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治療胃癌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中醫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治療胃癌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 法。
【背景技術】
[0002] 胃癌(Gastric Cancer)是消化道最常見惡性腫瘤之一。世界范圍內最常見惡性腫 瘤中胃癌居第四位,各地胃癌發生率各不相同。2009年,美國胃癌新發病例超過21130例,因 胃癌死亡人數約10620例。中國是胃癌高發地區,患者幾乎占全球胃癌患者的一半,發病率 男性40.8/10萬,女性18.6/10萬,分別為歐美發達國家的4.2~1.9倍和3.8~8.0倍,并且具 有明顯的地區和城鄉差異,城市為15.3/10萬,農村為24.4/10萬。雖然城市發病率有下降趨 勢,而據中國2002~2004年統計,大中城市如上海,胃癌死亡率男性為52.24/10萬,仍居惡 性腫瘤發病第二位,女性為29.26/10萬,居惡性腫瘤發病第三位,發病部位仍然以胃竇為 主。胃癌發病率隨年齡增長呈上升趨勢,45歲以下年齡相對少見,大多數患者在診斷時年齡 在60-80歲,近年我國胃癌的發病有年輕化趨勢。
[0003] 胃癌危險因素包括幽門螺桿菌(HP)感染、吸煙、高鹽飲食和N-亞硝基化合物(NOC) 等其他飲食因素。HP可能主要是通過誘發胃粘膜炎癥反應而導致粘膜上皮細胞再生來促進 胃癌發生。并且,HP感染能導致胃腺分泌胃酸下降,間接影響胃內NOC的合成和分解代謝,而 具有較強的致癌作用。精神心理因素亦為重要危險因素。比較公認的意見是:心理因素-內 分泌和腦神經介質改變-機體免疫功能下降-癌癥發生。
[0004] 目前我國胃癌5年生存率約20%-30%,近20年來治療效果僅提高5%左右。胃癌雖 是我國第三位最常見惡性腫瘤,但目前無全國性普查計劃,早期胃癌只在機會性檢查中發 現1955-1956日本早期胃癌占胃癌病人3.8 %,10年后增至35.5 %,胃癌篩查結果導致在胃 癌發病率未出現明顯下降情況下,胃癌死亡率則下降了50%-60 %,5年生存率達70%。因此 目前提高胃癌療效關鍵在于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0005] 胃癌的病因尚不明確,常見有胃炎和胃粘膜腸化生,但一般認為這些現象是胃癌 的結果,而不是癌前病變。胃癌是一個長期的多因素作用、多基因參與的慢性增生性疾病。 過去10多年分子病理學的系統研究己揭示胃癌發生發展過程中的許多分子機制,胃癌遺傳 多態性是影響腫瘤發生的重要內因,基因組不穩定性、DNA高甲基化和組蛋白低乙酰化是引 起胃癌的早期病變,癌基因活化、抑癌基因失活、細胞周期調控因子和生長因子異常改變是 多種基因改變的積累結果,也是胃癌發病機制之一。胃癌發生過程十分復雜,呈現多步驟、 多基因復合的特點。流行病學研究認為,胃癌病因主要與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有關。遠端胃 癌的主要風險因素是幽門螺桿菌感染和飲食,而胃食管返流性疾病和肥胖在近端胃癌的發 展過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0006] 胃癌發病的分子機制是目前十分活躍的研究領域。胃癌形成的多步驟過程中,涉 及到許多遺傳學和非遺傳學如表觀遺傳學(epigenetic)的改變,包括癌基因、抑癌基因、細 胞周期調節因子、細胞粘附分子、轉移相關基因、DNA修復基因的改變和端粒酶的活化以及 基因不穩定性、DNA甲基化等,均可使細胞增殖失控而導致惡性轉化、轉移。且這些改變因胃 癌組織學類型的不同而不同。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人們揭示了一系列遺傳學和表觀遺傳 學的改變與胃癌發生發展有關。遺傳物質構成和數量改變是腫瘤形成的關鍵。癌基因激活, 抑癌基因失活和體內修復機制異常是腫瘤發生的分子基礎。遺傳物質改變包括經典的遺傳 學機制,如基因突變、缺失、易位、插入以及染色體數目和結構的改變等;10年來,表觀遺傳 學學說在腫瘤發生的作用逐漸受到認識并成為腫瘤研究熱點。
