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急診應對骨傷外傷用新型冰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醫院護理科常用醫療器械,特別涉及一種急診應對骨傷外傷用新型冰袋。
【背景技術】
[0002]冰袋為醫院護理科最常用的小型醫療器械之一,冰袋冰敷常用于物理治療方法,是將冰塊或冰水混合物貼覆于患處或特定部位,可以起到消腫止血、減輕疼痛的效果,從而達到緩解或治療疾病的目的。人體組織尤其是軟性組織受傷后會進入腫、脹、癢、熱、痛的應急傷害期。人體生理反應隨溫度變化差異顯著,一方面,當溫度降至二十攝氏度時,骨胳肌的肌紡錘反射會受到抑制,肌肉張力減弱,痛覺神經傳導也會變慢或被阻斷,低于十攝氏度時,能夠舒緩組織應急反射,令受傷破損的細胞和毛細血管收縮、減輕出血、弱化細胞代謝產物對神經末梢的刺激和壓迫、緩和發炎情況,可以有效的緩解疼痛。另一方面,低溫會強化膠原蛋白纖維(肌腱、韌帶、軟骨等),使受傷的肌肉、肌腱傷害不因自體組織應激反應而加劇傷害。此時及早進行局部冷敷降溫可以有效保護身體免受二次創害。冰敷常用在急性傷害當中,如外科手術、運動損害、高熱發炎等情況。雖然治療效果顯著,但受到現有冰袋的制約,冰敷療法仍然存在諸多缺陷與不足,如冰袋充冷時大多會凝固為塊狀,緊急使用時針對冰敷部位很難做到完全貼合,尤其是關節或身體曲線部位;基本沒有針對性的藥物治療效果;冰袋內制冷劑外泄,感染創傷部位等。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急診應對骨傷外傷用新型冰袋。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急診應對骨傷外傷用新型冰袋包括內袋和外袋,內袋內部形成一主容腔,內、外袋之間形成一環形的夾層腔,其中主容腔內填充有混合溶液,夾層腔內填塞有復方中藥,所述混合溶液由以下組分按照所示重量份比例配制,去離子水20份、甘油15份、甲紫溶液2份;所述復方中藥由以下組分按照所示重量份比例配制,接骨草15份、土元8份、血竭8份、枳殼5份、骨碎補5份、鐵螞蟥3份、續斷3份、炙甘草1份。如此設計,內袋主容腔內盛裝的混合液體用于充儲冷,可于冰箱或冷庫中將攝取冷量并儲存,夾層腔的中藥為合理配伍的中藥組分,在冰敷的同時可以再接觸面發揮藥效。其中混合溶液中去離子水和甘油為主要的儲冷媒,甘油可使整個冷媒體系的凝固點降低,保證在零度以下冷媒不凝固結冰、成塊固形,甲紫溶液用作指示劑,甘油雖然降低了冷媒凝固點,但其不適宜與冷敷皮膚表面直接接觸,尤其實在夾層腔復方中藥透袋的情況下,甘油的滲出會直接影響復方中藥的藥效作用,因此甲紫溶液可用于指示內、外袋體的有無滲漏,同時甲紫溶液也具有一定的消毒功能,在滲漏情況發生時可有效抵消甘油的負面作用;復方中藥的滲透起效設計,賦予了本冰袋在冰敷部位低溫情況下更好的藥效發揮,其中,接骨草:味辛、苦,性溫;歸肝、腎經;活血散瘀,消腫止咳,治跌打扭傷,痄腮,閉經,咳嗽。土元:味咸,性寒,有小毒;歸肝經;破瘀血,續筋骨,用于筋骨折傷,瘀血經閉,癥瘕痞塊。血竭:味甘咸,性平,有小毒;歸心、肝、脾經;散瘀定痛,止血生肌,治跌打折損,內傷瘀痛;外傷出血不止,瘰疬,臁瘡潰久不合。
[0005]作為優化,所述夾層腔內還設有若干連接內袋與外袋的連接臂,所述內袋、外袋與連接臂均為兩層結構,兩層結構之間夾設有一層導冷層,該導冷層為一層0.5mm厚的鋁片,其中內袋、外袋與連接臂均為柔性材質,外袋上針刺有大量藥物滲透孔。如此設計,針對特殊部位,混合溶液在低溫情況下,甘油使混合溶液呈現膏狀黏著,可針對特殊部位完全貼合,鋁片質軟,可進一步輔助固形,夾層腔內的中藥即透過藥物滲透孔滲出,貼皮發揮藥效。
[0006]作為優選配比范圍,
[0007]作為優化,本急診應對骨傷外傷用新型冰袋所述混合溶液的制備方法為,按所述重量份比例取各組分,在溫度60°C水浴環境下,向去離子水中倒入甘油,離心混合30min,然后在溫度0°C冰鹽浴中降溫至5°C以下后取出,邊攪拌邊倒入甲紫溶液,至全部溶解,混合溶液呈紫色;所述復方中藥的制備方法為,按所述重量份比例取各組分,將接骨草15份、土元8份、血竭8份、枳殼5份、骨碎補5份、鐵螞蟥3份、續斷3份、炙甘草1份混合后研碎,過200目篩,再攪拌混合均勻。
[0008]本發明一種急診應對骨傷外傷用新型冰袋結構簡單、成本低廉、易于制造、使用方便,通過結構上的巧妙設計和內容物的優化搭配制備,使其具有貼合完全緊密、治療效果明顯的優點。
【附圖說明】
[0009]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一種急診應對骨傷外傷用新型冰袋作進一步說明:
[0010]圖1是本急診應對骨傷外傷用新型冰袋的橫剖截面結構示意圖;
