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腰椎康復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腰椎康復器,包括:塊狀的支撐體,包括上端面、第一側面和第二側面,所述第一側面與所述第二側面相對設置,且分別與所述上端面相連接;其中,在所述上端面上,穿透所述第一側面和所述第二側面設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尺寸和腰椎的棘突部位對應。該康復器能夠模仿臨床的中醫推拿按摩治療方式,對腰椎間盤突(脫)出患者進行適時及時有效的治療,使用方便。
【專利說明】
一種腰椎康復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是指一種腰椎康復器。【背景技術】
[0002]臨床統計表明,腰椎間盤突(脫)出癥是骨科門診最為常見的疾患之一,也是腰腿痛最為多見的原因。腰椎間盤突(脫)出癥的臨床癥狀根據髓核突(脫)出的部位、大小、病理特點、機體狀態等有多種不同,但主要是由于變性髓核進入椎體內或后縱韌帶處,對鄰近組織造成機械性刺激與壓迫而引起的各種癥狀。
[0003]目前,對于腰椎間盤突(脫)出癥患者,臨床治療多為物理療法、封閉療法或用脫水劑來緩解患者的疼痛癥狀,配合患者臥木板床靜養數日,達到一定的恢復作用,然而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腰椎間盤突(脫)出的根本問題。甚至連手術療法也由于適應癥選擇與術中、 預后的不確定性不能適用于每一個病患。另外也有配合傳統中醫推拿按摩治療方式,于局部利用滾、按、撥、外力擠壓、復位等手法,對腰椎間盤突(脫)出的治療具有積極的效果,但由于中醫推拿按摩治療需要醫療人員配合輔助,該方式又不適用于隨時隨地進行治療的適時性。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腰椎康復器,能夠模仿臨床的中醫推拿按摩治療方式,對腰椎間盤突(脫)出患者進行適時的積極有效的治療,使用方便。
[0005]本發明提供一種腰椎康復器,包括:
[0006]塊狀的支撐體,包括上端面、第一側面和第二側面,所述第一側面與所述第二側面相對設置,且分別與所述上端面相連接;
[0007]其中,在所述上端面上,穿透所述第一側面和所述第二側面設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尺寸和腰椎棘突部位對應。
[0008]優選地,上述所述的腰椎康復器,其中,在所述上端面上,所述凹槽的兩側分別設置有第一活動件和第二活動件,包括承受壓力下移至與所述上端面位于同一平面的第一狀態以及壓力撤消上移至突出所述上端面的第二狀態。
[0009]優選地,上述所述的腰椎康復器,其中,所述第一活動件設置于所述上端面的第一端面部分上,所述第二活動件設置于所述上端面的第二端面部分上;[〇〇1〇]在所述支撐體的內部,設置有連通所述第一端面部分和所述第二端面部分的容納空間,其中所述第一活動件與所述第二活動件分別設置于所述容納空間中,且通過彈性件連接。[〇〇11]優選地,上述所述的腰椎康復器,其中,在垂直于所述上端面且穿過所述第一端面部分和所述第二端面部分的截面上,所述容納空間形成為U型,且所述第一活動件與所述第二活動件的形狀依據所述容納空間的形狀對應設置。
[0012]優選地,上述所述的腰椎康復器,其中,所述第一活動件和所述第二活動件的內部分別設置有振動源,所述腰椎康復器還包括與所述振動源連接的電源。
[0013]優選地,上述所述的腰椎康復器,其中,所述第一活動件和所述第二活動件的頂面分別設置有多個突出的強磁體。
[0014]優選地,上述所述的腰椎康復器,其中,在所述上端面上,所述凹槽的兩側分別設置有多個突出的強磁體。
[0015]優選地,上述所述的腰椎康復器,其中,所述凹槽的內壁面的底部設置有多個LED 紅外線光源。
[0016]優選地,上述所述的腰椎康復器,其中,所述凹槽的內壁面為圓弧曲面。[〇〇17]優選地,上述所述的腰椎康復器,其中,所述支撐體還包括下端面,其中所述下端面的尺寸大于所述上端面的尺寸。
[0018]本發明具體實施例上述技術方案中的至少一個具有以下有益技術效果:[〇〇19]所述腰椎康復器依據人體腰椎脊柱生理曲線結構設計,模擬按、撥手法功能設置, 有效地抵壓腰椎間盤突出的部位使其復位,該腰椎康復器結構簡單、方便攜帶、易于操作, 能夠滿足患者適時治療的使用需求,為及早恢復腰椎正常功能提供必要的幫助。【附圖說明】
