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閉合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組織閉合裝置,其包括:器械本體,具有主體和設置于主體遠端的第一連接機構;組織閉合單元,具有設置于近端的第二連接機構;轉接件,連接于器械本體和組織閉合單元之間,并具有轉接主體、自轉接主體兩側朝向器械本體方向突伸的一對第一耳部、自轉接主體兩側朝向組織閉合單元突伸的一對第二耳部,所述第一耳部與第一連接機構、第二耳部與第二連接機構之間均采用樞軸旋轉配合,所述第一耳部和第二耳部沿轉接件軸向對齊;驅動元件,穿過所述器械本體和轉接件而固定至所述組織閉合單元上,所述驅動元件在所述組織閉合單元上的固定位置位于所述第二耳部之間、并且偏離組織閉合單元的軸心設置。
【專利說明】
組織閉合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組織閉合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現有的消化道的吻合手術中,一般先使用直線型吻合器對人體管狀組織進行多角度的離斷吻合,再使用圓管型吻合器對離斷后的組織進行對接吻合。然而,現有的直線型吻合器僅適用于距離盆底較淺的操作,或者器械伸入方向能夠與消化道達成恰好的可操作狀態。由于人體內消化道組織盤旋延伸,使得現有的直線型吻合器難以針對部分病變位置進行快速有效地操作,從而增加了病人的痛苦。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實現轉角且深入盆底較深位置處的組織閉合裝置。
[0004]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組織閉合裝置,其包括:
器械本體,具有主體和設置于主體遠端的第一連接機構;
組織閉合單元,具有設置于近端的第二連接機構;
轉接件,連接于器械本體和組織閉合單元之間,并具有轉接主體、自轉接主體兩側朝向器械本體方向突伸的一對第一耳部、自轉接主體兩側朝向組織閉合單元突伸的一對第二耳部,所述第一耳部與第一連接機構、第二耳部與第二連接機構之間均采用樞軸旋轉配合,所述第一耳部和第二耳部沿轉接件軸向對齊;
驅動元件,穿過所述器械本體和轉接件而固定至所述組織閉合單元上,所述驅動元件在所述組織閉合單元上的固定位置位于所述第二耳部之間、并且偏離組織閉合單元的軸心設置。
[0005]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驅動元件為拉繩,所述轉接主體與前述固定位置對應的位置處設置有拉繩孔。
[0006]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驅動元件沿徑向對稱設置有一對,以使得組織閉合單元在一對驅動元件的分別驅動下相較器械本體可朝兩個相反方向轉動。
[0007]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連接機構和第二連接機構上在所述樞軸的兩側分別設有一用以限制第一耳部或第二耳部旋轉角度的止位結構。
[0008]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樞軸兩側的止位結構之間的夾角呈90度。
[0009]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連接機構和第二連接機構上分別設有用以容納所述第一耳部或第二耳部的凹陷部,所述樞軸連接位置位于所述凹陷部中間位置處,所述凹陷部位于樞軸兩側的內壁面形成為所述止位結構。
[0010]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耳部和第二耳部的末端均呈弧形設置,所述凹陷部在止位結構之間的內壁面也呈弧形設置。
[0011]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連接機構和第二連接機構均為朝向轉接件方向突伸的一對突耳,所述突耳之間形成在驅動組織閉合單元旋轉時對轉接主體進行讓位的讓位空間。
[0012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組織閉合單元包括:
可相對打開和閉合的第一夾座和第二夾座,在第一夾座和第二夾座閉合時,所述第一夾座和第二夾座之間形成有用以收容管狀組織的空腔;
配合所述第一夾座和第二夾座設置的荷包組件,以將所述管狀組織扎成荷包狀;
切刀,固定于器械本體內并可穿過第一夾座而突伸入所述空腔;
切刀擊發機構,設置于器械本體內并與所述切刀相配合,并且在荷包組件將空腔內的管狀組織扎成荷包狀后驅動切刀而將荷包狀管狀組織分離;
其中,所述轉接主體上設有供所述切刀穿過的刀槽,所述導槽在一對第一耳部之間延伸。
