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非常低的功耗,每通道僅為5mW ;輸入參考噪聲低至1.0 μ V (70Hz帶寬)。信號采用差分輸入方式,其共模抑制比高達llOdB,直流輸入阻抗高達1000ΜΩ。ADS1299芯片內置持續斷電檢測,很方便觀察導聯脫落;再配合閉環偏置驅動電路,能夠很好地保證系統的抗干擾要求。
[0058]SPI接口是將ADS 11299芯片轉換后的EEG信號發送至CC2541芯片。ADS1299有串行外設接口,可以支持SPI通訊;CC2541芯片有兩個USART串行通信接口,通過設置相應寄存器能夠使其運行于異步UART模式或者同步SPI模式。UART只需要兩根線,一根發送數據,另一根接收數據,就可以全雙工通信;但是數據是異步傳輸的,所以對雙方的時序要求比較嚴格,通信速度也不是很快。與UART相比,SPI接口一般是三線或四線,多了同步時鐘線,對通信雙方的時序要求不嚴格不同設備之間可以很容易結合,而且通信速度非常快。所以本發明實施例采用SPI方式來實現ADS1299與CC2541微控制器間的通訊,連線如圖4所不ο
[0059]CC2541芯片將8051內核與無線收發模塊集成到一塊6mmX6mm大小的芯片當中,該芯片的引入縮小了采集器整體的體積,省去了單片機與無線收發芯片之間接口電路的設計,簡化了電路的設計。如圖5所示,CC2541的RF_P(25)管腳和RF_N(26)管腳是一對差分輸入輸出的偶極信號端口,外接幾個電容C22、C23,電感Ll、L2等形成RF前端來實現射頻信號的收發,這部分電路被稱為巴倫匹配電路,其主要作用是通過為兩種不同線路提供阻抗轉換而進行匹配。
[0060]巴倫匹配電路的結構好壞直接影響著通信距離和系統功耗。天線部分可以用PCB天線,也可以使用外接SMA的桿狀天線,本發明實施例采用PCB天線,天線尺寸是根據TI提供的參考進行的設計,如圖6。另外,CC2541芯片需要外接2個晶振,工作頻率分別為32MHz和32.768KHz。其中芯片管腳32和33接32.768kHz的石英晶振,管腳22和23接32MHz的石英晶振,均需配合一定容值的電容來實現,晶振電路如圖7所示。
[0061]電源模塊電路如圖8所示。ADS1299芯片需要2.75V-5.25V模擬供電,1.8V-3.6V數字供電,CC2541芯片需要2V-3.6V,所以本采集器采用3.3V電池供電,并利用芯片TPS77033實現穩壓。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模擬電路和數字電路兩部分獨立供電,模擬地和數字地也要分開,遵循“單點”接地的原則。模擬電源由數字電源產生,所以在數字電源與模擬電源以及數字地與模擬地之間分別加磁珠BEAD1和BEAD2構成無源濾波電路,抑制高頻干擾,從而濾除數字電路的噪聲。
[0062]二、軟件設計
[0063]如圖9所示,CC2541芯片作為主機主要需完成兩大方面的任務:控制ADS1299芯片采集腦電數據并通過SPI傳送至CC2541芯片;將收到的腦電數據打包后通過藍牙發送給上位機4。所以軟件部分主要包括SPI通訊程序和藍牙通訊程序兩部分。程序是在IAREmbedded Workbench環境下開發的。
[0064]在SPI模式下,CC2541芯片作為通信中的主機(Master),ADS1299芯片是從機(Slave),通過4線接口通信。由CC2541芯片發出SCLK的時鐘,其管腳M0SI (38)、MIS0(37)、SCK(5)、SSN(6)分別與 ADS1299 的管腳 DIN(34)、D0UT(43)、SCLK(40)、CS(39)引腳相連,相關的連接如圖4所示。另外,ADS1299芯片與一般的SPI通訊有所不同:START管腳用于啟動導聯信號的采集和模一數轉換;DRDY管腳用于指示一次數據采集的完成,主控制器通過識別DRDY管腳的變化發出SPI時鐘,并從模一數轉換器中讀取采集到的信號;PWDN可以控制斷電,用于停止AD工作,低電平有效;RESET可以實現系統復位,也是低電平有效。
[0065]SPI程序中首先是時鐘初始化程序。由于需要使用RF收發器,所以必須選擇高速且穩定的32MHz晶振,而且要等待晶振穩定后再設置系統主時鐘頻率。
[0066]然后是SPI初始化程序,包括波特率設置,Master/Slave模式設置,SPI的時鐘極性、時鐘相位、傳送位順序設置等等。
[0067]接下來是ADS1299初始化程序,實質就是主機發送預定義命令字來配置ADS1299的寄存器的過程,包括時鐘源選擇(外部)、參考電壓選擇(內部)、導聯脫落檢測(開)以及信號采樣頻率(lkSPS)和放大倍數(12)等,主要涉及的寄存器是C0NFIG1、C0NFIG2、C0NFIG3 以及 CH1SET-CH8SET 等。
[0068]完成以上的時鐘、SPI以及ADS1299芯片等一系列的初始化工作后,就可以通過SPI進行數據收發。CC2541在檢測到ADS1299發出的Data Ready信號后,讀取其模一數轉換結果并通過SPI接口接收腦電數據。
[0069]另外,本設計靈活應用芯片的省電、待機模式,保證了采集器低功耗的要求。
[0070]CC2541芯片作為從機,采用藍牙通信協議與上位機4進行通信。在連接上位機4時,首先完成初始化動作,包括:藍牙設備廣播、搜索、連接等,當接收到ADS1299芯片的數據后將其打包成數據包,傳送給上位機4。這部分程序開發時需調用藍牙協議棧提供的應用程序編程接口。