[0020]圖1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所述腰椎康復器的側面結構示意圖;[0021 ]圖2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所述腰椎康復器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22]圖3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所述腰椎康復器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0023]圖4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所述腰椎康復器的俯視結構示意圖;[〇〇24]圖5為圖4中的A-A的剖面結構示意圖;[〇〇25]圖6為圖3中的B-B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0026]下面將參照附圖更詳細地描述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雖然附圖中顯示了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然而應當理解,可以以各種形式實現本發明而不應被這里闡述的實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這些實施例是為了能夠更透徹地理解本發明,并且能夠將本發明的范圍完整的傳達給本領域的技術人員。[〇〇27] 第一實施例
[0028]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所述腰椎康復器,如圖1和圖2所示,包括:[〇〇29]塊狀的支撐體10,包括上端面11、第一側面12和第二側面13,第一側面12與第二側面13相對設置,且分別與上端面11相連接;
[0030]其中,在上端面11上,穿透第一側面12和第二側面13設置有凹槽14,凹槽14的尺寸和腰椎的突出部分對應。
[0031]采用上述結構的腰椎康復器,當患者平躺時,可以將腰椎康復器放置于腰部下方, 使支撐體10的凹槽14對準腰椎棘突的部位,也即置于凹槽14中,當全身放松時利用自體重力使卡設于凹槽14內的腰椎棘突部位,腰椎康復器的第一端面部分111和第二端面部分112 對腰椎棘突部位兩側施以朝向遠離腰椎棘突部位向外兩側的推拔力,從而模擬中醫推拿按摩治療的手段,輔助腰椎復位。
[0032]該腰椎康復器結構小巧、簡單,腰椎間盤突(脫)出患者可以適時、隨時隨地拿來進行治療,從而滿足患者適時治療的使用需求。
[0033]較佳地,如圖1和圖2所示,支撐體10的上端面11包括第一端面部分111和第二端面部分112,分別位于凹槽14的兩側,其中第一端面部分111和第二端面部分112上分別設置有多個突出的強磁體20。
[0034]當腰椎康復器進行治療,使支撐體10的凹槽14對準腰椎棘突部位時,上端面11的第一端面部分111和第二端面部分112上的強磁體20分別置于腰椎棘突部位兩側的橫突或關節突位置與人體抵壓,利用強磁體20的磁力,達到擴張血管,加快血流速度,從而改善腰椎部分的血液循環,起到對腰椎部位更好的復位恢復功能。
[0035]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凹槽14的內壁面形成為圓弧曲面,但具體并不以此為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實質需求進行改進,在此不對每一種形式進行一一列舉。[〇〇36]較佳地,在凹槽14的內壁面的底部設置有多個LED紅外線光源30,朝凹槽14在上端面11的開口發光,用于利用紅外線的溫熱效果,使皮膚表面的溫度上升,改善皮下血液循環,減緩肌肉緊張和疼痛的感覺,從而有效地調節腰椎復位后的關節、松解粘連,促使氣血循環使萎縮受損的肌肉及麻痹的神經逐漸恢復正常功能。[〇〇37]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中,LED紅外線光源30的控制開關31可以設置于支撐體10的下端面15處,通過控制開關31控制紅外線光源30的打開以及關閉。[〇〇38]當然,所述腰椎康復器還進一步包括用于為LED紅外線光源30提供電能的電源, LED紅外線光源30通過控制開關31與電源連接,當控制開關31接通時,電源為LED紅外線光源30提供電能,紅外線光源30發光。具體,電源可以設置于支撐體10的內部。
[0039]進一步地,參閱圖1,第一實施例中,支撐體10的下端面15的尺寸大于上端面11的尺寸,使支撐體10形成為U字梯形結構,下寬上窄,以起到穩定支撐身體的作用。
[0040]較佳地,支撐體10的下端面15的尺寸為:長70至100mm、寬40至60mm;上端面11的尺寸為:長40至70mm、寬25至40mm;凹槽14的長度為30至40mm、深度為20至40mm,具體可以依據人體結構的不同設計多種尺寸。
[0041]進一步,支撐體10可以采用木質、有機塑料或輕量合金鋁材料制成。[〇〇42]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所述腰椎康復器,依據人體腰椎脊柱生理曲線結構設計,模擬按、撥手法功能設置,有效地抵壓腰椎間盤突出的部位使其復位,該腰椎康復器結構簡單、 方便攜帶、易于操作,能夠滿足腰椎間盤突(脫)出患者進行適時治療的需求。[〇〇43] 第二實施例
[0044]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所述腰椎康復器,如圖3至圖6所示,其中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包括:[〇〇45]塊狀的支撐體10,包括上端面11、第一側面12和第二側面13,第一側面12與第二側面13相對設置,且分別與上端面11相連接;
