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慢性鼻竇炎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設及一種中成藥制劑,具體地說是一種治療慢性鼻竇炎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0002] 眾所周知,性鼻竇炎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主要表現為鼻塞、流涕、頭暈、頭悶痛、 嗅覺減退、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學習、生活。慢性鼻竇炎的發病 是多種致病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包括局部致病菌感染、機體變態反應性增高、微循環障礙 口鼻道復合體崎形及全身免疫力低下等,導致鼻粘膜水腫、增厚及息肉樣變、囊性改變,或 纖維組織增生、血管阻塞,腺體萎縮,粘膜萎縮。
[0003] 西醫主要為對癥治療如:局部滴藥(常用血管收縮劑滴鼻和皮質類固醇激素,改 善鼻腔通氣)和引流;在正規的保守治療無效后方可采用鼻腔病變手術W解除中鼻道及其 附近區域的阻塞,改善鼻竇引流和通氣,促進鼻竇炎癥的消退,如中鼻甲、下鼻甲部分切除 術和鼻中隔偏曲矯正術等。西醫治療本病雖有一定療效,但存在易復發,西藥副作用較大, 手術治療患者往往不易接受等問題。
【發明內容】
[0004]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的技術不足,提供一種治療慢性鼻竇炎的中 藥組合物,具有清熱排脈、解表清里、通資利濕,提高機體免疫力的功效,成本低,療效顯著, 無毒副作用。 陽〇化]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慢性鼻竇炎的中藥組合 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份的原料藥制成,辛夷花13~18,泡囊草13~18,傷寒草17~23, 千里光17~23,金絲草12~16,大血藤3~7,寥實3~7,水莎草18~25,白附子13~ 17, 蔓荊子28~34,石富蒲10~14,碟不食草14~16,路路通14~16,赤巧8~11,皂 角刺10~13,萎巧28~34,密蒙花8~12,魚腥草8~12,紫金牛13~17,趕山鞭16~ 20,大發表7~10,將上述21味原料藥混和后用水浸泡,煎熬后去渣得濾液。
[0006] 本發明有益效果是,具有清熱排脈、解表清里、通資利濕,提高機體免疫力的功效, 成本低,療效顯著,無毒副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0007]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 陽00引 實施例1 :
[0009] 采用辛夷花、泡囊草、傷寒草、千里光、金絲草、大血藤、寥實、水莎草、白附子、蔓荊 子、石富蒲、碟不食草、路路通、赤巧、皂角刺、萎尤、密蒙花、魚腥草、紫金牛、趕山鞭、大發 表,為原料藥制備而成,其組分(W重量份計)為:辛夷花15、泡囊草15、傷寒草20、千里光 18、 金絲草14、大血藤5、寥實6、水莎草22、白附子15、蔓荊子31、石富蒲13、碟不食草15、 路路通15、赤巧10、皂角刺12、萎巧30、密蒙花11、魚腥草10、紫金牛15、趕山鞭17、大發 表9,取上述21味原料藥總重量為270克,在室溫下加凈化水1000毫升,浸泡5-6小時,然 后用武火煮沸文火煎熬100-120分鐘左右,去渣得濾液120毫升,藥渣再加水300毫升,煎 熬30-40分鐘,去渣得濾液80毫升,共得200毫升藥汁,即制得本發明的中藥湯劑,空腹服 200ml。
[0010] 本發明辛夷花桂風寒,通鼻資。用于風寒頭痛,鼻塞,鼻淵,鼻流濁涕;泡囊草清熱 解毒。主癡腫瘡毒,咽喉腫毒,鼻淵,晤耳;傷寒草清熱解毒,消腫拔毒,排脈;千里光清熱解 毒,明目退繫,殺蟲止癢。主流感,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急性扁桃體炎;金絲草有清涼散熱, 解毒、利尿通淋之藥效;大血藤具有清熱解毒,活血通絡,桂風止疫的作用;寥實治吐瀉腹 痛,癥積瘡脹,水氣浮腫,癡腫瘡瘍,療痛;水莎草止咳化疲。主慢性支氣管炎;白附子具有 桂風疲,定驚搖,解毒散結,止痛的功效;蔓荊子疏散風熱,清利頭目,除濕處關節。常用于 外感頭痛,偏正頭風;石富蒲化濕開胃,開資豁疲,醒神益智;碟不食草具有發散風寒,通鼻 資,止咳,解毒,止癢等功效;路路通用于關節搏痛,麻木疫李,水腫脹滿;赤巧有清熱涼血, 活血桂疲的功效;皂角刺具有消腫托毒,排脈,殺蟲之功效。常用于癡痘初起或脈成不潰; 萎巧治風寒搏濕,通身李急,虛勞骨蒸;密蒙花用于目赤腫痛,多淚羞明,目生繫膜,肝虛目 暗,視物昏花;魚腥草能清熱解毒、消腫療瘡、利尿除濕、清熱止頻;紫金牛止咳化疲,桂風 解毒,活血止痛;趕山鞭止血,鎮痛,通乳。用于咯血,吐血,子宮出血,風濕關節痛;大發表 利五臟、明耳目、去熱風、止熱追、活血平胃。將運些藥物組合使得各藥物功效產生協同作 用,從而有效地共奏宣肺散邪、清瀉肝火、涼血活血、散結排脈之效。