[0013]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切刀具有朝向空腔方向突伸的刀頭和連接于刀頭遠端的刀桿,刀桿和刀頭均呈片狀且成型為一體;所述切刀呈單片式或多片式設置,在呈多片式設置時,所述切刀包括沿其厚度方向相互對應且疊置于一起設置的至少兩組所述刀桿和刀頭,以共同切斷管狀組織。
[0014]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切刀具有朝向空腔方向突伸的刀頭和連接于刀頭遠端的刀桿,所述刀桿和刀頭分開成型后相互固定在一起,其中,所述刀桿采用具有一定柔韌性和剛性的材料制成,所述刀頭采用具有一定剛性的材料制成。
[0015]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轉接件的外徑與所述第一連接機構和第二連接機構位置處的外徑相同,所述組織閉合裝置還具有設置在所述轉接件外側的套筒。
[0016]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轉接件旋轉連接器械本體和組織閉合單元,使得可通過驅動元件對組織閉合單元進行轉向操作,并且使得本發明組織閉合裝置能夠深入盆底較深的位置進行操作,同時,操作簡單、使用方便,減少了手術成本。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組織閉合裝置的立視圖。
[0018]圖2是圖1所示的組織閉合裝置的部分分解圖。
[0019]圖3是圖1所示組織閉合裝置的器械本體的立體圖。
[0020]圖4是圖圖1所示組織閉合裝置的轉接件的立體圖。
[0021]圖5是圖1所示組織閉合裝置的組織閉合單元的立體圖。
[0022]圖6是圖5中組織閉合單元另一角度的立體圖。
[0023]圖7是圖5中組織閉合單元的立體分解圖。
[0024]圖8是圖7另一角度的視圖。
[0025]圖9是圖5所示組織閉合單元中扎帶扣的立體圖。
[0026]圖10是圖5所示組織閉合單元在初始狀態下的側視圖。
[0027]圖11是圖5所示組織閉合單元在扎帶扣相互扣持時的側視圖。
[0028]圖12是本發明另一較佳實施方式中的扎帶和扎帶扣的立體圖。
[0029]圖13是圖12中扎帶扣的立體圖。
[0030]圖14是本發明組織閉合裝置另一較佳實施方式的部分立體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1]以下將結合附圖所示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詳細描述。但這些實施方式并不限制本發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根據這些實施方式所做出的結構、方法、或功能上的變換均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0032]為清楚地表達本發明內所描述的位置與方向,以器械操作者作為參照,靠近操作者的一端為近端,遠離操作者的一端為遠端。
[0033]如圖1至圖14所示,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醫療器械的實施方式,所述醫療器械可用于消化道的吻合手術中,具體為一組織閉合裝置,其包括組織閉合單元1、器械本體2、連接在組織閉合單元I和器械本體2之間的轉接件3。所述組織閉合單元I設置于遠端,所述器械本體2設置于近端,所述轉接件3連接于組織閉合單元I和器械本體2之間。
[0034]結合圖2、圖5至圖11所示,所述組織閉合單元I包括可相對打開和閉合的第一夾座11和第二夾座12、配合所述第一夾座11和第二夾座12設置的荷包組件13。
[0035]所述第一夾座11設有與所述第二夾座12旋轉配合的第一基部111、自第一基部111朝向轉接件3突伸的突耳112、自第一基部111朝向遠端延伸的第一夾持部113。
[0036]所述第二夾座12設有與所述第一基部111相配合的第二基部121、自第二基部121朝向遠端延伸的第二夾持部122。在第一夾座11和第二夾座12閉合時,所述第一夾持部113和第二夾持部122之間形成有用以收容管狀組織的空腔110。
[0037]請參照圖7至圖11所示,所述第一基部111靠近突耳112的一側形成有一 U型槽、連接第一夾持部113的一側形成為一支撐所述第二基部121的支撐部1111,所述U型槽和支撐部1111之間設置有一朝向第二夾座12方向開放設置的收容部1112。所述U型槽包括朝向第二基部121開口設置的第一槽1113、與第一槽1113間隔設置且靠近突耳112的第二槽1114、連接第一槽1113和第二槽1114的連通槽1115。所述第一槽1113和第二槽1114之間形成有擋部1116。
