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傷創面網狀植皮術后專用敷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醫學敷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燒傷創面網狀植皮術后專用敷料。
【背景技術】
[0002]網狀植皮是大面積燒傷患者最常見的一種植皮方式。取皮結束后,將所取皮片用網狀制皮機修剪成網狀,移植在燒傷創面上。待網狀皮與創基建立血運之后,上皮開始爬行,網眼逐漸封閉,創面完全愈合。網狀植皮的優點是皮下不容易發生積血,易于存活,大比例的封閉創面,且術后功能良好;缺點是抗感染能力差,裸露創面的細菌含量一旦超過最大限值,細菌將會蠶食新生的上皮,甚至網狀皮片。所以燒傷創面網狀植皮后的治療關鍵就是防治感染、加速愈合。
[0003]針對以上問題,傳統的辦法是用紗布結合各種抗菌藥物進行換藥,作為最常見的醫用敷料,紗布的優點是保護創面、具有吸收性、來源廣泛、制作簡單、價格便宜。但缺點同樣突出:無法保持創面潤濕,妨礙組織細胞上皮化,創面愈合延遲;敷料纖維易脫落,造成異物反應,影響愈合;創面肉芽組織易長入敷料的網眼中,換藥時可引起疼痛;換藥時易損傷新生的上皮;換藥工作量大。基于以上缺點,國內外學者將許多新型敷料應用于網狀植皮術后的創面,試圖解決傳統敷料的不足。殼聚糖敷料是臨床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新型生物敷料,具有止血、抗感染、保濕、促愈合、減輕疼痛等多種生物學作用。但經過大量的臨床實踐發現,這種新型敷料引流滲液的能力較差,植皮后的創面如果滲液較多,通常會積聚在敷料與創面之間,使得敷料無法緊貼創面,不能發揮有效的生物學作用,甚至加重局部感染。活性碳纖維敷料一定的止血、抗感染、保濕、促愈合的作用,且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但只能吸附少量的滲液。聚氨酯泡沫海綿是一種新型的合成敷料,具有強大的吸收滲液的能力,且主動吸收、原位保留,但其不具有抗感染和促愈合的生物學效應。另外,不論是殼聚糖敷料、活性碳纖維還是聚氨酯泡沫海綿,三者的韌性和抗張強度都不夠,不利于加壓包扎。
【發明內容】
[0004]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燒傷創面網狀植皮術后專用敷料,該敷料結構設計合理,具有止血、抗感染、保濕、促愈合、引流好等優點。
[0005]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0006]本發明公開的一種燒傷創面網狀植皮術后專用敷料,從與植皮部位接觸一側起,依次包括內層敷料、中層敷料及外層敷料;在內層敷料的厚度方向上設有若干貫穿的引流孔,且內層敷料中富含鋅離子;內層敷料為殼聚糖纖維和活性碳纖維混紡而成的復合材料層,用于抗感染、止血、促愈合和吸收少量創面分泌物;中層敷料為聚氨酯泡沫海綿層,用于吸收內層敷料引流孔排出的滲液;外層敷料為棉織紗布層,用于固定及包扎;所述內層敷料中富含鋅離子,且在內層敷料的厚度方向上設有若干貫穿的引流孔。
[0007]所述內層敷料的厚度為2?3mm。
[0008]所述中層敷料的厚度為2?3mm。
[0009]所述外層敷料的厚度為4?6mm。
[0010]所述引流孔的孔徑為3mm。
[0011]所述若干弓丨流孔等間距設置。
[0012]若干引流孔之間的孔間距為7mm。
[0013]內層敷料、中層敷料及外層敷料的面積相當。
[0014]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術效果:
[0015]本發明公開的用于燒傷創面網狀植皮術后的專用敷料,包括內、中、外三層,內層敷料為殼聚糖纖維和活性碳纖維混紡而成,其中富含鋅離子成分,由于內層敷料在厚度方向上還設有若干貫穿的引流孔,燒傷創面的分泌物可以通過引流孔充分引流,使內層敷料與燒傷創面良好貼附,更好的發揮止血、抗感染、保濕、促愈合、鎮痛的生物學效應。由于引流孔下方的燒傷創面和內層敷料沒有直接接觸,但內層敷料中富含的鋅離子可以通過該引流孔緩釋引流到孔下的創面,發揮抗感染、促愈合的雙重作用。中層敷料為聚氨酯泡海綿沫層,具有主動吸收、原位保留的功能,可以充分吸收從內層敷料的引流孔中排出的滲液,使得引流孔處也不會有滲液積聚。外層敷料為棉織紗布層,具有良好的韌性和強度,可以保證敷料的完整性,也便于包扎時加壓。本發明的專用敷料,內、中、外三層相互配合,設計巧妙,具有止血、抗感染、保濕、促愈合、引流好等優點,能夠有效針對燒傷創面網狀植皮術后的創面愈合。
[0016]進一步地,本發明將引流孔的孔徑設置為3mm,引流孔間的間距設置為7mm,孔徑越大,孔間距越小,創面分泌物引流越好,但引流孔下的創面就越多,內層敷料的生物學效應就小。經多次實驗反復測試性能,本發明的孔徑設計為3mm,孔間距設計為7mm,為最理想的數據,既能保證分泌物的充分引流,也能最大程度的發揮內層敷料的作用,同時3_的敷料孔徑也在鋅離子的釋放范圍內。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發明的專用敷料結構側視圖;
[0018]圖2為本發明的專用敷料結構俯視圖。
[0019]其中,1為內層敷料;2為中層敷料;3為外層敷料;4為引流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具體的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所述是對本發明的解釋而不是限定。