[0046]其中,在上端面11上,穿透第一側面12和第二側面13設置有凹槽14,凹槽14的尺寸和腰椎棘突部位對應。[〇〇47]與第一實施例不同,在上端面11上,凹槽14的兩側分別設置有第一活動件40和第二活動件50,包括承受壓力下移至與上端面11位于同一平面的第一狀態以及壓力撤消上移至突出上端面11的第二狀態。
[0048]具體地,第一活動件40和第二活動件50分別利用彈性力在第一狀態與第二狀態之間動作。
[0049]如圖5所示,第一活動件40設置于上端面11的第一端面部分111上,第二活動件50設置于上端面11的第二端面部分112上;
[0050]其中,在支撐體10的內部,設置有連通第一端面部分111和第二端面部分112的容納空間,其中第一活動件40與第二活動件50分別設置于容納空間中,且通過彈性件60連接。
[0051]具體地,第二實施例中,如圖5所示,在垂直于上端面11且穿過第一端面部分111和第二端面部分112的截面上,容納空間形成為U型,且第一活動件40與第二活動件50的形狀依據容納空間的形狀對應設置,也即形成為彎曲的弧形。
[0052]采用上述的設置結構,當所述腰椎康復器未使用時,第一活動件40與第二活動件50分別突出于第一端面部分111和第二端面部分112;當使用腰椎康復器時,將腰椎康復器放置于腰部下方,使支撐體10的凹槽14對準腰椎棘突部位,也即置于凹槽14中,當全身放松時利用自體重力使卡設于凹槽14內的腰椎棘突部位,此時第一活動件40與第二活動件50置于腰椎棘突部位兩側的橫突或關節突位置,最佳的是置于腰椎間盤突出的壓痛點部位承受身體重力朝第一狀態移動,彈性件60受壓變形,但在彈性件60的彈性恢復力作用下,第一活動件40與第二活動件50向上抵壓人體,也即腰椎棘突兩側的橫突或關節突或腰椎間盤突出部位,進一步地,由于第一活動件40與第二活動件50分別形成為如圖5所示彎曲的弧形,在利用彈性件60的彈性力向上移動時,形成為從靠近腰椎棘突部位向遠離腰椎棘突部位的兩側推動的推動力,從而模擬手動的滾動、按壓和推拔手法,以輔助腰椎的恢復。
[0053]較佳地,第一活動件40與第二活動件50的內部分別設置有振動源(圖中未顯示),當使用腰椎康復器,將腰椎康復器放置于腰部下方時,啟動振動源,使振動源帶動第一活動件40與第二活動件50分別振動,進一步對抵壓在第一活動件40和第二活動件50的腰椎棘突部位兩側的橫突或關節突或腰椎間盤突出部位施加振動,從而模擬手動的拍打手法,輔助腰椎的恢復。
[0054]較佳地,如圖4所示,第一活動件40和第二活動件50的頂面分別設置有多個突出的強磁體20,此外第一端面部分111和第二端面部分112上也設置有多個突出的強磁體20。
[0055]當腰椎康復器進行治療,使支撐體10的凹槽14對準腰椎棘突部位時,第一端面部分111和第二端面部分112上的強磁體20以及第一活動件40和第二活動件50的頂面上的強磁體20分別與腰椎棘突部位兩側的橫突或關節突或腰椎間盤突出部位抵壓,利用強磁體20的磁力,達到擴張血管,加快血流速度,從而改善腰椎間盤受損部分的血液循環,起到對腰椎間盤部位更好的復位恢復功能。
[0056]進一步較佳地,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凹槽14的內壁面的底部設置有多個LED紅外線光源30,朝凹槽14在上端面11的開口發光,用于利用紅外線的溫熱效果,使皮膚表面的溫度上升,改善皮下血液循環,減緩肌肉緊張和疼痛的感覺,從而有效地調節腰椎復位后的關節、松解粘連,促使氣血循環使萎縮受損的肌肉及麻痹的神經逐漸恢復正常功能。
[0057]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中,LED紅外線光源30的控制開關與第一活動件40和第二活動件50中所設置振動源的控制可以為同一個控制開關31,如圖3所示,可以設置于支撐體10的下端面15處,通過控制開關31控制紅外線光源30和振動源的同時打開以及關閉。
[0058]當然,所述腰椎康復器還進一步包括用于為LED紅外線光源30和振動源提供電能的電源,LED紅外線光源30、振動源通過控制開關31與電源連接,當控制開關31接通時,電源為LED紅外線光源30和振動源提供電能,紅外線光源30發光,振動源產生振動。具體,電源可以設置于支撐體10的內部。
[0059]較佳地,也可以在第一活動件40或第二活動件50的側面設置第一開關觸點,在容納空間的內壁上設置第二開關觸點。當腰椎康復器進行治療,第一活動件40和第二活動件50承受壓力下移,使第一開關觸點移動至第二開關觸點的位置,兩者相接觸時,電源與振動源之間的電路以及電源與LED紅外線光源30之間的電路連通,紅外線光源30發光,振動源產生振動;當不使用時,第一活動件40和第二活動件50上移,第一開關觸點與第二開關觸點之間斷開,紅外線光源30停止發光,而振動源停止產生振動。該種設置結構使得腰椎康復器的使用更加智能,無需手動打開和關閉。
[0060]此外,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第二實施例中,支撐體10的下端面15的尺寸大于上端面11的尺寸,使支撐體10形成為U字梯形結構,下寬上窄,以起到穩定支撐身體的作用。
