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口保護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切口保護套。
【背景技術】
[0002]在外科手術中,醫生通常需要輔助器具對手術切口的軟組織或骨骼進行牽開,以暴露手術部位視野。傳統的手術輔助器具一般為金屬牽開器,具有拉力不均、視野有限的缺點,甚至牽拉過度而損傷組織。
[0003]切口保護套可有效規避上述缺點,擴展切口視野,對切口的張力均勻,保護切口免受損傷,減少切口感染。切口保護套越來越多地應用于臨床,適用于內窺鏡手術及小切口手術,尤其是婦科無氣腹懸吊式腹腔鏡手術。
[0004]切口保護套分為變高型和定高型。變高型的切口保護套通過對外卡環進行翻轉纏繞柔性管道的方式來調整管道高度。然而,現有技術中的切口保護套的外卡環翻轉所需扭力過大,不易翻轉,給手術操作帶來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切口保護套,以至少解決醫療器械中外卡環翻轉所需扭力過大,不易翻轉的技術問題。
[0006]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切口保護套,包括:內卡環、柔性管道和彈性可翻轉的外卡環,外卡環與柔性管道的第一端連接,內卡環與柔性管道的第二端連接,外卡環的截面具有收縮部;外卡環的截面包括第一多邊形部和第二多邊形部,第一多邊形部和第二多邊形部之間通過收縮部連接;外卡環的截面關于通過外卡環的截面形心且平行于柔性管道的縱向軸線對稱。
[0007]可選擇地,第一多邊形部和第二多邊形部的截面均為三角形、或矩形、或“凹”字形。
[0008]可選擇地,第一多邊形部和第二多邊形部的截面分別為三角形、或矩形、或“凹”字形中的任一種。
[0009]可選擇地,三角形的遠離收縮部的兩個角均形成有弧形導角。
[0010]可選擇地,第一多邊形部和第二多邊形部內部均形成有空心結構。
[0011]可選擇地,空心結構沿第一多邊形部和第二多邊形部的延伸方向形成為環狀的空心管道。
[0012]可選擇地,空心結構的截面與第一多邊形部的截面及第二多邊形部的截面幾何相似。
[0013]可選擇地,第一多邊形部和第二多邊形部均為實心結構。
[0014]可選擇地,外卡環的截面關于通過外卡環的截面形心且垂直于柔性管道的水平軸線對稱。
[0015]由于外卡環的截面具有收縮部,因而,降低了外卡環的剛度,也減小了翻轉外卡環時所需要的扭力,從而使外卡環更加易于翻轉,便于醫生調節通過翻轉的方式,將外卡環翻轉以調節切口保護套的高度。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中的外卡環的截面示意圖;
[0018]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中的外卡環的截面示意圖;
[0019]圖4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中的外卡環的截面示意圖;
[0020]圖5為本實用新型第四實施例中的外卡環的截面示意圖。
[0021]圖中附圖標記:1、外卡環;2、內卡環;3、柔性管道;4、收縮部;5、第一多邊形部;
6、第二多邊形部;7、三角形;8、矩形;9、“凹”字形;10、空心結構。
[0022]下面【具體實施方式】用于進一步說明但不限于本實用新型,下面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地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
[0023]請參考圖1至圖5,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切口保護套,包括:內卡環2、柔性管道3和彈性可翻轉的外卡環1,外卡環I與柔性管道3的第一端連接,內卡環2與柔性管道3的第二端連接,外卡環I的截面具有收縮部4 ;外卡環I的截面包括第一多邊形部5和第二多邊形部6,第一多邊形部5和第二多邊形部6之間通過收縮部4連接;外卡環I的截面關于通過外卡環I的截面形心且平行于柔性管道3的縱向軸線對稱。由于外卡環I具有彈性,因而,外卡環I是可翻轉且可彈性回復的。
[0024]使用時,可以將外卡環I通過翻轉的方式向外翻轉并纏繞到柔性管道3上,從而調節整個切口保護套的高度。
[0025]由于外卡環I的截面具有收縮部,因而,降低了外卡環I的剛度,也減小了翻轉外卡環時所需要的扭力,從而使外卡環更加易于翻轉,便于醫生調節通過翻轉的方式,將外卡環翻轉以調節切口保護套的高度。進一步地,外卡環I由于具有沿縱向該軸線對稱的結構,因而,既保證具有足夠的剛度,又能使外卡環具備抵抗一定外力,以保證其在使用中保持圓環形狀不變。
[0026]如圖2至4所示,收縮部4的寬度小于第一多邊形部5和第二多邊形部6的寬度,從而形成中部收縮的形狀,以減小外卡環I的剛度,從而減小了翻轉扭力。
[0027]在圖2至4所示的優選實施例中,第一多邊形部5和第二多邊形部6的截面均為三角形7 (如圖2所示)、或矩形8 (如圖3所示)、或“凹”字形9 (如圖4所示)。在這些實施例中,第一多邊形部5和第二多邊形部6具有相類的截面形狀。例如,第一多邊形部5和第二多邊形部6可以關于通過收縮部4的中心且位于柔性管道3徑向平面內的對稱軸對稱設置。顯然,第一多邊形部5和第二多邊形部6也可以是其他邊數的多邊形,例如五邊形、六邊形、七邊形、八邊形等,均屬于本專利的替代變形方式。與圓形形的截面相比,圖3所示的實施例中的矩形截面,可有效降低翻轉所需外力,將扭轉力控制在合適的范圍內,易于操作。
[0028]請參考圖2至4所示的實施例,在一個未圖示的實施例中,第一多邊形部5和第二多邊形部6的截面分別為三角形7、或矩形8、或“凹”字形9中的任一種。這本實施例中,第一多邊形部5和第二多邊形部6可以分別采用不同的截面,也就是說第一多邊形部5可以為三角形7、或矩形8、或“凹”字形9中的任一種,第二多邊形部6也可以為三角形7、或矩形8、或“凹”字形9中的任一種。例如,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一多邊形部5可以采用三角形,而第二多邊形部6則可以采用矩形8或“凹”字形9等。顯然,其他的組合形式均屬于本實施例涵蓋的范圍,在此不再一一列舉。
