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高血壓的中藥劑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治療高血壓藥物的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治療高血壓的中藥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高血壓指體循環動脈血壓增高,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綜合征。高血壓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①原發性高血壓亦稱高血壓病,是指病因尚未明確,以血壓升高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獨立疾病。約占所有高血壓病人的90%,主要是周圍小動脈阻力增高所致,血容量與心輸出量的增高則為次要因素。②繼發性高血壓又稱癥狀性高血壓,是某些疾病的一部分表現,如見于腎炎、腎動脈狹窄、嗜鉻細胞瘤、皮質醇增多癥、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主動脈縮窄性病變(上肢血壓增高而下肢血壓降低)等。此外,還有一種收縮期高血壓,是指收縮壓高于正常,但舒張壓正常或低于正常,因而脈壓增大。見于主動脈硬化,甲狀腺功能亢進、主動脈瓣關閉不全(以上主要由于心搏量增加,后者尚有主動脈血液返流),體循環動靜脈瘺、動脈導等未閉、主動脈肺動脈間隔缺損(以上主要由于心搏量增加,且有自左向右分流),原因不明的高動力循環狀態等,也屬于繼發性高血壓。
[0003]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近年來,在高血壓病的治療方面,現代醫學取得了長足的進展,降壓藥物的研制日新月異,但一個不可回避的事實是,在我國,高血壓病的發病率仍不斷上升,血壓控制率仍然不高,每年死于高血壓病并發癥的人數仍不斷增加。綜合考量各種因素,單純用西醫手段治療高血壓并非最佳方案。
[0004]在中醫學里,一般將高血壓病歸入“眩暈”、“頭痛”范疇,但由于個體耐受的差異,有些高血壓病患者自體感覺并不明顯,甚至沒有任何不適癥狀。概括起來看,中醫認為的高血壓的主要病因有三,一為情志不遂,精神緊張,使肝氣不舒,郁而化熱,肝陽上亢而發病;二為血虛陰虧,勞欲過度,腎精不足,水不涵木,陰虛陽亢而發病;三為飲食失節,恣食肥甘厚味或過量嗜酒,損傷脾胃,脾失健運,濕濁內生,痰濕上擾而發病。
[0005]按照中醫辯證理論,高血壓主要分為以下幾種類型:1.肝陽上亢癥狀:頭痛且脹,頭暈目眩,煩躁易怒,夜眠不寧,或兼脅痛,面赤口苦。舌紅,苔薄黃,脈弦有力。證候分析:諸風掉眩,皆屬于肝。肝失條達,肝陽上亢,陽化風動,上擾清竅,故頭痛且脹,頭暈目眩;肝火亢盛,擾亂心神,則煩躁易怒,夜眠不寧;肝膽氣郁,化火上炎,則脅痛,面赤口音;舌紅,苔薄黃,脈弦有力,均為肝陽亢盛之象。2.肝腎陰虛癥狀:頭部隱痛,目眩耳鳴,五心煩熱,腰腿酸軟。舌紅少苔,脈細或細數。證候分析:肝腎陰虛,陰不斂陽,虛陽上擾,故頭部隱痛,目眩耳鳴;陰虛內熱,則五心煩熱;腰為腎之府,腎主骨,腎虧則腰腿酸軟;舌紅少苦,脈細,均為肝腎陰虧之象,脈細數則為陰虛內熱之象。3.痰濕內阻癥狀:頭痛而重,眩暈,胸悶,惡心,食少,多寐。舌苔白膩,脈濡滑。證候分析:痰濕內阻,上蒙清陽,則頭痛而重,眩暈多寐;中阻氣機,則胸悶;濁陰不降則惡心;脾胃虛損則食少;舌苔白膩,脈儒滑,均為痰濕內盛之象。4.瘀血內停癥狀:頭暈頭痛,痛如針刺,或胸悶刺痛;唇舌青紫或舌有瘀點瘀斑,脈細或澀。證候分析:久病入絡,瘀血內停,脈絡不暢,則頭暈頭痛,痛如針刺,或胸悶刺痛;唇舌青紫或舌有瘀點瘀斑,脈細或澀,均為瘀血內停之象。5.陰陽兩虛癥狀:眩暈,健忘,消瘦,口干,五心煩熱,神疲乏力,少氣懶言,或夜尿頻作,腰腿酸軟。舌質淡紅,苔薄,脈細無力。證候分析:腎精不足,無以充腦,清竅空虛,故眩暈、健忘;無以養體,則消瘦;無以生津,則口干;陰虛內熱,則五心煩熱;陰損及陽,陽氣漸衰測神疲乏力,少氣懶言;氣化不利,則夜尿頻作;腎虛于下,則腰腿酸軟;舌質淡紅,苔薄,脈細無力,為陰陽兩虛之象。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治療高血壓的中藥劑及其制備方法,更具體的是提供一種治療痰濕內阻型高血壓的中藥劑及其制備方法。
