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治療心律不齊的膠囊及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治療心律不齊的膠囊及制備方法,屬中藥領域;本發明膠囊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為:地茄子、白茅根、金橘、黃荊根、干地黃、麻黃、穿心草、桑寄生、纈草、廣藿香、沒藥、佛手柑、甘松、回心草、人參花和廣棗;本發明膠囊是在傳統中醫辯證施治的基礎上結合臨床實踐研制而成的,諸藥相合具有行氣活血、養心安神、舒肝理氣、補氣強身、涼血補血、祛風散瘀等功效,對于治療心律不齊引起的心悸、不規則心跳、頭暈、胸悶、胸痛、氣急、多汗、顏面蒼白、四肢發冷、抽搐、昏迷等癥狀具有見效快、治愈率高、無毒副作用、安全方便的優點,可廣泛應用于心律不齊的臨床治療。
【專利說明】一種用于治療心律不齊的膠囊及制備方法 所屬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中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治療心律不齊的膠囊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心律不齊"指的是心跳或快或慢,超過了一般范圍。心臟自律性異常或傳導障礙引 起的心動過速、心動過緩或心律不齊;精神緊張、大量吸煙、飲酒、喝濃茶或咖啡、過度疲勞、 嚴重失眠等常為心律失常的誘發因素;心律失常特別多見于心臟病患者,也常發生在麻醉、 手術中或手術后。
[0003] 很多心律不齊都沒有任何癥狀。如果有癥狀,一般為下面幾種:心悸(一種患者自 身能夠感覺到的心跳變快加重);心跳緩慢;不規則心跳;心跳之間心臟暫停。
[0004] 嚴重疾病引起的心律不齊,多伴有一些癥狀,常見有頭暈、胸悶、胸痛、氣急、多汗、 顏面蒼白、四肢發冷、抽搐、昏迷等。輕微的心律不齊仍可以照常工作和學習。
[0005] 心律不齊可使血液循環失常:當發生心律失常時,心房和心室收縮程序改變,能使 心排血量下降30 %左右,引起病人心虛、胸悶、無力等癥狀。心律不齊較嚴重可致竇性停博、 竇房阻滯和心動過緩,出現心動過速綜合癥(又稱慢-快綜合癥)。心律不齊可導致猝死,發 生猝死最多的原因是心律失常,其中以室性心動過速、室顫及傳導阻滯引起癢死的發生率 最高。
[0006] 目前治療心律不齊的中、西醫藥物有很多,雖有一定的療效,但效果不佳,不能達 標本兼治的目的,且費用較高,給患者帶來較大的心理負擔和經濟負擔。為此,我們急需研 制一種安全無副作用的中藥來幫助患者擺脫心律不齊帶來的痛苦。
【發明內容】
[0007]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治療心律不齊的膠囊及制備方法;本發明膠囊是在傳統中 醫辯證施治的基礎上結合臨床實踐研制而成的,諸藥相合具有行氣活血、養心安神、舒肝理 氣、補氣強身、涼血補血、祛風散瘀等功效,對于治療心律不齊引起的心悸、不規則心跳、頭 暈、胸悶、胸痛、氣急、多汗、顏面蒼白、四肢發冷、抽搐、昏迷等癥狀具有見效快、治愈率高、 無毒副作用、安全方便的優點,可廣泛應用于心律不齊的臨床治療。
[0008]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實施如下:
[0009] -種用于治療心律不齊的膠囊,制成所述膠囊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 為: 地茄子54-78份白茅根50-70份金橘50-70份黃荊根47-67份 干地黃42-62份麻黃42-62份穿心草40-60份桑寄生37-57份
[0010] 纈草32-52份廣藿香27-47份沒藥27-47份佛手柑22-42份 甘松20-40份回心草20-40份人參花18-38份廣棗12-32份。
[0011]制成所述膠囊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0012] 地茄子72份白茅根65份金橘65份黃荊根62份 干地黃57份麻黃57份穿心草55份桑寄生52份 纈草47份廣藿香42份沒藥42份佛手柑37份 甘松35份回心草35份人參花33份廣棗27份。
[0013] 制成所述膠囊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地茄子66份白茅根60份金橘60份黃荊根57份 干地黃52份麻黃52份穿心草50份桑寄生47份
