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凍瘡的外用中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凍瘡的外用中藥,屬于中藥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凍瘡常見于冬季,由于氣候寒冷引起的局部皮膚反復紅斑、腫脹性損害,嚴重者可出現水皰、潰瘍,病程緩慢,氣候轉暖后自愈,易復發,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目前,治療冰場并沒有一種快捷的方法,大多數人采用的是服用西藥和涂抹藥膏相結合的療法。但這些方法見效比較慢,會讓病患承受更長時間的痛苦,而且使用后還是不能保證不會復發。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凍瘡的外用中藥。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治療凍瘡的外用中藥,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金銀花10-20、桂,15-20、羊脂20-25、樟腦10-15、公丁香4-6、柿子10-12、甘油4-6、澤瀉2-4、細辛5-7、干姜3-5、五加皮5-8、牡丹皮2-4、紫荊皮6-10、炙龜板8-10、劉寄奴2-4、桑葉10-15、敗醬草4_6、天腳板2_4、傘房花耳草4-5、榛子花4-8。
[0005]治療凍瘡的外用中藥,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金銀花10-20、桂,15-20、羊脂20-25、樟腦10-15、公丁香4-6、柿子10-12、甘油4-6、澤瀉2-4、細辛5-7、干姜3-5、五加皮5-8、牡丹皮2-4、紫荊皮6-10、炙龜板8-10、劉寄奴2_4、桑葉10-15、敗醬草4_6、天腳板2-4、傘房花耳草4-5、榛子花4-8。
[0006]用量及用法:按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稱取各原料,研磨粉碎,然后加入適量的蜂蜜熬制成膏,然后涂覆于患處,每日1-2次,10天為一療程,一般2-3個療程即可治愈。
[0007]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外用中藥對皮膚無刺激、毒害作用,可以達到溫經散寒、活血通絡,清熱解毒,利濕止痛之功效;而且本發明能根治愈凍瘡,使凍瘡不再反復發作、并且沒有副作用、見效快。
【具體實施方式】
[0008]實施例1:治療凍瘡的外用中藥,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g)為:金銀花10-20、桂,15-20、羊脂20-25、樟腦10-15、公丁香4-6、柿子10-12、甘油4-6、澤瀉2-4、細辛5-7、干姜3-5、五加皮5-8、牡丹皮2-4、紫荊皮6-10、炙龜板8_10、劉寄奴2_4、桑葉10-15、敗醬草4-6、天腳板2-4、傘房花耳草4-5、榛子花4-8。
[0009]用量及用法:按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稱取各原料,研磨粉碎,然后加入適量的蜂蜜熬制成膏,然后涂覆于患處,每日1-2次,10天為一療程,一般2-3個療程即可治愈。
[0010]典型病例:
病例1、周某,男,19歲,手部患有凍瘡多年,每至寒冬則復發,手背水腫青紫暗紅隆起,多處糜爛,瘙癢疼痛,涂覆本發明的外用中藥,每日2次,連續使用一周,糜爛創面結痂,瘙癢疼痛基本消失,繼續涂覆兩個療程,患處脫痂痊愈,治愈,至今未復發。
[0011]病例2、夏某,女,53歲,每年冬天腳部凍瘡復發,瘙癢難忍,一直未治愈,后使用本發明的外用中藥治療,每日涂覆I次,一個療程后,效果明顯,后繼續涂覆兩個療程,治愈。
[0012]病例3、韓某某,女,35歲,雙手患有凍瘡多年,復發時凍傷潰爛化膿,伴瘙癢,涂覆本發明的外用中藥,每日2次,連服涂覆一個療程,瘙癢明顯減輕,化膿處結痂,后鞏固療效涂覆一個療程,患處治愈,至今未復發。
【主權項】
1.一種治療凍瘡的外用中藥,其特征在于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金銀花10-20、桂,15-20、羊脂20-25、樟腦10-15、公丁香4-6、柿子10-12、甘油4-6、澤瀉2-4、細辛5-7、干姜3-5、五加皮5-8、牡丹皮2-4、紫荊皮6-10、炙龜板8_10、劉寄奴2_4、桑葉10-15、敗醬草4-6、天腳板2-4、傘房花耳草4-5、榛子花4-8。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凍瘡的外用中藥,其特征在于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金銀花10-20、桂,15-20、羊脂20-25、樟腦10-15、公丁香4-6、柿子10-12、甘油4-6、澤瀉2-4、細辛5-7、干姜3-5、五加皮5-8、牡丹皮2-4、紫荊皮6-10、炙龜板8-10、劉寄奴2-4、桑葉10-15、敗醬草4-6、天腳板2-4、傘房花耳草4-5、榛子花4_8。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凍瘡的外用中藥,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金銀花10-20、桂,15-20、羊脂20-25、樟腦10-15、公丁香4-6、柿子10-12、甘油4-6、澤瀉2-4、細辛5-7、干姜3-5、五加皮5-8、牡丹皮2-4、紫荊皮6-10、炙龜板8-10、劉寄奴2-4、桑葉10-15、敗醬草4-6、天腳板2-4、傘房花耳草4-5、榛子花4-8;本發明的外用中藥對皮膚無刺激、毒害作用,可以達到溫經散寒、活血通絡,清熱解毒,利濕止痛之功效;而且本發明能根治愈凍瘡,使凍瘡不再反復發作、并且沒有副作用、見效快。
【IPC分類】A61K35/586, A61P17/02, A61K36/9068, A61K35/35, A61K31/125
【公開號】CN105250953
【申請號】CN201510678515
【發明人】黃培龍
【申請人】黃培龍
【公開日】2016年1月20日
【申請日】2015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