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白癜風的復方中藥微針透皮給藥貼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白癜風的復方中藥微針透皮給藥貼及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藥物原料:補骨脂、白芷、蛇床子、艾草、荊芥和他克莫司,該給藥貼由基板、藥劑、藥膏空白貼和藥膏背貼組成,基板位于藥膏空白貼與藥膏背貼的中間,采用多孔結構的材料,其正面還設有多個的微針,微針的頂端設有尖刺部,微針垂直固定在基板上,微針之間具有微針間隙,藥劑存儲在微針間隙和多孔結構之中,基板的背面為平面,基板的背面粘貼在藥膏空白貼的內表面上,藥膏背貼的內表面覆蓋在基板的正面上,藥膏空白貼的內表面與藥膏背貼的內表面通過黏貼的方式進行固定連接,并公開了其制備步驟。本發明具有藥物成分精確、無痛、緩釋、高效、便利給藥的特點。
【專利說明】
一種治療白癜風的復方中藥微針透皮給藥貼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中醫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治療白癜風的復方中藥微針透皮給藥貼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白癜風,是一種由于皮膚毛囊內黑素細胞酪氨酸系統的功能減退或喪失引起的一種色素脫失性頑固性皮膚病,是色素障礙性疾病的一種。目前用于治療白癜風的中藥制劑種類較多,外用制劑主要集中于基于復方中藥的擦劑、搽劑、酊劑和貼劑,輔以類固醇激素聯合用。但多重用藥導致患者用藥時依從性不高,且酊劑、貼劑在使用時易受外界環境影響,有效成分附著少,導致局部藥物達不到有效濃度或者有效維持時間過短,透皮吸收效果不佳。近年來,基于透皮給藥理論進行的貼膏劑型研究得了一定的進展,但仍存在以下問題:(I)化學性促滲透:該法主要以月桂氮卓酮類、二甲基亞砜類、薄荷醇等化學成分做為透皮吸收促進劑,促進藥物中活性成分在表皮的滲透,但對皮膚致敏性不一、部分化學成分刺激性較大;(2)物理性促滲透:此類方法主要有基于電場的離子導入法或電滲透法,通過電場向離子化藥物施加驅動力,但操作復雜,理論研究尚淺,一般家庭使用更為不便。
[0003]本發明涉及的一種治療白癜風的復方中藥微針透皮給藥貼是一種優化了現有微針透皮貼劑的新制劑。在很小的面積上,以微米級的多孔微針刺穿皮膚角質層,使貯存在微針多孔結構中藥物穿透滲入表皮層。避免了化學性促滲透劑對皮膚的過度刺激,同時簡化經皮導入過程,在該制劑中以固體脂質納米粒混懸液作為藥物成分的微針包被填充液,可以實現藥物成分精確、無痛、緩釋、高效、便利地給藥。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治療白癜風的復方中藥微針透皮給藥貼及其制備方法,以解決普通中藥搽劑、擦劑、貼劑以及微針貼劑在制備或實際應用時藥物存儲量小、持續釋放時間短等技術問題而提出的。
[0005]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治療白癜風的復方中藥微針透皮給藥貝占,包括以下原料及含量:補骨脂60g、白芷40g、蛇床子40g、艾草10g、荊芥40g和他克莫司0.5?Ig0
[0006]進一步的,本發明公開的一種治療白癜風的復方中藥微針透皮給藥貼,包括基板、藥劑、藥膏空白貼和藥膏背貼,基板位于藥膏空白貼與藥膏背貼的中間,基板采用具有多孔結構的材料,基板的正面設有多于一個的微針,微針的頂端設有尖刺部,微針垂直固定在基板上,微針之間具有微針間隙,藥劑存儲在微針間隙和多孔結構之中,基板的背面為平面,基板的背面粘貼在藥膏空白貼的內表面上,藥膏背貼的內表面覆蓋在基板的正面上,藥膏空白貼的內表面與藥膏背貼的內表面通過黏貼的方式進行固定連接。患者在使用時,可以直接揭開背襯層將含有藥劑的黏貼層貼在患處,從而實現治療的目的。