[0038]所述第二基部121靠近轉接件3的一端設置有轉軸1211、連接第二夾持部122的一側形成為在閉合時與所述支撐部1111抵接的抵接部1212、轉軸1211和抵接部1212之間連接設置有中間部1213。
[0039]安裝時,將所述轉軸1211自穿過第一槽1113和連通槽1115伸入定位至第二槽1114中。所述中間部1213收容至所述收容部1112內,并且在所述中間部1213和收容部1112底壁之間設置有一彈性元件14,用以在第二夾座12打開時與中間部1213內壁面相抵持,進而保持第二夾座12的打開狀態。
[0040]所述突耳112、第一基部111相鄰突耳112的位置處、第二基部121的中間部1213相鄰轉軸1211的位置在閉合后的整體外徑小于第一基部111和第二基部121其他部分的外徑。所述組織閉合單元I還包括套設于外徑較小部分的第一基部111和第二基部121外圍的驅動環15。所述器械本體2上設置有可帶動驅動環15沿組織閉合單元I軸向移動的推拉元件(未圖示)。所述推拉元件在帶動驅動環15朝向近端移動時,可使第二基部121脫離驅動環15的束縛,并通過彈性元件14頂起而使第二夾座12向外打開;而在推動驅動環15朝遠端移動時,所述驅動環15將第二夾座12逐漸收回,使得第二夾座12朝向第一夾座11移動而相互閉合。
[0041]所述第一夾持部113具有與第一基部111相連接的滑動部和固定于滑動部遠端的擋塊114。所述第二夾持部122對應第一基部111的滑動部也設置有滑動部。
[0042]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夾持部113和第二夾持部122的滑動部分別設有沿徑向相互間隔的第一滑桿115和第二滑桿116、位于第一滑桿115和第二滑桿116之間的第三滑桿117。
[0043]所述第一滑桿115和第二滑桿116朝向空腔110的一側分別凹設有一扎帶槽1151,所述第一基部111與扎帶槽1151對應的位置處設有用以定位荷包組件13的定位部1117。在所述第二夾持部122上,所述第一滑桿115和第二滑桿116于扎帶槽1151的遠端還設有朝扎帶槽1151內突伸的定位凸塊1221。在所述第一夾持部113上,所述擋塊114上對應所述扎帶槽1151設有開孔1141。
[0044]在所述第三滑桿117背離空腔110的外側,所述第一基部111和擋塊114沿軸向對應設置有一配合孔118。另外,所述第一基部111和第二基部121于第一滑桿115和第二滑桿116之間還沿軸向貫穿設置有一走刀槽119,所述走刀槽119延伸至第一夾持部113近端,并與空腔110相連通。
[0045]結合圖5至圖8所示,所述荷包組件13包括沿所述第一夾座11和第二夾座12朝向空腔110的一側延伸設置的扎帶131、可滑動地穿設于扎帶131上的扎帶扣132、用于使扎帶扣132相對扎帶131移動的第一驅動機構133。用以收容管狀組織的所述空腔110實際上可視為形成于所述扎帶131和扎帶扣132之間。
[0046]在本實施方式中,具體地,分別對應于第一滑桿115和第二滑桿116,所述扎帶131包括有沿徑向并排且間隔設置的第一扎帶1311和第二扎帶1312。
[0047]每一扎帶131均彎折呈一U型狀,并具有固定于第一夾座11遠端的第一自由端1313、固定于第二夾座12遠端的第二自由端1314、固定于第一夾座11近端的連接部1315、連接于第一自由端1313、第二自由端1314和連接部1315之間的主體部1316。所述扎帶扣132可沿主體部1316自遠端朝連接部1315方向移動,以逐漸縮小所述空腔110并收緊所述管狀組織。
[0048]所述連接部1315通過連接于其外側的T型定位結構13151固定至所述第一基部111的定位部1117。
[0049]所述主體部1316嵌設于所述扎帶槽1151中,并且在朝向空腔110的一側設置有用以與扎帶扣132單相配合滑動的第一棘齒13160。
[0050]另外,每一所述扎帶131還具有自所述連接部1315和/或主體部1316鄰近連接部1315的位置處朝空腔110內突伸的棘刺1317。所述棘刺1317用以插入固定管狀組織。
[0051 ]如圖7和圖8所示,本實施方式中,所述棘刺1317在連接部1315內側自近端朝遠端方向突伸,并且在每一扎帶131上自連接部1315中間位置處突設有一個所述棘刺1317;當然,作為本發明的另一較佳實施方式,所述棘刺1317也可自所述連接部1315內側朝空腔110內突伸有至少一對,至少一對所述棘刺1317在所述連接部1315內側相互間隔且以連接部1315中心對稱設置;并且,在該種情況下,所述連接部1315中心位置處可以未突設所述棘刺1317,由此可方便一吻合器釘頭(未圖不)的插入。
[0052]如圖12所示,在本發明的又一較佳實施方式中,將所述棘刺1317設置于所述主體部1316上,并且與所述連接部1315兩側連接的主體部1316上均朝向空腔110內突設有棘刺1317,以使得相鄰兩個主體部1316的管狀組織均可被定位。在該實施方式中,所述連接部1315兩側的主體部1316上的棘刺1317相向延伸,并且在兩個主體部1316上的所述棘刺1317之間形成有間隙,以方便管狀組織繼續朝近端收攏。當然,所述棘刺1317也可斜向延伸,只要能夠刺入管狀組織進行定位即可。
