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對口人工復蘇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口對口人工復蘇器,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它包括有相互連通的施救吹氣筒和患者吸氣筒;所述施救吹氣筒和患者吸氣筒之間設置有面罩,所述面罩底部設置有氣囊密封圈。本發明可以解決院外沒有醫療設施的心肺復蘇急救現場中采用人工呼吸法幫助患者恢復自主呼吸存在的不衛生、易交叉感染和施救者勞動強度大,易疲勞等諸多的問題。
【專利說明】
口對口人工復蘇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搶救患者使用的口對口呼吸器具。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在沒有醫療設施的心肺復蘇急救現場中,施救者對患者的呼吸驟停常采用人工呼吸法以幫助患者恢復自主呼吸;人工呼吸法是在患者嘴部墊上透氣紗布后直接口對口進行吹氣。但是直接的口對口人工吹氣法存在如下缺點:一是當患者牙關緊閉時,氣體不能有效進入患者口中,達不到人工呼吸進行搶救的目的;二是不衛生,尤其對一些患有某些急慢性傳染性疾病或有機磷農藥中毒等引起的呼吸驟停的患者,采用該方式進行人工呼吸容易造成搶救人員交叉感染,很多施救者不大接受這種方法;三是施救者的勞動強度大,易疲勞。
【發明內容】
[0003]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口對口人工復蘇器,它可以解決在沒有醫療設施的心肺復蘇急救現場中采用人工呼吸法幫助患者恢復自主呼吸存在的不衛生、易交叉感染和施救者勞動強度大,易疲勞等等諸多的問題。
[0004]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種口對口人工復蘇器包括有相互連通的施救吹氣筒和患者吸氣筒,所述施救吹氣筒和患者吸氣筒之間設置有面罩,所述面罩底部設置有氣囊密封圈,氣囊密封圈3上設置有用于充放氣的充氣嘴。
[0005]上述技術方案中,更為具體的方案還可以是:所述施救吹氣筒為圓柱形管筒,高為Hl,H1=4.8-5.2厘米、外徑為2.5厘米,筒壁厚0.1厘米。
[0006]進一步:所述患者吸氣筒為橢圓形柱狀管筒,橢圓長軸為L,L=3.3-3.5厘米,筒壁厚0.1厘米。
[0007]進一步:所述患者吸氣筒為圓柱形管筒,高為H2,H2=1.4_1.6厘米、外徑為Φ,Φ =2.8-3.0厘米,筒壁厚0.1厘米。
[0008]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發明設置有可放置于患者上下牙齒之間的圓形或橢圓形柱狀管道,便于通氣,同時還可防止患者牙關緊閉時影響復蘇效果;橢圓形柱狀管道上方套接的面罩可罩住患者的整個口部,面罩下方一圈的可充氣的氣圈,增加密合性,提高肺復蘇的效率和成功率。
[0009]2、本發明不僅可有效地對患者進行口對口呼吸搶救,同時可避免患者的血液、口腔分泌物等噴濺到施救者臉上,避免交叉感染,給施救者提供足夠的安全保障,消除施救者的心理負擔,易于施救者接受,且施救時可減輕施救者的疲勞,達到較好的救助效果。
[0010]3、本發明安全衛生,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便于攜帶,使用簡單,適用于任何場合、任何病種的現場急救,應用范圍廣。
【附圖說明】
[ΟΟ??]圖1是本發明的主視不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仰視不意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2的仰視示意圖。
[0012]圖中標號表示為:1、施救吹氣筒;2、面罩;3、氣囊密封圈;4、患者吸氣筒。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圖1和圖2的口對口人工復蘇器,包括有相互連通的施救吹氣筒I和患者吸氣筒4,施救吹氣筒I和患者吸氣筒4之間設置有面罩2,面罩2底部設置有可充放氣的氣囊密封圈3,氣囊密封圈3上設置有用于充放氣的充氣嘴(圖上未畫出);施救吹氣筒I為圓柱形管筒,高為Hl,Hl=4.8-5.2厘米,本實施例Hl為5厘米、圓柱形管筒外徑為2.5厘米,內徑為2.4厘米,即筒壁厚0.1厘米;患者吸氣筒為橢圓形柱狀管筒,高為Η2,Η2=1.4-1.6厘米,本實施例Η2為1.5厘米,橢圓外徑長為L,L=3.3-3.5厘米,筒壁厚0.I厘米,本實施例L取3.5厘米。
[0014]實施例2:
圖1和圖3的口對口人工復蘇器,包括有相互連通的施救吹氣筒I和患者吸氣筒4,施救吹氣筒I和患者吸氣筒4之間設置有面罩2,面罩2底部設置有可充放氣的氣囊密封圈3;施救吹氣筒I為圓柱形管筒,高為Hl,H1=4.8-5.2厘米,本實施例Hl為5厘米、圓柱形管筒外徑為2.5厘米,內徑為2.4厘米;患者吸氣筒為者吸氣筒為圓柱形管筒,高為H2,H2=l.4-1.6厘米、外徑為Φ,Φ=2.8-3.0厘米,筒壁厚0.1厘米,本實施例Η2為1.6厘米,外徑Φ為3厘米。
[0015]使用本發明時,將吸氣筒4放置于患者上下牙齒之間,氣囊密封圈3壓住患者嘴部周圍,然后向施救吹氣筒I內吹氣進行施救即可。
【主權項】
1.一種口對口人工復蘇器,包括有相互連通的施救吹氣筒(I)和患者吸氣筒(4),其特征在于:所述施救吹氣筒(I)和患者吸氣筒(4)之間設置有面罩(2),所述面罩(2)底部設置有氣囊密封圈(3)。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口對口人工復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施救吹氣筒(I)為圓柱形管筒,高為Hl,H1=4.8-5.2厘米、外徑為2.4-2.5厘米,筒壁厚0.1厘米。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口對口人工復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患者吸氣筒(4)為橢圓形柱狀管筒,高為H2,H2=1.4-1.6厘米、橢圓長軸為L,L=3.3-3.5厘米,筒壁厚0.1厘米。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口對口人工復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患者吸氣筒(4)為圓柱形管筒,高為H2,H2=1.4-1.6厘米、外徑為Φ,Φ=2.8-3.0厘米,筒壁厚0.1厘米。
【文檔編號】A61M16/00GK105999493SQ201610462147
【公開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請日】2016年6月23日
【發明人】郭翠蓮, 劉遠金, 蘭莫莉, 文藝, 楊雷, 張芳, 黃艷青, 鐘曉燕, 黃玉敏, 鐘文, 農慧瓊, 韋虹旭, 何慧, 陳高, 農麗芳, 林筱筱, 宣鳳梅, 李巧
【申請人】柳州市人民醫院, 郭翠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