[0007]進一步的,為了保證復方中藥微針透皮給藥貼的便捷性以及提高治療效率,微針陣列為多個,微針陣列的長和寬都為設計為0.5cm,微針陣列相鄰之間的間距為0.lcm,在實際生產中,也可以根據市場需要設計為各種大小和形狀的給藥貼。
[0008]進一步的,為了保證給藥貼能夠存儲更多藥劑成分以及增加藥劑持續釋放的時間,基板選用的材料為多孔硅、多孔鈦或多孔聚苯乙烯中的一種或者是其他復合材料。基板的選擇要具備多孔結構同時對人體的皮膚不會產生二次傷害的材料。
[0009 ]本發明公開的一種治療白癜風的復方中藥微針透皮給藥貼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制備步驟:
[0010]I)稱取補骨脂60g、白芷40g、蛇床子40g和艾草10g,混合后進行粉碎,用乙醇溶液對混合物進行浸泡72h,對浸泡液進行過濾,收集濾液并對所述濾液蒸發濃縮,除去溶劑后即得復方中藥提取物I;
[0011]2)稱取荊芥40g放入三口燒瓶中,采用水蒸氣蒸餾法對其進行蒸餾操作,對餾出液離心處理,離心后靜置十分鐘,取上層油液,即得中藥活性組合物Π ;
[0012]3)將步驟I)中所述的復方中藥提取物I,用200ml純化水和1ml聚山梨酯-80的混合液進行溶解,三者混合后超聲分散30分鐘,攪拌、加熱至65°C進行保溫備用,得到混合液A;
[0013]4)稱取大豆磷脂和單硬脂酸甘油酯各5g,得到混合物B,量取200ml體積比為4:1的乙醇/ 二氯甲烷混合液對所述混合物B進行溶解,得到溶液C,然后再向所述溶液C中加入步驟2)中所述中藥活性組合物Π和0.5?Ig他克莫司原料藥進行攪拌,超聲溶解分散15分鐘,制得混合液D;
[0014]5)將步驟4)中所述的混合液D注入步驟3)中正在攪拌且水浴保溫的所述混合液A中,攪拌速度1500rpm,形成乳白色混懸液E,繼續保溫攪拌,蒸發有機溶劑后,超聲分散30分鐘,得固體脂質納米粒混懸液粗品F ;
[0015]6)將步驟5)中所述的固體脂質納米粒混懸液粗品F注入高壓均質機中,在冷水(低于4°C)循環水浴下進行高壓均質,所述高壓均質機設定的工作壓力為2000Bar,濃縮后,得復方中藥固體脂質納米粒G。
[0016]7)采用激光-蝕刻法將多孔硅基板的一面切削成微針陣列,以0.5*0.5cm大小制成多孔微針單元;將所述微針單元放置在所述復方中藥固體脂質納米粒G中,經過包被、填充,取出晾干后,將所述微針單元固定于藥膏空白貼的內表面,再覆上藥膏背貼即得復方中藥微針透皮給藥貼。其中微針陣列呈方陣式排布,單元間隔0.lcm,布陣范圍2*2cm至4*4cm,在生產時可按不同規格予以數量上的靈活選擇。
[0017]進一步的,基板的正面經過激光-蝕刻法后在其表面上形成許多微針,這些微針在基板上形成一組矩形狀微針陣列,微針陣列多于一個,微針陣列的長和寬都為0.5cm,相鄰微針陣列之間的間距為0.1cm0
[0018]進一步的,步驟I)中的浸泡時間根據實際需要而定,本步驟要實現的是有機溶劑對藥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的目的,對乙醇的濃度可選用60?90 %之間。步驟3)中以200?2000ml純化水及10?50ml聚山梨酯-80對提取物進行溶解。步驟4)中稱取大豆磷脂和單硬脂酸甘油酯的重量比在1:1?1: 3之間,二者混合的重量在10?30g之間,量取體積比為4:1的乙醇/二氯甲烷混合液在200?500ml,只要實現混合液能夠將混合物完全溶解即可。步驟
