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黃芩顆粒及其中藥制劑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黃芩顆粒及其中藥制劑。所述黃芩顆粒由包括如下步驟的方法制備得到:取黃芩飲片,加水煎煮2?3次,每次加5?10倍量水,加熱煎煮1?2小時;藥液合并,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02?1.10的清膏,趁熱用250?350目篩濾過;取清膏進行噴霧干燥,得噴干粉;將噴干粉干法制粒,得粒度在16?40目的黃芩顆粒。本發明的黃芩顆粒制備工藝簡單,工藝參數易控制,且具有科學、快速、可操作性強的檢測方法。
【專利說明】
一種黃芩顆粒及其中藥制劑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屬于中藥制劑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黃芩顆粒以及包含黃芩顆粒的中 藥制劑。
【背景技術】
[0002] 黃苳來源于唇形科植物黃苳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苦,寒, 歸肺、膽、脾、大腸、小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
[0003] 中藥顆粒是以符合炮制規范的傳統中藥飲片為原料,經現代工業提取、濃縮、干 燥、制粒而制成的中藥系列產品,其功能、主治、性味、歸經與傳統中藥飲片一致,作為新的 飲片形式代替中藥飲片供臨床辨證論治、隨證加減、使用。與傳統中藥湯劑"飲片入藥,臨用 現煎"的用藥方式相比,中藥顆粒既保持了原中藥飲片的藥性藥效,而且使用時無需煎煮、 攜帶方便、衛生安全、質量可控,并可隨癥加減,符合現代人快節奏的生活方式。
[0004] 目前,中藥配方顆粒多為傳統水提取,或者提取揮發油后提取,不同的制備工藝導 致由不同廠家生產的產品質量不一致,藥效存在差別。因此,需要研究標準化的提取工藝, 以規范中藥配方顆粒的生產過程,保證藥效。另外,中藥配方顆粒的質量也會受到檢測手段 的制約,傳統的黃芩顆粒中水分與乙醇浸出物的測定,參考藥典的方法需要數個小時,操作 也較復雜。黃芩顆粒的主要化學成分為黃芩苷,做為質量控制指標,傳統方法使用高效液相 色譜法等,常需對樣品進行繁雜的預處理,耗費大量的試劑,對環境污染較大且對檢驗員身 體有所損傷,信息反饋滯后,無法滿足顆粒企業大生產化過程中即時分析多品種、多批量樣 品的需要。
[0005] 隨著時代的發展,近紅外光譜(NIRS)分析技術進一步采用了化學計量學中多元回 歸方法以及現代光學、計算機數據處理技術,使得近紅外得到了快速發展,成為近年來在分 析化學領域迅猛發展的一種"綠色"新興的分析技術,具有適用范圍廣、測量方便、無污染、 無破壞、數據準確、可靠等優點,因此廣泛應用于食品、藥品各種領域的定量分析和定性鑒 別。
【發明內容】
[0006]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生產工藝規范化的黃 芩顆粒,其制備工藝簡單,質量穩定。同時,為了更好地控制黃芩顆粒的質量,適應工業化生 產過程中對產品批量在線檢驗的需求,還提供了一種快速、準確的基于近紅外光譜技術快 速檢測黃芩顆粒的方法。
[0007] 為了解決本發明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8] -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黃芩顆粒,由包括如下步驟的方法制備得到:取黃芩飲 片,加水煎煮2-3次,每次加5-10倍量水,加熱煎煮1-2小時;藥液合并,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 為1.02-1.10的清霄,趁熱用250-350目篩濾過;取清霄進行噴霧干燥,得噴干粉;將噴干粉 干法制粒,得粒度在16-40目的黃芩顆粒。