[0007]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治療高血壓的中藥劑,包含以下重量分數的組分:
長筒馬先蒿5-15份,桉葉5-15份,大烏泡5-15份,白豆蔻3_9份;砂仁3_9份;蒼術:3-9份,茯苳15-25份;陳皮3-9份,化橘紅3_9份;薤白:3_9份,桂枝3_9份、蔥白3_9份;皂莢1-5份。
[0008]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一種治療高血壓的中藥劑,包含以下重量分數的組分:
長筒馬先蒿10份,桉葉10份,大烏泡10份,白豆蔻6份;砂仁6份;蒼術:6份,茯苓20
份;陳皮6份,化橘紅6份;薤白:6份,桂枝6份、蔥白6份;阜莢4份。
[0009]一種如上所述的治療高血壓的中藥劑的制備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1)按量稱取組合物中各組分并超微粉碎至700目;
2)將粉碎后的各組分加入到10倍量的水中浸泡2小時;
3)武火煮沸后改文火持續煎煮20分鐘;
4)濃縮、干燥、粉碎成細粉。
[0010]本發明制備的治療痰濕內阻型高血壓的中藥,以傳統的中醫理論為基礎,在中藥組方中:長筒馬先蒿:健脾利濕;桉葉:清熱解毒、化痰理氣;大烏泡:清熱、利濕;白豆蔻:化濕、行氣、溫中;砂仁:化濕、行氣、溫中;五藥共為君藥;蒼術:燥濕健脾、明目;茯苓:健脾、利水滲濕、安神;陳皮:理氣調中、燥濕化痰;化橘紅:理氣寬中、燥濕化痰、消食;四藥共為臣藥;薤白:通陽散結、行氣導滯;桂枝:通陽利水、溫通胸陽、溫中散寒;蔥白:散寒通陽;皂莢:開竅、祛痰;四藥共為佐藥;十三藥合用,共奏:清熱化痰利濕、健脾理氣、通陽開竅之功效,針對痰濕內阻型高血壓,治療效果顯著。
[0011]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制備的治療痰濕內阻型高血壓的中藥,以純中藥為原料,毒副作用小,制備方法簡單,藥物針對性強,治療效果顯著,制備過程采用超微粉碎技術,更大程度上釋放藥效。
【具體實施方式】
[0012]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如下:
實施例1:
一種治療痰濕內阻型高血壓的中藥,由以下組分按重量制備而成:
長筒馬先蒿5g,桉葉5g,大烏泡5g,白豆蔻3g ;砂仁3g ;蒼術:3g,茯苓15g;陳皮3g,化橘紅3g ;薤白:3g,桂枝3g、蔥白3g ;阜莢Ig0
[0013]制備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1)按量稱取組合物中各組分并超微粉碎至700目;
2)將粉碎后的各組分加入到10倍量的水中浸泡2小時;
3)武火煮沸后改文火持續煎煮20分鐘;
4)濃縮、干燥、粉碎成細粉。
[0014]實施例2:
一種治療痰濕內阻型高血壓的中藥,由以下組分按重量制備而成:
長筒馬先蒿10g,桉葉10g,大烏泡10g,白豆蔻6g ;砂仁6g;蒼術:6g,茯苓20g ;陳皮6g,化橘紅6g ;薤白:6g,桂枝6g、蔥白6g ;阜莢4g0
[0015]制備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1)按量稱取組合物中各組分并超微粉碎至700目;
2)將粉碎后的各組分加入到10倍量的水中浸泡2小時;
3)武火煮沸后改文火持續煎煮20分鐘;
4)濃縮、干燥、粉碎成細粉。
[0016]實施例3:
一種治療痰濕內阻型高血壓的中藥,由以下組分按重量制備而成:
長筒馬先蒿15g,桉葉15g,大烏泡15g,白豆蔻9g ;砂仁9g;蒼術:9g,茯苓25g ;陳皮9g,化橘紅9g ;薤白:9g,桂枝9g、蔥白9g ;阜莢5g0