5)中為了實現攪拌均勻,攪拌速度應控制在1500?2000rpm。步驟7)中基板材料可選用多孔硅、多孔鈦或多孔聚苯乙烯中的一種或幾種的復合材料。
[0019]本發明將固體脂質納米粒技術和微針透皮技術結合運用于經皮給藥貼劑,通過將難溶性成分制成固體脂質納米粒,提高載藥效率,與水溶性成分均一混合,通過滲透、鑲嵌、填充、包被等方式,將有效成分負載于多孔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微針上(內),將藥物穿透角質層直達輸送至表皮層有效部位。該多孔微針還具備類似多孔微球的緩釋效果,可以避免患者重復給藥,延長藥效。
【附圖說明】
[0020]圖1為基板背面結構示意圖;
[0021 ]圖2為微針陣列結構示意圖;
[0022]圖3為本發明的產品結構示意圖;
[0023]圖4為基板多孔結構的掃描電鏡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下面對本發明的實施例作詳細說明,本實施例在以本發明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下述的實施例。本發明包括:藥膏空白貼內表面1、基板2、藥膏背貼3、藥劑、微針陣列間隙4、尖刺部5、微針6和微針間隙7。
[0025]實施例1
[0026]如圖1?4所示,基板2位于藥膏空白貼與藥膏背貼的中間,基板的正面經過激光_蝕刻法后在其表面上形成許多微針6,這些微針6在基板2上形成一組矩形狀微針陣列。基板2采用具有多孔結構的多孔硅材料,,微針6的頂端設有尖刺部5,微針6垂直固定在基板2上,微針6之間具有微針間隙7,藥劑存儲在微針間隙7和多孔結構之中,基板2的背面為平面,基板2的背面粘貼在藥膏空白貼的內表面I上,藥膏背貼3的內表面覆蓋在基板2的正面上,藥膏空白貼的內表面I與藥膏背貼的內表面通過黏貼的方式進行固定連接,微針陣列之間設有微針陣列間隙4,相鄰微針陣列的間距為0.1cm,微針陣列的大小為0.5*0.5cm,布陣范圍2*2cm。
[0027]實施例2
[0028]本實施例,基板2采用的材料為多孔聚苯乙烯,基板2具有多孔結構,基板的正面經過激光-蝕刻法后在其表面上形成許多微針6,這些微針6在基板2上形成一組矩形狀微針陣列,微針陣列是由多個微針6按順序排列而成,微針6的頂端設有尖刺部5,微針陣列垂直固定在基板2上,微針6之間具有微針間隙7,藥劑存儲在微針間隙7和多孔結構之中,基板2的背面為平面,基板2的背面粘貼在藥膏空白貼內表面I上,藥膏背貼3覆蓋在基板2的正面上,藥膏空白貼內表面I和藥膏背貼3的大小和形狀相適應并且相對平行設置,微針陣列之間設有微針陣列間隙4,相鄰微針陣列的間距為0.1cm,微針陣列的大小為0.5*0.5cm,布陣范圍為4*4cm,為了將藥貼粘貼緊密,可在藥膏空白貼內表面I的四周留有Icm大小的粘貼區,這樣能夠提高藥貼的密封效果,防止因為四周沾染灰塵導致粘貼性不強。
[0029]實施例3
[0030]實施例3中,基板2采用的材料為多孔鈦材料,基板2具有多孔結構,基板2的正面設有微針陣列,微針陣列是由多個微針6按順序排列而成,微針6的頂端設有尖刺部5,尖刺部5的大小可根據實際需要調整激光-蝕刻的精度所實現,微針陣列垂直固定在基板2上,微針6之間具有微針間隙7,藥劑存儲在微針間隙7和多孔結構之中,基板2的背面為平面,基板2的背面粘貼在藥膏空白貼的內表面I上,藥膏背貼3的內表面覆蓋在基板2的正面上,藥膏空白貼的內表面I與藥膏背貼的內表面通過黏貼的方式進行固定連接,微針陣列之間設有微針陣列間隙4,相鄰微針陣列的間距為0.1 cm,微針陣列的大小為0.5*0.5cm,布陣范圍為4*4cm ο
[0031]實施例4
[0032]稱取補骨脂60g、白芷40g、蛇床子40g、艾草10g、荊芥40g和他克莫司0.5g,試驗步驟如下:
[0033]I)稱取補骨脂60g、白芷40g、蛇床子40g和艾草10g,混合后進行粉碎,以濃度為60 %的乙醇溶液對混合物進行浸泡72h,對浸泡液進行過濾,收集濾液并對所述濾液蒸發濃縮,除去溶劑后即得復方中藥提取物I;
[0034]2)稱取荊芥40g放入三口燒瓶中,采用水蒸氣蒸餾法對其進行蒸餾操作,對餾出液離心處理,離心后靜置十分鐘,取上層油液,即得中藥活性組合物Π ;
[0035]3)將步驟I)中所述的復方中藥提取物I,用200ml純化水和1ml聚山梨酯-80的混合液進行溶解,三者混合后超聲分散30分鐘,攪拌、加熱至65°C進行保溫備用,得到混合液A;
[0036]4)稱取大豆磷脂和單硬脂酸甘油酯各5g,得到混合物B,量取200ml體積比為4:1的乙醇/ 二氯甲烷混合液對所述混合物B進行溶解,得到溶液C,然后再向所述溶液C中加入步驟2)中所述中藥活性組合物Π和0.5g他克莫司原料藥進行攪拌,超聲溶解分散15分鐘,制得混合液D;
[0037]5)將步驟4)中所述的混合液D注入步驟3)中正在攪拌且水浴保溫的所述混合液A中,攪拌速度1500rpm,形成乳白色混懸液E,繼續保溫攪拌,蒸發有機溶劑后,超聲分散30分鐘,得固體脂質納米粒混懸液粗品F ;
[0038]6)將步驟5)中所述的固體脂質納米粒混懸液粗品F注入高壓均質機中,在冷水(低于4°C)循環水浴下進行高壓均質,所述高壓均質機設定的工作壓力為2000Bar,濃縮后,得復方中藥固體脂質納米粒G。
[0039]7)采用激光-蝕刻法將多孔聚苯乙烯基板的一面切削成微針陣列,以0.5*0.5cm大小制成多孔微針單元;將所述微針單元放置在所述復方中藥固體脂質納米粒G中,經過包被、填充,取出晾干后,將所述微針單元固定于藥膏空白貼的內表面,再覆上藥膏背貼即得治療白癜風的復方中藥微針透皮給藥貼。
[0040]實施例5
[0041 ]稱取補骨脂60g、白J£40g、蛇床子40g、艾草10g、荊芥40g和他克莫司lg,試驗步驟如下:
[0042]I)稱取補骨脂60g、白芷40g、蛇床子40g和艾草10g,混合后進行粉碎,以濃度為90 %的乙醇溶液對混合物進行浸泡72h,對浸泡液進行過濾,收集濾液并對所述濾液蒸發濃縮,除去溶劑后即得復方中藥提取物I;
[0043]2)稱取荊芥40g放入三口燒瓶中,采用水蒸氣蒸餾法對其進行蒸餾操作,對餾出液離心處理,離心后靜置十分鐘,取上層油液,即得中藥活性組合物π;
[0044]3)將步驟I)中所述的復方中藥提取物I,用200ml純化水和1ml聚山梨酯-80的混合液進行溶解,三者混合后超聲分散30分鐘,攪拌、加熱至65°C進行保溫備用,得到混合液A;
[0045]4)稱取大豆磷脂和單硬脂酸甘油酯各5g,得到混合物B,量取200ml體積比為4:1的乙醇/ 二氯甲烷混合液對所述混合物B進行溶解,得到溶液C,然后再向所述溶液C中加入步驟2)中所述中藥活性組合物Π和Ig他克莫司原料藥進行攪拌,超聲溶解分散15分鐘,制得混合液D;
[0046]5)將步驟4)中所述的混合液D注入步驟3)中正在攪拌且水浴保溫的所述混合液A中,攪拌速度1500rpm,形成乳白色混懸液E,繼續保溫攪拌,蒸發有機溶劑后,超聲分散30分鐘,得固體脂質納米粒混懸液粗品F ;
[0047]6)將步驟5)中所述的固體脂質納米粒混懸液粗品F注入高壓均質機中,在冷水(低于4°C)循環水浴下進行高壓均質,所述高壓均質機設定的工作壓力為2000Bar,濃縮后,得復方中藥固體脂質納米粒G。
[0048]7)采用激光-蝕刻法將多孔鈦基板的一面切削成微針陣列,以0.5*0.5cm大小制成多孔微針單元;將所述微針單元放置在所述復方中藥固體脂質納米粒G中,經過包被、填充,取出晾干后,將所述微針單元固定于藥膏空白貼的內表面,再覆上藥膏背貼即得治療白癜風的復方中藥微針透皮給藥貼。
[0049]實施例6
[°05°]稱取補骨脂60g、白J£40g、蛇床子40g、艾草10g、荊芥40g和他克莫司lg,試驗步驟如下:
[0051 ] I)稱取補骨脂60g、白芷40g、蛇床子40g和艾草10g,混合后進行粉碎,以濃度為80 %的乙醇溶液對混合物進行浸泡48h,對浸泡液進行過濾,收集濾液并對所述濾液蒸發濃縮,除去溶劑后即得復方中藥提取物I;
[0052]2)稱取荊芥40g放入三口燒瓶中,采用水蒸氣蒸餾法對其進行蒸餾操作,對餾出液離心處理,離心后靜置十分鐘,取上層油液,即得中藥活性組合物Π ;
[0053]3)將步驟I)中所述的復方中藥提取物I,用2000ml純化水和50ml聚山梨酯-80的混合液進行溶解,三者混合后超聲分散30分鐘,攪拌、加熱至75°C進行保溫備用,得到混合液A;
[0054]4)按3:1的比例稱取大豆磷脂和單硬脂酸甘油酯30g,得到混合物B,量取500ml體積比為4:1的乙醇/二氯甲烷混合液對所述混合物B進行溶解,得到溶液C,然后再向所述溶液C中加入步驟2)中所述中藥活性組合物Π和Ig他克莫司原料藥進行攪拌,超聲溶解分散15分鐘,制得混合液D;
[0055]5)將步驟4)中所述的混合液D注入步驟3)中正在攪拌且水浴保溫的所述混合液A中,攪拌速度2000rpm,形成乳白色混懸液E,繼續保溫攪拌,蒸發有機溶劑后,超聲分散30分鐘,得固體脂質納米粒混懸液粗品F ;
[0056]6)將步驟5)中所述的固體脂質納米粒混懸液粗品F注入高壓均質機中,在冷水(低于4°C)循環水浴下進行高壓均質,所述高壓均質機設定的工作壓力為2000Bar,濃縮后,得復方中藥固體脂質納米粒G。
[0057]7)采用激光-蝕刻法將多孔硅基板的一面切削成微針陣列,以0.5*0.5cm大小制成多孔微針單元;將所述微針單元放置在所述復方中藥固體脂質納米粒G中,經過包被、填充,取出晾干后,將所述微針單元固定于藥膏空白貼的內表面,再覆上藥膏背貼即得治療白癜風的復方中藥微針透皮給藥貼。
【主權項】
1.一種治療白癜風的復方中藥微針透皮給藥貼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備步驟: 1)稱取補骨脂、白芷、蛇床子和艾草,混合后進行粉碎,以濃度為60?90%的乙醇溶液對混合物進行浸泡72h,過濾,收集濾液并對所述濾液蒸發溶劑后,即得復方中藥提取物I; 2)稱取荊芥放入三口燒瓶中,蒸餾,對餾出液離心處理,離心后靜置十分鐘,取上層油液,即得中藥活性組合物Π; 3)將步驟I)中所述的復方中藥提取物I,用純化水和聚山梨酯-80的混合液進行溶解,三者混合后超聲分散30分鐘,攪拌,65°C條件下保溫,得到混合液A; 4)將大豆磷脂和單硬脂酸甘油酯混合后,得到混合物B,用體積比為4:1的乙醇/二氯甲烷混合液對所述混合物B進行溶解,得到溶液C,將步驟2)中所得的中藥活性組合物Π與所述溶液C和他克莫司原料藥進行攪拌,超聲溶解分散15分鐘,制得混合液D; 5)將混合液D注入步驟3)中的所述混合液A中攪拌,得到乳白色混懸液E,將所述乳白色混懸液E超聲分散30分鐘,得固體脂質納米粒混懸液粗品F; 6)將步驟5)中所述的固體脂質納米粒混懸液粗品F注入高壓均質機中進行高壓均質,濃縮后,得復方中藥固體脂質納米粒G。 7)采用激光-蝕刻法將基板的正面切削成微針單元;將所述微針單元放置在所述復方中藥固體脂質納米粒G中,經過包被、填充,取出晾干后,蝕刻處理后的基板的背面粘貼于藥膏空白貼具有粘性的那一面,所述微針單元的用藥膏背貼進行覆蓋,所述基板位于所述藥膏空白貼與所述藥膏背貼的中間,三者通過黏貼的方式進行固定連接,即得治療白癜風的復方中藥微針透皮給藥貼。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白癜風的復方中藥微針透皮給藥貼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補骨脂、白芷、蛇床子、艾草、荊芥和他克莫司的重量為: 補骨脂60g 白芷40g 蛇床子40 g 艾草1g 荊芥40g 他克莫司0.5?lg。