[0053]請參閱圖7至圖11所示,所述扎帶扣132包括可滑動地穿設于每一扎帶131的兩段主體部1316上第一扎帶扣1321和第二扎帶扣1322。所述第一扎帶扣1321于初始狀態下鄰近第一自由端1313設置;所述第二扎帶扣1322于初始狀態下鄰近第二自由端1314設置。
[0054]每一扎帶131上的第二扎帶扣1322與第一扎帶扣1321相對設置,并且在空腔110內收容管狀組織(未圖示)、同時第一夾座11和第二夾座12閉合后與第一扎帶扣1321相扣持。本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驅動機構133在第一扎帶扣1321和第二扎帶扣1322相扣持后,驅動第一扎帶扣1321和第二扎帶扣1322沿所述扎帶131自遠端朝向近端同步移動、進而配合扎帶131將管狀組織收攏呈荷包狀。
[0055]請參圖7至圖11所示,本實施方式中,每一所述扎帶扣132分別設有一可滑動地穿設于扎帶131的主體部1316上的套設部1323、與套設部1323相連接并分別位于扎帶131兩側的推部1324和限制部1325、以及定位扣1326。
[0056]其中,所述套設部1323于推部1324和限制部1325之間的部分設置有套設孔13231,用以供扎帶131穿過,并使扎帶扣132可沿扎帶131滑動;所述扎帶131的主體部1316與套設部1323相配合的地方脫離扎帶槽1151,并伸入空腔110中。
[0057]所述推部1324自套設部1323朝向扎帶槽1151的一端朝向近端突伸而成,所述推部1324伸入扎帶槽1151中,并且在扎帶扣132朝近端滑動過程中,將扎帶131的主體部1316自扎帶槽1151中鏟出,以方便移動。
[0058]所述限制部1325用以與扎帶131上的第一棘齒13160單向配合,從而設置有與所述第一棘齒13160單向配合的第二棘齒13251,以使得扎帶扣132僅能朝向近端沿扎帶131移動。
[0059]第一扎帶扣1321上的定位扣1326為自限制部1325朝向空腔110內突伸的突柱,在突柱的末端形成有外徑較大的定位突包。所述第二扎帶扣1322上的定位扣1326為自套設部1323伸入空腔110的末端朝近端方向突伸的突環;當然,所述第一扎帶扣1321和第二扎帶扣1322上的定位扣1326可相互替換,均可達成將第一扎帶扣1321和第二扎帶扣1322相互扣持定位的效果。
[0060]作為本發明的另一較佳實施方式,請參閱圖12、圖13所示,所述第一扎帶扣1321和第二扎帶扣1322也可僅分別具有可滑動地套設于所述扎帶131上的套設部1323與套設部1323連接的定位扣1326;所述套設部1323內側設有用以與所述扎帶131上的第一棘齒13160單向配合的第二棘齒13231。所述定位扣1326為設置于第一扎帶扣1321和第二扎帶扣1322相對側的定位孔和突柱,同樣也可達成本發明的目的。
[0061]請參閱圖1至圖11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驅動機構133包括沿軸向分別滑動設置于第一夾座11和第二夾座12上的第一滑塊134和第二滑塊135、傳動機構136。所述傳動機構136與第一滑塊134相配合來帶動扎帶扣132沿扎帶131移動;并且兩組所述扎帶131和扎帶扣132共用所述第一滑塊134和第二滑塊135。
[0062]其中,所述第一滑塊134與所述第一扎帶扣1321朝向所述第一自由端1313的一側相抵持;所述第二滑塊135與所述第二扎帶扣1322朝向所述第二自由端1314的一側相抵持。所述第一滑塊134和第二滑塊135的相對側設有相互定位的定位凸塊1341和定位槽1351。
[0063]所述傳動機構136與第一滑塊134相配合設置,并且,在所述組織閉合單元I處于初始狀態下時,所述第一滑塊134和第二滑塊135分別位于第一夾座11和第二夾座12的遠端,所述第一扎帶扣1321和第二扎帶扣1322錯位設置;所述第二滑塊135上與第一扎帶扣1321的定位扣1326相對應的位置處設有讓位槽1352,此時所述第一扎帶扣1321的定位扣1326突伸入讓位槽1352中,所述第二扎帶扣1322的定位扣1326位于第一扎帶扣1321近端外側。
[0064]在所述第一夾座11和第二夾座12相對打開而將管狀組織收容在空腔110后,所述傳動機構136帶動所述第一滑塊134、進而推動第一扎帶扣1321沿扎帶131朝向近端移動至第一位置,然后使第一夾座11和第二夾座12閉合,在該位置處,所述第一扎帶扣1321和第二扎帶扣1322通過定位扣1326相扣持,第一滑塊134和第二滑塊135也通過所述定位凸塊1341和定位槽1351相互配合定位;最后繼續使傳動機構136帶動所述第一滑塊134、進而帶動第二滑塊135同時朝近端移動,使第一扎帶扣1321和第二扎帶扣1322沿扎帶131自遠端朝近端同步移動,進而使得管狀組織朝向近端收攏而成荷包狀。