[0009] 本申請的發明人通過長期試驗發現,黃芩加水煎煮2-3次,每次加5-10倍量水,加 熱煎煮1-2小時可將有效成分較完全的提取出來。而將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02-1.10的 清膏,趁熱用250-350目篩濾過,可通過噴霧干燥的方法將清膏中的水分快速的去除,且防 止因受熱時間較長導致有效成分的損失。
[0010] 優選地,本發明的黃芩顆粒由包括如下步驟的方法制備得到:取黃芩飲片,加水煎 煮3次,每次加8倍量水,每次加熱煎煮1.5小時;藥液合并,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08的清 膏,趁熱用350目篩濾過;在進風溫度150-190°C,料栗轉速400-700轉/分,出風溫度80-95 °C,風送溫度35-45°C的條件下進行噴霧干燥,得噴干粉;在沖孔板孔徑1.50mm,乳輥電機頻 率40-50HZ、送料電機頻率30-50HZ、油缸壓力16-24bar條件下干法制粒,得粒度在16-40目 的黃芩顆粒。
[0011] 通過本發明優化的生產制備工藝,所得黃芩顆粒中的水分<8.0%,乙醇浸出物多 20.0%,黃芩苷彡 133.5mg/g。
[0012] 本發明的黃芩顆粒可進一步應用于各種中藥制劑中,以實現黃芩的藥理活性。常 見的包含黃芩顆粒的中藥制劑在本領域是已知的,本領域技術人員可根據需要進行組合和 應用。優選的,中藥制劑中可加入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例如麥芽糊精。
[0013] 另一方面,為了適應工業化生產過程中對產品批量在線檢驗的需求,克服傳統的 高效液相色譜法檢測方法預處理繁雜、試劑耗費量大、對環境污染較大、信息反饋滯后的缺 點,還提供了一種針對本發明黃芩顆粒的檢測方法,其基于近紅外光譜技術快速檢測,并包 括如下步驟:
[0014] a.近紅外光譜的采集:取黃芩顆粒樣品約3g,研成細粉,進行近紅外光譜掃描,采 集光譜,得到黃芩顆粒樣品的原始吸收光譜圖,并對各組分含量進行測定,測出黃芩顆粒樣 品各組分含量的實測值,根據樣品數和樣品各組分含量實測值分布確定校正集和驗證集;
[0015] b.黃芩顆粒定量模型的建立:測定黃芩顆粒水分的含量,采用多元散射校正法對 原始吸收光譜進行預處理,建模的光譜范圍選取7500.1-65447.6CHT 1特征波段,維數選為8; 測定黃芩顆粒乙醇浸出物含量,采用一階導數+MSC法對原始吸收光譜進行預處理,建模的 光譜范圍選取為6100.5-5174.2CHT 1特征波段,維數選為5;測定黃芩顆粒黃芩苷含量,采用 矢量歸一化法對原始吸收光譜進行預處理,建模的光譜范圍選取為9401.7-4247.9CHT 1特征 波段,維數選為9;運用偏最小二乘法對校正集的近紅外光譜和其對應黃芩顆粒樣品各組分 含量的實測值之間建立定量模型;
[0016] c.驗證近紅外定量模型:采集驗證集樣品的近紅外光譜圖,通過步驟b所建立的各 組分定量模型,獲得黃芩顆粒樣品各組分含量的預測值,將預測值與實測值進行比較,驗證 定量模型的準確性;
[0017] d.黃芩顆粒各組分含量的測定:取待檢測的黃芩顆粒按照步驟a的方法進行近紅 外光譜采集,將特定波段光譜信息導入步驟b建立的定量模型中,測定黃芩顆粒各組分的含 量;將所建成的黃芩顆粒水分、浸出物及黃芩苷的近紅外定量測定模型通過近紅外分析軟 件整合,建立黃芩顆粒的多方法評價模型,將待檢測的黃芩顆粒樣品按照步驟a的方法采集 近紅外光譜,導入黃芩顆粒多方法評價模型中,同時測定黃芩顆粒各組分含量。
[0018] 利用本發明的上述檢測方法,可同時測定黃芩顆粒的水分、乙醇浸出物及黃芩苷 含量,僅需幾分鐘便可以完成各組分數據的檢測,大大縮短了檢測時間,適應現代化企業快 速、大量生產的需求。而傳統檢測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黃芩苷含量、烘干法測定 水分含量、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測定乙醇浸出物含量,操作繁瑣,不僅需要多種儀器設備, 還需各個檢驗崗位相互配合才能順利完成,數據處理過程比較復雜、耗時。另外,本發明的 方法可同時適用3個生產環節的物料的各組分含量測定,包括浸膏、噴霧干燥粉、顆粒。
