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體溫計消毒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尤其是一種體溫計消毒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在臨床醫療護理活動中,需要對多根體溫計進行成批的消毒處理。而且,為保證消毒徹底,需要對體溫計進行2次浸泡消毒處理,再放入75%酒精中保存備用。當前,大都使用3個塑料盒。在2個塑料盒放入1:3的金星消毒液,然后,將體溫計放置到第I個塑料盒進行浸泡消毒30分鐘后,撈出后用清水沖洗,甩至35°C以下,再放入第2個塑料盒進行浸泡消毒30分鐘,清水沖洗后擦干放入第3個75%酒精的塑料盒備用。由于塑料盒的大小與體溫計不匹配,一般會大很多,不容易使體溫計擺放整齊。同時,由于缺乏將體溫計從消毒液中撈出工具,常常只能用手撈,既不規范,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而且消毒液對護士的手造成一定的腐蝕性。因此,急需設計一種操作方便且規范,并能適應多根體溫計同時且反復消毒的裝置。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目前醫療護理活動的需要,提供一種體溫計消毒裝置,可以對多根體溫計同時進行反復消毒,且便于體溫計的擺放和從消毒液中取出,可以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和消毒質量。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0005]一種體溫計消毒裝置,包括上部開口的矩形盒體,所述盒體的開口處設有翻蓋,盒體內部被若干隔板區隔成多個互不相通并可盛放消毒液的小格,在每個小格中活動放置一個可盛放體溫計的消毒籃。
[0006]進一步的,所述消毒籃為無蓋盒狀,大小與所述小格相適應,其底板和側壁均為鏤空,并在其一個側壁上端還設有一個提手,便于將消毒籃從小格中提出。
[0007]進一步的,所述翻蓋上設有若干個可與所述提手對應的缺口,使翻蓋可以讓開提手而蓋合在盒體上。
[0008]進一步的,所述盒體的兩側分別設有一個用于搬移盒體的把手。
[000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0]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使用方便,可將多根體溫計方便的浸入不同的消毒液中,并輕松的取出,避免二次污染,使操作更加規范和高效,提高醫護質量,減輕對護士的傷害。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本實用新型盒體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2是本實用新型消毒籃的結構示意圖。
[0013]其中:1-盒體;2_隔板;3_翻蓋;4_缺□ ;5-把手;6_提手;7_消毒籃。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0015]如圖1和2所示,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包括上部開口的矩形盒體I。所述盒體I的開口處設有一個通過鉸鏈與盒體相連的翻蓋3。盒體I內部被2塊隔板2區隔成3個互不相通的小格,并在每個小格中盛放消毒液。同時,在每個小格中還活動放置一個可盛放體溫計的消毒籃7。該消毒籃7為無蓋盒狀,大小與所述小格相適應,且其底板和側壁均為鏤空,使消毒液可以快速流入消毒籃7內,或者方便用清水進行清洗。并且,在該消毒籃7的一個側壁上端還設有一個提手6,便于將消毒籃7放入或從小格中提出。所述盒體I和消毒籃7的深度均大于普通體溫計的長度,使體溫計可以豎直放入消毒籃7中,并可完全浸沒在小格內的消毒液中。
[0016]進一步的,所述翻蓋3上設有若干個可與所述消毒籃7上的提手6相對應的缺口4,使翻蓋3可以讓開提手6而蓋合在盒體I上。
[0017]更進一步的,所述盒體I的兩側分別設有一個用于搬移盒體I的把手5。
[0018]所述盒體1、翻蓋3和隔板2可以由不銹鋼或塑料制成,所述消毒籃7由不銹鋼制成。
[0019]使用時,在盒體內的3個小格中分別適量注入不同的消毒液,然后將待消毒的體溫計豎直放入消毒籃中,再把消毒籃浸入不同的小格中,最后,將翻蓋合上,防止異物等落入,保證消毒效果。
[0020]本實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與現有技術相同或可采用現有技術加以實現。
【主權項】
1.一種體溫計消毒裝置,包括上部開口的矩形盒體,其特征是所述盒體的開口處設有翻蓋,盒體內部被若干隔板區隔成多個互不相通并可盛放消毒液的小格,在每個小格中活動放置一個可盛放體溫計的消毒籃。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體溫計消毒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消毒籃為無蓋盒狀,大小與所述小格相適應,其底板和側壁均為鏤空,并在其一個側壁上端還設有一個提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體溫計消毒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翻蓋上設有若干個可與所述提手對應的缺口,使翻蓋可以讓開提手而蓋合在盒體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體溫計消毒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盒體的兩側分別設有一個用于搬移盒體的把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體溫計消毒裝置,包括上部開口的矩形盒體,所述盒體的開口處設有翻蓋,盒體內部被若干隔板區隔成多個互不相通并可盛放消毒液的小格,在每個小格中活動放置一個可盛放溫度計的消毒籃。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使用方便,可將多根溫度計方便的浸入不同的消毒液中,并輕松的取出,避免二次污染,使操作更加規范和高效,提高醫護質量,減輕對護士的傷害。
【IPC分類】A61L2-18
【公開號】CN204319338
【申請號】CN201420780075
【發明人】樓燕鳳, 桑紅, 孔慶濤, 劉海波, 王振
【申請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
【公開日】2015年5月13日
【申請日】2014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