[0065]進一步地,為保證第一滑塊134對第二滑塊135和扎帶扣132朝向近端的平穩推動作用,所述第一滑塊134遠端朝向第二滑塊135方向突設有凸墻1340,從而使得除定位凸塊1341和定位槽1351的相互配合推動外,所述凸墻1340也可進一步對第二滑塊135起到推動作用,保證第二滑塊135上下用力均勻,可平穩移動。
[0066]其中,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傳動機構136為沿所述第一夾座11軸向設置的絲桿,所述絲桿136兩端分別可旋轉地固定在第一基部111和擋塊114沿軸向對應的配合孔118中。所述絲桿136與第一滑塊134旋轉配合,使得在旋轉絲桿時,第一滑塊134可沿第一夾座11軸向移動。當然,作為本發明的另一較佳實施方式,所述傳動機構136也可為一穿設于器械本體2、轉接件3并連接至第一滑塊134上的拉繩。
[0067]進一步地,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驅動機構133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器械本體2內、并穿過所述轉接件3而連接所述傳動機構136的驅動源137。所述驅動源137為一剛性絲繩,并且在所述器械本體2近端還連接有操作把手1371。
[0068]具體地,所述第一滑塊134和第二滑塊135穿設于所述第一夾持部113和第二夾持部122的滑動部上,并且具有與第一滑桿115和第二滑桿116相配合的滑槽1342、與所述第三滑桿117滑動配合的通孔1343、并且于相鄰第一扎帶扣1321或第二扎帶扣1322的一側設有供扎帶131穿過的穿孔1344。
[0069]所述第一滑塊134還設有與所述絲桿136相配合的螺紋孔1349,使得絲桿136旋轉時能夠帶動第一滑塊134沿軸向移動。
[0070]進一步地,為了防止經過扎帶扣132移動過的位置處的扎帶131脫落,所述第一滑塊134和第二滑塊135還設有貼靠第一滑桿115和第二滑桿116朝向空腔110的一側表面的限位面1345,所述限位面1345限制于扎帶槽1151外側,以將扎帶131限制于扎帶槽1151內。
[0071]請參閱圖5至圖11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優選地,為了在將管狀組織收攏而扎成荷包狀后將多余的扎帶131切斷,以方便荷包狀管狀組織的脫離,本發明中組織閉合單元I還設置有扎帶切斷機構16。其中,所述扎帶切斷機構16分別對應第一夾座11和第二夾座12內側延伸的扎帶131部位而設置有兩組。具體地,本實施方式中將兩組所述扎帶切斷機構16分別可旋轉地設置于第一滑塊134和第二滑塊135內,并且位于穿孔1344遠端和限位面1345之間。所述第一滑塊134和第二滑塊135分別設有收容所述扎帶切斷機構16的收容部1346。所述收容部1346和所述扎帶槽1151相連通。
[0072]每一扎帶切斷機構16具有與兩個所述扎帶131相對設置的刀口161以及連接于刀口 161之間以導向扎帶切斷機構16旋轉的導向部162。從而,在管狀組織被扎成荷包狀后,可通過一驅動元件(如下述刀頭171)與導向部162配合而促使扎帶切斷機構16旋轉,使得刀口161朝向扎帶131方向施力而將多余的扎帶131切斷。
[0073]另外,在本發明中,所述組織閉合單元I還包括用以將兩組扎帶131分別扎好的荷包狀管狀組織進行斷開的切刀17。所述器械本體2內還設有用以驅動所述切刀17朝遠端移動的切刀擊發機構(未圖示)。
[0074]其中,所述切刀17可穿過所述走刀槽119而伸入空腔110中,并且位于所述第一扎帶1311和第二扎帶1312之間。所述切刀17具有刀桿170和自刀桿170朝向空腔110方向突伸的刀頭171,所述刀頭171上形成有用以切斷管狀組織的刀刃1710。所述刀桿170遠離刀頭171的一端穿過轉接件3而伸入器械本體2中,所述切刀擊發機構設置于器械本體2中并與刀桿170近端相配合。
[0075]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切刀17呈單片式設計,并且采用具有一定柔韌性和剛性的材料制成。所述刀桿170和刀頭171均成片狀且成型為一體。
[0076]優選地,所述切刀17也可呈多片式設計,即所述切刀17包括沿其厚度方向相互對應且疊置于一起設置的至少兩組刀桿170和刀頭171,以共同切斷管狀組織;這樣既可以保證切刀17整體具有一定的柔性,可以在如后續提到的使組織閉合單元I可相對器械本體2旋轉設置時能夠轉動一定角度;又能保證切刀17有一定的剛性,能切斷組織;同時,疊在一起的至少兩片切刀17的刀頭171在轉動后會發生一定程度的錯位,增加刀刃1710的面積,進一步增加刀刃1710的切割性能。