[0019] 為了更加準確地測定,在本發明的測定方法中,黃芩顆粒近紅外測定的樣品制備 方法為:取同一批次黃芩顆粒約3g,將其研磨成細粉,過80目篩,轉移到近紅外測定的具塞 玻璃瓶中。優選地,將研磨細粉使用漏斗進行轉移,通過上下振動的方式使其緊密,用橡膠 瓶塞塞緊。更優選地,在溫度18-22Γ,濕度40-50%條件下,將顆粒進行研磨與快速裝瓶。觀 察裝樣后的樣品瓶底部,保證測試的樣品粉末沒有粘結玻璃瓶底部,才可對樣品進行近紅 外光譜掃描。
[0020] 本發明方法針對顆粒樣品進行前處理,將其研成細粉,過80目篩,轉移至具塞玻璃 瓶中,通過上下振動的方式,減小樣品粉末的孔隙,減少近紅外光在光路中不規則運行引起 的誤差;按照本發明的方法,對于黃芩浸膏的測定,可以按工藝要求加入適量輔料,再用微 波爐快速干燥,干浸膏按測定顆粒方法即可完成檢測,對于噴霧干燥粉,則直接按測定顆粒 方法即可,大大減少了模型建立的工作量,實現對黃芩顆粒各主要環節物料的質量控制。
[0021] 優選地,在步驟a中,所述的NIR光譜采集的掃描條件為:掃描范圍為AOOOcnf1-UOOOcnf1,掃描次數為32次,分辨率為8CHT 1,掃描過程中實時扣除背景,每份樣品采集3張 光譜
[0022] 本發明方法具有定量檢測和定性鑒別的功能。在黃芩顆粒各組分近紅外定量測定 模型基礎上,建立了黃芩顆粒多方法評價模型,能通過一次光譜的采集得出樣品中水分、乙 醇浸出物及黃芩苷等多組分含量結果,同時根據馬氏距離與組分密度等又能辨別品種真 偽。
[0023] 本發明方法尤其適用于中藥顆粒的產品特點,由于中藥顆粒經單味飲片加工制 成,與中藥復方顆粒或中成藥比較,組分相對單一,采用本方法干擾少、準確性高;另外,中 藥顆粒系列產品有500多種,由于品種多,常規方法難以同時實現定性、定量的檢測,本發明 可以在簡便、無污染的前提下,同時完成定性、定量檢測,及時發現產品異常風險,對顆粒大 生產中間環節的質量控制具有重要的意義。
[0024] 因此,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規范了黃芩顆粒的制備工 藝,且制備工藝簡單,工藝參數穩定且易控制,適合黃芩配方顆粒的制備。(2)本發明基于近 紅外光譜技術結合化學計量學方法,在一定光譜范圍內,建立了黃芩顆粒近紅外定量模型, 同時可以用來定性鑒別,無需對樣品進行復雜的前處理,將其研成細粉即可,不涉及任何試 劑,環保、安全、無毒,是今后質控工作發展的趨勢,為檢測黃芩顆粒提供了一種快速、準確 的新方法。作為一種實用方法可推廣運用于中藥顆粒企業生產過程中的在線質量監測,對 異常產品能及時提示,保證產品生產質量的穩定、可行。
【附圖說明】
[0025] 圖1黃芩顆粒樣品的近紅外原始吸收光譜圖;
[0026] 圖2黃芩顆粒水分近紅外預測值與實測值之間的相關圖;
[0027] 圖3黃芩顆粒水分近紅外預測值與實測值的比較柱形圖;
[0028]圖4黃芩顆粒乙醇浸出物近紅外預測值與實測值之間的相關圖;
[0029]圖5黃芩顆粒乙醇浸出物近紅外預測值與實測值的比較柱形圖;
[0030]圖6黃芩顆粒黃芩苷近紅外預測值與實測值之間的相關圖;
[0031 ]圖7黃芩顆粒黃芩苷近紅外預測值與實測值的比較柱形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2]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以下實施例為本發明具體的實施方 式,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并不受下述實施例的限制。
[0033] 實施例1:
[0034]黃芩顆粒的制備:取黃芩飲片,加水煎煮3次,每次加8倍量水,每次加熱煎煮1.5小 時;藥液合并,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08(80°C)的清膏,趁熱用350目篩濾過;在進風溫度 160°C,料栗轉速700轉/分,出風溫度80°C,風送溫度40°C的條件下進行噴霧干燥,得噴干 粉;在沖孔板孔徑1.50mm,乳輥電機頻率40HZ、送料電機頻率50HZ、油缸壓力20bar條件下干 法制粒,得粒度在40目的黃零顆粒。
