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膽道蛔蟲病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膽道蛔蟲病的中藥組合物,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絞股藍10?15、黃芪6?10、穿心蓮4?6、熟大黃2?4、皂角刺6?8、使君子2?4、蓮須4?6、牡荊葉2?4、川楝子5?6、附子4?5、苦楝子7?8、神曲2?4、槐花3?4、白頭翁4?5、山茱萸6?10、醉魚草2?4、山黃皮3?4;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通過中醫學辨證理論,科學配伍,諸藥合用具有斂肺溫中,驅蟲消積,清熱解毒,殺蟲止痛、疏肝理氣的功效,治療膽道蛔蟲癥效果顯著,經臨床應用驗證,其療效顯著,作用可靠,藥性平和,未見毒副作用,有效率 100%。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膽道蛔蟲病的中藥組合物
[0001]
技術領域
[0002]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膽道蛔蟲病的中藥組合物,屬于中藥領域。
【背景技術】
[0003]膽道蛔蟲癥是由腸道蛔蟲鉆進膽道所引起的一種疾病,以兒童為多見,女性多于男性,蛔蟲是人體常見的寄生蟲,其習性喜堿惡酸,長居于空腸下段和回腸上段,有鉆孔的癖性;膽道蛔蟲癥的一般癥狀表現為:劍突右下方,突然發生劇烈絞痛,捧腹屈膝,坐臥不安,全身出汗,四肢厥冷,惡心,嘔吐,嘔吐物含膽汁或蛔蟲,絞痛緩解時一切正常,稍過一會又開始發作,出現陣發性疼痛;目前,國內外治療食積型膽道蛔蟲癥的方法較多,如西醫治療法、中醫治療法等。但是,在治愈率、治療手段、治療費用等方面難以達到滿意的效果。
[0004]
【發明內容】
[0005]為了更好的治療膽道蛔蟲病,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膽道蛔蟲病的中藥組合物。
[0006]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治療膽道蛔蟲病的中藥組合物,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絞股藍10-15、黃芪6-10、穿心蓮4-6、熟大黃2-4、皂角刺6-8、使君子2-4、蓮須4-6、牡荊葉2-4、川楝子5-6、附子4-5、苦楝子7-8、神曲2-4、槐花3-4、白頭翁4-5、山茱萸6-10、醉魚草2-4、山黃皮3_4。
[0007]治療膽道蛔蟲病的中藥組合物,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絞股藍12、黃芪8、穿心蓮
5、熟大黃3、皂角刺7、使君子3、蓮須5、牡荊葉3、川楝子5.5、附子4.5、苦楝子7.5、神曲3、槐花3、白頭翁4.5、山茱萸8、醉魚草3、山黃皮3。
[0008]用量及用法:按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稱取各原料,研磨粉碎,然后加入適量的純凈水,混合煎煮40-50分鐘,過濾服用煎煮液,每日一劑,分早、晚兩次服用,一般10日內即可治愈。
[0009]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通過中醫學辨證理論,科學配伍,諸藥合用具有斂肺溫中,驅蟲消積,清熱解毒,殺蟲止痛、疏肝理氣的功效,治療膽道蛔蟲癥效果顯著,經臨床應用驗證,其療效顯著,作用可靠,藥性平和,未見毒副作用,有效率100%。
[0010]
【具體實施方式】
[0011]實施例1:治療膽道蛔蟲病的中藥組合物,其組成原料的重量(g)為:絞股藍12、黃芪8、穿心蓮5、熟大黃3、皂角刺7、使君子3、蓮須5、牡荊葉3、川楝子5.5、附子4.5、苦楝子7.5、神曲3、槐花3、白頭翁4.5、山茱萸8、醉魚草3、山黃皮3。
[0012]用量及用法:按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稱取各原料,研磨粉碎,然后加入適量的純凈水,混合煎煮40-50分鐘,過濾服用煎煮液,每日一劑,分早、晚兩次服用,一般10日內即可治愈。
[0013]典型病例:
典型病例1、周某某,女,7歲,近日腹痛劇烈,發作時病人疼痛難以忍受,大哭大叫,十分痛苦,面色青白,診斷為膽道蛔蟲癥,服用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每日一劑,分早、晚兩次服用,連服三劑,效果顯著,腹痛明顯減輕,大便中有多數蛔蟲排出,后續服用一周以鞏固療效,蛔蟲排盡,痊愈,未見復發。
[0014]典型病例2、單某某,女,43歲,患膽道蛔蟲病,發作時腹部疼痛難忍,面色蒼白,并伴有惡心嘔吐,服用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每日一劑,分早、晚兩次服用,連服兩劑,大便排除數條蛔蟲,腹痛減輕,后續服用十余劑,諸癥全消,未見復發。
[0015]典型病例3、徐某,男,13歲,常感右上腹陣發性疼痛,疼痛發作時惡心嘔吐,大便中有蛔蟲,診斷為膽道蛔蟲癥,服用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每日一劑,分早、晚兩次服用,連服四劑,蛔蟲隨大便排出,諸癥明顯減輕,后鞏固療效繼續服用一周,諸癥全消,未見復發。
【主權項】
1.一種治療膽道蛔蟲病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絞股藍.10-15、黃芪6-10、穿心蓮4-6、熟大黃2-4、皂角刺6-8、使君子2-4、蓮須4-6、牡荊葉2-4、川楝子5-6、附子4-5、苦楝子7-8、神曲2-4、槐花3-4、白頭翁4-5、山茱萸6-10、醉魚草2-4、山黃皮.3_4o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膽道蛔蟲病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絞股藍12、黃芪8、穿心蓮5、熟大黃3、皂角刺7、使君子3、蓮須5、牡荊葉3、川楝子.5.5、附子4.5、苦楝子7.5、神曲3、槐花3、白頭翁4.5、山茱萸8、醉魚草3、山黃皮3。
【文檔編號】A61K36/85GK105853601SQ201610219853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6年4月11日
【發明人】鄭賢富
【申請人】合肥慧而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