[0077]作為本發明的另一較佳實施例,所述切刀17的刀桿170和刀頭171也可分別成型后通過焊接或其他方式固定連接在一起;此時,可使得刀桿170采用具有一定柔韌性和剛性的材料制成,使其不僅能夠適用后續提到的使組織閉合單元I可相對器械本體2旋轉設置,而且能夠有效推動并支撐刀頭171對管狀組織進行切斷操作。所述刀頭171則采用剛性較強的材料制成,以保證切割效果。在本發明中,所述刀頭171同時兼做扎帶切斷機構16的驅動元件。從而,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塊134和第二滑塊135還設有供所述切刀17伸入所述收容部1346的狹縫1347。在所述切刀擊發機構驅動切刀17朝遠端移動時,所述切刀17可穿過狹縫1347而伸入所述收容部1346中,并與所述導向部162相配合而使扎帶切斷機構16旋轉,進而使刀口 161伸入扎帶槽1151中而將扎帶131切斷。
[0078]具體地,所述刀頭171呈三角形設置,所述刀刃1710形成在刀頭171遠端頭部和上下兩側。所述導向部162形成有用以與所述刀刃1710相配合的導向斜面1620,使得刀頭171伸入收容部1346中時,所述刀刃1710沿導向斜面1620移動而推動扎帶切斷機構16旋轉。
[0079]結合上述描述和圖1至圖11可知,本實施方式中組織閉合裝置在伸入人體進行使用時:
首先通過推動元件帶動驅動環15朝近端移動,進而在彈性元件14的作用下使第二夾座12打開,進而將管狀組織收入空腔110中;
其次,通過驅動傳動機構136帶動第一滑塊134、并推動第一扎帶扣1321沿扎帶131朝近端移動至第一位置,然后通過推動元件推動驅動環15將第二夾座12關閉,即使第二夾座12與第一夾座11閉合,在該位置處,兩組扎帶扣132相互扣持,第一滑塊134和第二滑塊135也相互定位;
再次,通過驅動傳動機構136帶動第一滑塊134和第二滑塊135、進而推動第一扎帶扣1321和第二扎帶扣1322可相對扎帶131自遠端朝近端繼續同步移動而將管狀組織收攏成荷包狀;
收攏完成后,驅動切刀擊發機構,使得切刀17伸入空腔110中而將兩個扎帶131分別扎成的荷包狀管狀組織斷開,同時,切刀17驅動扎帶切斷機構16將多余的扎帶131切斷,此時可將第二夾座12打開,并拿出需要去除的荷包狀管狀組織。其中,在拿出荷包狀管狀組織時,扎帶131近端連接至連接部1315外側的T型定位結構13151可通過施力而斷開連接,使得扎帶131自第一基部111上脫離。
[0080]進一步地,在上述切刀17及扎帶切斷機構16動作完成后,也可通過傳動機構136帶動第一滑塊134和第二滑塊135朝遠端移動,進而遠離荷包狀管狀組織,進一步為方便荷包狀管狀組織的取出。
[0081]如上,在本發明的上述較佳實施方式中,可通過第一驅動機構133驅動扎帶扣132朝近端移動,進而與扎帶131配合將管狀組織扎成荷包狀。誠然,作為本發明的另一較佳實施方式,請參閱圖13所示,也可使扎帶131的近端朝向遠端逐漸移動,同樣可使扎帶扣132和扎帶131配合而將收容的管狀組織扎成荷包狀。
[0082]具體地,在該另一較佳實施方式中,將所述扎帶131的第一自由端1313和第二自由端1314分別自近端朝遠端延伸后,自第一夾座11和第二夾座12的遠端再反向彎折延伸,所述第一夾座11和第二夾座12的遠端設有供扎帶131自遠端朝近端移動的基軸120;所述第一驅動機構133為自近端分別穿過第一夾座11和第二夾座12并與所述第一自由端1313和第二自由端1314分別固定的拉帶。
[0083]從圖14中可以看出,在拉動拉帶133,可使得扎帶131的第一自由端1313和第二自由端1314自遠端朝近端移動,而扎帶131的連接部1315自近端朝遠端移動,并與扎帶扣132共同將管狀組織逐漸收攏呈荷包狀。在該種情況下,也可視為所述扎帶扣132相對扎帶131同步移動,并與扎帶131配合收攏管狀組織。
[0084]從而,綜合上述實施方式可知,本發明組織閉合裝置在使用時,僅需要上下兩個扎帶扣132能夠相對扎帶131同步移動(包括扎帶扣132沿扎帶131同步移動,或者扎帶131兩側在兩個扎帶扣132中同步穿設移動),并且兩者相互配合縮小空腔110,進而收攏管狀組織即可。
[0085]此外,在本發明中,所述組織閉合裝置可為一直線操作醫療器械,即所述器械本體2和組織閉合單元I通過轉接件3直接固定連接成一直線狀共軸設置。但是,為進一步使得本發明組織閉合裝置能夠配合不同狀態的管狀組織的閉合操作,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1至圖5所示,所述組織閉合裝置將所述組織閉合單元I設置為相對器械本體2可進行旋轉,并且通過轉接件3的設置,可使得組織閉合單元I可相對器械本體2旋轉達90度,進而還可使得本發明組織閉合裝置能夠深入盆底較深的位置進行操作,同時,操作簡單、使用方便,減少了手術成本。