[0007] 胃癌是現代醫學中的一個病名,在中醫學中并無胃癌稱謂,但中醫對其卻早有認 識。類似癥狀或體征的記載十分豐富,如中醫學的胃脘痛、噎膈、"伏梁"、反胃、"呢逆"、積聚 等范疇。胃癌致病腫塊位于賁門者可出現吞咽困難等噎膈表現,位于幽門部者可出現反胃。
[0008] 造成胃癌的病因病機有以下6點,寒溫不適、臟腑失調、痰濁血瘀、癌毒滯留、七情 內傷、脾胃虛弱,其中最主要的病因為脾胃虛弱,脾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論· 脾胃虛實傳變論》云:"脾胃之氣既傷,而元氣亦不能充,而諸病之所由生也。"目前,中醫腫 瘤學者認為,脾胃虛弱是胃癌最主要的病因病機。病者平素飲食不節,以致脾胃損傷,運納 失常,精液化生無源,以致衛氣無處以生。而邪毒內侵,蓄結不除,癌瘤易生。加之癌瘤生成 后,邪毒內蘊,又重傷脾胃、導致脾胃虛弱;再則胃癌病人經手術、化學藥物治療后,脾胃又 受戧伐,運納無權,表現為泛泛欲嘔、納呆、食后作脹、腹痛腹瀉等脾胃虛弱之象。
[0009] 根據胃癌的病因和病機,派生出相應治療大法。如健脾養胃法;活血化瘀法;清熱 解毒法;燥濕祛邪法;化痰散結法及補腎養陰法等。以上各治法在治療胃癌的實驗和臨床研 究方面均顯示了良好的效果與前景,其中以健脾養胃、活血化瘀、清熱解毒三法為基本大 法。但各個治法又不是機械的和孤立的,應當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聯合使用。而健脾養胃更 是是基礎,貫穿于治療的全過程。在健脾養胃的治療大法基礎上,還需要兼顧改善癌前病 變、改善術后癥狀、抑制復發及轉移、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減輕放化療毒副反應等。
[0010] 目前認為,胃癌手術后患者的化療應盡可能早點進行。然而術后患者全身狀況較 差,單純化療效果并不理想,且化療藥物大多具有細胞毒性,在抑制腫瘤細胞生長的同時, 也殺傷正常細胞,使患者術后免疫功能更加低下,臨床上因細胞減少和嚴重貧血等化療藥 物毒副作用造成化療中斷或終止者并不少見。放療亦有此類副反應。因此,減少放化療的毒 副作用,增加人體免疫功能,使放化療能安全、順利地完成就顯得十分必要。中醫在臨床上 常應用健脾扶正的方法組方來達到此目的。
[0011] 本發明中藥制劑通過理論分析,并進行一定樣本量的臨床觀察,進一步利用現代 醫學技術進行體內外實驗研究以探討本發明中藥制劑抗腫瘤作用機理,為該方的臨床合理 應用提供科學實驗依據,得出的結論證實,本發明中藥制劑具有很好的治療胃癌的作用,并 且改善患者帶瘤生存質量,適用于臨床推廣。
【發明內容】
[0012]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用于治療胃癌的中藥制劑,特別是聯合化 療藥治療胃癌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中藥制劑聯合化療藥,具有很好的治療胃 癌的作用,并且改善患者帶瘤生存質量,適用于臨床推廣。