[0014] 纈草42份廣藿香37份沒藥37份佛手柑32份 甘松30份回心草30份人參花28份廣棗22份。
[0015] 制成所述膠囊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地茄子60份白茅根55份金橘55份黃荊根52份
[0016] 干地黃47份麻黃47份穿心草45份桑寄生42份 纈草37份廣藿香32份沒藥32份佛手柑27份
[0017] 甘松25份回心草25份人參花23份廣棗17份。
[0018] -種用于治療心律不齊的膠囊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工藝步驟:
[0019] (1)將地茄子、黃荊根、干地黃、穿心草、廣藿香、沒藥、佛手柑、甘松、回心草、人參 花和廣棗放入容器中,首先加入10-15倍量蒸餾水浸泡4-5小時后,加熱煮沸3-4小時,提取; 第二次加8-10倍量蒸餾水加熱煮沸2-3小時,提取;第三次加6-8倍量蒸餾水加熱煮沸1-2小 時,提取;合并提取液,濾過,得濾液備用;
[0020] (2)將白茅根和金橘分別絞汁,濾雜質,留汁液,備用;
[0021] (3)將麻黃段加煉熟的蜂蜜與開水少許,拌勻,稍悶,置鍋內用文火炒至不粘手為 度,取出,放涼,研末,得到過100目的細粉,備用;
[0022] (4)將桑寄生和纈草放入容器中,浸入10倍量體積濃度70 %乙醇溶液浸泡4小時, 加熱提取,濾過,靜置后,回收乙醇并濃縮至60°C相對密度為1.12-1.15的稠膏備用;
[0023] (5)將步驟(1)-步驟(4)制得的濾液、汁液、細粉和稠膏混合,制成膠囊,即為所述 的用于治療心律不齊的膠囊。
[0024]本發明所用中藥的藥性如下:
[0025]地茄子:味苦、辛,性平。祛風,利濕,理氣,散瘀。主風濕痹痛,疝氣,跌打損傷,遺 精,白帶。《分類草藥性》載:"治男子遺精,女子白帶,順氣散瘀。治一切頭暈,補氣,燉肉服。" [0026]白茅根:味甘,性寒;歸肺、胃、心、膀胱經。涼血止血,清熱生津,利尿通淋。主血熱 出血,熱病煩渴,胃熱嘔逆,肺熱喘咳,小便淋瀝澀痛,水腫,黃疸。《本經》載:"主勞傷虛贏, 補中益氣,除瘀血、血閉寒熱,利小便。"
[0027]金橘:味辛、甘,性溫;歸肺經。理氣解郁,消食化痰,醒酒。主胸悶郁結,脘腹痞脹, 食滯納呆,咳嗽痰多,傷酒口渴。《中國藥植圖鑒》載:"治胸脘痞悶作痛,心悸亢進,食欲不 佳,百日咳。"
[0028] 黃荊根:味辛、微苦,性溫;歸心經。解表,止咳,祛風除濕,理氣止痛。主感冒,慢性 氣管炎,風濕痹痛,胃痛,痧氣,腹痛。《草木便方》載:"治心頭風,牙疳。"
[0029] 干地黃:味甘、苦,微寒;歸心、肝、腎經。滋陰清熱,涼血補血。主熱病煩渴,內熱消 渴,骨蒸勞熱,溫病發斑,血熱所致的吐血,崩漏,尿血,便血,血虛萎黃,眩暈心悸,血少經 閉。《藥性論》載:"補虛損,溫中下氣,通血脈,治產后腹痛,主吐血不止。"
[0030] 麻黃:味辛、微苦,性溫;歸肺、膀胱經。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主風寒表實 證,惡寒發熱,無汗,頭痛身疼,邪壅于肺,肺氣不宣,咳嗽氣喘,風水腫,小便不利,風濕痹 痛,肌膚不仁以及風疹瘙癢,陰疽痰核。《別錄》載:"主五臟邪氣緩急,風脅痛,字乳余疾。上 好唾,通腠理,解肌,泄邪惡氣,消赤黑斑毒。"現代醫學研究證實,麻黃堿使冠脈、腦、肌肉血 管擴張,血流量增加。
[0031] 穿心草:味微甘、微苦,性涼;歸肺、脾、胃、肝經。清熱解毒,理氣活血。主肺熱咳嗽, 肝炎,鉤端螺旋體病,胸痛,胃痛,跌打損傷,毒蛇咬傷。《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載:"涼肝膽, 活血止痛。治黃痘,肝炎,胸痛,胃痛,跌打內傷。"
[0032] 桑寄生:味苦、甘,性平;歸肝、腎經。補肝腎,強筋骨,祛風濕,安胎。主腰膝酸痛,筋 骨痿弱,肢體偏枯,風濕痹痛,頭錯目眩,胎動不安,崩漏下血。《廣西藥植名錄》載:"除風濕, 消腫,清熱,祛痰,順氣,止咳。治痢疾,瘡疥,吐血,子宮脫垂。"現代醫學研究證實,本品對哇 巴因所致心律失常會有較明顯的拮抗作用。
[0033] 纈草:味辛、苦,性溫;歸心、肝經。安心神。主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癲狂,臟躁,風濕 痹痛,痛經,經閉,跌打損傷。《陜西中草藥》載:"安神鎮靜,驅風解痙,生肌止血,止痛。治癔 病,克山病,心臟病(心肌炎、產后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腰腿痛,胃腸痙攣, 關節炎,跌打損傷,外傷出血。"
