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肌訓練儀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尤其是一種盆底肌訓練儀器。
【背景技術】
[0002]在臨床中,經常會碰到各種原因導致脊髓不同程度損傷的患者,大部分患者都會出現膀胱直腸功能障礙,表現為尿失禁、尿潴留、尿失禁+尿潴留、大便失禁等,通常醫護人員會指導患者進行盆底肌訓練,目前具體訓練方法有2種:第一種方法是患者取合適體位試做排尿動作,主動收縮會陰及肛門括約肌,每次持續1s左右重復10遍,每日進行數次;第二種方法患者家屬或陪護食指和中指戴指套涂潤滑油,緩慢插入肛門,指導患者收縮肛門,持續1s左右重復10遍,讓家屬或陪護協助患者進行訓練;以上兩種方法通過臨床觀察,效果不太理想,第一種方法患者在做的過程中,無人監督,有些患者沒有感覺,不能每天堅持訓練;第二種方法患者家屬或陪護要將食指和中指插入肛門,肛門又是一特殊位置,有些家屬或陪護同意,患者不愿意,而有些患者愿意,家屬或陪護不愿意,最終導致不能很好的落實,以上兩種訓練如能堅持做能很好控制排尿、排便的能力,減少漏尿及大便失禁的發生,(此訓練方法對脊髓不完全損傷患者來說可主動訓練;脊髓完全損傷后主要為意念性訓練)。
[0003]為此,在授權公告號為CN 203539992 U,授權公告日為:2014.04.16,的實用新型專利中提出了一種盆底肌訓練儀器,能夠為患者進行盆底肌訓練提供方便、有效的訓練儀器。這種訓練儀器在使用時必須有醫護人員或家屬幫助,并在旁邊給予操作和指導,如插入肛門、打開開關、訓練效果觀察等。當患者進行盆底肌訓練時,患者無法直接觀察盆底肌收縮力量的強弱,只能通過家屬或醫護人員告知,對患者無法起到指導和增強治療信心的作用。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盆底肌訓練儀器,患者可以自己動手操作及觀察,提高治療效果。
[0005]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盆底肌訓練儀器,包括探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頭中部為圓柱體,圓柱體的前端設有錐形頭,探頭中部的圓柱體內部設有壓力傳感器,探頭的尾端通過信號線連接有控制器,控制器內設有控制電路,控制器面板上設有顯示屏,控制器的面板上設有開關。
[0006]對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探頭的長度為100mm,從探頭的錐形頭至探頭中部60mm的部位設有插入深度指示點。
[0007]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探頭中部的圓柱體外部設有彈性橡膠材料。
[0008]有益效果:
使用本發明所述的盆底肌訓練儀器,對插入肛門這一步驟患者可親自操作,也可由家屬或醫護人員幫忙操作,而對打開開關及觀察訓練效果,患者可以自己動手操作及觀察,并且在訓練的過程中,患者能通過顯示屏直接觀察盆底肌收縮力量的大小,無形中會對患者可起到直接監督作用,另一方面,患者通過訓練,也可看到治療效果,能明顯增強患者的治療信心。
[0009]所述探頭的長度為100mm,從探頭的錐形頭至探頭中部60mm的部位設有插入深度指示點,該長度能夠滿足患者的治療需要,插入深度指示點可以為患者起到指導操作的作用;所述探頭中部的圓柱體外部設有彈性橡膠材料,便于訓練過程中的收縮和回彈,且患者使用的舒適度高。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1]如圖1所示的本發明盆底肌訓練儀器,包括探頭1,所述探頭I中部為圓柱體,圓柱體的前端設有錐形頭2,探頭I中部的圓柱體內部設有壓力傳感器3,探頭I的尾端通過信號線連接有控制器4,控制器4內設有控制電路,控制器4面板上設有顯示屏5,控制器4的面板上設有開關6 ;所述探頭I的長度L為100mm,從探頭I的錐形頭至探頭I中部60mm的部位設有插入深度指示點A ;所述探頭I中部的圓柱體外部設有彈性橡膠材料。
【主權項】
1.盆底肌訓練儀器,包括探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頭中部為圓柱體,圓柱體的前端設有錐形頭,探頭中部的圓柱體內部設有壓力傳感器,探頭的尾端通過信號線連接有控制器,控制器內設有控制電路,控制器面板上設有顯示屏,控制器的面板上設有開關。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盆底肌訓練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頭的長度為100_,從探頭的錐形頭至探頭中部60mm的部位設有插入深度指示點。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盆底肌訓練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頭中部的圓柱體外部設有彈性橡膠材料。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盆底肌訓練儀器,包括探頭,所述探頭中部為圓柱體,圓柱體的前端設有錐形頭,探頭中部的圓柱體內部設有壓力傳感器,探頭的尾端通過信號線連接有控制器,控制器內設有控制電路,控制器面板上設有顯示屏,控制器的面板上設有開關。使用本發明所述的盆底肌訓練儀器,對插入肛門這一步驟患者可親自操作,也可由家屬或醫護人員幫忙操作,而對打開開關及觀察訓練效果,患者可以自己動手操作及觀察,并且在訓練的過程中,患者能通過顯示屏直接觀察盆底肌收縮力量的大小,無形中會對患者可起到直接監督作用,另一方面,患者通過訓練,也可看到治療效果,能明顯增強患者的治療信心。
【IPC分類】A63B23/00, A61B5/22
【公開號】CN105615903
【申請號】CN201410587937
【發明人】王成秀, 楊鳳翔, 王俊華, 馮曉敏, 李亞玲, 張東云, 余可斐, 柯娟, 周建瑞, 王從均, 高峰, 劉靜, 吳紫燕
【申請人】十堰市太和醫院
【公開日】2016年6月1日
【申請日】2014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