[0086]具體地,所述器械本體2具有主體21和設置于主體21遠端的第一連接機構22。所述組織閉合單元I具有設置于近端的第二連接機構,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連接機構即為前述自第一基部111朝向轉接件3突伸的一對突耳112;另外,所述第一連接機構22也設置為朝向轉接件3方向突伸的一對突耳,所述突耳112、22之間形成在驅動組織閉合單元I旋轉時對轉接件3進行讓位的讓位空間24。
[0087]所述轉接件3連接于器械本體2和組織閉合單元I之間,即形成為器械本體2和組織閉合單元I的連接關節。所述轉接件3具有轉接主體31、自轉接主體31的相對兩側朝向器械本體2方向突伸的一對第一耳部32、自轉接主體31的相對兩側朝向組織閉合單元I突伸的一對第二耳部33。所述第一耳部32與第一連接機構22、第二耳部33與第二連接機構112之間均采用樞軸(未圖示)旋轉配合,所述第一耳部32和第二耳部33沿轉接件3軸向對齊且對稱設置。
[0088]當然,所述組織閉合裝置還包括用于驅動組織閉合單元I旋轉的驅動元件4。所述驅動元件4自近端穿過所述器械本體2和轉接件3而固定至所述組織閉合單元I上。所述驅動元件4在所述組織閉合單元I上的固定位置位于所述第二耳部33之間、并且偏離組織閉合單元I的軸心設置。
[0089]另外,為方便本發明組織閉合裝置伸入組織且不破壞組織,所述轉接件3的外徑與所述第一連接機構22和第二連接機構112位置處的外徑相同,所述組織閉合裝置還具有設置在所述轉接件3外側的套筒(未圖示)。所述套筒可為前述用以驅動驅動環15沿組織閉合單元I軸向移動的推拉元件。
[0090]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驅動元件4為拉繩,所述轉接主體31與前述固定位置對應的位置處設置有拉繩孔311。另外,所述驅動元件4沿徑向對稱設置有一對,以使得組織閉合單元I在一對驅動元件4的分別驅動下能夠相較器械本體2朝兩個相反方向轉動,以適應不同的使用環境。
[0091]進一步地,為方便對組織閉合單元I的轉向角度進行限制,所述第一連接機構22和第二連接機構112上在所述樞軸的兩側分別設有一用以限制第一耳部32或第二耳部旋33轉角度的止位結構23。本發明中將所述樞軸兩側的止位結構23之間的夾角設置為90度,并且所述止位結構23與轉軸之間的距離相等;使得所述組織閉合單元I在驅動元件4的作用下可相較器械本體2旋轉90度。
[0092]具體地,所述第一連接機構22和第二連接機構112上分別設有用以容納所述第一耳部32或第二耳部33的凹陷部221,所述樞軸連接位置位于所述凹陷部221中間位置處,所述凹陷部221位于樞軸兩側的內壁面形成為所述止位結構23。
[0093]優選地,所述第一耳部32和第二耳部33的末端均呈弧形設置,所述凹陷部221在止位結構23之間的內壁面也呈弧形設置。
[0094]此外,為方便前述切刀17和絲桿136的驅動源137的設置,所述轉接主體31上還設有分別供所述切刀17和驅動源137穿過的刀槽312和鋼絲繩孔313。所述刀槽312在一對第一耳部32之間延伸,所述鋼絲繩孔313相鄰所述刀槽312設置。
[0095]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方式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
[0096]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詳細說明僅僅是針對本發明的可行性實施方式的具體說明,它們并非用以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凡未脫離本發明技藝精神所作的等效實施方式或變更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組織閉合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器械本體,具有主體和設置于主體遠端的第一連接機構; 組織閉合單元,具有設置于近端的第二連接機構; 轉接件,連接于器械本體和組織閉合單元之間,并具有轉接主體、自轉接主體兩側朝向器械本體方向突伸的一對第一耳部、自轉接主體兩側朝向組織閉合單元突伸的一對第二耳部,所述第一耳部與第一連接機構、第二耳部與第二連接機構之間均采用樞軸旋轉配合,所述第一耳部和第二耳部沿轉接件軸向對齊; 驅動元件,穿過所述器械本體和轉接件而固定至所述組織閉合單元上,所述驅動元件在所述組織閉合單元上的固定位置位于所述第二耳部之間、并且偏離組織閉合單元的軸心設置。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織閉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元件為拉繩,所述轉接主體與前述固定位置對應的位置處設置有拉繩孔。