[0071]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設計了一種基于ADS1299和CC2541的新型腦電信號采集器,可以實現腦電信號的多通道采集以及數據的無線傳輸。與常用的腦電采集系統相比具有體積小、功耗低、成本低等優點。該微型可穿戴式腦電信號采集器是為了應用于臨床和科研等領域,也為航天研究、康復訓練等特殊場合的腦電信號無線檢測提供基本的技術參考,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與商業價值。最佳實施方案擬采用專利轉讓、技術合作或產品開發。
[0072]實施例3
[0073]為了驗證本采集器的可行性,設計并進行了腦電信號采集實驗。本實驗中,分別采用ADS1299系統和Neuroscan腦電放大器來采集同一名被試的靜息態腦電信號。采樣頻率設為1000Hz,參考電極置于左乳突部位,采集了 0Z導聯30秒的EEG信號。之后采用Matlab軟件分別對采集到的數據進行了處理和分析。圖10和圖11所示分別為ADS1299系統和Neuroscan腦電放大器采集到的16_22s的腦電信號及兩信號各自對應的頻譜圖。
[0074]由圖10(b)和圖11(b)可以看出,兩信號的頻譜起伏基本相似,在10Hz附近有兩處高的峰值,在30Hz處也均有能量高峰。為了更加準確地對兩信號進行評估,對頻域信號做了相關性分析,相關系數達到0.8298,可以說明兩組數據的頻譜分布有很強的線性相關性,進而證明本采集器能夠實現準確的腦電信號采集。
[0075]本發明實施例對各器件的型號除做特殊說明的以外,其他器件的型號不做限制,只要能完成上述功能的器件均可。
[0076]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附圖只是一個優選實施例的示意圖,上述本發明實施例序號僅僅為了描述,不代表實施例的優劣。
[0077]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微型可穿戴式腦電采集器,所述腦電采集器包括:采集電極、控制裝置和電源電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裝置通過藍牙模塊與外部的上位機實現數據的傳輸;所述控制裝置由預處理電路、采集前端與控制器組成; 所述采集前端與所述控制器之間采用SPI通訊;所述控制器與所述上位機之間采用藍牙通訊; EEG信號通過所述采集電極傳輸至所述預處理電路、及采集前端,實現EEG信號的濾波、放大和模數轉換,再借助SPI接口將預處理后的EEG信號傳送至所述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內置的微控制器對預處理后的EEG信號進行處理,并通過藍牙模塊將處理后的數據傳送至所述上位機。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微型可穿戴式腦電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預處理電路用于抗混疊低通濾波;所述預處理電路采用電阻排和電容排實現,每個單一通道中電容和電阻構成低通濾波器。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微型可穿戴式腦電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源電路中的模擬電路、數字電路獨立供電,模擬地和數字地分開; 在數字電源與模擬電源、以及數字地與模擬地之間加磁珠構成無源濾波電路。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微型可穿戴式腦電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前端與所述控制器之間采用SPI通訊具體為: 在SPI模式下,所述控制器作為通信中的主機,所述采集前端作為從機,通過4線接口通信。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一種微型可穿戴式腦電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前端為ADS1299芯片;所述控制器為CC2541芯片。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微型可穿戴式腦電采集器,包括:采集電極、控制裝置和電源電路,控制裝置通過藍牙模塊與外部的上位機實現數據的傳輸;所述控制裝置由預處理電路、采集前端與控制器組成;采集前端與控制器之間采用SPI通訊;控制器與上位機之間采用藍牙通訊;EEG信號通過采集電極傳輸至預處理電路、及采集前端,實現EEG信號的濾波、放大和模數轉換,再借助SPI接口將預處理后的EEG信號傳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內置的微控制器對預處理后的EEG信號進行處理,并通過藍牙模塊將處理后的數據傳送至上位機。本發明在保證信號分辨率的前提下,極大地提高了通用性能,更加符合用戶實際的使用需求;該腦電信號采集器還降低了生產制造成本。
【IPC分類】A61B5/0476, A61B5/00
【公開號】CN105395193
【申請號】CN201510909676
【發明人】孟桂芳, 何峰, 許敏鵬, 張力新, 明東
【申請人】天津大學
【公開日】2016年3月16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