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寒凝氣滯型胃痛中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組合物,具體涉及一種治療寒凝氣滯型胃痛中藥。
【背景技術】
[0002]胃病,實際上是許多病的統稱,它們有相似的癥狀,如上腹胃脘部不適,疼痛、飯后飽脹、暖氣,返酸,甚至惡心、嘔吐等等,臨床上常見的胃病有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十二指腸復合潰瘍、胃息肉,胃結石,胃的良惡性腫瘤,還有胃粘膜脫垂癥,急性胃擴張,幽門梗阻等,寒是陰邪,它的性質是凝滯而收縮,易傷陽氣,人體血氣是喜溫而畏寒,寒則氣的流通受阻,產生痙攣疼痛的癥狀,中醫所稱的寒凝氣滯型胃痛,是指胃部寒邪凝聚,出現氣滯疼痛,目前市場上治療胃病的中藥多數療效較慢,西藥多數治標不治本,容易導致病情反復。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寒凝氣滯型胃痛中藥。
[0004]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治療寒凝氣滯型胃痛中藥,其由以下組分的中藥原料制成:
香附20-22g、良姜15-18g、香薷7-9g、野荊芥10_llg、檉柳3_5g、地錦草5_8g、地稍瓜18-20g、樟樹葉9-10g、蕘花3-5g、紅藍草2_5g、三點金8_10g。
[0005]將香附、良姜、香薷、野荊芥、檉柳、地錦草、地稍瓜、樟樹葉、蕘花、紅藍草、三點金,放入6°陳醋中浸泡30-35天,取浸泡液按1:10的比例加水稀釋,得到本發明一種治療寒凝氣滯型中藥。
[0006]本發明組方對癥下藥,尤其適用寒凝氣滯型胃痛,具有化濕開胃,行氣止痛,溫中散寒的功效,放入6°陳醋中浸泡,可起到增加藥效的作用,能夠協助消除胃部炎癥,加快療效。
【具體實施方式】
[0007]實施例1:
取:香附20g、良姜15g、香薷7g、野荊芥10g、檉柳3g、地錦草5g、地稍瓜18g、樟樹葉9g、蕘花3g、紅藍草2g、三點金Sg,將香附、良姜、香薷、野荊芥、檉柳、地錦草、地稍瓜、樟樹葉、蕘花、紅藍草、三點金,放入6°陳醋中浸泡30天,取浸泡液按1:10的比例加水稀釋,得到本發明一種治療寒凝氣滯型中藥。
[0008]實施例2:取:香附22g、良姜18g、香薷9g、野荊芥llg、檉柳5g、地錦草8g、地稍瓜20g、樟樹葉10g、蕘花5g、紅藍草5g、三點金10g,將香附、良姜、香薷、野荊芥、檉柳、地錦草、地稍瓜、樟樹葉、蕘花、紅藍草、三點金,放入6°陳醋中浸泡35天,取浸泡液按1:10的比例加水稀釋,得到本發明一種治療寒凝氣滯型中藥。
[0009]以下結合具體病例對本發明進行說明: 從2006年2月-2012年2月,在我門診就診的胃病患者,符合中醫辨證為寒凝氣滯型胃病的門診患者,并且愿意接受中醫中藥治療的患者共163人,患者年齡在25歲-60之間,病史3個月-28年,就診前病情有反復發作的情形,
療效標準:
治愈:治療15天-3個月后癥狀完全消失,2年以上未復發者;
顯效:經治療15天-3個月后癥狀消失,但因情志或感外邪等復發,經治療短期內恢復者;
無效:癥狀無減輕;
治療時,采用本發明藥物進行治療,連續治療15天-3個月,其中,治愈率148人,顯效15人,無效O人。
[0010]治療患者均跟蹤觀察或電話隨訪2年以上。
【主權項】
1.一種治療寒凝氣滯型胃痛中藥,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組分的中藥原料按照以下工藝步驟制成:取香附20-22g、良姜15-18g、香薷7-9g、野荊芥10_llg、檉柳3_5g、地錦草5_8g、地稍瓜18-20g、樟樹葉9-10g、蕘花3_5g、紅藍草2_5g、三點金8_10g,將香附、良姜、香薷、野荊芥、檉柳、地錦草、地稍瓜、樟樹葉、蕘花、紅藍草、三點金,放入6°陳醋中浸泡30-35天,取浸泡液按1:10的比例加水稀釋,得到本發明一種治療寒凝氣滯型中藥。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寒凝氣滯型胃痛中藥,將香附、良姜、香薷、野荊芥、檉柳、地錦草、地稍瓜、樟樹葉、蕘花、紅藍草、三點金,放入6°陳醋中浸泡30-35天,取浸泡液按1:10的比例加水稀釋,得到本發明一種治療寒凝氣滯型中藥,本發明組方對癥下藥,尤其適用寒凝氣滯型胃痛,具有化濕開胃,行氣止痛,溫中散寒的功效,放入6°陳醋中浸泡,可起到增加藥效的作用,能夠協助消除胃部炎癥,加快療效。
【IPC分類】A61P29/00, A61P1/00, A61K36/9062
【公開號】CN105056058
【申請號】CN201510417216
【發明人】王乾林
【申請人】王乾林
【公開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請日】2015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