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栓支架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取栓支架裝置。
【背景技術】
[0002]腦梗死(cerebralinfarct1n,CI)是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的總稱,包括腦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腦栓塞等,約占全部腦卒中的70%,是腦血液供應障礙引起腦部病變。腦梗死是由于腦組織局部供血動脈血流的突然減少或停止,造成該血管供血區的腦組織缺血、缺氧導致腦組織壞死、軟化,并伴有相應部位的臨床癥狀和體征,如偏癱、失語等神經功能缺失的癥候。腦梗死發病24?48h后,腦CT掃描可見相應部位的低密度灶,邊界欠清晰,可有一定的占位效應。腦MRI檢查能較早期發現腦梗死,表現為加權圖像上T1在病灶區呈低信號,T2呈高信號,MRI能發現較小的梗死病灶。
[0003]目前,對應缺血性卒中的臨床治療主要采用藥物溶栓和機械取栓。
[0004]藥物溶栓的不足是:只適用于體積較小的血栓,對大體積血栓栓塞的治療效果不理想,大約只有3-5%的患者適合做藥物溶栓治療。
[0005]機械取栓是將取栓器輸送至病變位置,然后通過鞘管將血栓取出至體外,機械取栓包括以下幾種方法:血栓切除術,這種方法取栓徹底,但對血管壁損傷過大,極易引起各種并發癥;激光取栓,這種方法操作難度大,激光能量過低則無效,能量過高則損傷血管,而且,同樣引起各種炎癥,抓捕器取栓,對血管壁損傷很小,但是經常不能套住血凝塊;補栓網取栓,雖然操作簡單,但因補栓網體積較大而無法在顱內血管使用。
[0006]雖然中國專利011148896公開了一種可用于顱內血管的可回收血栓臨時濾器的發明專利,在取栓時的不足是支撐力不足,血栓固定不牢固,容易脫落,無保護,而且結構復雜ο
[0007]由此可見,利用目前的公開的技術進行取栓,血管壁上的斑塊和破碎的血栓塊很容易脫落,流向遠端血管,造成新的栓塞的風險。
[0008]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CN104068912公開了一種顱內血管取栓器及取栓裝置,其是由外層支架和內層支架構成,所述內外層支架均構成網狀,且外層支架包覆在內層支架夕卜,兩者之間形成間隙,在捕獲血栓之后的回收過程中,通過內外層支架件的間隙牢固固定血栓,其實質性不足是:這個器械,未考慮顱內的血管情況,顱內血管非常迂曲并且直徑基本在4ΜΜ內,這種支架疊加的做法要求導管內外徑很大,而且裝配到導管內會形成非常堅硬的導管段,導致無法通過迂曲的顱內血管到達栓塞處。即使到達頸動脈段,在捕捉過程中,血塊能通過內外層支架間隙的夾住,但由于內層支架網孔過小無法使血塊進入內層支架內導致血塊不穩定狀態,在取栓過程中,當血液流動進入內層支架內,從內層支架內部沖擊夾層內的血塊,使血塊從外層支架流出,因此,無法解決血栓塊脫落造成新的栓塞的實質性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0009]本發明的目的是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捕捉性能高、取栓干凈、防止血管痙攣、恢復血流速度快的取栓支架裝置。
[0010]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取栓支架裝置,包括取栓支架、輸送導絲、導向導絲和標記環,所述近端取栓支架、遠端保護支架呈兩端封口的網狀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栓支架是由近端取栓支架和遠端保護支架組成,所述標記環包括中段標記環、近端標記環和遠端標記,所述遠端保護支架近端經中段標記環與近端取栓支架遠端固定連接,遠端與遠端標記及導向導絲固定連接,通過導向導絲可以起到導向及減少支架輸送過程中對微導管的壓迫和對血管的刺激的作用,防止血管痙攣,通過遠端保護支架可以拾取近端取栓支架脫落的血塊,有效防止血栓脫落于血管內,解決了血栓脫落造成新的栓塞問題,所述近端取栓支架近端與近端標記環及輸送導絲相連接,通過近端標記環及中段標記可以精確的定位近端取栓支架的釋放位置,準確抓取血栓,近端取栓支架的網孔可以使血栓嵌入到內部,當在拉拽血栓的過程中血栓脫落,遠端保護支架的小網孔即可以有效防止血栓脫落于血管內,解決了血栓脫落造成新的栓塞的技術問題。
[0011]本發明所述遠端保護支架的網格空隙比近端取栓支架的網格空隙小,以使遠端保護支架收集近端取栓支架脫落的血塊,避免血塊再次脫落于血管內,達到進一步防止血栓脫落的作用。
[0012]本發明所述近端取栓支架和遠端保護支架的網格間隙由近端向遠端逐漸縮小,以利于進一步降低血栓脫落的危險。
[0013]本發明所述導向導絲和標記環是由鉑金絲呈螺旋狀繞制而成,以達到作為遠端標記及導向導絲使用的作用。
[0014]本發明所述中段標記環是由鉑金絲呈螺旋繞制而成,以達到用于封閉近端取栓支架和遠端保護支架的作用,同時,還當做中段標記使用的作用。
[0015]本發明由于采用上述結構,具有結構簡單、定位精確、捕捉性能高、取栓干凈、防止血管痙攣、恢復血流速度快等優點。
【附圖說明】