[0011 ]圖2是本急診應對骨傷外傷用新型冰袋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0012]圖中:1_內袋、2外袋、3-主容腔、4-夾層腔、5-連接臂、6-導冷層、7-藥物滲透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13]實施方式1:如圖1、2所示,本急診應對骨傷外傷用新型冰袋,其特征是:包括內袋1和外袋2,內袋1內部形成一主容腔3,內、外袋1、2之間形成一環形的夾層腔4,其中主容腔3內填充有混合溶液,夾層腔4內填塞有復方中藥,所述混合溶液由以下組分按照所示重量份比例配制,去離子水20份、甘油15份、甲紫溶液2份;所述復方中藥由以下組分按照所示重量份比例配制,接骨草15份、土元8份、血竭8份、枳殼5份、骨碎補5份、鐵螞蟥3份、續斷3份、炙甘草1份。所述夾層腔4內還設有若干連接內袋與外袋的連接臂5,所述內袋1、外袋2與連接臂5均為兩層結構,兩層結構之間夾設有一層導冷層6,該導冷層6為一層0.2mm厚的鋁片,其中內袋1、外袋2與連接臂5均為柔性材質,外袋2上針刺有大量藥物滲透孔7。
[0014]本急診應對骨傷外傷用新型冰袋所述混合溶液比例為,按重量份比例計,去離子水20份、甘油15份、甲紫溶液2份;所述復方中藥由以下組分按照所示重量份比例配制,接骨草15份、土元8份、血竭8份、枳殼5份、骨碎補5份、鐵螞蟥3份、續斷3份、炙甘草1份,按所述重量份比例取各組分,在溫度60°C水浴環境下,向去離子水中倒入甘油,離心混合30min,然后在溫度0°C冰鹽浴中降溫至5°C以下后取出,邊攪拌邊倒入甲紫溶液,至全部溶解,混合溶液呈紫色;所述復方中藥的制備方法為,按所述重量份比例取各組分,將接骨草15份、土元8份、血竭8份、枳殼5份、骨碎補5份、鐵螞蟥3份、續斷3份、炙甘草1份混合后研碎,過200目篩,再攪拌混合均勻。
[0015]上述實施方式旨在舉例說明本發明可為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實現或使用,對上述實施方式進行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故本發明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任何符合本權利要求書或說明書描述,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性、創造性特點的方法、工藝、產品,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急診應對骨傷外傷用新型冰袋,其特征是:包括內袋(1)和外袋(2),內袋(1)內部形成一主容腔(3),內、外袋(1、2)之間形成一環形的夾層腔(4),其中主容腔(3)內填充有混合溶液,夾層腔(4)內填塞有復方中藥,所述混合溶液由以下組分按照所示重量份比例配制,去離子水20份、甘油15份、甲紫溶液2份;所述復方中藥由以下組分按照所示重量份比例配制,接骨草15份、土元8份、血竭8份、枳殼5份、骨碎補5份、鐵螞蟥3份、續斷3份、炙甘草1份。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急診應對骨傷外傷用新型冰袋,其特征是:所述夾層腔(4)內還設有若干連接內袋與外袋的連接臂(5),所述內袋(1)、外袋(2)與連接臂(5)均為兩層結構,兩層結構之間夾設有一層導冷層(6),該導冷層(6)為一層0.5mm厚的鋁片,其中內袋(1)、外袋(2)與連接臂(5)均為柔性材質,外袋(2)上針刺有大量藥物滲透孔(7)。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急診應對骨傷外傷用新型冰袋,其特征是:所述混合溶液的制備方法為,按所述重量份比例取各組分,在溫度60°C水浴環境下,向去離子水中倒入甘油,離心混合30min,然后在溫度0°C冰鹽浴中降溫至5°C以下后取出,邊攪拌邊倒入甲紫溶液,至全部溶解,混合溶液呈紫色;所述復方中藥的制備方法為,按所述重量份比例取各組分,將接骨草15份、土元8份、血竭8份、枳殼5份、骨碎補5份、鐵螞蟥3份、續斷3份、炙甘草1份混合后研碎,過200目篩,再攪拌混合均勻。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急診應對骨傷外傷用新型冰袋。本急診應對骨傷外傷用新型冰袋包括內袋和外袋,內袋內部形成一主容腔,內、外袋之間形成一環形的夾層腔,其中主容腔內填充有混合溶液,夾層腔內填塞有復方中藥,所述混合溶液由以下組分按照所示重量份比例配制,去離子水20份、甘油15份、甲紫溶液2份;所述復方中藥由以下組分按照所示重量份比例配制,接骨草15份、土元8份、血竭8份、枳殼5份、骨碎補5份、鐵螞蟥3份、續斷3份、炙甘草1份。本發明通過結構上的巧妙設計和內容物的優化搭配制備,使其具有貼合完全緊密、治療效果明顯的優點。
【IPC分類】A61K36/896, A61F7/10, A61K35/64, A61K36/889, A61P19/08, A61M35/00
【公開號】CN105434101
【申請號】CN201511030292
【發明人】劉寶龍, 張茂全, 高魯, 楊浩
【申請人】劉寶龍
【公開日】2016年3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