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用內嵌式雙腔t型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用三腔T管,屬于膽道術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大多數膽道手術及術中損傷膽總管的手術,患者膽管均需常規放置T管引流,以促進術后膽管的修復,避免膽道的狹窄,減少膽漏發生。目前臨床上使用的T管為單腔T管,一般在手術后2周到一月左右,經T管膽道造影無異常后拔出T管,而在T管周圍形成完整包裹的竇道是安全拔出T管的前提。而對于患有糖尿病、惡性腫瘤、腹水、應用激素以及肥胖、老年患者,營養狀況較差,術后T管往往竇道形成不完整,盲目拔出T管有可能出現膽漏、腹膜炎等嚴重并發癥,甚至危及生命。
[0003]目前,臨床上使用的T管為單腔T管、缺少可檢測T管周圍竇道形成情況的有效方法,常規拔出T管具有盲目性,會出現膽漏、腹膜炎等嚴重并發癥,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迫切需要一種可以評估膽道術后T管周圍是否形成完整竇道,從而提高拔出T管安全性的裝置。而且目前腹腔鏡膽道手術越來越多,新型T管在方便傳統手術需要的同時,又要利于腹腔鏡手術中的T管放置。
【發明內容】
[0004]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醫用內嵌式雙腔T型引流管,既能行膽道造影,又能行竇道造影,T管管徑無改變,且長管布滿小顆粒狀結構,既有利于增進管周組織粘連,便于竇道形成,亦可形成導流槽,便于竇道造影時竇道的顯影,可實現安全的拔除T管,有效降低膽漏的發生率,同時又適應于開腹膽道手術及腹腔鏡膽道手術的使用。
[0005]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醫用內嵌式雙腔T型引流管,它包括呈“T”字形連接在一起的短管和長管,短管和長管內部連通,所述的長管的管壁上制作有用于注射造影劑的副管,副管的走向與長管平行,副管與所述的長管為一體結構,副管與所述的短管和長管相隔離,副管靠近短管的部位有側孔,所述的長管的外壁周面上布滿了顆粒狀凸起。
[0006]所述的副管是制作在所述的長管管壁內的長通孔。
[0007]所述的長管的內壁上有與所述的副管對應的凸起。
[0008]所述的顆粒狀凸起是圓顆粒,圓顆粒直徑為0.5?1mm。
[0009]所述的顆粒狀凸起均布在所述的長管的外壁周面上。
[0010]所述的側孔有三個,三個側孔豎向排列。
[0011]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采用內嵌式雙腔T型引流管,副管與長管為內嵌式雙腔一體結構,長管的管壁有顆粒狀凸起,它克服了現有的單腔T管在使用過程中,不能行T管竇道造影的情況。顆粒狀凸起既有利于增進管周組織粘連,便于竇道形成,亦可形成導流槽,便于竇道造影時竇道的顯影。術后拔除T管前,經副管行T管竇道造影,可觀測竇道是否包裹完全,從而提高了拔除T管的安全性,避免拔管后出現膽漏、腹膜炎等情況。本實用新型均適應于傳統開腹及腹腔鏡膽道手術,操作安全方便,易于推廣。
【附圖說明】
[0012]下面根據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14]圖2是圖1的俯視圖。
[0015]圖中,1、短管,2、長管,3、副管,4、顆粒狀凸起,5、側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16]如圖1、圖2所示的一種醫用內嵌式雙腔T型引流管,它包括呈“T”字形連接在一起的短管I和長管2,短管I置入膽總管內部,支撐引流;長管2作為膽汁引流管和膽道造影管,短管I和長管2內部連通,所述的長管2的管壁上制作有用于注射造影劑的副管3,副管3用于竇道造影,副管3的走向與長管2平行,副管3與所述的長管2為一體結構,副管3與所述的短管I和長管2相隔離,副管3靠近短管I的部位有側孔5,所述的長管2的外壁周面上布滿了顆粒狀凸起4。
[0017]所述的副管3是制作在所述的長管2管壁內的長通孔。
[0018]所述的長管2的內壁上有與所述的副管3對應的凸起。
[0019]所述的顆粒狀凸起4是圓顆粒,圓顆粒直徑為0.5?1mm。
[0020]所述的顆粒狀凸起4均布在所述的長管2的外壁周面上。
[0021]所述的側孔5有三個,三個側孔5豎向排列。
[0022]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在術后12天左右經長管2行膽道造影無異常后,術后2周-1月左右可通過向副管3注射造影劑顯示竇道形成情況,若竇道包裹完整,則造影劑不會流入腹腔,此時拔出T管相對安全;若竇道沒形成,則造影劑會流入腹腔,此時不能拔出T管。從而為適時安全拔除T管提供依據。消除了出現膽漏、腹膜炎等嚴重并發癥的可能性。
【主權項】
1.一種醫用內嵌式雙腔T型引流管,它包括呈“T”字形連接在一起的短管(I)和長管(2),短管(I)和長管(2)內部連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長管(2)的管壁上制作有用于注射造影劑的副管(3),副管(3)的走向與長管(2)平行,副管(3)與所述的長管(2)為一體結構,副管(3)與所述的短管(I)和長管(2)相隔離,副管(3)靠近短管(I)的部位有側孔(5),所述的長管(2)的外壁周面上布滿了顆粒狀凸起(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用內嵌式雙腔T型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管(3)是制作在所述的長管(2)管壁內的長通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用內嵌式雙腔T型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長管(2)的內壁上有與所述的副管(3)對應的凸起。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用內嵌式雙腔T型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顆粒狀凸起(4)是圓顆粒,圓顆粒直徑為0.5?Imm0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用內嵌式雙腔T型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顆粒狀凸起(4)均布在所述的長管(2)的外壁周面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用內嵌式雙腔T型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側孔(5)有三個,三個側孔(5)豎向排列。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醫用內嵌式雙腔T型引流管,屬于膽道術后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包括呈“T”字形連接在一起的短管和長管,短管和長管內部連通,所述的長管的管壁上制作有用于注射造影劑的副管,副管的走向與長管平行,副管與所述的長管為一體結構,副管與所述的短管和長管相隔離,副管靠近短管的部位有側孔,所述的長管的外壁周面上布滿了顆粒狀凸起。本實用新型既能行膽道造影,又能行竇道造影,T管管徑無改變,且長管布滿小顆粒狀結構,既有利于增進管周組織粘連,便于竇道形成,亦可形成導流槽,便于竇道造影時竇道的顯影,可實現安全的拔除T管,有效降低膽漏的發生率。
【IPC分類】A61M25-14
【公開號】CN204582266
【申請號】CN201520158397
【發明人】丁軼人, 唐亮, 徐艷群, 楊為彬, 裴銳鋒, 蘇展
【申請人】徐州市腫瘤醫院
【公開日】2015年8月26日
【申請日】2015年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