[0021]參見圖1,本發明的燒傷創面網狀植皮術后專用敷料,從與植皮部位接觸一側起,依次包括內層敷料1、中層敷料2及外層敷料3 ;在內層敷料1的厚度方向上設有若干貫穿的引流孔4,且內層敷料1中富含鋅離子;內層敷料1為殼聚糖纖維和活性碳纖維混紡而成,用于抗感染、止血、促愈合和吸收少量創面分泌物;;中層敷料2為聚氨酯泡沫海綿層,用于吸收內層敷料引流孔排出的滲液;外層敷料3為棉織紗布層,用于固定及包扎。
[0022]內層敷料1的厚度為2?3mm,中層敷料2的厚度為2?3mm,外層敷料3的厚度為4?6mm。三層敷料的面積相當。
[0023]參見圖2,優選地,引流孔4的孔徑為3mm,若干引流孔4之間的孔間距為7mm。孔徑越大,孔間距越小,創面分泌物引流越好,但引流孔下的創面就越多,內層敷料的生物學效應就小。經過多次實驗發現,孔徑3mm,孔間距7mm是最理想的數據,既能保證分泌物的充分引流,也能最大程度的發揮內層敷料的作用,同時3mm的敷料孔徑也在鋅離子的釋放范圍內。
[0024]本發明的燒傷創面網狀植皮術后專用敷料,在使用時:
[0025]植皮結束后,將本發明專用敷料完全覆蓋創面,使專用敷料的內層敷料1與創面緊密接觸,并在外層敷料3外部用繃帶包扎牢固。
[0026]燒傷創面的分泌物可以通過內層敷料1的引流孔4充分引流,使內層敷料與創面良好貼附,更好的發揮止血、抗感染、保濕、促愈合、鎮痛的生物學效應。
[0027]由于內層敷料1中設有多個引流孔4,引流孔4下的創面與內層敷料沒有直接接觸,使得內層敷料的多種生物學效應很難發揮。此時,內層敷料內富含的鋅離子則可以緩釋到引流孔4下的創面,發揮抗感染、促愈合的雙重作用。(孔徑越大,孔間距越小,創面分泌物引流越好,但引流孔下的創面就越多,內層敷料的生物學效應就小。經過多次實驗發現,孔徑3mm,孔間距7mm是最理想的數據,既能保證分泌物的充分引流,也能最大程度的發揮內層敷料的作用,同時3_的敷料孔徑也在鋅離子的釋放范圍內)
[0028]中層敷料2為聚氨酯泡沫海綿層,可充分吸收網眼中排出的滲液,且主動吸收、原位保留,使得引流孔4處也不會有滲液積聚。
[0029]外層敷料3為棉織紗布可具有良好的韌性和強度,可以保證敷料的完整性,也便于包扎時加壓。
【主權項】
1.一種燒傷創面網狀植皮術后專用敷料,其特征在于,從與植皮部位接觸一側起,依次包括內層敷料(1)、中層敷料(2)及外層敷料(3);在內層敷料(1)的厚度方向上設有若干貫穿的引流孔(4),且內層敷料(1)中富含鋅離子; 內層敷料(1)為殼聚糖纖維和活性碳纖維混紡而成的復合材料層,用于抗感吸收創面分泌物; 中層敷料⑵為聚氨酯泡沫海綿層,用于吸收內層敷料⑴的引流孔⑷排出的滲液; 外層敷料(3)為棉織紗布層,用于固定及包扎。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燒傷創面網狀植皮術后專用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層敷料⑴的厚度為2?3mm。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燒傷創面網狀植皮術后專用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層敷料⑵的厚度為2?3mm。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燒傷創面網狀植皮術后專用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層敷料⑶的厚度為4?6mm。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燒傷創面網狀植皮術后專用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孔(4)的孔徑為3mm。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燒傷創面網狀植皮術后專用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引流孔⑷等間距設置。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燒傷創面網狀植皮術后專用敷料,其特征在于,若干引流孔(4)之間的孔間距為7mm。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燒傷創面網狀植皮術后專用敷料,其特征在于,內層敷料(1)、中層敷料⑵及外層敷料⑶的面積相當。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的燒傷創面網狀植皮術后專用敷料,屬于醫學敷料技術領域,從與創傷部位接觸一側起,依次包括內層、中層及外層;所述內層敷料中富含鋅離子,且在內層敷料的厚度方向上設有若干貫穿的引流孔;內層敷料為殼聚糖纖維和活性碳纖維混紡而成,用于抗感染、止血、促愈合和吸收少量創面分泌物;中層敷料為聚氨酯泡沫海綿層,用于吸收內層敷料引流孔排出的滲液;外層敷料為棉織紗布層,用于固定及包扎。本發明的專用敷料,內、中、外三層相互配合,設計巧妙,具有止血、抗感染、保濕、促愈合、引流好等優點,能夠有效針對燒傷創面網狀植皮術后的創面愈合。
【IPC分類】A61F13/00
【公開號】CN105395315
【申請號】CN201510744119
【發明人】楊薛康, 胡大海, 陳俏華, 李志強, 趙輝
【申請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
【公開日】2016年3月16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