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扶正祛濕散配方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扶正祛濕散配方,所述的配方是由如下原料配比制成:仙鶴草28—32份、焦白術10—14份、生苡仁28—32份、刺五加18—22份、陳皮5—7份、荷葉9—11份、枸杞13—17份、赤小豆18—22份,本發明具有原料豐富、價格低廉、用藥安全、無毒副作用,使用效果好的優點。
【專利說明】
_種扶正祛濕散配方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中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扶正祛濕散配方。
【背景技術】
[0002]風濕性疾病主要是由于風寒和濕氣對人體的侵蝕引起的血液循環不通暢,致使包括肌、韌帶、滑囊、筋膜的營養供給不良導致的疾病,關節病變除有疼痛外尚伴有腫脹和活動障礙,呈發作與緩解交替的慢性病程,部分患者且可出現關節致殘和內臟功能衰竭,嚴重影響患者健康,常以寒冷、潮濕、疲勞、營養不良、創傷、精神因素等為本病的誘發因素,至今還未有好的治療方法。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原料來源廣泛、價格低廉、具有清熱祛濕化瘀、補肺健脾強腎的扶正祛濕散配方。
[0004]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扶正祛濕散配方,所述的配方是由如下原料配比制成:仙鶴草28—32份、焦白術10—14份、生苡仁28—32份、刺五加18—22份、陳皮5—7份、荷葉9一 11份、枸杞13—17份、赤小豆18—22份。
[0005]所述的配方是由如下原料配比制成仙鶴草28g、焦白術10g、生苡仁28g、刺五加18g、陳皮5g、荷葉9g、枸紀13g、赤小豆18g。
[0006]所述的配方是由如下原料配比制成仙鶴草32g、焦白術14g、生苡仁32g、刺五加22g、陳皮7g、荷葉llg、枸杞17g、赤小豆22g。
[0007]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本發明基于傳統中醫理論,參考現代藥理研究成果,按中藥配伍原則制成,具有清熱祛濕化瘀、補肺健脾強腎的功效,療效顯著、能夠真正起到治療的作用,主要應用于氣質虛弱、反復外感、病久不愈、虛不受補的人群,本發明具有原料豐富、價格低廉、用藥安全、無毒副作用,使用效果好的優點。
[0008]本發明的各原料藥的藥理藥性分析如下:
I)仙鶴草:龍牙草又名仙鶴草、地仙草,為薔薇科龍牙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的通稱,尤指歐洲龍牙草。
[0009]性味歸經:性微溫,味苦、澀,入肺、肝、脾經。
[0010]功能主治:適用于肺病咯血、腸出血、胃潰瘍出血、子宮出血、齒科出血、痔血、肝膿瘍等癥。
[0011 ] 2)焦白術:為菊科植物白術的根莖,主產于浙江、湖北、湖南等地。
[0012]性味歸經:味甘、苦,性溫,歸脾、胃經。
[0013]功能主治: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氣虛弱,運化失常所致食少便溏、脘腹脹滿、倦怠無力,脾虛不能運化,水濕停留,而為痰飲水腫,脾虛氣弱,肌表不固而自汗,妊娠脾虛氣弱、胎氣不安之證。
[0014]3)生苡仁:中藥名薏苡仁,別名米仁、催生子、苡仁,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干燥成熟種仁,秋季果實成熟時米割植株,曬干,打下果實,再曬干,除去外殼、黃褐色種皮和雜質,收集種仁。
[0015]性味歸經:性涼,味甘、淡,歸脾、胃、肺經。
[0016]功能主治:主要功效利水滲濕、健脾止瀉、清熱排膿、除弊。
[0017]4)刺五加:別名:刺拐棒、坎拐棒子、一百針、老虎潦、五加參、俄國參、西伯利亞人參,落葉灌木,生于山坡林中及路旁灌叢中;藥圃常有栽培,主要分布于亞洲東北部,西伯利亞一帶,其根部和根狀莖可入藥。
[0018]性味歸經:味辛;苦;微甘;性溫,歸肝經;腎經。
[0019]功能主治:風寒濕痹;腰膝疼痛;筋骨痿軟;行動遲緩;體虛羸弱;跌打損傷;骨折;水腫;腳氣;陰下濕癢。
[0020]5)陳皮:橘皮,又稱為陳皮,為蕓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成熟果皮,橘常綠小喬木或灌木,栽培于丘陵、低山地帶、江河湖泊沿岸或平原,分布于長江以南各地區,10至12月果實成熟時,摘下果實,剝取果皮,陰干或通風干燥。
[0021 ] 性味歸經:性溫,味辛、味苦,入脾經、胃經、肺經。
[0022]功能主治:理氣健脾,調中,燥濕,化痰。主治脾胃氣滯之脘腹脹滿或疼痛、消化不良,濕濁阻中之胸悶腹脹、納呆便溏,痰濕壅肺之咳嗽氣喘,用于胸脘脹滿,食少吐瀉,咳嗽痰多。
