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穴位導入液在制備治療視神經萎縮的藥物中的用圖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中藥穴位導入液在制備治療視神經萎縮的藥物中的用途,所述穴位導入液是由柴胡、川芎、赤芍、石菖蒲、決明子、菊花、防風、菟絲子、路路通等制備而成。諸藥味合用共奏疏肝解郁、活血化瘀、通絡明目之功。所述藥液通過直流電進行中藥離子穴位導入,通過刺激穴位產生類似針灸的作用,同時在人體內還產生電解等作用,直接改善血液循環,可以更有效地改善視網膜視神經的缺血缺氧狀態,促進視覺的恢復,對視神經萎縮有顯著療效。
【專利說明】
中藥穴位導入液在制備治療視神經萎縮的藥物中的用途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穴位導入液在制備治療視神經萎縮的藥物中的用途,屬中藥應用領域。
【背景技術】
[0002]視神經萎縮是視神經纖維在各種因素影響下發生退行性改變,致使視功能明顯損害的眼病。臨床上以視力減退和視盤成灰色或蒼白色為特征。視神經萎縮的形成與各種疾病引起視網膜神經細胞和其軸突病變,致使視神經變細有關。在西醫治療中,多給予營養神經、改善循環等治療,效果欠佳。
[0003]在中醫領域,視神經萎縮屬于中醫“內障”眼病,可歸入“青盲”范疇,系患眼外觀正常,瞳神氣色無異,唯眼神呆鈍,遠近視物昏朦不清,又不能矯正,最終不見三光。治療多以中藥內服、針刺、穴位注射等為主。針刺治療本癥,所選穴位多以眼眶四周的穴位為主穴,體部穴位為配穴,常取太陽、晴明、攢竹、瞳子耀、絲竹空等穴,通過針刺可加強眼周的血液循環和促進神經營養物質的交換等。
[0004]但是傳統的中醫針灸常給患者帶來思想負擔和排斥心理,為克服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中藥穴位導入液在制備治療視神經萎縮的藥物中的用途,通過直流電進行中藥離子穴位導入,通過刺激穴位產生類似針灸的作用,同時在人體內還產生電解等作用,直接改善血液循環,可以更有效地改善視網膜視神經的缺血缺氧狀態,促進視覺的恢復。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中藥穴位導入液在制備治療視神經萎縮的藥物中的用途。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中藥穴位導入液在制備治療視神經萎縮的藥物中的用途。所述穴位導入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
[0007]柴胡10-30份、川芎10-30份、赤芍10-30份、石菖蒲10-30份、決明子10-30份、菊花10-30份、防風10-30份、菟絲子10-30份、路路通10-30份。
[0008]在本發明的一個優選的實施方案中,所述穴位導入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
[0009]柴胡20-30份、川芎20-30份、赤芍20-30份、石菖蒲10-20份、決明子15-30份、菊花15-25份、防風15-20份、菟絲子10-20份、路路通10_15份。
[0010]在本發明的另一個優選的實施方案中,所述穴位導入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
[0011]柴胡30份、川芎25份、赤芍20份、石菖蒲15份、決明子20份、菊花15份、防風15份、菟絲子10份、路路通15份。
[0012]另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所述穴位導入液的制備方法:
[0013]所述穴位導入液是由以下步驟制備而成:
[0014](I)按重量份稱取柴胡、川芎、赤芍、石菖蒲、決明子、菊花、防風、菟絲子、路路通,去除雜質,洗凈,晾干,粉碎,備用;
[0015](2)將以上各原料粉末混合均勻,加入6-10倍量水浸泡2-3小時,武火煮沸,文火繼續煎煮1-2小時,濾過得濾液,將藥渣再次加入5-8倍水,武火煮沸,文火繼續煎煮1-2小時,過濾得濾液,合并兩次濾液,濃縮至1000-1200ml,裝瓶備用。
[0016]本發明穴位導入液的方中以柴胡疏肝解郁為君藥,以川芎、赤芍活血化瘀為臣藥,輔以石菖蒲、決明子、菊花、防風、英絲子、路路通醒神開竅、清肝明目、疏散風熱、補腎通絡,諸味合用共奏疏肝解郁、活血化瘀、通絡明目之功,對視神經萎縮有顯著的療效,而且患者依從性強,無明顯排斥心理。
【具體實施方式】
[0017]通過以下實施方式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需要指出的是,以下說明僅僅是對本發明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的舉例說明,并非對這些技術方案的任何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以所附權利要求書記載的內容為準。
[0018]實施例1:
[0019]所述穴位導入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
[0020]柴胡30份、川芎25份、赤芍20份、石菖蒲15份、決明子20份、菊花15份、防風15份、菟絲子10份、路路通15份;
[0021]制備方法為:
[0022](I)按重量份稱取柴胡、川芎、赤芍、石菖蒲、決明子、菊花、防風、菟絲子、路路通,去除雜質,洗凈,晾干,粉碎,備用;
[0023](2)將以上各原料粉末混合均勻,加入9倍量水浸泡2.5小時,武火煮沸,文火繼續煎煮1.5小時,濾過得濾液,將藥渣再次加入8倍水,武火煮沸,文火繼續煎煮I小時,過濾得濾液,合并兩次濾液,濃縮至1200ml,裝瓶備用。