[0034] 廣藿香:味辛,性微溫;歸脾、胃、肺經。芳香化濕,和胃止嘔,祛暑解表。主濕阻中焦 之脘腹痞閔,食欲不振,嘔吐,泄瀉,外感暑濕之寒熱頭痛,濕溫初起的發熱身困,胸閔惡心, 鼻淵,手足癬。
[0035]沒藥:味苦,性平;歸肝、脾、心、腎經。活血止痛,消腫生肌。主胸腹瘀痛,痛經,經 閉,癥瘕,跌打損傷,癰腫瘡瘍,腸癰,目赤腫痛。《本草衍義》載:"沒藥,大概通滯血,打撲損 疼痛,皆以酒化服。血滯則氣壅凝,氣壅凝則經絡滿急,經絡滿急,故痛且腫。凡打撲著肌肉 須腫脹者,經絡傷,氣血不行,壅凝,故如是。"
[0036]佛手柑:味辛、苦,性溫;歸肝、胃、脾、肺經。舒肝理氣,和胃化痰。主肝氣郁結之脅 痛、胸悶,肝胃不和、脾胃氣滯之脘腹脹痛、暖氣、惡心,久咳痰多。《本草再新》載:"治氣舒 肝,和胃化痰,破積,治噎膈反胃,消癥瘕瘰疬。"現代醫學研究證實,佛手醇提物能顯著增加 豚鼠離體心臟的冠脈流量和提高小鼠的耐缺氧能力;對大鼠因垂體后葉素引起的心肌缺血 有保護作用,并使豚鼠因結扎冠狀動脈引起的心電圖變化有所改善,對氯仿一腎上腺素引 起的心律失常也有預防作用。
[0037]甘松:味辛、甘,性溫;歸脾、胃經。理氣止痛,醒脾健胃。主脘腹脹痛,不國民飲食, 牙痛,腳氣。現代醫學研究證實,本品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0038] 回心草:味淡、微苦,性平;歸心經。養心安神,鎮靜。主心臟病,心慌,心悸怔忡,神 經衰弱。《云南思茅中草藥選》載:"安神鎮靜。治心、慌、心悸、心臟病。"
[0039] 人參花:味甘、微苦,性溫。補氣強身,延緩衰老。主頭昏乏力,胸悶氣短。現代醫學 研究證實,人參花蕾皂甙具有明顯的抗休克作用。
[0040] 廣棗:味甘、酸,性平。行氣活血,養心,安神。用于氣滯血瘀,胸痹作痛,心悸氣短, 心神不安。
[0041]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42]本發明膠囊是在傳統中醫辯證施治的基礎上結合臨床實踐研制而成的,諸藥相合 具有行氣活血、養心安神、舒肝理氣、補氣強身、涼血補血、祛風散瘀等功效,對于治療心律 不齊引起的心悸、不規則心跳、頭暈、胸悶、胸痛、氣急、多汗、顏面蒼白、四肢發冷、抽搐、昏 迷等癥狀具有見效快、治愈率高、無毒副作用、安全方便的優點,可廣泛應用于心律不齊的 臨床治療。
【具體實施方式】
[0043]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闡述。
[0044] 實施例1
[0045] 本發明膠囊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為: 地煎子76g白茅根68g金橘68g黃荊根65g 干地黃61g麻黃61g穿心草58g桑寄生55g
[0046] 纈草50g廣藿香46g沒藥46g佛手柑41g 甘松39g回心草39g人參花37g廣棗30g。
[0047] 本發明膠囊制備方法的工藝步驟為:
[0048] (1)將地茄子、黃荊根、干地黃、穿心草、廣藿香、沒藥、佛手柑、甘松、回心草、人參 花和廣棗放入容器中,首先加入10-15倍量蒸餾水浸泡4-5小時后,加熱煮沸3-4小時,提取; 第二次加8-10倍量蒸餾水加熱煮沸2-3小時,提取;第三次加6-8倍量蒸餾水加熱煮沸1-2小 時,提取;合并提取液,濾過,得濾液備用;
[0049] (2)將白茅根和金橘分別絞汁,濾雜質,留汁液,備用;
[0050] (3)將麻黃段加煉熟的蜂蜜與開水少許,拌勻,稍悶,置鍋內用文火炒至不粘手為 度,取出,放涼,研末,得到過100目的細粉,備用;
[0051 ] (4)將桑寄生和纈草放入容器中,浸入10倍量體積濃度70 %乙醇溶液浸泡4小時, 加熱提取,濾過,靜置后,回收乙醇并濃縮至60°C相對密度為1.12-1.15的稠膏備用;
[0052] (5)將步驟(1)-步驟(4)制得的濾液、汁液、細粉和稠膏混合,制成膠囊,即為所述 的用于治療心律不齊的膠囊。
[0053]用法用量:口服,每日3次,每次2粒,7天為一療程,輕者2到3個療程即可痊愈,病情 嚴重者遵醫囑酌增用量。
[0054] 實施例2
[0055]本發明膠囊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為: 地前子72g白茅根65g金橘65g黃荊根62g 干地黃57g麻黃57g穿心草55g桑寄生52g