[0011] 本發明各原料還可按下表所列比例(重量份)混合的實施例來實現。其加工工藝 與實施例1相同。
[0013] 下面結合我院進行的臨床試驗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地描述:
[0014] 1、一般資料:所有患者均來自2013年11月至2015年4月在口診耳鼻喉科就診的 患者,診斷標準參照《實用耳喉鼻科學》中"慢性鼻竇炎"診斷標準擬定。(1)癥狀:鼻塞、流 脈、嗅覺減退或者消失,且多伴有頭痛、頭暈、頭脹。(2)體征:鼻道中有脈性分泌物流出,鼻 甲肥大、水腫或者息肉樣改變。(3)輔助檢查:所有病例均攝柯、華氏X線片檢查顯示符合慢 性鼻竇炎性改變。排除鼻竇其它性質病變。符合W上診斷標準的鼻竇炎患者共100例,其 中男60例,女40例,年齡21-56歲,病程2-13年。隨機分為:治療組50例,對照組50例。 兩組年齡、病情等資料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 0. 05),具有可比性。
[0015] 2、治療方法:
[0016] 治療組:口服本發明實施例1所述的中藥湯劑,每日早上空腹服200ml,7天為一個 療程,服用1-3個療程,對照組服用抗生素或橫胺類藥物。
[0017] 3、療程評定標準:
[0018] 痊愈:癥狀完全消失無復發,無任何不適癥狀;
[0019] 顯效:癥狀消失,一年W內無復發;
[0020] 有效:癥狀明顯減輕,或部分癥狀消失,需繼續治療;
[0021] 無效:癥狀未有任何改善,甚而有加重之趨勢。 陽0巧 4、治療結果
[0023] 表1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0024]
陽025] 典型病例:
[00%] 常某,女,41歲,患鼻竇炎有S年,期間進行了多次治療,服用了大量口服藥物,均 未治愈。曾經進行了手術治療,但兩年后又復發,后服用本實施例1制備的中藥湯劑,每日 一劑。服藥一周后感覺頭痛有所減輕,繼續服藥兩周后感覺呼吸順楊了,鞏固治療一周后痊 愈,至今無復發。
[0027] 胡某,男,22歲,因為學習長期熬夜,而由感冒導致鼻竇炎癥,吃了不少藥物,病情 時好時壞。服用本實施例1制備的中藥湯劑,每日一劑,=周后痊愈,至今無復發。
[0028] 許某,女,53歲,近年來反復鼻塞流鼻涕,伴嗅覺減退,頭昏,頭脹痛,W前額為主, 經多方治療癥狀曾一度緩解不能根治,每遇感冒或疲勞則諸癥加重,服用本發明實施例1 制備的中藥湯劑,連服30天后諸癥明顯治愈,半年后隨訪未見復發。
【主權項】
1. 一種治療慢性鼻竇炎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份的原料藥制成,辛夷 花13~18,泡囊草13~18,傷寒草17~23,千里光17~23,金絲草12~16,大血藤3~ 7,寥實3~7,水莎草18~25,白附子13~17,蔓荊子28~34,石菖蒲10~14,鵝不食 草14~16,路路通14~16,赤芍8~11,皂角刺10~13,蓁艽28~34,密蒙花8~12, 魚腥草8~12,紫金牛13~17,趕山鞭16~20,大發表7~10,將上述21味原料藥混和 后用水浸泡,煎熬后去渣得濾液。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藥物配方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治療慢性鼻竇炎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份的原料藥制成,辛夷花13~18,泡囊草13~18,傷寒草17~23,千里光17~23,金絲草12~16,大血藤3~7,蓼實3~7,水莎草18~25,白附子13~17,蔓荊子28~34,石菖蒲10~14,鵝不食草14~16,路路通14~16,赤芍8~11,皂角刺10~13,蓁艽28~34,密蒙花8~12,魚腥草8~12,紫金牛13~17,趕山鞭16~20,大發表7~10,將上述21味原料藥混和后用水浸泡,煎熬后去渣得濾液。本發明用于治療慢性鼻竇炎,成本低、沒有明顯毒副作用,治療有效率較高。
【IPC分類】A61K36/899, A61P11/02
【公開號】CN105343614
【申請號】CN201510859113
【發明人】王建文
【申請人】王建文
【公開日】2016年2月24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