[0016]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是本發明的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8]附圖標記:遠端保護支架1、輸送導絲2、導向導絲及標記3、血栓4近端取栓支架5、中段標記環6、近端標記環7、微導管8、血管9。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如附圖所示,一種取栓支架裝置,包括取栓支架、輸送導絲2、導向導絲3和標記環,所述近端取栓支架5、遠端保護支架1呈兩端封口的網狀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栓支架是由近端取栓支架5和遠端保護支架1組成,所述標記環包括中段標記環6、近端標記環7和遠端標記,所述遠端保護支架1近端經中段標記環6與近端取栓支架5遠端固定連接,遠端與遠端標記及導向導絲3固定連接,通過導向導絲可以起到導向及減少支架輸送過程中對微導管的壓迫和對血管的刺激的作用,防止血管痙攣,通過遠端保護支架可以拾取近端取栓支架脫落的血塊,有效防止血栓脫落于血管內,解決了血栓脫落造成新的栓塞問題,所述近端取栓支架5近端與近端標記環7及輸送導絲2相連接,通過輸送導絲2及中段標記環7可以精確的定位近端取栓支架的釋放位置,準確抓取血栓,近端取栓支架5的網孔可以使血栓嵌入到內部,當在拉拽血栓的過程中血栓脫落,遠端保護支架1的小網孔即可以有效防止血栓脫落于血管內,解決了血栓脫落造成新的栓塞的技術問題。
[0020]本發明所述遠端保護支架1的網格空隙比近端取栓支架5的網格空隙小,以使遠端保護支架1收集近端取栓支架5脫落的血塊,避免血塊再次脫落于血管內,達到進一步防止血栓脫落的作用。
[0021]本發明所述近端取栓支架5和遠端保護支架1的網格間隙由近端向遠端逐漸縮小,以利于進一步降低血栓脫落的危險。
[0022]本發明所述導向導絲3和標記環是由鉑金絲呈螺旋狀繞制而成,以達到作為遠端標記及導向導絲使用的作用。
[0023]本發明所述中段標記環是由鉑金絲呈螺旋繞制而成,以達到用于封閉近端取栓支架5並遠端保護支架1的作用,同時,還當做中段標記使用的作用。
[0024]本發明在臨床做介入治療時,首先通過血管造影確定顱內血管病變位置,微導絲導引微導管8從股動脈或肱動脈導入血管9內并穿過血栓處,撤出微導絲,通過輸送導絲將本發明在微導管8中穿過病變位置并通過導向導絲及標記環3、中段標記環6和近端標記環7精確定位,使近端取栓支架正好位于血栓處,回撤微導管8使本發明在血管內釋放,遠端保護支架1和近端取栓支架5在形狀記憶合金的彈性作用下張開,遠端保護支架1與血管壁貼合,近端取栓支架5在血栓中張開使血栓進入到支架網孔中,然后,拉動輸送導絲2,使近端取栓支架5帶動抓捕到的血栓回撤,在回拉的過程中,大塊的血塊經近端取栓支架5獲取,經近端取栓支架5脫落或溢出的小塊的血塊經遠端保護支架1攔截,避免了脫落的血塊經血管流入到狹窄部位而形成新的栓塞,直至將本發明和血栓撤出到導引導管中一起撤出人體夕卜,完成取栓過程。
[0025]本發明由于采用上述結構,具有結構簡單、定位精確、捕捉性能高、取栓干凈、防止血管痙攣、恢復血流速度快等優點。
【主權項】
1.一種取栓支架裝置,包括取栓支架、輸送導絲、導向導絲和標記環,所述近端取栓支架、遠端保護支架呈兩端封口的網狀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栓支架是由近端取栓支架和遠端保護支架組成,所述標記環包括中段標記環、近端標記環和遠端標記,所述遠端保護支架近端經中段標記環與近端取栓支架遠端固定連接,遠端與遠端標記及導向導絲固定連接,所述近端取栓支架近端與近端標記環及輸送導絲相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取栓支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遠端保護支架的網格空隙比近端取栓支架的網格空隙小。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取栓支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取栓支架和遠端保護支架的網格間隙由近端向遠端逐漸縮小。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取栓支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導絲和標記環呈螺旋狀繞制而成。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取栓支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段標記環呈螺旋繞制ΟΤΙ D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取栓支架裝置,包括取栓支架、輸送導絲、導向導絲和標記環,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栓支架是由前取栓支架和后取栓支架組成,所述標記環包括中段標記環和近端標記環,所述前取栓支架后端經中段標記環與后取栓支架固定連接,前端與導向導絲固定連接,以利于有效的減少前取栓支架對血管的刺激,防止取栓過程中的血管痙攣,所述后取栓支架后端與近端標記環固定連接,所述輸送導絲前端與近端標記環相連接,后端與微導管相連接,以使前取栓支架和后取栓支架的相繼取栓,有效防止血栓脫落于血管內,本發明由于采用上述結構,具有結構簡單、捕捉性能高、取栓干凈、防止血管痙攣、恢復血流速度快等優點。
【IPC分類】A61B17/221
【公開號】CN105476689
【申請號】CN201510997689
【發明人】王東海, 田立劍, 俞華灃, 畢俊超, 劉文澤
【申請人】威海維心醫療設備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4月13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