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組織閉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元件沿徑向對稱設置有一對,以使得組織閉合單元在一對驅動元件的分別驅動下相較器械本體可朝兩個相反方向轉動。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織閉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機構和第二連接機構上在所述樞軸的兩側分別設有一用以限制第一耳部或第二耳部旋轉角度的止位結構。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組織閉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樞軸兩側的止位結構之間的夾角呈90度。6.如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組織閉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機構和第二連接機構上分別設有用以容納所述第一耳部或第二耳部的凹陷部,所述樞軸連接位置位于所述凹陷部中間位置處,所述凹陷部位于樞軸兩側的內壁面形成為所述止位結構。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組織閉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耳部和第二耳部的末端均呈弧形設置,所述凹陷部在止位結構之間的內壁面也呈弧形設置。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織閉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機構和第二連接機構均為朝向轉接件方向突伸的一對突耳,所述突耳之間形成在驅動組織閉合單元旋轉時對轉接主體進行讓位的讓位空間。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織閉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組織閉合單元包括: 可相對打開和閉合的第一夾座和第二夾座,在第一夾座和第二夾座閉合時,所述第一夾座和第二夾座之間形成有用以收容管狀組織的空腔; 配合所述第一夾座和第二夾座設置的荷包組件,以將所述管狀組織扎成荷包狀; 切刀,固定于器械本體內并可穿過第一夾座而突伸入所述空腔; 切刀擊發機構,設置于器械本體內并與所述切刀相配合,并且在荷包組件將空腔內的管狀組織扎成荷包狀后驅動切刀而將荷包狀管狀組織分離; 其中,所述轉接主體上設有供所述切刀穿過的刀槽,所述導槽在一對第一耳部之間延伸。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組織閉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具有朝向空腔方向突伸的刀頭和連接于刀頭遠端的刀桿,刀桿和刀頭均呈片狀且成型為一體;所述切刀呈單片式或多片式設置,在呈多片式設置時,所述切刀包括沿其厚度方向相互對應且疊置于一起設置的至少兩組所述刀桿和刀頭,以共同切斷管狀組織。11.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組織閉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具有朝向空腔方向突伸的刀頭和連接于刀頭遠端的刀桿,所述刀桿和刀頭分開成型后相互固定在一起,其中,所述刀桿采用具有一定柔韌性和剛性的材料制成,所述刀頭采用具有一定剛性的材料制成。1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織閉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接件的外徑與所述第一連接機構和第二連接機構位置處的外徑相同,所述組織閉合裝置還具有設置在所述轉接件外側的套筒。
【文檔編號】A61B17/3209GK105997174SQ201610642770
【公開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請日】2016年8月8日
【發明人】陳望東, 單騰
【申請人】蘇州天臣國際醫療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