[0061 ] 較佳地,支撐體10的下端面15的尺寸為:長70至100mm、寬40至60mm;上端面11的尺寸為:長40至70mm、寬25至40mm;凹槽14的長度為30至40mm、深度為20至40mm,具體可以依據人體結構的不同設計多種尺寸。
[0062]進一步,支撐體10可以采用木質、有機塑料或輕量合金鋁材料制成。
[0063]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所述腰椎康復器,根據人體腰椎脊柱生理曲線結構設計,模擬滾、按、撥手法功能設置,有效地抵壓腰椎間盤突出的部位使其復位,該腰椎康復器原理明確、結構簡單,使用安全、操作易行。日常生活中,攜帶身邊堅持使用效果良好,可以在休息的同時進行有效的治療,即可鞏固腰椎間盤突出部位更好的復位恢復功能,又可以改善局部血運,起到治療加保健的作用。
[0064]以上所述的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所述的原理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腰椎康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塊狀的支撐體,包括上端面、第一側面和第二側面,所述第一側面與所述第二側面相對 設置,且分別與所述上端面相連接;其中,在所述上端面上,穿透所述第一側面和所述第二側面設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尺 寸和腰椎棘突部位對應。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康復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端面上,所述凹槽的兩側 分別設置有第一活動件和第二活動件,包括承受壓力下移至與所述上端面位于同一平面的 第一狀態以及壓力撤消上移至突出所述上端面的第二狀態。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腰椎康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動件設置于所述上端面 的第一端面部分上,所述第二活動件設置于所述上端面的第二端面部分上;在所述支撐體的內部,設置有連通所述第一端面部分和所述第二端面部分的容納空 間,其中所述第一活動件與所述第二活動件分別設置于所述容納空間中,且通過彈性件連 接。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腰椎康復器,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上端面且穿過所述第 一端面部分和所述第二端面部分的截面上,所述容納空間形成為U型,且所述第一活動件與 所述第二活動件的形狀依據所述容納空間的形狀對應設置。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腰椎康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動件和所述第二活動件 的內部分別設置有振動源,所述腰椎康復器還包括與所述振動源連接的電源。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腰椎康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動件和所述第二活動件 的頂面分別設置有多個突出的強磁體。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康復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端面上,所述凹槽的兩側 分別設置有多個突出的強磁體。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康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內壁面的底部設置有多 個LED紅外線光源。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康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內壁面為圓弧曲面。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康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體還包括下端面,其中所 述下端面的尺寸大于所述上端面的尺寸。
【文檔編號】A61N5/06GK106074070SQ201610549799
【公開日】2016年11月9日
【申請日】2016年7月13日
【發明人】張海成
【申請人】張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