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氣管套管固定的改進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輔助器械領域,涉及一種用于氣管套管固定的改進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目前,臨床中廣泛使用的固定氣管切開患者氣管套管的方法是使用棉繩、棉布條或紗布,采取在一端或兩端氣管套管固定孔打結的方法,將氣管套管固定于頸部。但是這些方法固定與解開麻煩,耗時費力;而且傳統使用棉繩或棉帶固定的方法,由于固定繩細,對頸部創面壓強大,并且固定繩容易被氣管套管周圍的滲血滲液污染而變得僵硬,長期摩擦和局部刺激皮膚,可以造成頸部創面的皮膚損傷,增加感染幾率。專利號為CN202942522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于2013年5月22日公開了一種氣管套管固定帶,其包括頸帶和兩條系帶,所述的頸帶包括棉繩主體和分別設于棉繩主體兩端的扎帶,扎帶設有齒邊;扎帶通過氣管套管兩側的固定孔,由系帶纏繞于扎帶的齒邊上固定。本實用新型采用棉繩主體,由于棉繩質地柔軟,可減少患者頸部不適或疼痛;通過頸帶中間設有等長分界點,使用的時候更方便,為醫護人員提供便捷。該固定帶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患者帶著舒適感還是很差,有疼痛感,松緊度調節不方便;而且采用棉質繩,染上滲血滲液后難清洗,勞動強度大。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氣管套管固定結構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種用于氣管套管固定的改進結構,患者佩戴舒適,不會對頸部造成勒傷;便于調節松緊度;可重復利用,清洗方便。
[0004]為了達到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用于氣管套管固定的改進結構,包括條形的橡膠固定帶,所述橡膠固定帶包括中間的后頸部、位于所述后頸部兩側的側頸部、位于所述橡膠固定帶兩端的固定部以及介于所述側頸部與所述固定部之間的調節部,所述側頸部與所述固定部上設有相互配合使用的固定結構。
[0005]作為優選,所述調節部和所述固定部呈扁平的帶狀結構。
[0006]作為優選,所述后頸部和所述側頸部的橫截面為圓形。
[0007]作為優選,所述后頸部的內徑大于所述側頸部的內徑。
[0008]作為優選,所述后頸部的內徑為1-3厘米。
[0009]作為優選,所述固定結構包括設置在所述固定部上的固定孔和設置在所述側頸部外表面上的可插入所述固定孔進行固定的固定突起。
[0010]作為優選,所述固定突起包括固定基部和設于所述固定基部頂端的限位圈。
[0011]作為優選,所述調節部與所述側頸部連接處設有固定套結構。
[0012]作為優選,所述調節部的外表面設有凸起結構。
[0013]通過實施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患者佩戴舒適,不會對頸部造成勒傷;便于調節松緊度;可重復利用,清洗方便。
【附圖說明】
[0014]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6]如附圖1所示,一種用于氣管切開患者用的氣管套管固定的改進結構,包括條形的橡膠固定帶,橡膠固定帶包括中間的后頸部11、位于后頸部11兩側的側頸部12、位于橡膠固定帶兩端的固定部13以及介于側頸部12與固定部13之間的調節部14,其中,后頸部11和側頸部12的橫截面為圓形,對患者頸部的壓迫力小,帶著更舒適,而調節部14和固定部13呈扁平的帶狀結構,更方便固定,而且固定的效果也更好,不容易脫落;由于在后頸部,固定帶對患者皮膚的壓迫力更大,為了提高舒適度,固將后頸部11的內徑設置大于側頸部12的內徑,一般為1-3厘米,本實施例為2厘米。調節部14的外表面設有凸起結構141,加強調節部14與氣管套管3之間的摩擦,更穩定地固定氣管套管。側頸部12與固定部13上設有相互配合使用的固定結構2,包括設置在固定部13上的固定孔21和設置在側頸部12外表面上的可插入固定孔21進行固定的固定突起22,為了防止滑落、松開,固定突起22包括固定基部和設于所述固定基部頂端的限位圈,通過限位圈限定固定部13,將其固定在固定基部上,固定效果更好。調節部14與側頸部12連接處設有固定套結構15,套住固定時反折回來的固定部13,對氣管套管3與固定帶之間的固定更牢固。
[0017]使用時,將固定帶套在患者脖子上,固定部13穿過氣管套管3上的孔,使氣管套管3處于固定帶的調節部14,調節至合適的松緊度,將固定部13反折回側頸部12方向,穿過固定套結構15,將固定孔21固定在固定突起22上,完成操作。
【主權項】
1.一種用于氣管套管固定的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條形的橡膠固定帶,所述橡膠固定帶包括中間的后頸部(11)、位于所述后頸部(11)兩側的側頸部(12)、位于所述橡膠固定帶兩端的固定部(13)以及介于所述側頸部(12)與所述固定部(13)之間的調節部(14),所述側頸部(12)與所述固定部(13 )上設有相互配合使用的固定結構(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用于氣管套管固定的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部(14)和所述固定部(13)呈扁平的帶狀結構。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用于氣管套管固定的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頸部(11)和所述側頸部(12)的橫截面為圓形。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一種用于氣管套管固定的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頸部(11)的內徑大于所述側頸部(12)的內徑。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一種用于氣管套管固定的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頸部(11)的內徑為1-3厘米。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用于氣管套管固定的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結構(2)包括設置在所述固定部(13)上的固定孔(21)和設置在所述側頸部(12)外表面上的可插入所述固定孔(21)進行固定的固定突起(22)。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一種用于氣管套管固定的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突起(22)包括固定基部和設于所述固定基部頂端的限位圈。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用于氣管套管固定的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部(14)與所述側頸部(12)連接處設有固定套結構(15)。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用于氣管套管固定的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部(14)的外表面設有凸起結構(141)。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輔助器械領域,涉及一種用于氣管套管固定的改進結構,包括條形的橡膠固定帶,所述橡膠固定帶包括中間的后頸部、位于所述后頸部兩側的側頸部、位于所述橡膠固定帶兩端的固定部以及介于所述側頸部與所述固定部之間的調節部,所述側頸部與所述固定部上設有相互配合使用的固定結構。本實用新型患者佩戴舒適,不會對頸部造成勒傷;便于調節松緊度;可重復利用,清洗方便。
【IPC分類】A61M16/04
【公開號】CN204671701
【申請號】CN201520306177
【發明人】屠洪文
【申請人】屠洪文
【公開日】2015年9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