[0017]制備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1)按量稱取組合物中各組分并超微粉碎至700目;
2)將粉碎后的各組分加入到10倍量的水中浸泡2小時;
3)武火煮沸后改文火持續煎煮20分鐘;
4)濃縮、干燥、粉碎成細粉。
[0018]臨床資料 1、一般資料
自2008-2012年,共治療診斷為痰濕內阻型高血壓患者76例,76例患者中,男40例,女36例,年齡38-72歲,平均年齡50歲。
[0019]2、療效標準
治愈:癥狀消失,血壓恢復正常。
[0020]好轉:血壓控制較好,癥狀減輕。
[0021]未愈:癥狀、血壓無改善。
[0022]3、治療方法
使用實施例1-3制備的藥物,每次5g,熱水沖泡,每天三次;10天為一療程,連續使用3個療程。
[0023]4、治療結果:
患者服用本發明實施例2制備的藥物,經過3個療程的治療,76例患者的治療結果如下:
治愈:47例;好轉:29例;未愈:0例。治療期間,未見不良反應。
[0024]典型病例: 高某,男,40歲,半月來頭痛而重,眩暈,胸悶,惡心,食少,多寐,測量血壓收縮壓159mmHg,舒張壓97mmHg,舌苔白膩,脈濡滑,診斷為痰濕內阻型高血壓,按照上述治療方法服用本發明實施例2制備的藥物3個療程后,收縮壓125mmHg,舒張壓82mmHg,癥狀消失,治愈,之后持續監測血壓,血壓均正常。
[0025] 上述實施例是說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在本發明的治療原則下,可按照所限定范圍列舉出若干個實施例,因此在不脫離本發明總體構思下的變化和修改,均屬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治療高血壓的中藥劑,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重量分數的組分: 長筒馬先蒿5-15份,桉葉5-15份,大烏泡5-15份,白豆蔻3_9份;砂仁3_9份;蒼術:3-9份,茯苳15-25份;陳皮3-9份,化橘紅3_9份;薤白:3_9份,桂枝3_9份、蔥白3_9份;皂莢1-5份。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高血壓的中藥劑,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重量分數的組分: 長筒馬先蒿10份,桉葉10份,大烏泡10份,白豆蔻6份;砂仁6份;蒼術:6份,茯苓20份;陳皮6份,化橘紅6份;薤白:6份,桂枝6份、蔥白6份;阜莢4份。3.一種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療高血壓的中藥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步驟如下: 1)按量稱取組合物中各組分并超微粉碎至700目; 2)將粉碎后的各組分加入到10倍量的水中浸泡2小時; 3)武火煮沸后改文火持續煎煮20分鐘; 4)濃縮、干燥、粉碎成細粉。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高血壓的中藥劑,包含以下重量分數的組分:長筒馬先蒿5-15份,桉葉5-15份,大烏泡5-15份,白豆蔻3-9份;砂仁3-9份;蒼術:3-9份,茯苓15-25份;陳皮3-9份,化橘紅3-9份;薤白:3-9份,桂枝3-9份、蔥白3-9份;皂莢1-5份。本發明制備的治療痰濕內阻型高血壓的中藥,以傳統的中醫理論為基礎,針對痰濕內阻型高血壓,治療效果顯著。本發明的中藥,以純中藥為原料,毒副作用小,制備方法簡單,藥物針對性強,治療效果顯著,制備過程采用超微粉碎技術,更大程度上釋放藥效。
【IPC分類】A61K36/9064, A61P9/12
【公開號】CN105056090
【申請號】CN201510506694
【發明人】姚良本
【申請人】姚良本
【公開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請日】2015年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