[0035] 實施例2:
[0036]含黃芩顆粒的中藥制劑的制備:取黃芩飲片,加水煎煮3次,每次加8倍量水,每次 加熱煎煮1.5小時;藥液合并,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08(80 °C)的清膏,趁熱用350目篩濾 過;在進風溫度160°C,料栗轉速700轉/分,出風溫度80°C,風送溫度40°C的條件下進行噴霧 干燥,得噴干粉;在沖孔板孔徑1.50mm,乳輥電機頻率40HZ、送料電機頻率50HZ、油缸壓力 20bar條件下干法制粒,得粒度在40目的黃芩顆粒;將188g黃芩顆粒、65g麥芽糊精和27g微 晶纖維素混勻,加入適量硬脂酸鎂,混勻,壓制成1000片。
[0037] 實施例3:
[0038] -種基于近紅外光譜技術快速檢測黃芩顆粒水分含量的方法,具體包括如下步 驟:
[0039] a、取黃芩顆粒樣品,共136批,各取約3g,研成細粉,裝入具塞玻璃樣品瓶中,置于 近紅外掃描儀上進行掃描,采集光譜,掃描的條件:掃描范圍4000-12000(3!^ 1,掃描次數:32 次,分辨率Scnf1,掃描過程中實時扣除背景,每份樣品采集3張光譜,得到如圖1所示的136批 黃芩顆粒的近紅外原始吸收光譜圖;
[0040] 同時,根據2015版中國藥典中規定的標準方法,其水分含量采用烘干法測定,取研 磨成細粉的黃芩顆粒約2g,平鋪于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稱量瓶中,精密稱定,打開瓶蓋在100-105 °C干燥5小時,將瓶蓋蓋好,移置干燥器中,冷卻30分鐘,精密稱定,再在上述溫度干燥1 小時,冷卻,稱重,至連續兩次稱重的差異不超過5mg為止;根據減失的重量,計算黃芩顆粒 的含水量(% ),根據樣品數和樣品分布確定校正集和驗證集;
[0041] b、根據樣品數和樣品水分含量實測值分布,選取108批為校正集,選取28批驗證 集。應用分析軟件,自動優化選取預處理方法與光譜范圍,優化結果見表1。采用多元散射校 正法對近紅外原始吸收光譜進行預處理,選取7500.1-5447.6CHT 1特征波段下的光譜信息, 運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近紅外光譜與水分含量實測值之間的定量模型;將驗證集的 樣品進行近紅外光譜掃描,利用模型,得到黃芩顆粒樣品含量的預測值,將預測值與實測值 進行比較,驗證定量模型的準確性與預測能力,該模型經交叉驗證得交叉驗證相關系數R 2 =O · 904,RMSECV = 0.123,RPD = 3.22,維數選為8,驗證集相關系數R2 = O .871,RMSEP = 0.148,28批黃芩顆粒的水分含量測定結果見表2,水分預測值與實測值之間的相關圖見圖 2,水分預測值與實測值的比較柱形圖見圖3。
[0042]表1水分模型在不同光譜范圍與預處理方法下的模型參數
[0047] 由上表2可以看出,黃芩顆粒水分含量的偏差范圍在0.00-0.31 %之間,平均預測 回收率為99.28%,說明該模型具有較好的預測能力和穩定性,可用于黃芩顆粒水分的快速 檢測。
[0048] 實施例4:
[0049] -種基于近紅外光譜技術快速檢測黃芩顆粒乙醇浸出物含量的方法,具體包括如 下步驟:
[0050] a、取黃芩顆粒樣品,共136批,各取約3g,研成細粉,裝入具塞玻璃樣品瓶中,置于 近紅外掃描儀上進行掃描,采集光譜,掃描的條件:掃描范圍4000-12000(3!^ 1,掃描次數:32 次,分辨率Scnf1,掃描過程中實時扣除背景,每份樣品采集3張光譜,得到如圖1所示的136批 黃芩顆粒的近紅外原始吸收光譜圖;
