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腸系膜脂肪炎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中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腸系膜脂肪炎的中藥。
【背景技術】
[0002]腸系膜脂肪炎是一種腸系膜病變,因機體免疫功能低下、腸系膜脂肪組織創傷、亞急性感染、缺血、藥物或過敏等不良因素,導致脂肪組織過度生長、變性、脂肪壞死及黃色肉芽腫性炎癥,正常的脂類物質從變性的脂肪細胞中釋放出來,肉芽組織浸潤,形成纖維化。本病以慢性消耗性疾病為主要臨床表現,可見低熱、消瘦、乏力、納差、體重減輕,持續數年。早期腹痛較輕,以右下腹為主,性質為隱痛,反復發作,可忍受,不轉移,不放射他處。有時可觸及包塊,伴有腹脹、惡心、嘔吐。后期出現腸梗阻時,腹痛劇烈,性質為絞痛。當腸系膜血管絞窄時,可出現腸段壞死、化膿性腹膜炎,腹痛呈持續性,有腹膜刺激征表現。本病有自限性的趨勢,預后好。經數月至數年的支持治療后,病人腹痛可緩解,腹部腫塊可縮小。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新的治療腸系膜脂肪炎的中藥,以純天然的中草藥為原料,標本兼治,療效確切、無毒副作用,不易復發。
[0004]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本發明是一種治療腸系膜脂肪炎的中藥,其特點是:中藥組份為黃疸樹8-25、聲色草5-15、海芋8-25、金星草5-15、地瓜藤8-25、苣荬菜5-15、鴨舌草5_15、核桃楸皮8_25、羊角草5_15、隔山香5_15、膽木8_25、母草5_15、武靴藤8_25、五香藤8_25、風輪菜5_15。
[0005]本發明所述的一種治療腸系膜脂肪炎的中藥,進一步地:該中藥還含有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小二仙草5-15、水線草5-15、蛇葡萄8-25、孩兒草5_15、獨腳柑8_25。
[0006]本發明所述的一種治療腸系膜脂肪炎的中藥,進一步地:該中藥還含有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鳳眼果8-25、榧子8-25、雷丸5-15、蔥汁8_25。
[0007]本發明所述的一種治療腸系膜脂肪炎的中藥,進一步地:各味藥的重量份配比為黃疸樹15 g、聲色草10 g、海芋20 g、金星草8 g、地瓜藤15 g、苣荬菜10 g、鴨舌草8 g、核桃楸皮12 g、羊角草8 g、隔山香10 g、膽木12 g、母草8 g、武靴藤15 g、五香藤15 g、風輪菜10 g、小二仙草8 g、水線草8 g、蛇葡萄20 g、孩兒草10 g、獨腳柑20 g、鳳眼果15g、榧子15 g、雷丸10 g、蔥汁20g。
[0008]本發明的單劑藥量為:黃疸樹15 g、聲色草10 g、海芋20 g、金星草8 g、地瓜藤15g、苣荬菜10 g、鴨舌草8 g、核桃楸皮12 g、羊角草8 g、隔山香10 g、膽木12 g、母草8 g、武靴藤15 g、五香藤15 g、風輪菜10 g、小二仙草8 g、水線草8 g、蛇葡萄20 g、孩兒草10
g、獨腳柑20 g、鳳眼果15 g、榧子15 g、雷丸10 g、蔥汁20g。配制及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劑,分早晚兩次飯后服用,5-10天為一療程。
[0009]本發明的各中藥的藥理作用如下:
黃疸樹:清熱解毒,主治肝炎、膽囊炎、腸炎、菌痢、咽喉炎、結膜炎、尿道炎、瘡瘍腫毒;聲色草:清熱解毒、利小便,主治痢疾、腸炎、淋病小便澀痛、癰疽腫毒;海芋:治瘴瘧、急劇吐瀉、腸傷寒、風濕痛、疝氣、赤白帶下、癰疽腫毒、萎縮性鼻炎、瘰疬、疔瘡、疥癬、蛇、犬咬傷;金星草:清熱、涼血、解毒,主治癰瘍、腫毒、瘰疬、惡瘡、暴赤火眼、淋病、腸風;地瓜藤:清熱、利濕、活血、解毒,主治風熱咳嗽、痢疾、水腫、黃疸、風濕疼痛、痔瘡出血、經閉、帶下、小兒消化不良、跌打損傷、無名腫毒;苣荬菜:清熱解毒、補虛止咳,主治菌痢、喉炎、虛弱咳嗽、內痔脫出、白帶;鴨舌草:清熱解毒,主治痢疾、腸炎、急性扁桃體炎、齒齦膿腫、丹毒、疔瘡;核桃楸皮:清熱、解毒、止痢、明目,主治泄瀉、痢疾、白帶、目赤;羊角草:消熱利濕、和胃、去瘀,主治黃疸、痢疾、急性胃腸炎、急性喉炎、扁桃體炎、跌打損傷;隔山香:疏風清熱、活血散瘀、行氣止痛,主治風熱咳嗽、心絞痛、胃痛、瘧疾、痢疾、經閉、白帶、跌打損傷;膽木: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主治急性扁桃體炎、咽喉炎、乳腺炎、腸炎、菌痢、尿路感染、膽囊炎、下肢潰瘍、腳癬感染、癤腫膿瘍、皮炎濕疹;母草:清熱利濕、解毒,主治感冒、急、慢性菌痢、腸炎、癰癤疔腫;武靴藤::根、消腫解毒、清熱涼血,主治多發性膿腫、深部膿腫、乳腺炎、癰瘡腫毒;五香藤:清熱解毒、舒筋活血、消腫止痛,主治流感、毒蛇、狂犬咬傷、風濕麻木、跌打損傷、月經不調、癰腫瘡毒;風輪菜:疏風清熱、解毒消腫,主治感冒、中暑、急性膽囊炎、肝炎、腸炎、痢疾、腮腺炎、乳腺炎、疔瘡腫毒、過敏性皮炎、急性結膜炎;小二仙草:清熱、通便、活血、解毒,主治二便不通、熱淋、赤痢、便秘、月經不調、跌打損傷、燙傷;水線草:清熱解毒,主治瘧疾、腸癰、腫毒、燙傷;蛇葡萄:利尿、消炎、止血,主治慢性腎炎、肝炎、小便澀痛、胃熱嘔吐、風疹塊、瘡毒、外傷出血;孩兒草:清肝明目、消積止痢,主治肝炎、急性結合膜炎、小兒食積、痢疾、頸淋巴結結核;獨腳柑:清肝、健脾、消食、殺蟲,主治小兒傷食、疳積、黃腫、夜盲,主治疳積煩渴;鳳眼果:溫胃、殺蟲,主治臟腑生蟲及小兒食泥土、腹痛、癖塊積硬;榧子:殺蟲、消積、潤燥,主治蟲積腹痛、小兒疳積、燥咳、便秘、痔瘡;雷丸:消積、殺蟲,主治蟲積腹痛、疳疾、風癇;蔥汁:散瘀、解毒.驅蟲,主治頭痛、衄血、尿血、蟲積、癰腫、跌打損傷、散瘀血、止衄止痛,主治頭痛耳聾、消痔漏、解眾藥毒。
