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上肢康復訓練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上肢康復訓練機。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上肢康復訓練機,康復訓練效果不理想,手臂、手腕難以達到靈活舒適的訓練效果,亟待改進。
【發明內容】
[0003](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0004]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上肢康復訓練機,以解決現有技術的上肢康復訓練機的康復訓練效果不理想的問題。
[0005](二)技術方案
[0006]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上肢康復訓練機,包括機架、設于所述機架內的電機、連接于所述電機上的輸出齒輪、以及與所述輸出齒輪相嚙合的傳動齒輪,所述傳動齒輪中心設有傳動軸,所述傳動軸安裝于軸架上,所述傳動軸的兩端各安裝一個沿其徑向延伸的曲柄,所述曲柄的另一端垂直向外延伸有轉軸,所述機架的兩外側邊位于轉軸后方向外延伸有支撐軸,所述轉軸和支撐軸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0007]還包括一前臂架,所述前臂架的中部轉動連接于所述轉軸上,所述前臂架的后部設有條形槽,所述支撐軸安裝于所述條形槽內并與所述條形槽形成滑動連接;所述前臂架的前端頂部設有孔槽,所述孔槽內安裝有緩沖桿,所述緩沖桿伸進孔槽的側壁上具有一個凸臺,兩個彈簧一分別套在緩沖桿凸臺兩側,所述孔槽端部設有槽蓋用于將兩個彈簧一封閉在孔槽內;所述緩沖桿的外端部鉸接于一轉動桿的中部并將轉動桿分成轉動上桿和轉動下桿,所述前臂架的外側還設有一鉸接座,所述鉸接座通過一鉸接桿與所述轉動下桿的外端部相鉸接;所述轉動上桿在靠近端部處設有滑槽,所述滑槽內設有導柱,所述導柱上安裝有彈簧二,所述轉動上桿的中部位置設有一螺紋孔;
[0008]還包括一滑板和連接臂,所述滑板頂部兩側分別設有一轉輪,所述滑板底部兩側分別設有一滑塊,所述滑塊設有一通孔,所述滑塊滑動安裝于所述滑槽內,所述滑塊的通孔穿設于所述導柱上以使所述滑塊一側壁頂抵于所述彈簧二;所述連接臂上設有一連接孔,所述連接孔與所述轉動上桿的螺紋孔同軸設置,一螺釘穿過所述連接孔后螺合于所述螺紋孔上并使所述連接臂相對所述轉動上桿自由轉動,所述連接臂兩側壁上有設有凹弧部,所述滑板上的轉輪嵌合于所述凹弧部;
[0009]所述轉動上桿的頂端設有扶手部。
[0010]所述電機為步進電機。
[0011](三)有益效果
[0012]本發明相比較于現有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本發明通過電機轉動帶動前臂架做扇形轉動,從而帶動固定于其上的前臂做扇形轉動,前臂的轉動勢必會帶動后臂一起運動,從而達到鍛煉手臂的目的,同時,手腕可沿前臂所在直線方向來回擺動,緩沖桿的設計對手腕的運動起到了緩沖作用,保護手腕不受傷害,同時手腕還可向手臂的兩側方向做有限幅度的擺動,從而達到康復手腕的目的,同時又可以有效避免手腕因隨意轉動過大而造成二次傷害。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發明的上肢康復訓練機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2為本發明的前臂架的剖視圖。
[0016]圖3為本發明的傳動桿的結構視圖。
[0017]圖4為本發明的轉動上桿的局部視圖。
[0018]圖5為本發明的滑板的結構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發明,但不用來限制本發明的范圍。
[0020]如圖1至圖5所示,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上肢康復訓練機,其包括機架1、設于所述機架1內的電機2、連接于所述電機2上的輸出齒輪3、以及與所述輸出齒輪3相嚙合的傳動齒輪4,所述傳動齒輪4中心設有傳動軸5,所述傳動軸5安裝于軸架6上,所述傳動軸5的兩端各安裝一個沿其徑向延伸的曲柄7,所述曲柄7的另一端垂直向外延伸有轉軸8,所述機架1的兩外側邊位于轉軸8后方向外延伸有支撐軸9,所述轉軸8和支撐軸9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0021]所述上肢康復訓練機還包括一前臂架10,所述前臂架10的中部轉動連接于所述轉軸8上,所述前臂架10的后部設有條形槽11,所述支撐軸9安裝于所述條形槽11內并與所述條形槽11形成滑動連接;因此當電機啟動后,通過輸出齒輪、傳動齒輪帶動傳動軸轉動,傳動軸進而帶動轉軸以傳動軸為軸心做圓周運動,由于前臂架后方的條形槽限位于支撐軸內,因此前臂架將呈扇形形狀作擺動,由于轉軸的圓周運動使得支撐軸在條形槽內往復滑動。
[0022]所述前臂架10的前端頂部設有孔槽12,所述孔槽12內安裝有緩沖桿13,所述緩沖桿13伸進孔槽12的側壁上具有一個凸臺14,兩個彈簧一 15分別套在緩沖桿13凸臺14兩側,所述孔槽12端部設有槽蓋16用于將兩個彈簧一 15封閉在孔槽12內;所述緩沖桿13的外端部鉸接于一轉動桿的中部并將轉動桿分成轉動上桿17和轉動下桿18,所述前臂架10的外側還設有一鉸接座19,所述鉸接座19通過一鉸接桿20與所述轉動下桿18的外端部相鉸接;所述轉動上桿17在靠近端部處設有滑槽21,所述滑槽21內設有導柱22,所述導柱22上安裝有彈簧二 23,所述轉動上桿17的中部位置設有一螺紋孔24。
