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顏面痤瘡或粉刺的中藥藥膏及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顏面生瘡或者粉刺的皮膚外科藥物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具有殺菌、 消炎、清熱解表、活血化瘀、消腫排膿、生肌止痛、通經活絡促進表皮生長的作用,對粉刺、痤 瘡治療有顯著功效的一種治療顏面痤瘡或粉刺的中藥藥膏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痤瘡(粉刺)是毛囊皮脂腺單位的一種慢性炎癥性皮膚病,主要好發于青少年,對 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響很大,但青春期后往往能自然減輕或痊愈。臨床表現以好發于面 部的粉刺、丘瘆、膿皰、結節等多形性皮損為特點。
[0003] 痤瘡的發生主要與皮脂分泌過多、毛囊皮脂腺導管堵塞、細菌感染和炎癥反應等 因素密切相關。進入青春期后人體內雄激素特別是睪酮的水平迅速升高,促進皮脂腺發育 并產生大量皮脂。同時毛囊皮脂腺導管的角化異常造成導管堵塞,皮脂排出障礙,形成角質 栓即微粉刺。毛囊中多種微生物尤其是痤瘡丙酸桿菌大量繁殖,痤瘡丙酸桿菌產生的脂酶 分解皮脂生成游離脂肪酸,同時趨化炎癥細胞和介質,最終誘導并加重炎癥反應。目前皮膚 外用藥物以激素類藥物居多,往往可以掩蓋炎癥,造成痤瘡減輕或痊愈的假象。殊不知激素 可以刺激皮脂腺增生,使皮脂分泌更加旺盛,同時掩蓋炎癥(并不是真正的消炎)和刺激色 素細胞增生,從而留下難以消除地色素沉著斑。其結果是:一抹激素藥膏就減輕,一停藥就 復發加重,形成越抹越壞,越壞越抹的惡性依賴性循環,最終導致激素性皮炎的發生。純中 藥藥膏治療痤瘡或粉刺的在臨床應用上少之又少,有些都是中西藥混合治療效果不明顯不 能徹底根治。本發明就提出了專治顏面痤瘡或粉刺的中藥藥膏,治療效果顯著來應用臨床 患者需要。
【發明內容】
[0004]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具有清熱解毒、殺菌、消炎、解表、活血化瘀、消腫排膿、生肌 止痛、通經活絡促進表皮生長的作用,對粉刺、痤瘡治療有顯著功效的一種治療顏面痤瘡 或粉刺的中藥藥膏及制備方法來滿足上述【背景技術】所提出的問題。
[0005]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6] 本發明的治療顏面痤瘡或粉刺的中藥藥膏,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配制成 的:生硫磺20~25g、白芷20~25g、瓜萎20~25g、鉛粉20~25g、蕪菁6~10g、全蝎5~ 8g、蝴蛻15~35g、雄黃3~5g、蛇床子50~80g、黃賭20~25g、凡士林200~500g。
[0007]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優選了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配制成的:生硫磺25g、 白]E 25g、瓜萎25g、鉛粉25g、憲菁8g、全蝎8g、蝴蛻20g、雄黃5g、蛇床子50g、黃賭25g、凡 士林 250g。
[0008] 本發明還提供上述治療顏面痤瘡或粉刺的中藥藥膏的制備方法,本技術領域中通 常采用人們熟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09] 1)稱取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生硫磺20~25g、白芷20~25g、瓜萎20~25g、鉛 粉20~25g、憲菁6~10g、全蝎5~8g、蝴蛻15~35g、雄黃3~5g、蛇床子50~80g、黃 蠟20~25g、凡士林200~500g ;
[0010] 2)取生硫磺、白芷、瓜萎、蕪菁、全蝎、蟬蛻、雄黃、蛇床子放入鍋內微火炒黃,待冷 卻后置于容器內,加入藥物總質量3-5倍的麻油密封浸泡,再將藥物和麻油煎炸成黑色,過 濾備用;
[0011] 3)將過濾出來的藥油取適量放入鍋內煎熱,再依次放入鉛粉、黃蠟攪拌均勻,用火 煎沸至黑色膏藥狀;
[0012] 4)煎黑的膏藥在移開火源完全冷卻之前將凡士林加入膏中冷卻得到中藥藥膏。
[0013] 使用方法:①先用溫水清潔患處,取適量本發明的中藥藥膏輕輕抹上,每天2~3 次,輕柔按摩以助吸收,或用擰干的濕毛巾輕輕擦拭后再涂抹藥膏;②一般顏面痤瘡或粉刺 使用5~7天可治愈,重度者7~15天可治愈。
[0014] 本發明所采用的原料具有如下特性:
[0015] 生硫磺:【性味】酸,溫;有毒。【歸經】歸腎、大腸經。【功能主治】外用解毒殺蟲 療瘡;內服補火助陽通便。外治用于疥癬,禿瘡,陰疽惡瘡;內服用于陽瘺足冷,虛喘冷哮, 虛寒便秘。
[0016] 白芷:【性味】辛,溫。【歸經】歸胃、大腸、肺經。【功能主治】散風除濕,通竅止痛, 消腫排膿。
[0017] 瓜萎:【性味】甘、微苦、寒。【歸經】歸肺、胃、大腸經。【功能主治】清熱滌痰,寬胸 散結,潤燥滑腸。
[0018] 鉛粉:【來源】加工品。原料為鉛和醋酸。【性味】甘辛,寒,有毒。【功能主治】祛 濕,消腫敗毒。