[0013] 基于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治療胃癌的中藥制劑,其中各原料藥的重量份分 別為炒白術20重量份~30重量份、炙黃芪20重量份~30重量份、茯苓15重量份~25重量份、 黨參20重量份~30重量份、生甘草10重量份~20重量份、法半夏10重量份~20重量份、陳皮 15重量份~25重量份、當歸20重量份~30重量份、白花蛇舌草5重量份~15重量份、薏該仁 10重量份~20重量份、白茍10重量份~20重量份、莪術15重量份~25重量份、半枝蓮10重量 份~20重量份、丹參20重量份~30重量份、砂仁5重量份~15重量份、麥冬25重量份~35重 量份、木香15重量份~25重量份、藤梨根10重量份~20重量份、炒麥芽20重量份~30重量 份、延胡索20重量份~30重量份、川;20重量份~30重量份、五靈脂5重量份~15重量份、枸 杞子20重量份~30重量份、熟地黃15重量份~25重量份和重樓5重量份~15重量份。
[0014] 還可以加入黃皮果核5重量份~15重量份。
[0015] 進一步還可以加入還可加入阿魏側耳5重量份~15重量份。
[0016] 其中,所述中藥制劑中各原料藥的重量份分別為炒白術25重量份~30重量份、炙 黃苗25重量份~30重量份、茯苳15重量份~20重量份、黨參25重量份~30重量份、生甘草10 重量份~15重量份、法半夏10重量份~15重量份、陳皮15重量份~20重量份、當歸25重量份 ~30重量份、白花蛇舌草5重量份~10重量份、薏該仁10重量份~15重量份、白茍15重量份 ~20重量份、莪術15重量份~20重量份、半枝蓮10重量份~15重量份、丹參25重量份~30重 量份、砂仁5重量份~10重量份、麥冬30重量份~35重量份、木香20重量份~25重量份、藤梨 根10重量份~15重量份、炒麥芽25重量份~30重量份、延胡索25重量份~30重量份、川芎20 重量份~25重量份、五靈脂5重量份~10重量份、枸杞子25重量份~30重量份、熟地黃15重 量份~20重量份和重樓5重量份~10重量份。
[0017] 其中,所述中藥制劑中各原料藥的重量份分別為炒白術25重量份、炙黃芪25重量 份、茯苳20重量份、黨參30重量份、生甘草15重量份、法半夏15重量份、陳皮20重量份、當歸 25重量份、白花蛇舌草10重量份、薏該仁15重量份、白茍15重量份、莪術20重量份、半枝蓮15 重量份、丹參25重量份、砂仁10重量份、麥冬30重量份、木香20重量份、藤梨根15重量份、炒 麥芽25重量份、延胡索25重量份、川;25重量份、五靈脂10重量份、枸杞子25重量份、熟地黃 20重量份和重樓10重量份。
[0018] 其中,本發明提供的中藥制劑是通過將上述原料藥提取后,搭配藥學上可接受的 賦形劑獲得各種需要的劑型。
[0019] 其中,所述藥學上可接受的賦形劑包括藥學領域常規的稀釋劑、載體、填充劑、粘 合劑、濕潤劑、崩解劑、吸收促進劑、表面活性劑、吸附載體和潤滑劑。
[0020] 其中,所述中藥制劑的劑型為片劑、膠囊劑、顆粒劑、粉劑、注射液、注射用粉劑、透 皮貼劑、軟膏劑、凝膠劑、栓劑、□服液、口服混懸液、注射用乳劑、口服乳劑、緩釋片劑、控釋 片劑。
[0021 ]其中,所述中藥制劑的劑型為口服液。
[0022]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中藥制劑作為口服液時的制備方法,其包括:
[0023] 第一步,取各原料藥材,混合在一起,加醇濃度為70 %~90 %乙醇回流提取兩次, 第一次加相對于原料藥質量之和6~10倍量乙醇,浸泡3h,回流提取2~4h,濾過,第二次加 相對于原料藥質量之和3~7倍量乙醇,回流提取1~3h,濾過,合并濾液,減壓蒸發濃縮至相 對密度為50~60°C時1.10~1.15的浸膏,加入醇濃度為95%乙醇使含醇量為70%,靜置24 小時,取上清液,回收溶劑,粉碎成干粉,粉碎成粉末;
[0024]第二步,取第一步獲得的300g粉末,并加水適量溶解完全,以40%氫氧化鈉溶液調 節pH值至7.0,攪勻,4°C冷藏72小時,濾過,濾液加入蔗糖300g,攪拌使溶解,再加入香精 15g,加水制成1000ml,攪勻,靜置12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