[0023]還包括一滑板25和連接臂26,所述滑板25頂部兩側分別設有一轉輪27,所述滑板25底部兩側分別設有一滑塊28,所述滑塊28設有一通孔29,所述滑塊28滑動安裝于所述滑槽21內,所述滑塊28的通孔29穿設于所述導柱22上以使所述滑塊28—側壁頂抵于所述彈簧二23;所述連接臂26上設有一連接孔(未圖示),所述連接孔與所述轉動上桿17的螺紋孔24同軸設置,一螺釘30穿過所述連接孔后螺合于所述螺紋孔24上并使所述連接臂26相對所述轉動上桿17自由轉動,所述連接臂26兩側壁上有設有凹弧部31,所述滑板25上的轉輪27嵌合于所述凹弧部31。
[0024]所述轉動上桿17的頂端設有扶手部32。
[0025]所述電機2為步進電機。
[0026]使用時,將前臂放置或固定于前臂架上,前臂可隨著前臂架的扇形轉動而隨其轉動;人的手握住扶手部,由于采用緩沖桿、轉動桿、鉸接桿和鉸接座的設計,手腕可以轉動桿中部為軸心,沿手臂所在直線方向來回自由擺動,由于兩個彈簧一和緩沖桿的設計,使得手腕在擺動過程中得到有效的緩沖;當手腕向手臂的兩側邊方向做左右擺動時,扶手部通過連接臂對力進行傳導,連接臂上的凹弧部將力施加于滑板的轉輪上,由于滑板又限位于滑槽內,因此連接臂驅動滑板沿滑槽移動,進而壓縮滑槽內的彈簧二,使得連接臂只能做有限角度的左右擺動,且擺動角度越大阻力越大,因此人的手腕不僅可以左右擺動,前后擺動,而且可限制左右擺動幅度,在前后擺動時,提供了對腕部的緩沖,該腕部的緩沖效果在整個上肢被電機帶動時同樣具備。
[0027]本發明通過電機轉動帶動前臂架做扇形轉動,從而帶動固定于其上的前臂做扇形轉動,前臂的轉動勢必會帶動后臂一起運動,從而達到鍛煉手臂的目的,同時,手腕可沿前臂所在直線方向來回擺動,緩沖桿的設計對手腕的運動起到了緩沖作用,保護手腕不受傷害,同時手腕還可向手臂的兩側方向做有限幅度的擺動,從而達到康復手腕的目的,同時又可以有效避免手腕因隨意轉動過大而造成二次傷害。
[0028]當然,以上僅是本發明的具體應用范例,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構成任何限制。除上述實施例外,本發明還可以有其它實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發明所要求保護的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上肢康復訓練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設于所述機架內的電機、連接于所述電機上的輸出齒輪、以及與所述輸出齒輪相嗤合的傳動齒輪,所述傳動齒輪中心設有傳動軸,所述傳動軸安裝于軸架上,所述傳動軸的兩端各安裝一個沿其徑向延伸的曲柄,所述曲柄的另一端垂直向外延伸有轉軸,所述機架的兩外側邊位于轉軸后方向外延伸有支撐軸,所述轉軸和支撐軸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還包括一前臂架,所述前臂架的中部轉動連接于所述轉軸上,所述前臂架的后部設有條形槽,所述支撐軸安裝于所述條形槽內并與所述條形槽形成滑動連接;所述前臂架的前端頂部設有孔槽,所述孔槽內安裝有緩沖桿,所述緩沖桿伸進孔槽的側壁上具有一個凸臺,兩個彈簧一分別套在緩沖桿凸臺兩側,所述孔槽端部設有槽蓋用于將兩個彈簧一封閉在孔槽內;所述緩沖桿的外端部鉸接于一轉動桿的中部并將轉動桿分成轉動上桿和轉動下桿,所述前臂架的外側還設有一鉸接座,所述鉸接座通過一鉸接桿與所述轉動下桿的外端部相鉸接;所述轉動上桿在靠近端部處設有滑槽,所述滑槽內設有導柱,所述導柱上安裝有彈簧二,所述轉動上桿的中部位置設有一螺紋孔; 還包括一滑板和連接臂,所述滑板頂部兩側分別設有一轉輪,所述滑板底部兩側分別設有一滑塊,所述滑塊設有一通孔,所述滑塊滑動安裝于所述滑槽內,所述滑塊的通孔穿設于所述導柱上以使所述滑塊一側壁頂抵于所述彈簧二;所述連接臂上設有一連接孔,所述連接孔與所述轉動上桿的螺紋孔同軸設置,一螺釘穿過所述連接孔后螺合于所述螺紋孔上并使所述連接臂相對所述轉動上桿自由轉動,所述連接臂兩側壁上有設有凹弧部,所述滑板上的轉輪嵌合于所述凹弧部; 所述轉動上桿的頂端設有扶手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上肢康復訓練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為步進電機。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上肢康復訓練機,包括機架、設于所述機架內的電機、連接于所述電機上的輸出齒輪、以及與所述輸出齒輪相嚙合的傳動齒輪,所述傳動齒輪中心設有傳動軸,所述傳動軸安裝于軸架上,所述傳動軸的兩端各安裝一個沿其徑向延伸的曲柄,所述曲柄的另一端垂直向外延伸有轉軸,所述機架的兩外側邊位于轉軸后方向外延伸有支撐軸,所述轉軸和支撐軸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本發明達到康復手腕和手臂的目的,同時又可以有效避免手腕因隨意轉動過大而造成二次傷害。
【IPC分類】A61H1/02
【公開號】CN105456003
【申請號】CN201610016827
【發明人】林建民
【申請人】林建民
【公開日】2016年4月6日
【申請日】2016年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