[0019] 蕪菁:【來源】為十字花科植物蕪菁的塊根及葉。【別名】蔚(《詩經》),須、薤蕪 (《爾雅》),蕘、大芥(《方言》),蔓菁(《禮記》鄭玄注),蔚蓯(《爾雅》孫炎注),芥(陸 璣《詩疏》),九英菘(《食療本草》),九英蔓菁(《本草拾遺》),諸葛菜(《嘉話錄》),臺菜 (《埤雅》),雞毛菜(《本草衍義》),大頭菜、狗頭芥(《醫林纂要》)。【性味】苦;辛;甘;溫 【歸經】心;肺;脾;胃經,【功能主治】消食下氣,解毒消腫。【摘錄】《中華本草》。
[0020] 全蝎:【性味】辛,平;有毒。【歸經】歸肝經。【功能主治】息風鎮痙,攻毒散結,通 絡止痛。
[0021] 蟬蛻:【性味】甘,寒。【歸經】歸肺、肝經。【功能主治】散風除熱,利咽,透瘆,退翳, 解痙。
[0022] 雄黃:【性味】辛,溫;有毒。【歸經】歸肝、大腸經。【功能主治】解毒殺蟲,燥濕祛 痰,截瘧。
[0023] 蛇床子:【性味】辛、苦,溫;有小毒。【歸經】歸腎經。【功能主治】溫腎壯陽,燥濕, 祛風,殺蟲。
[0024] 黃蠟:黃蠟又名黃蠟石、蠟石。因石表層及內部有蠟狀質感色感而得名。屬矽化 安山巖或砂巖,主要成份為石英,油狀蠟質的表層為低溫熔物,韌性強,摩氏硬度為6. 5~ 7. 5。性味:甘淡平,歸經:脾、胃、大腸經,功效:解毒生肌止痢止血定痛。
[0025] 凡士林:是一種油脂狀的石油產品。白色至黃棕色。有礦物油氣味,而沒有煤油氣 味。適用于化妝品原料,用以制作發乳、發油、發蠟、口紅、面油、護膚脂等。還用作輕型機械 和精密儀表的潤滑,化妝、食品工業和紡織工業的機械潤滑等,具有滋潤保濕功效。
[0026] 有益效果
[0027] 因本發明的治療顏面痤瘡或粉刺的中藥藥膏中,有幾味原料藥-性味:有毒性,那 么制得中藥藥膏是否對人體有毒副,因此做如下實驗:
[0028] 本發明的中藥藥膏毒性試驗:取體重為12_20g雌性和雄性小白鼠各50只,分別劃 傷小白鼠頭部、腹部、肘部,在劃傷部位涂抹本發明的中藥藥膏,早中晚各1次,為人用劑量 的200倍,連續觀察七天,無一只死亡,外觀、食欲與行為等未見異常,處死動物解剖肉眼觀 察,其心、肝、脾、肺、腎、卵巢的子宮等主要臟器也無明顯變化。表明:本發明的中藥藥膏實 驗無明顯毒副反應,未造成各個器官毒變。
[0029] 其雌雄雙組白細胞分類計數均在正常范圍內,未見異常。見表如下:
【主權項】
1. 一種治療顏面痤瘡或粉刺的中藥藥膏,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配 制成的:生硫磺20~25g、白芷20~25g、瓜萎20~25g、鉛粉20~25g、蕪菁6~10g、 全蝎5~8g、蝴蛻15~35g、雄黃3~5g、蛇床子50~80g、黃賭20~25g、凡士林200~ 500g〇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顏面痤瘡或粉刺的中藥藥膏,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 重量配比的原料配制成的:生硫磺25g、白]E25g、瓜萎25g、鉛粉25g、憲菁8g、全蝎8@、蝴蛻 20g、雄黃5g、蛇床子50g、黃賭25g、凡士林250g。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顏面痤瘡或粉刺的中藥藥膏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 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 稱取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生硫磺20~25g、白芷20~25g、瓜萎20~25g、鉛粉 20~25g、憲菁6~10g、全蝎5~8g、蝴蛻15~35g、雄黃3~5g、蛇床子50~80g、黃賭 20 ~25g、凡士林 200 ~500g; 2) 取生硫磺、白芷、瓜萎、蕪菁、全蝎、蟬蛻、雄黃、蛇床子放入鍋內微火炒黃,待冷卻后 置于容器內,加入藥物總質量3-5倍的麻油密封浸泡,再將藥物和麻油煎炸成黒色,過濾備 用; 3) 將過濾出來的藥油取適量放入鍋內煎熱,再依次放入鉛粉、黃蠟攪拌均勻,用火煎沸 至黑色膏藥狀; 4) 煎黒的膏藥在移開火源完全冷卻之前將凡士林加入膏中冷卻得到中藥藥膏。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顏面痤瘡或粉刺的中藥藥膏及制備方法,所述的中藥藥膏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配制成的:生硫磺20~25g、白芷20~25g、瓜蔞20~25g、鉛粉20~25g、蕪菁6~10g、全蝎5~8g、蟬蛻15~35g、雄黃3~5g、蛇床子50~80g、黃蠟20~25g、凡士林200~500g。本發明的中藥藥膏具有殺菌、消炎、清熱解表、活血化瘀、消腫排膿、生肌止痛、通經活絡促進表皮生長的作用,對粉刺、痤瘡治療有顯著功效,痘痕消失迅速,不留痕跡,具有廣大市場應用價值。
【IPC分類】A61P17-10, A61K33-04, A61K35-64, A61K9-06, A61K36-428, A61K33-24, A61K33-36, A61K35-646
【公開號】CN104840507
【申請號】CN201510247474
【發明人】奚濟孝, 周培林
【申請人】奚濟孝
【公開日】2015年8月19日
【申請日】2015年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