[0024]實施例2:
[0025]所述穴位導入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
[0026]柴胡25份、川芎20份、赤芍15份、石菖蒲10份、決明子25份、菊花10份、防風20份、菟絲子15份、路路通10份;
[0027]制備方法為:
[0028](I)按重量份稱取柴胡、川芎、赤芍、石菖蒲、決明子、菊花、防風、菟絲子、路路通,去除雜質,洗凈,晾干,粉碎,備用;
[0029](2)將以上各原料粉末混合均勻,加入7倍量水浸泡3小時,武火煮沸,文火繼續煎煮2小時,濾過得濾液,將藥渣再次加入7倍水,武火煮沸,文火繼續煎煮I小時,過濾得濾液,合并兩次濾液,濃縮至1000ml,裝瓶備用。
[0030]實施例3:
[0031 ]所述穴位導入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
[0032]柴胡20份、川芎25份、赤芍10份、石菖蒲20份、決明子15份、菊花10份、防風10份、菟絲子20份、路路通20份;
[0033]制備方法為:
[0034](I)按重量份稱取柴胡、川芎、赤芍、石菖蒲、決明子、菊花、防風、菟絲子、路路通,去除雜質,洗凈,晾干,粉碎,備用;
[0035](2)將以上各原料粉末混合均勻,加入6倍量水浸泡2小時,武火煮沸,文火繼續煎煮I.5小時,濾過得濾液,將藥渣再次加入5倍水,武火煮沸,文火繼續煎煮1.5小時,過濾得濾液,合并兩次濾液,濃縮至100ml,裝瓶備用。
[0036]臨床試驗
[0037]自2011年3月至2015年7月共治療視神經萎縮病例167例,其中男性97例,女性70例,雙眼73例,右眼51例,左眼43例。年齡在13-7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7歲,致病原因:外傷性眼傷31例、青光眼42例、視神經炎39例、糖尿病47例,原因不明8例。
[0038]診斷標準
[0039]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醫眼科學》和《實用眼科學》進行擬定:(I)患者視力漸降且不能矯正,直至失明,無痛癢,外觀無異常;(2)眼底見視盤淡白或蒼白,甚則蠟黃,邊界尚清,血管變細;(3)視野缺損,向心性縮小或中心暗點,鼻側缺損,或管狀視野或顳側偏盲、象限盲等;(4)瞳孔直接對光反射遲鈍或有相對性瞳孔傳入障礙;(5)視覺誘發電位PlOO波峰潛伏期和/或振幅明顯異常。
[0040]治療方法
[0041 ]以實施例1的穴位導入液為治療藥物,使用多功能電治療儀,治療時將浸過導入液的襯墊套在極板上,正極放在患側的太陽穴,負極放在同側合谷穴,電流強度可因人而宜,每次治療25分鐘,每日I次,14天為I個療程。可根據治療情況選擇多個療程。
[0042]療效標準
[0043]顯效:視力提高5行以上(含5行)或視野中心暗點縮小,視野擴大10°以上,視覺電生理PlOO潛伏時及振幅改善。
[0044]有效:視力提高I?4行或視野絕對暗點變為相對暗點,視野擴大5°以上,視覺電生理PlOO潛伏時及振幅無改善。
[0045]無效:視力、視野無改善或縮小,視覺電生理PlOO潛伏時及振幅無改善或下降。
[0046]治療結果
[0047]167例患者中顯效97例,有效66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97.6%。
[0048]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料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中藥穴位導入液在制備治療視神經萎縮的藥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穴位導入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 柴胡10-30份、川芎10-30份、赤芍10-30份、石菖蒲10-30份、決明子10-30份、菊花10-30份、防風10-30份、菟絲子10-30份、路路通10-30份; 所述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按重量份稱取柴胡、川芎、赤芍、石菖蒲、決明子、菊花、防風、菟絲子、路路通,去除雜質,洗凈,晾干,粉碎,備用; (2)將以上各原料粉末混合均勻,加入6-10倍量水浸泡2-3小時,武火煮沸,文火繼續煎煮1-2小時,濾過得濾液,將藥渣再次加入5-8倍水,武火煮沸,文火繼續煎煮1-2小時,過濾得濾液,合并兩次濾液,濃縮至1000-1200ml,裝瓶備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穴位導入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 柴胡20-30份、川芎20-30份、赤芍20-30份、石菖蒲10-20份、決明子15-30份、菊花15-25份、防風15-20份、菟絲子10-20份、路路通10-15份。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穴位導入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 柴胡30份、川;25份、赤芍20份、石菖蒲15份、決明子20份、菊花15份、防風15份、菟絲子1份、路路通15份。
【文檔編號】A61P27/02GK105920239SQ201610378778
【公開日】2016年9月7日
【申請日】2016年5月31日
【發明人】劉征, 李艷鳳
【申請人】劉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