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痛風的中藥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中藥制劑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痛風的中藥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痛風是由單鈉尿酸鹽(MSU)沉積所致的晶體相關性關節病,與嘌呤代謝紊亂和(或)尿酸排泄減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癥直接相關,特指急性特征性關節炎和慢性痛風石疾病,主要包括急性發作性關節炎、痛風石形成、痛風石性慢性關節炎、尿酸鹽腎病和尿酸性尿路結石,重者可出現關節殘疾和腎功能不全。痛風常伴腹型肥胖、高脂血癥、高血壓、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病等表現。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針對以上臨床癥狀公開了一種有效的治療痛風的中藥及其制備方法。
[0004]—種治療痛風的中藥,主要成分配比按重量份計為:牛膝、土茯苓、海桐皮各22-28份,薏苡仁、苦參、乳香各21-26份,佩蘭、秦艽、山慈菇各17-23份,獨活、川桂枝各12-19份。
[0005]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選,所述中藥主要成分配比按重量份計值為:牛膝、土茯苓、海桐皮各25-28份,薏苡仁、苦參、乳香各22-25份,佩蘭、秦艽、山慈菇各19-22份,獨活、川桂枝各14-18份。
[0006]為進一步優選上述方案,所述中藥主要成分最佳配比按重量份計值為:牛膝、土茯苓、海桐皮各27份,薏苡仁、苦參、乳香各24份,佩蘭、秦艽、山慈菇各20份,獨活、川桂枝各15份。
[0007]根據以上工藝處方,具體制備方法如下:
a、按配方比例將乳香粉碎過120目篩制成藥粉a備用;
b、按配方比例將牛膝、土茯苓、海桐皮、薏苡仁、苦參、佩蘭、秦艽、山慈菇、獨活、川桂枝混合加6-9倍的冷水浸泡90-130分鐘,先用武火煎制沸騰,再用文火熬制2 -3小時,過濾,得濾液b和藥渣;
c、將濾液b與藥粉a攪拌混合均勾后曬干,過1O目篩,泛水為丸,丸大小約為4mm。
[0008]進一步優化上述制備方法,工藝參數為:加入冷水量:7-8倍冷水;浸泡時間:100-120分鐘;文火熬制時間:2.2-2.7小時。
[0009]服用方法為:一次一粒,一天兩次,一周為一療程,六個療程即可疫愈。
[0010]藥理分析:
牛膝逐瘀通經,補肝腎,強筋骨,利尿通淋;土茯苓解毒,除濕,通利關節;海桐皮舒筋活血,散瘀止痛;薏苡仁利水滲濕,健脾止瀉,除痹,排膿,解毒散結;苦參清熱燥濕,利尿;乳香活血行氣止痛,消腫生肌,祛風濕;佩蘭祛濕,消癰腫;秦艽祛風濕,清濕熱,止痹痛;山慈菇消腫,散結,解毒;獨活祛風除濕,痛痹止痛;J11桂枝通尿,祛濕,通經絡。
[0011 ]本發明具有祛風、活血止痛、利尿的功效,對痛風有良好的治愈效果,痊愈率高。而且本發明采用純中藥制備,安全有效,方便食用。
【具體實施方式】
[0012]實施例1
一種治療痛風的中藥,主要成分配比按重量份計為:
牛膝、土茯苓、海桐皮各27份,薏苡仁、苦參、乳香各24份,佩蘭、秦艽、山慈菇各20份,獨活、川桂枝各15份。
[0013]根據以上工藝處方,具體制備方法如下:
a、按配方比例將乳香粉碎過120目篩制成藥粉a備用;
b、按配方比例將牛膝、土茯苓、海桐皮、薏苡仁、苦參、佩蘭、秦艽、山慈菇、獨活、川桂枝混合加7倍的冷水浸泡130分鐘,先用武火煎制沸騰,再用文火熬制2.5小時,過濾,得濾液b和藥渣;
c、將濾液b與藥粉a攪拌混合均勾后曬干,過1O目篩,泛水為丸,丸大小約為4mm。
[0014]實施例2
一種治療痛風的中藥,主要成分配比按重量份計為:
牛膝、土茯苓、海桐皮各25份,薏苡仁、苦參、乳香各26份,佩蘭、秦艽、山慈菇各17份,獨活、川桂枝各19份。
[0015]根據以上工藝處方,具體制備方法如下:
a、按配方比例將乳香粉碎過120目篩制成藥粉a備用;
b、按配方比例將牛膝、土茯苓、海桐皮、薏苡仁、苦參、佩蘭、秦艽、山慈菇、獨活、川桂枝混合加7倍的冷水浸泡110分鐘,先用武火煎制沸騰,再用文火熬制3小時,過濾,得濾液b和藥渣;
c、將濾液b與藥粉a攪拌混合均勾后曬干,過1O目篩,泛水為丸,丸大小約為4mm。
[0016]實施例3
一種治療痛風的中藥,主要成分配比按重量份計為:
牛膝、土茯苓、海桐皮各28份,薏苡仁、苦參、乳香各21份,佩蘭、秦艽、山慈菇各22份,獨活、川桂枝各14份。
[0017]根據以上工藝處方,具體制備方法如下:
a、按配方比例將乳香粉碎過120目篩制成藥粉a備用;
b、按配方比例將牛膝、土茯苓、海桐皮、薏苡仁、苦參、佩蘭、秦艽、山慈菇、獨活、川桂枝混合加6倍的冷水浸泡90分鐘,先用武火煎制沸騰,再用文火熬制2小時,過濾,得濾液b和藥渣;