3.如力要求I所述的一種治療白癜風的復方中藥微針透皮給藥貼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補骨脂、白芷、蛇床子、艾草、荊芥和他克莫司的重量為: 補骨脂60g 白芷40g 蛇床子40 g 艾草1g 荊芥40g 他克莫司lg。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治療白癜風的復方中藥微針透皮給藥貼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所述純化水用量為200?2000ml,所述聚山梨酯-80的用量為和10?50ml,步驟4)中所述大豆磷脂和所述單硬脂酸甘油酯按重量比1:1組成的混合為10?30g。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白癜風的復方中藥微針透皮給藥貼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蒸餾的方法為水蒸氣蒸餾法,步驟4)中所述大豆磷脂和所述單硬脂酸甘油酯的重量比為1:1?3:1,步驟6)中所述高壓均質機設定的工作壓力為2000Bar,步驟7)中所述微針單元的大小為0.5*0.5 cm ο6.一種治療白癜風的復方中藥微針透皮給藥貼,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療白癜風的復方中藥微針透皮給藥貼是通過權利要求1?5所述的一種治療白癜風的復方中藥微針透皮給藥貼的制備方法中任一方法制作的。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治療白癜風的復方中藥微針透皮給藥貼,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藥劑、藥膏空白貼和藥膏背貼,所述基板位于所述藥膏空白貼與所述藥膏背貼的中間,所述基板采用具有多孔結構的材料,所述基板的正面設有多于一個的微針,所述微針的頂端設有尖刺部,所述微針垂直固定在所述基板上,所述微針之間具有微針間隙,所述藥劑存儲在所述微針間隙和所述多孔結構之中,所述基板的背面為平面,所述基板的背面粘貼在所述藥膏空白貼的內表面上,所述藥膏背貼的內表面覆蓋在所述基板的正面上,所述藥膏空白貼的內表面與所述藥膏背貼的內表面通過黏貼的方式進行固定連接。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治療白癜風的復方中藥微針透皮給藥貼,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針排列形成一個矩形狀微針陣列,所述微針陣列多于一個,所述微針陣列的長和寬都為0.5cm,相鄰所述微針陣列之間的間距為0.I cm ο9.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治療白癜風的復方中藥微針透皮給藥貼,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選用的材料為多孔硅、多孔鈦或多孔聚苯乙烯。
【文檔編號】A61P17/00GK105998183SQ201610478594
【公開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請日】2016年6月24日
【發明人】凌云, 趙晶晶
【申請人】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