[0056] 纈草47g廣藿香42g沒藥42g佛手柑37g 甘松35g回心草35g人參花33g廣棗27g。
[0057] 本實施例的膠囊制備方法工藝步驟及用法用量與實施例1相同。
[0058] 實施例3
[0059] 本發明膠囊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為: 地前子66g白茅根60g金橘60g黃荊根57g 干地黃52g麻黃52g穿心草50g桑寄生47g
[0060] 纈草42g廣藿香37g沒藥37g佛手柑32g 甘松30g回心草30g人參花28g廣棗22g。
[0061 ]本實施例的膠囊制備方法工藝步驟及用法用量與實施例1相同。
[0062] 實施例4
[0063] 本發明膠囊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數為: 地前子60g白茅根55g金橘55g黃荊根52g 干地黃47g麻黃47g穿心草45g桑寄生42g
[0064] 纈草37g廣藿香32g沒藥32g佛手柑27g 甘松25g回心草25g人參花23g廣棗17g。
[0065] 本實施例的膠囊制備方法工藝步驟及用法用量與實施例1相同。
[0066]臨床資料:
[0067] 1、病例選擇:
[0068]作為治療心律不齊的膠囊,選擇我院或外院確診的心律不齊患者152例臨床觀察, 病人隨機分成兩組,治療組76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38例,年齡20-75歲,平均年齡48.9歲, 病程1年-15年;對照組76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38例,年齡22-76歲,平均年齡47.5歲,病程 2年-16年。兩組病例的病程、癥狀輕重程度基本一致,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
[0069] 2、藥物選擇:
[0070] 治療組患者服用本發明膠囊,成人每日3次,每次2粒,飯后半小時內溫開水送服,7 天為一療程,連續服用2到5個療程即可痊愈,病情嚴重者遵醫囑酌增用量。
[0071] 對照組服用心律平,按說明書用,病情嚴重者遵醫囑酌增用量。
[0072] 3、療效判定:
[0073] (1)治愈:心悸、不規則心跳、頭暈、胸悶、胸痛、氣急、多汗、顏面蒼白、四肢發冷、抽 搐、昏迷等癥狀消失,身體恢復正常。
[0074] (2)有效:上述癥狀有所緩解。
[0075] (3)無效:病癥無變化。
[0076] 4、結果:
[0077]服用本發明膠囊的治療組中,治愈61例,有效12例,無效3例,治愈率為80.3%,總 有效率96 %。
[0078] 對照組中治愈18例,有效28例,無效30例,治愈率為23.7 %,總有效率60.5%。
[0079]以上結果顯示,治療組治愈率和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0080] 典型病例舉例:
[0081] 1、范某,女,64歲,農民,貴州遵義人。患者4年前飲酒后出現心慌。每次發作可持續 20分鐘自動緩解,無突發突止,反復發作。后上述癥狀逐漸加重。來我院檢查,確診為心律不 齊。給予服用本發明膠囊2個療程,上述癥狀好轉;繼續服用本發明膠囊3個療程,上述癥狀 消失,隨訪未復發,徹底治愈。
[0082] 2、林某,男,58歲,公務員,江蘇常州人。患者2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心悸。后心悸加 重無法入睡,為求進一步診治來院,經檢查確診為心律不齊。服用本發明膠囊2個療程后,上 述癥狀好轉,繼續服用本發明膠囊3個療程后,上述癥狀消失,隨訪未復發。
[0083] 3、趙某,男,57歲,教師,遼寧沈陽人。患者10年前偶然機會心臟聽診發現有"早 搏",無特殊不適亦未治療。近1年來因勞累加上情緒波動而自覺胸悶,氣促,心悸,周身乏 力。來我院就診,經檢查確診為心律不齊。給予服用本發明膠囊1個療程后,心律不齊癥狀好 轉,繼續服用本發明膠囊2個療程后,心律不齊癥狀消失,身體痊愈,隨訪未復發。
[0084] 4、胡某,女,36歲,收銀員,吉林白城人。患者2年前值班時突感胸悶、心悸,自覺心 跳不齊,伴有頭暈、惡心,平時稍活動就會出現胸悶加重,伴氣促,來我院就診。給予服用本 發明膠囊2個療程,上述癥狀減輕。繼續服用本發明膠囊2個療程,上述癥狀全部消失,隨訪 未復發,徹底治愈。