[0051] 同時,根據2015版中國藥典中規定的標準方法,其乙醇浸出物含量采用熱浸法測 定,取研磨成細粉的黃芩顆粒約2g,精密稱定,置100mL的錐形瓶中,精密加乙醇100ml,密 塞,稱定重量,靜置1小時后,連接回流冷凝管,加熱至沸騰,并保持微沸1小時;放冷后,取下 錐形瓶,密塞,再稱定重量,用乙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用干燥濾器濾過,精密量取濾液 50ml,置已干燥至恒重的蒸發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后,于105°C干燥3小時,置干燥器中冷卻 30分鐘,迅速籍密稱定重量;除另有規定外,以干燥品計算黃芩顆粒中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 (% ),根據樣品數和樣品分布確定校正集和驗證集;
[0052] b、根據樣品數和樣品乙醇浸出物含量實測值分布,選取108批為校正集,選取28批 為驗證集。應用分析軟件,自動優化選取預處理方法與光譜范圍,優化結果見表3。采用一階 導數+MSC法對近紅外原始吸收光譜進行預處理,選取6100.5-5174.2CHT 1特征波段下的光譜 信息,運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近紅外光譜與乙醇浸出物含量實測值之間的定量模型; 將驗證集的樣品進行近紅外光譜掃描,利用模型,得到黃芩顆粒樣品含量的預測值,將預測 值與實測值進行比較,驗證定量模型的準確性與預測能力,該模型經交叉驗證得交叉驗證 相關系數R 2 = 0.853 ,RMSECV= 1.64, RPD = 2.61,維數選為5,驗證集相關系數R2 = 0.840, RMSEP = 1.35,28批黃芩顆粒的乙醇浸出物含量測定結果見表4,乙醇浸出物預測值與實測 值之間的相關圖見圖4,乙醇浸出物預測值與實測值的比較柱形圖見圖5。 [0053]表3乙醇浸出物模型在不同光譜范圍與預處理方法下的模型參數
[0058] 由上表4可以看出,黃芩顆粒乙醇浸出物含量的偏差范圍在0.01-2.29%之間,預 測平均回收率為99.57%,說明該模型具有較好的預測能力和穩定性,可用于黃芩顆粒乙醇 浸出物的快速檢測。
[0059] 實施例5:
[0060] 一種基于近紅外光譜技術快速檢測黃芩顆粒中黃芩苷含量的方法,具體包括如下 步驟:
[0061] a、取黃芩顆粒樣品,共136批,各取約3g,研成細粉,裝入具塞玻璃樣品瓶中,置于 近紅外掃描儀上進行掃描,采集光譜,掃描的條件:掃描范圍4000-12000(3!^1,掃描次數:32 次,分辨率Scnf 1,掃描過程中實時扣除背景,每份樣品采集3張光譜,得到如圖1所示的136批 黃芩顆粒的近紅外原始吸收光譜圖;
[0062]同時,根據2015版中國藥典中規定的標準方法,其黃芩苷含量照高效液相色譜法 (《中國藥典》2015年版四部通則0512)測定,具體步驟如下:
[0063]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以甲醇-水-磷 酸(47:53:0.2)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80nm。理論板數按黃芩苷峰計算應不低于2500。 [0064]對照品溶液的制備:取黃芩苷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5yg的 溶液,即得。
[0065]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裝量差異項下的本品,研細,取約O.l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 形瓶中,精密加入70 %乙醇100ml,稱定重量,超聲處理(功率250W,頻率33kHz )30分鐘,放 冷,再稱定重量,用70 %乙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精密量取續濾液2ml,置25ml量瓶 中,加70%乙醇至刻度,搖勻,即得。
[0066] 測定法: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1,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 即得。