[001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以純天然的中草藥為原料,標本兼治,療效確切、無毒副作用,不易復發。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以下進一步描述本發明的具體技術方案,以便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進一步地理解本發明,而不構成對其權利的限制。
[0012]實施例1,一種治療腸系膜脂肪炎的中藥,中藥組份為黃疸樹8-25、聲色草5-15、海芋8-25、金星草5-15、地瓜藤8-25、苣荬菜5_15、鴨舌草5_15、核桃楸皮8_25、羊角草5-15、隔山香5-15、膽木8-25、母草5-15、武靴藤8-25、五香藤8-25、風輪菜5-15。
[0013]實施例2,實施例1所述的一種治療腸系膜脂肪炎的中藥中:該中藥還含有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小二仙草5-15、水線草5-15、蛇葡萄8-25、孩兒草5_15、獨腳柑8_25。
[0014]實施例3,實施例2所述的一種治療腸系膜脂肪炎的中藥中:該中藥還含有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鳳眼果8-25、榧子8-25、雷丸5-15、蔥汁8_25。
[0015]實施例4,實施例3所述的一種治療腸系膜脂肪炎的中藥中:各味藥的重量份配比為黃疸樹15 g、聲色草10 g、海芋20 g、金星草8 g、地瓜藤15 g、苣荬菜10 g、鴨舌草8 g、核桃楸皮12 g、羊角草8 g、隔山香10 g、膽木12 g、母草8 g、武靴藤15 g、五香藤15 g、風輪菜10 g、小二仙草8 g、水線草8 g、蛇葡萄20 g、孩兒草10 g、獨腳柑20 g、鳳眼果15
g、榧子15 g、雷丸10 g、蔥汁20g。
【主權項】
1.一種治療腸系膜脂肪炎的中藥,其特征在于:中藥組份為黃疸樹8-25、聲色草5-15、海芋8-25、金星草5-15、地瓜藤8-25、苣荬菜5_15、鴨舌草5_15、核桃楸皮8_25、羊角草.5-15、隔山香5-15、膽木8-25、母草5-15、武靴藤8-25、五香藤8-25、風輪菜5-15。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腸系膜脂肪炎的中藥,其特征在于:該中藥還含有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小二仙草5-15、水線草5-15、蛇葡萄8-25、孩兒草5_15、獨腳柑.8-25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治療腸系膜脂肪炎的中藥,其特征在于:該中藥還含有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鳳眼果8-25、榧子8-25、雷丸5-15、蔥汁8_25。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治療腸系膜脂肪炎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各味藥的重量份配比為黃疸樹15 g、聲色草10 g、海芋20 g、金星草8 g、地瓜藤15 g、苣荬菜10 g、鴨舌草8 g、核桃楸皮12 g、羊角草8 g、隔山香10 g、膽木12 g、母草8 g、武靴藤15 g、五香藤.15 g、風輪菜10 g、小二仙草8 g、水線草8 g、蛇葡萄20 g、孩兒草10 g、獨腳柑20 g、鳳眼果15 g、榧子15 g、雷丸10 g、蔥汁20g。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腸系膜脂肪炎的中藥,是由中草藥黃疸樹、聲色草、海芋、金星草、地瓜藤、苣荬菜、鴨舌草、核桃楸皮、羊角草、隔山香、膽木、母草、武靴藤、五香藤、風輪菜、小二仙草、水線草、蛇葡萄、孩兒草、獨腳柑、鳳眼果、榧子、雷丸、蔥汁組成。本發明以純天然的中草藥為原料,標本兼治,療效確切、無毒副作用,不易復發。
【IPC分類】A61P1/00, A61K36/8962, A61K36/888
【公開號】CN105616780
【申請號】CN201410619129
【發明人】李桂啟
【申請人】李桂啟
【公開日】2016年6月1日
【申請日】2014年1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