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前牙轉矩簧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牙齒正畸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前牙轉矩簧。
【背景技術】
[0002]隨著人們對牙齒美觀也越來越重視,人們對牙齒固定矯治技術的研宄也逐漸深入,牙齒正畸技術(又稱牙齒矯正)也在逐漸發展,正畸主要研宄錯牙合畸形的病因機制,診斷分析及其預防和治療。在正畸臨床上,固定矯治器托槽一般粘在牙齒的唇側,在移動擁擠錯位牙齒過程中,往往一些牙齒的牙冠移出來了,牙根仍然留在舌側。實質上這種牙齒移動是一種傾斜移動,即牙冠朝唇側移動了,牙根在牙槽骨里基本沒有移動,便會出現個別牙唇傾的情況。
[0003]目前方絲弓系列矯治器依賴托槽槽溝的轉矩設置,或不銹鋼方絲的轉矩形變來解決這個問題,由于托槽槽溝與方絲嵌合力臂力矩發揮的作用有限,許多轉矩失控的前牙移動很難有效解決;也有的學者采用方絲上鉗夾個別牙控根簧來糾正上頒側切牙的唇傾,這種方式臨床操作比較復雜,對其他前牙則不適合。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根據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品字形連環結構的前牙轉矩簧,該轉矩簧采用澳絲彎制而成,通過中間的一個轉矩框來實現前牙的轉矩,兩側的方框形結構為對抗框,其支抗值大于轉矩簧框,轉矩簧恢復形變力,施力使錯位牙的牙冠朝舌側移動/牙根朝唇側移動達到負轉矩的效果。
[0005]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所述一種前牙轉矩簧包括向下彎折形成的左、右方形對抗框和向上彎折形成的轉矩框,左、右方形對抗框的敞口朝上,轉矩框的敞口朝下,左、右方形對抗框的其中一敞口端分別通過環形的簧圈與轉矩框的兩敞口端連接;在左、右方形對抗框未與轉矩框連接的敞口端分別設有用于與正畸主弓絲連接固位的掛環。
[0006]本實用新型較優的技術方案:所述左、右方形對抗框、轉矩框、連接左、右方形對抗框與轉矩框的簧圈和設置在左、右方形對抗框外端的掛環是由一根直徑為0.016英寸?0.018英寸的澳絲彎制而成,該澳絲是正畸專用澳大利亞特制弓絲,簡稱澳絲,是一種專用矯治牙齒的金屬絲,該金屬絲為現有的產品,可以直接購買。
[0007]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技術方案為:所述左、右方形對抗框所在的平面與轉矩框所在平面之間的夾角a為30?90°,這個夾角的大小根據牙齒矯正需要轉矩所實施的力度大小進行調整。
[0008]本實用新型較優的技術方案:所述圈簧是由澳絲環形纏繞2?4圈形成的。
[0009]本實用新型較優的技術方案:所述轉矩框為方形框、半圓形框或弧形框。
[0010]本實用新型較優的技術方案:設置在左、右方形對抗框外端的掛環均是由內向外形彎折而成的環形圓圈。
[0011]本實用新型是由0.016英寸?0.018英寸澳絲彎制了一個類似品字形的連環老鼠夾結構,中間的一個弧形、半圓形或方框形彈簧為轉矩簧,兩側的方框形結構為對抗框,即支抗部分。本實用新型與正畸主弓絲配合使用,前牙唇傾的,轉矩簧方框或半圓形框放在該牙托槽切端,兩側對抗框放置相鄰兩牙托槽齦端的牙冠頸部,抵在牙面上,轉矩簧被推向舌側,兩側對抗框的支抗值大于轉矩簧框,轉矩簧恢復形變力,施力使錯位牙的牙冠朝舌側移動/牙根朝唇側移動達到負轉矩的效果。
[0012]本實用新型適應范圍較廣,可應用于上頒6個前牙中的任何一個牙位。主要實施負轉矩功能,即牙冠朝舌側移動/牙根朝唇側移動,也可以將該裝置倒過來放置實施正轉矩功能,即牙根朝舌向移動,牙冠朝唇側移動。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是本實用新型套在正畸主弓絲上的示意圖;
[0015]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0016]圖中:1、2—左、右方形對抗框,3—轉矩框,4一正崎主弓絲,5—掛環,6—費圈。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2所示的一種前牙轉矩簧包括向下彎折形成的左、右方形對抗框1、2和向上彎折形成的弧形、半圓形或方形轉矩框3,左、右方形對抗框1、2的敞口朝上,弧形、半圓形或方形方形轉矩框3的敞口朝下,左、右方形對抗框1、2的其中一敞口端分別通過環形的簧圈6與轉矩框3的兩敞口端連接,且連接之后左、右方形對抗框1、2所在的平面與轉矩框3所在平面之間的的夾角a為30?90° ;這個夾角的大小根據牙齒矯正需要轉矩所實施的力度大小進行調整。所述簧圈6的內徑大于正畸主弓絲4,其高度與掛環5的高度一致,可以方便套在正畸主弓絲4上;在左、右方形對抗框1、2未與轉矩框3連接的敞口端分別設有用于與正畸主弓絲4連接的掛環5,兩側的掛環5均是由內向外彎折而成的環形圓圈,在安裝過程中,直接套在矯治器的方絲或直絲上,連接更加牢固穩定。