[0067] b、根據樣品數和樣品黃芩苷含量實測值分布,選取108批為校正集,選取28批為驗 證集。應用分析軟件,自動優化選取預處理方法與光譜范圍,優化結果見表5。采用矢量歸一 化法對近紅外原始吸收光譜進行預處理,選取9401.7-4247.9CHT 1特征波段下的光譜信息, 運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近紅外光譜及黃芩苷標準含量之間的定量模型;將驗證集的 樣品進行近紅外光譜掃描,利用模型,得到黃芩顆粒樣品含量的預測值,將預測值與實測值 進行比較,驗證定量模型的準確性與預測能力,該模型經交叉驗證得交叉驗證相關系數R 2 = 0·847,RMSECV = 8·3,RPD = 2·56,維數選為9,驗證集相關系數R2 = 0·902,RMSEP = 6·85, 28批黃芩顆粒的黃芩苷含量測定結果見表6,黃芩苷預測值與實測值之間的相關圖見圖6, 黃芩苷預測值與實測值的比較柱形圖見圖7。
[0068] 表5昔芩苷樽型在不同光譜范闈與預樸理方法下的樽型參數
[0073] 由上表6可以看出,黃芩顆粒黃芩苷的偏差范圍在0.10-13.37mg/g之間,預測平均 回收率為100.09%。說明該模型具有較好的預測能力和穩定性,可用于黃芩顆粒黃芩苷的 快速檢測。
[0074] 實施例6:
[0075] -種基于近紅外光譜技術快速評價黃芩顆粒質量的方法,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0076] a.采用軟件,將所建的黃芩顆粒黃芩苷、水分和浸出物定量模型導入,并設定各組 分的含量限度,根據黃芩顆粒的質量標準,設定水分<8.0%,乙醇浸出物多20.0%,黃芩苷 ^ 133.5mg/g,建立黃苳顆粒的多方法評價模型;
[0077] b.采集樣品近紅外吸收光譜圖,將光譜圖導入多方法評價模型中,讀取樣品各組 分的含量及評價信息。
[0078]為驗證此模型的預測能力和準確性,本發明采用單盲法實驗,對黃芩、丹參等10批 顆粒樣品進行評價,樣品信息表見表7。分別采集編號1~10樣品的光譜圖,將光譜圖導入黃 芩顆粒多方法評價模型中,讀取樣品各組分的含量及評價信息,結果見表8。
[0079]表7多方法評價模型驗證樣品信息表
[0084] -表示所測樣品合格,*表示所測樣品異常(不同樣品或含量不符合要求)
[0085] 由表8可以看出,該多方法評價模型可以根據樣品光譜信息,分析得出馬氏距離、 組分密度,通過其值的大小,可以初步判別所測樣品是否為黃芩顆粒,被判別為黃芩顆粒的 樣品能同時得出各組分的準確預測值。說明該模型具有較好的預測能力和準確性,可快速 評價黃芩顆粒的質量。
【主權項】
1. 一種黃芩顆粒,其特征在于由包括如下步驟的方法制備得到:取黃芩飲片,加水煎煮 2-3次,每次加5-10倍量水,加熱煎煮1-2小時;藥液合并,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02-1.10 的清霄,趁熱用250-350目篩濾過;取清霄進行噴霧干燥,得噴干粉;將噴干粉干法制粒,得 粒度在16-40目的黃芩顆粒。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黃芩顆粒,其特征在于由包括如下步驟的方法制備得到:取黃芩 飲片,加水煎煮3次,每次加8倍量水,每次加熱煎煮1.5小時;藥液合并,濾液濃縮至相對密 度為1.08的清膏,趁熱用350目篩濾過;在進風溫度150-190°C,料栗轉速400-700轉/分,出 風溫度80-95 °C,風送溫度35-45Γ的條件下進行噴霧干燥,得噴干粉;在沖孔板孔徑 1.50mm,乳輥電機頻率40-50HZ、送料電機頻率30-50HZ、油缸壓力16-24bar條件下干法制 粒,得粒度在16-40目的黃芩顆粒。3.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黃芩顆粒,其特征在于黃芩顆粒中的水分<8.0%,乙醇浸出 物彡20.0%,黃芩苷彡133.5mg/g。4. 一種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包含如權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黃芩顆粒和藥學上可接 受的輔料。