c、將濾液b與藥粉a攪拌混合均勾后曬干,過1O目篩,泛水為丸,丸大小約為4mm。
[0018]實施例4
一種治療痛風的中藥,主要成分配比按重量份計為:
牛膝、土茯苓、海桐皮各22份,薏苡仁、苦參、乳香各25份,佩蘭、秦艽、山慈菇各19份,獨活、川桂枝各18份。
[0019]根據以上工藝處方,具體制備方法如下:
a、按配方比例將乳香粉碎過120目篩制成藥粉a備用;
b、按配方比例將牛膝、土茯苓、海桐皮、薏苡仁、苦參、佩蘭、秦艽、山慈菇、獨活、川桂枝混合加9倍的冷水浸泡120分鐘,先用武火煎制沸騰,再用文火熬制2.2小時,過濾,得濾液b和藥渣;
c、將濾液b與藥粉a攪拌混合均勾后曬干,過1 O目篩,泛水為丸,丸大小約為4mm。
[0020]實施例5
一種治療痛風的中藥,主要成分配比按重量份計為:
牛膝、土茯苓、海桐皮各26份,薏苡仁、苦參、乳香各22份,佩蘭、秦艽、山慈菇各23份,獨活、川桂枝各12份。
[0021]根據以上工藝處方,具體制備方法如下:
a、按配方比例將乳香粉碎過120目篩制成藥粉a備用;
b、按配方比例將牛膝、土茯苓、海桐皮、薏苡仁、苦參、佩蘭、秦艽、山慈菇、獨活、川桂枝混合加7倍的冷水浸泡100分鐘,先用武火煎制沸騰,再用文火熬制2.7小時,過濾,得濾液b和藥渣;
c、將濾液b與藥粉a攪拌混合均勾后曬干,過1O目篩,泛水為丸,丸大小約為4mm。
[0022]本發明臨床觀察的結果如下:
痛風患者共70例,接受該中藥治療時間為六個療程;
痊愈:臨床癥狀消失47例,占67.14%;
顯效:臨床癥狀明顯得到好轉18例,占25.71%;
無效;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效果不明顯5例,占7.15%。
[0023]總治愈率高達92.85%。
【主權項】
1.一種治療痛風的中藥,其特征是:主要成分配比按重量份計為: 牛膝、土茯苓、海桐皮各22-28份,薏苡仁、苦參、乳香各21-26份,佩蘭、秦艽、山慈菇各17-23份,獨活、川桂枝各12-19份; 其制備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a、按配方比例將乳香粉碎過120目篩制成藥粉a備用; b、按配方比例將牛膝、土茯苓、海桐皮、薏苡仁、苦參、佩蘭、秦艽、山慈菇、獨活、川桂枝混合加6-9倍的冷水浸泡90-130分鐘,先用武火煎制沸騰,再用文火熬制2 -3小時,過濾,得濾液b和藥渣; c、將濾液b與藥粉a攪拌混合均勻后曬干,過100目篩,泛水為丸。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痛風的中藥,其特征是:主要成分配比按重量份計為: 牛膝、土茯苓、海桐皮各25-28份,薏苡仁、苦參、乳香各22-25份,佩蘭、秦艽、山慈菇各19-22份,獨活、川桂枝各14-18份。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痛風的中藥,其特征是:主要成分配比按重量份計為: 牛膝、土茯苓、海桐皮各27份,薏苡仁、苦參、乳香各24份,佩蘭、秦艽、山慈菇各20份,獨活、川桂枝各15份。4.一種治療痛風的中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具體步驟為: a、按配方比例將乳香粉碎過120目篩制成藥粉a備用; b、按配方比例將牛膝、土茯苓、海桐皮、薏苡仁、苦參、佩蘭、秦艽、山慈菇、獨活、川桂枝混合加6-9倍的冷水浸泡90-130分鐘,先用武火煎制沸騰,再用文火熬制2 -3小時,過濾,得濾液b和藥渣; c、將濾液b與藥粉a攪拌混合均勻后曬干,過100目篩,泛水為丸。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治療痛風的中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加入冷水量:7-8倍冷水;浸泡時間:100-120分鐘;文火熬制時間:2.2-2.7小時。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治療痛風的中藥及其制備方法,主要成分配比按重量份計為:牛膝、土茯苓、海桐皮各22-28份,薏苡仁、苦參、乳香各21-26份,佩蘭、秦艽、山慈菇各17-23份,獨活、川桂枝各12-19份;本發明具有祛風、活血止痛、利尿的功效,對痛風有良好的治愈效果,痊愈率高。
【IPC分類】A61P19/06, A61K36/90, A61K36/8994
【公開號】CN105582422
【申請號】CN201610159603
【發明人】邱程程, 李洪軍
【申請人】濟南正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5月18日
【申請日】2016年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