[0023]6)荷葉:荷葉,又稱蓮花莖、蓮莖。蓮科蓮屬多年生草本挺水植物,古稱芙蓉、菡萏、芙蕖,荷花一般長到150厘米高,橫向擴展到3米,荷葉最大可達直徑60厘米,蓮花最大直徑可達20厘米,荷花有許多不同的栽培品種,花色從雪白、黃色到淡紅色及深黃色和深紅色,其外還有分灑錦等等花色。
[0024]性味歸經:味苦,性平,入心、肝、脾經。
[0025]功能主治:清熱解暑,升發清陽,涼血止血。用于暑熱煩渴,暑濕泄瀉,脾虛泄瀉,血熱吐衂,便血崩漏,荷葉炭收濕化瘀止血,用于多種出血癥及產后血暈。
[0026]7)枸紀:枸紀為人們對商品枸紀子、植物寧夏枸紀、中華枸紀等枸紀屬下物種的統稱,人們日常食用和藥用的枸杞子多為寧夏枸杞的果實"枸杞子",而且寧夏枸杞是唯一載入《2010年版中國藥典》的品種,與瓊珍靈芝、長白山人參,東阿阿膠并稱為中藥四寶。
[0027]性味歸經:味甘;性涼,入肝經、腎經、肺經。
[0028]功能主治:補腎益精,養肝明目,補血安神,生津止渴,潤肺止咳,治肝腎陰虧,腰膝酸軟,頭暈,目眩,目昏多淚,虛勞咳嗽,消渴,遺精。
[0029]8)赤小豆:赤小豆,別名:赤豆、紅飯豆、飯豆、蛋白豆、赤山豆,是豆科、豇豆屬一年生草本,莖纖細,長達I米或過之,幼時被黃色長柔毛,老時無毛,外形與紅豆相似而稍微細長,一年生草本植物,赤小豆主要用于中藥材,常與紅豆混用,具備利水消腫,解毒排膿等功效,全國各地普遍栽培,赤小豆可整粒食用,或用于煮飯、煮粥、做赤豆湯,常用來做成豆沙作為餡料,美味可口。
[0030]性味歸經:性平,味甘、酸,歸心、小腸經。
[0031]功能主治:能利濕消腫(水腫,腳氣,黃疸,瀉痢,便血,癰腫)、清熱退黃、解毒排膿,利尿,對心臟病和腎病、水腫患者均有益,富含葉酸,產婦、乳母吃紅小豆有催乳的功效,具有良好的潤腸通便、降血壓、降血脂、調節血糖、預防結石、健美減肥的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0032]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0033]實施例1
本發明在具體實施時,可以采用如下原料配方:仙鶴草29份、焦白術Hg、生苡仁29g、刺五加19g、陳皮5.5g、荷葉9.5g、枸紀14g、赤小豆19g。
[0034]本發明基于傳統中醫理論,參考現代藥理研究成果,按中藥配伍原則制成,具有清熱祛濕化瘀、補肺健脾強腎的功效,療效顯著、能夠真正起到治療的作用,主要應用于氣質虛弱、反復外感、病久不愈、虛不受補的人群,本發明具有原料豐富、價格低廉、用藥安全、無毒副作用,使用效果好的優點。
[0035]實施例2
本發明在具體實施時,可以采用如下原料配方:仙鶴草30g、焦白術12g、生苡仁30g、刺五加20g、陳皮6g、荷葉10g、枸t5l5g、赤小豆20g。
[0036]本發明基于傳統中醫理論,參考現代藥理研究成果,按中藥配伍原則制成,具有清熱祛濕化瘀、補肺健脾強腎的功效,療效顯著、能夠真正起到治療的作用,主要應用于氣質虛弱、反復外感、病久不愈、虛不受補的人群,本發明具有原料豐富、價格低廉、用藥安全、無毒副作用,使用效果好的優點。
[0037]實施例3
本發明在具體實施時,可以采用如下原料配方:仙鶴草31g、焦白術13g份、生苡仁31g、刺五加21g、陳皮6.5g、荷葉10.5g、枸杞16g、赤小豆21g。
[0038]本發明基于傳統中醫理論,參考現代藥理研究成果,按中藥配伍原則制成,具有清熱祛濕化瘀、補肺健脾強腎的功效,療效顯著、能夠真正起到治療的作用,主要應用于氣質虛弱、反復外感、病久不愈、虛不受補的人群,本發明具有原料豐富、價格低廉、用藥安全、無毒副作用,使用效果好的優點。
【主權項】
1.一種扶正祛濕散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方是由如下原料配比制成:仙鶴草28—32份、焦白術10—14份、生苡仁28—32份、刺五加18—22份、陳皮5—7份、荷葉9一 11份、枸杞13一17份、赤小 ? 18—22 份。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扶正祛濕散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方是由如下原料配比制成仙鶴草28g、焦白術10g、生該仁28g、刺五加18g、陳皮5g、荷葉9g、枸紀13g、赤小豆18g0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扶正祛濕散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方是由如下原料配比制成仙鶴草32g、焦白術Hg、生該仁32g、刺五加22g、陳皮7g、荷葉llg、枸紀17g、赤小豆22g0
【文檔編號】A61P3/04GK105998916SQ201610563478
【公開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請日】2016年7月18日
【發明人】郭建中, 劉方洲, 張雪俠
【申請人】郭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