5. -種如權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黃芩顆粒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近紅外光譜 技術快速檢測,并包括如下步驟: a. 近紅外光譜的采集:取黃芩顆粒樣品約3g,研成細粉,進行近紅外光譜掃描,采集光 譜,得到黃芩顆粒樣品的原始吸收光譜圖,并對各組分含量進行測定,測出黃芩顆粒樣品各 組分含量的實測值,根據樣品數和樣品各組分含量實測值分布確定校正集和驗證集; b. 黃芩顆粒定量模型的建立:測定黃芩顆粒水分的含量,采用多元散射校正法對原始 吸收光譜進行預處理,建模的光譜范圍選取7500.1-65447.6CHT 1特征波段,維數選為8;測定 黃芩顆粒乙醇浸出物含量,采用一階導數+MSC法對原始吸收光譜進行預處理,建模的光譜 范圍選取為6100.5-5174.2CHT 1特征波段,維數選為5;測定黃芩顆粒黃芩苷含量,采用矢量 歸一化法對原始吸收光譜進行預處理,建模的光譜范圍選取為9401.7-4247.9(31^ 1特征波 段,維數選為9;運用偏最小二乘法對校正集的近紅外光譜和其對應黃芩顆粒樣品各組分含 量的實測值之間建立定量模型; c. 驗證近紅外定量模型:采集驗證集樣品的近紅外光譜圖,通過步驟b所建立的各組分 定量模型,獲得黃芩顆粒樣品各組分含量的預測值,將預測值與實測值進行比較,驗證定量 模型的準確性; d. 黃芩顆粒各組分含量的測定:取待檢測的黃芩顆粒按照步驟a的方法進行近紅外光 譜采集,將特定波段光譜信息導入步驟b建立的定量模型中,測定黃芩顆粒各組分的含量; 將所建成的黃芩顆粒水分、浸出物及黃芩苷的近紅外定量測定模型通過近紅外分析軟件整 合,建立黃芩顆粒的多方法評價模型,將待檢測的黃芩顆粒樣品按照步驟a的方法采集近紅 外光譜,導入黃芩顆粒多方法評價模型中,同時測定黃芩顆粒各組分含量。6.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黃芩顆粒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黃芩顆粒近紅外測定的樣品 制備方法為:取同一批次黃芩顆粒約3g,將其研磨成細粉,過80目篩,轉移到近紅外測定的 具塞玻璃瓶中。7.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黃芩顆粒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將研磨細粉使用漏斗進行轉 移,通過上下振動的方式使其緊密,用橡膠瓶塞塞緊。8.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黃芩顆粒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溫度18-22°C,濕度40-50% 條件下,將顆粒進行研磨與快速裝瓶。9.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黃芩顆粒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觀察裝樣后的樣品瓶底部,保 證測試的樣品粉末沒有粘結玻璃瓶底部,才可對樣品進行近紅外光譜掃描。10.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黃芩顆粒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a中,所述的NIR光譜采 集的掃描條件為:掃描范圍為4000cnf lUOOOcnf1,掃描次數為32次,分辨率為8cnf1,掃描過 程中實時扣除背景,每份樣品采集3張光譜。
【文檔編號】A61K9/16GK106074700SQ201610462580
【公開日】2016年11月9日
【申請日】2016年6月20日
【發明人】霍文杰, 朱德全, 劉麗萍, 潘禮業, 王閩予, 陳向東, 譚登平, 程學仁
【申請人】廣東方制藥有限公司, 廣東一方制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