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治療痔瘡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治療痔瘡的中藥。
【背景技術】
[0002]靜脈曲張學說,認為痔是直腸下段黏膜下和肛管皮膚下的靜脈叢淤血、擴張和屈曲所形成的靜脈團。然而目前廣為接受的理論是Thomson的肛墊下移學說,認為痔原本是肛管部位正常的解剖結構,即血管墊,是齒狀線及以上1.5cm的環狀海綿樣組織帶。只有肛墊組織發生異常并合并有癥狀時,才能稱為痔,才需要治療,治療目的是解除癥狀,而非消除痔體。
[0003]臨床表現主要表現為便血,便血的性質可為無痛、間歇性、便后鮮血,便時滴血或手紙上帶血,便秘、飲酒或進食刺激性食物后加重。單純性內痔無疼痛僅墜脹感,可出血,發展至脫垂,合并血栓形成、嵌頓、感染時才出現疼痛
[0004]目前西醫臨床上治療痔瘡的中藥多選治療靜脈曲張的藥物或硬化劑。嚴重者采取手術治療。
[0005]發明所涉及藥材均可見記載于《中華本草》。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用于治療痔瘡的中藥,通過選擇合適的藥材及其配比,達到安全有效治愈痔瘡的目的。
[0007]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8]—種用于治療痔瘡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藥材制備而成:馬齒菜10份、五倍子20份、蒲公英15份、陳皮10份、黃柏9份、北豆根9份、無花果12份、黃柏1份。
[0009]發明人認為:飲食、作息不規律,濕熱下注肛門,絡脈瘀滯。另肺部與大腸互為表里,肺部有恙則腸道不暢。多種原因共同導致痔瘡病發。
[0010]本發明運用:馬齒菜收斂止血;五倍子斂肺降火,澀腸止瀉;蒲公英收斂止血;陳皮理氣健脾;黃柏清熱燥濕;北豆根解毒斂瘡;無花果清腸解毒;黃柏清熱燥濕。諸藥合用,共奏清熱燥濕、消腫止痛的功效,有效治療痔瘡。
[0011]下面結合臨床實驗數據說明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0012]!、一般資料
[0013]發明人2012年12月-2014年12月間共收集痔瘡患者70例,均來自肛腸科門診,年齡25?60歲,男性40例,女性30例。病程I年?8年。
[0014]診斷標準:
[0015]1.內痔的診斷
[0016]第一期:無癥狀,僅于便時帶血,肛門鏡檢查齒狀線上方可見黏膜呈結節狀突起。
[0017]第二期:排便時間歇性帶血、滴血或射血,內痔便時脫出,便后自行還納。
[0018]第二期:排便時內痔脫出,不能還納。
[0019]2.外痔的診斷
[0020]炎性外痔:肛緣皮膚損傷或感染后,皺襞突起,呈紅、腫、熱、痛的炎性表現。
[0021 ]血栓性外痔:肛門靜脈叢內有血栓形成,皮下隆起、疼痛者。
[0022]結締組織性外痔:因慢性炎癥反復刺激引起肛緣皮膚纖維化、結締組織增生,形成皮贅者,亦稱贅皮外痔。
[0023]靜脈曲張性外痔:久蹲或吸引時,肛門皮下腫脹,可見曲張的靜脈團,不能立即消散者。
[0024]3.混合痔的診斷
[0025]由齒狀線上下同一方位的直腸(痔內靜脈叢)和肛門(痔外靜脈叢)靜脈叢擴張、屈曲、相互吻合,括約肌問溝消失,使上下形成一整體者。
[0026]符合上述診斷標準,年齡大于18歲的患者。
[0027]排除標準:妊娠期、哺乳期婦女;合并嚴重心肺肝腎疾病者。
[0028]2、試驗方法
[0029]所有患者口服本發明按照實施例1制得的煎劑,每日3次。療程6周。
[0030]3、療效標準與治療結果
[0031]3.1療效標準
[0032]按照《痔瘡病診斷及療效評定標準》進行判定。
[0033]①痊愈:治療后肛鏡檢查黏膜恢復正常,出血及脫垂消失;
[0034]②有效:治療后肛鏡檢查黏膜處于輕度充血狀態,出血消失,脫垂明顯改善;
[0035]③無效:治療后肛鏡檢查、出血及脫垂均無明顯改善
[0036]3.2治療結果
[0037]70例患者痊愈47例,有效19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94%。治療期間2例出現輕度腹瀉,未見其他明顯不良反應。可見本發明用于治療痔瘡安全有效,具有推廣應用的價值。
【具體實施方式】
[0038]為了更好地理解和實施本發明,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
[0039]實施例1