[0085] 5、于某,男,29歲,市場營銷員,河北廊坊人。患者活動中突感胸前區緊縮感,伴有 胸悶、氣短,急叫當地診所醫生,給予速效救心丸,自訴感覺胸悶有所好轉,后送至我院,確 診為心律不齊。給予服用本發明膠囊1個療程后,上述癥狀好轉,繼續服用本發明膠囊2個療 程,身體疫愈,隨訪未復發。
[0086] 6、葛某,男,33歲,自由職業,寧夏銀川人。患者無明顯誘因出現胸前區緊縮感、胸 悶、心悸、出汗等癥狀,休息后緩解。來我院就診,確診為心律不齊。給予服用本發明膠囊1個 療程后,上述癥狀好轉。服用2個療程后,上述癥狀消失,身體痊愈,隨訪未復發,徹底治愈。
【主權項】
1. 一種用于治療心律不齊的膠囊,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膠囊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 重量份數為: 地茄子54-78份白茅根50-70份金橘50-70份黃荊根47-67份 干地黃42-62份麻黃42-62份穿心草40-60份桑寄生37-57份 纈草32-52份廣藿香27-47份沒藥27-47份佛手柑22-42份 甘松20-40份回心草20-40份人參花18-38份廣棗12-32份。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治療心律不齊的膠囊,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膠囊有 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地前子72份白茅根65份金橘65份黃荊根62份 干地黃57份麻黃57份穿心草55份桑寄生52份 纈草47份廣藿香42份沒藥42份佛手柑37份 甘松35份回心草35份人參花33份廣棗27份。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治療心律不齊的膠囊,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膠囊有 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地茄子66份白茅根60份金橘60份黃荊根57份 干地黃52份麻黃52份穿心草50份桑寄生47份 纈草42份廣藿香37份沒藥37份佛手柑32份 甘松30份回心草30份人參花28份廣棗22份。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治療心律不齊的膠囊,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膠囊有 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地前子60份白茅根55份金橘55份黃荊根52份 干地黃47份麻黃47份穿心草45份桑寄生42份 纈草37份廣藿香32份沒藥32份佛手柑27份 甘松25份回心草25份人參花23份廣棗17份。5. -種如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用于治療心律不齊的膠囊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 于:包括以下工藝步驟: (1) 將地茄子、黃荊根、干地黃、穿心草、廣藿香、沒藥、佛手柑、甘松、回心草、人參花和 廣棗放入容器中,首先加入10-15倍量蒸餾水浸泡4-5小時后,加熱煮沸3-4小時,提取;第二 次加8-10倍量蒸餾水加熱煮沸2-3小時,提取;第三次加6-8倍量蒸餾水加熱煮沸1-2小時, 提取;合并提取液,濾過,得濾液備用; (2) 將白茅根和金橘分別絞汁,濾雜質,留汁液,備用; (3) 將麻黃段加煉熟的蜂蜜與開水少許,拌勻,稍悶,置鍋內用文火炒至不粘手為度,取 出,放涼,研末,得到過100目的細粉,備用; (4) 將桑寄生和纈草放入容器中,浸入10倍量體積濃度70%乙醇溶液浸泡4小時,加熱 提取,濾過,靜置后,回收乙醇并濃縮至60°C相對密度為1.12-1.15的稠膏備用; (5) 將步驟(1)-步驟(4)制得的濾液、汁液、細粉和稠膏混合,制成膠囊,即為所述的用 于治療心律不齊的膠囊。
【文檔編號】A61K9/48GK105943933SQ201610528142
【公開日】2016年9月21日
【申請日】2016年6月25日
【發明人】孫奉生
【申請人】孫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