[0018]本實用新型具體是采用一根直徑為0.016英寸?0.018英寸的澳絲彎制而成,其制作過程是:先將澳絲向下彎折形成左側的方形對抗框,然后再向上彎折2?4圈形成第一個環形簧圈6,繼續向上彎折形成弧形、半圓形或方形轉矩框3,再向下彎折2?4圈形成第二個環形簧圈6,再繼續向下彎折形成右側方形對抗框,最后在澳絲的兩端分別由內向外彎折形成左右兩端的環形掛環5 ;彎折過程中確保左、右方形對抗框1、2的高度一致,兩個簧圈以及掛環的高度也能一致,方便安裝。
[0019]本實用新型的臨床應用安放步驟,如圖3所示,具體以矯治前牙7唇傾為例,本實用新型一般在口外彎制好,通過兩個簧圈6和兩個掛環5套在正畸主弓絲上(澳絲或不銹鋼方絲),弧形、半圓形或方形轉矩框3放在前牙7的牙托槽切端,注意轉矩框3與左、右方形對抗框1、2之間根據轉矩力度的大小需要彎折成30?90度的角度,兩側對抗框放置前牙7相鄰兩牙托槽齦端的牙冠頸部,抵在牙面上,不能壓著牙齦,然后將正畸主弓4結扎入槽,轉矩框3被推向舌側,由于兩側對抗框的支抗值大于轉矩簧框,轉矩簧恢復形變力,施力使錯位牙的牙冠朝舌側移動/牙根朝唇側移動達到負轉矩的效果。
[0020]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應用于上頒6個前牙中的任何一個牙位,主要實施負轉矩功能,即牙冠朝舌側移動/牙根朝唇側移動,也可以將其倒過來放置則可以實施正轉矩功能,即牙根朝舌向移動,牙冠朝唇側移動。
【主權項】
1.一種前牙轉矩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牙轉矩簧包括向下彎折形成的左、右方形對抗框(1、2)和向上彎折形成的轉矩框(3),左、右方形對抗框(1、2)的敞口朝上,轉矩框(3)的敞口朝下,左、右方形對抗框(1、2)的其中一敞口端的弓絲分別通過環形的圈簧(6)與轉矩框(3)的兩敞口端連接,在左、右方形對抗框(1、2)未與轉矩框(3)連接的敞口端分別設有用于與正畸主弓絲(4)連接的掛環(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前牙轉矩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方形對抗框(1、2)所在的平面與轉矩框(3)所在平面之間的夾角a為30?90°。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前牙轉矩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方形對抗框(1、2)、轉矩框(3)、連接左、右方形對抗框(1、2)與轉矩框(3)的圈簧(6)和設置在左、右方形對抗框(1、2)外端的掛環(5)是由一根直徑為0.016英寸?0.018英寸的澳絲彎制而成。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前牙轉矩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圈簧(6)是由澳絲環形纏繞2?4圈形成的。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前牙轉矩簧,其特征在于:所述轉矩框(3)為方形框、半圓形框或弧形框。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前牙轉矩簧,其特征在于:設置在左、右方形對抗框(1、2)外端的掛環(5)均是由內向外彎折而成環形圓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前牙轉矩簧。所述前牙轉矩簧包括向下彎折形成的左、右方形對抗框和向上彎折形成的轉矩框,左、右方形對抗框的敞口朝上,轉矩框的敞口朝下,左、右方形對抗框的其中一敞口端分別通過環形簧圈與轉矩框的兩敞口端連接,且連接之后左、右方形對抗框與轉矩框之間的夾角a為30~90°;在左、右方形對抗框未與轉矩框連接的敞口端分別設有用于與正畸主弓絲連接的掛環。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適應范圍較廣,可應用于上頜6個前牙中的任何一個牙位。主要實施負轉矩功能,即牙冠朝舌側移動/牙根朝唇側移動,也可以將該裝置倒過來放置實施正轉矩功能,即牙根朝舌向移動,牙冠朝唇側移動。
【IPC分類】A61C7-00
【公開號】CN204600736
【申請號】CN201520237765
【發明人】武廣增, 周權, 洪寶, 韓洪濤
【申請人】武廣增
【公開日】2015年9月2日
【申請日】2015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