I的后端對稱設有第二固定帶3,牽引帶4對稱設于包裹部I中部兩側。牽引帶4于包裹部I兩側邊緣呈“Y”形連接,可增加足部受力的平衡度和舒適性。本實施例中的包裹部1,第一固定帶2,第二固定帶3,牽引帶4用棉麻織物制成,有良好的透氣性和耐用性。
[0020]如圖2,使用時,將腳跟設于腳跟孔11內,腳尖設于包裹部I前端。根據腳的大小,胖瘦系緊第一固定帶2和第二固定帶3,此時患者足部固定完成。患者左右手各拉一根牽引帶4,利用雙上肢臂力牽引兩側的牽引帶4,使膝關節屈伸。為了患者方便手拉牽引帶4,牽引帶4的末端可設一手持環部41,可防止牽引帶4從手中滑落。
[0021 ] 患者可根據自身條件,譬如傷口愈合程度,體力和主觀意識調節鍛煉的強度,從而減少關節僵硬,肌肉萎縮等并發癥,提高關節活動度和患者的生活質量;并且該訓練帶簡單實用,成本低,易攜帶。
[0022]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專利,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專利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專利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專利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下肢主動功能康復訓練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包裹部,第一固定帶,牽引帶; 包裹部用能彎曲的材料制成,呈內陷曲面,能包裹患者的足部; 包裹部前端兩側對稱設有第一固定帶,中部兩側對稱設有牽引帶。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主動功能康復訓練帶,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第二固定帶,其對稱設于包裹部的后端兩側。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主動功能康復訓練帶,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部后端底部設有腳跟孔。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主動功能康復訓練帶,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部前端設有開口。5.如權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下肢主動功能康復訓練帶,其特征在于:所述牽引帶與包裹部兩側呈Y形連接。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下肢主動功能康復訓練帶,其特征在于:所述牽引帶端部設有手持環部。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下肢主動功能康復訓練帶,其特征在于:它用棉和/或麻織物制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的下肢主動功能康復訓練帶,包括包裹部,第一固定帶,牽引帶;包裹部用能彎曲的材料制成,呈內陷曲面,能包裹患者的足部;包裹部前端兩側對稱設有第一固定帶,中部兩側對稱設有牽引帶。在輔助功能鍛煉下逐漸加強自主功能鍛煉,提高患者的主動性,增加了功能鍛煉的頻率及關節活動度,減少關節僵硬;且訓練帶簡單實用,成本低,易攜帶。
【IPC分類】A61H1/02
【公開號】CN204932172
【申請號】CN201520655713
【發明人】林曉婷
【申請人】林曉婷
【公開日】2016年1月6日
【申請日】2015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