[0029]請參考圖2,在此實施例中,三角形7的遠離收縮部的兩個角均形成有弧形導角。這樣,可以改善該處結構受力狀況,手感舒適。
[0030]在一個優選的實施例中,請參考圖2,第一多邊形部5和第二多邊形部6內部均形成有空心結構10。更優選地,空心結構10沿第一多邊形部5和第二多邊形部6的延伸方向形成為環狀的空心管道。這種空心結構在保證外卡環高度不變且仍具有良好手感的情況下,可有效地降低翻轉所需施加扭力,改善操作手感,并且還可減少用料、降低產品重量。
[0031]在圖5所示的另一個優選的實施例中,第一多邊形部5和第二多邊形部6均為實心結構。
[0032]優選地,空心結構10的截面與第一多邊形部5的截面及第二多邊形部6的截面幾何相似。例如,第一多邊形部5的截面和第二多邊形部6的截面為三角形時,空心結構10的截面是該三角形的相似三角形。
[0033]請參考圖2至圖3,優選地,外卡環I的截面關于通過外卡環I的截面形心且垂直于柔性管道3的水平軸線對稱。采用這種對稱的結構,更加方便加工和制作,降低了成本。
[0034]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切口保護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內卡環(2)、柔性管道(3)和彈性可翻轉的外卡環(I),所述外卡環(I)與所述柔性管道(3)的第一端連接,所述內卡環(2)與所述柔性管道(3)的第二端連接,所述外卡環(I)的截面具有收縮部(4);所述外卡環(I)的截面包括第一多邊形部(5)和第二多邊形部(6),所述第一多邊形部(5)和所述第二多邊形部(6)之間通過所述收縮部(4)連接;所述外卡環(I)的截面關于通過所述外卡環(I)的截面形心且平行于所述柔性管道(3)的縱向軸線對稱。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切口保護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邊形部(5)和所述第二多邊形部(6)的截面均為三角形(7)、或矩形(8)、或“凹”字形(9)。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切口保護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邊形部(5)的截面分別為三角形(7)、或矩形(8)、或“凹”字形(9)中的任一種;和所述第二多邊形部(6)的截面分別為三角形(7)、或矩形(8)、或“凹”字形(9)中的任一種。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切口保護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7)的遠離所述收縮部的兩個角均形成有弧形導角。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切口保護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邊形部(5)和所述第二多邊形部(6)內部均形成有空心結構(10)。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切口保護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結構(10)沿所述第一多邊形部(5)和所述第二多邊形部¢)的延伸方向形成為環狀的空心管道。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切口保護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結構(10)的截面與所述第一多邊形部(5)的截面及所述第二多邊形部¢)的截面幾何相似。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切口保護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邊形部(5)和所述第二多邊形部(6)均為實心結構。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切口保護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卡環(I)的截面關于通過所述外卡環(I)的截面形心且垂直于所述柔性管道(3)的水平軸線對稱。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切口保護套,包括:內卡環、柔性管道和彈性可翻轉的外卡環,外卡環與柔性管道的第一端連接,內卡環與柔性管道的第二端連接,外卡環的截面具有收縮部;外卡環的截面包括第一多邊形部和第二多邊形部,第一多邊形部和第二多邊形部之間通過收縮部連接;外卡環的截面關于通過外卡環的截面形心且平行于柔性管道的縱向軸線對稱。由于外卡環的截面具有收縮部,因而,降低了外卡環的剛度,也減小了翻轉外卡環時所需要的扭力,從而使外卡環更加易于翻轉,便于醫生調節通過翻轉的方式,將外卡環翻轉以調節切口保護套的高度。
【IPC分類】A61B19/00
【公開號】CN204655106
【申請號】CN201520132599
【發明人】龐建, 李學軍, 石亞民
【申請人】天津萬和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9月23日
【申請日】2015年3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