[0040]稱取:馬齒菜10克、五倍子20克、蒲公英15克、陳皮10克、黃柏9克、北豆根9克、無花果12克、黃柏10克;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時,過濾;濾渣加6倍量水,煎煮I小時,過濾;合并濾液,濃縮至120克,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煎劑。
[0041 ]用于治療痔瘡。口服,每日分早中晚三次服用。
[0042]實施例2
[0043]稱取:馬齒菜10克、五倍子20克、蒲公英15克、陳皮10克、黃柏9克、北豆根9克、無花果12克、黃柏1克;加1倍量水,煎煮2小時,過濾;濾渣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時,過濾;合并濾液,濃縮,干燥,包裝,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散劑。
[0044]用于治療痔瘡。口服,每日服用一次。
[0045]實施例3
[0046]稱取:馬齒菜10克、五倍子20克、蒲公英15克、陳皮10克、黃柏9克、北豆根9克、無花果12克、黃柏1克;加6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I小時,合并煎煮液,濃縮,干燥,裝入膠囊殼,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膠囊劑。
[0047]用于治療痔瘡。口服,每日分早晚兩次服用。
【主權項】
1.一種用于治療痔瘡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藥材制備而成:馬齒菜10份、五倍子20份、蒲公英15份、陳皮10份、黃柏9份、北豆根9份、無花果12份、黃柏10份,其制備方法為:稱取:馬齒菜10份、五倍子20份、蒲公英15份、陳皮10份、黃柏9份、北豆根9份、無花果12份、黃柏10份;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時,過濾;濾渣加6倍量水,煎煮I小時,過濾;合并濾液,濃縮至120份,即得煎劑;上述份均是指重量份。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療痔瘡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其制備方法為:稱取:馬齒菜10份、五倍子20份、蒲公英15份、陳皮10份、黃柏9份、北豆根9份、無花果12份、黃柏10份;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時,過濾;濾渣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時,過濾;合并濾液,濃縮,干燥,包裝,即得散劑;上述份均是指重量份。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療痔瘡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其制備方法為:稱取:馬齒菜10份、五倍子20份、蒲公英15份、陳皮10份、黃柏9份、北豆根9份、無花果12份、黃柏10份;加6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I小時,合并煎煮液,濃縮,干燥,裝入膠囊殼,即得膠囊劑;上述份均是指重量份。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治療痔瘡的中藥,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藥材制備而成:馬齒菜10份、五倍子20份、蒲公英15份、陳皮10份、黃柏9份、北豆根9份、無花果12份、黃柏10份。本發明運用:馬齒菜收斂止血;五倍子斂肺降火,澀腸止瀉;蒲公英收斂止血;陳皮理氣健脾;黃柏清熱燥濕;北豆根解毒斂瘡;無花果清腸解毒;黃柏清熱燥濕。諸藥合用,共奏清熱燥濕、消腫止痛的功效,有效治療痔瘡。臨床實驗證明,本發明能夠安全有效治療痔瘡。
【IPC分類】A61P9/14, A61K36/756, A61K35/64
【公開號】CN105497237
【申請號】CN201610051983
【發明人】逄淑芳, 管延亮, 張曉燕, 逄淑德, 王美霞
【申請人】逄淑芳
【公開日】2016年4月20日
【申請日】2016年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