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淺表性胃炎的中藥口服液及制備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淺表性胃炎領(lǐng)域,為消化系統(tǒng)常見病,屬慢性胃炎中的一種。尤其是提 供了 一種治療淺表性胃炎的中藥口服液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shù)】
[0002] 淺表性胃炎是胃黏膜呈慢性淺表性炎癥的疾病,為消化系統(tǒng)常見病,屬慢性胃炎 中的一種。可因嗜酒、喝濃咖啡、膽汁反流,或因幽門螺桿菌感染等引起?;颊呖捎胁煌?度的消化不良癥狀,如進(jìn)食后上腹部不適、隱痛,伴噯氣、惡心、泛酸,偶有嘔吐。臨床表現(xiàn) 1.上腹痛,最常見癥狀是上腹疼痛,大多數(shù)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有此癥狀。上腹部疼痛多數(shù) 無規(guī)律,與飲食無關(guān)。疼痛一般為彌漫性上腹部灼痛、隱痛、脹痛等。常常因?yàn)槌粤死涫?、?食、辛辣或其他刺激性食物而癥狀加重,少數(shù)與氣候變化有關(guān)。2.腹脹,慢性淺表性胃炎患 者多有腹脹。常常因?yàn)槲竷?nèi)潴留食物、排空延遲、消化不良所致。3.噯氣,患者有噯氣。表 明胃內(nèi)氣體增多,經(jīng)食管排出,使上腹飽脹暫時(shí)緩解。4.反復(fù)出血,為常見癥狀。出血原因 為在慢性淺表性胃炎基礎(chǔ)上并發(fā)的一種胃黏膜急性炎癥改變。5.其他,食欲不振、反酸、惡 心、嘔吐、乏力、便秘或腹瀉等。6.體征,檢查時(shí)有上腹壓痛,少數(shù)患者可有消瘦及貧血。中 醫(yī)藥口服液用于淺表性胃炎,擴(kuò)大臨床藥物品種,由于無副作用、療效佳的等優(yōu)點(diǎn),故很受 患者青睞。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種治療淺表性胃炎引起的上腹部不適、隱痛,伴噯氣、 惡心、泛酸,偶有嘔吐癥狀,無副作用、療效好等優(yōu)點(diǎn)的中藥口服液及制備方法。
[0004] 為了實(shí)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shù)方案:
[0005] 本發(fā)明的一種治療淺表性胃炎的中藥口服液,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配 制而成的:黃芪10~25g、靈芝10~25g、人頭七10~25g、郁金10~30g、白術(shù)10~30g、 白芍10~25g、丹參8~15g、沙參8~15g、牽牛子10~25g、陳皮10~25g。
[0006] 本發(fā)明的一種治療淺表性胃炎的中藥口服液,優(yōu)選了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配 制而成的:黃芪15g、靈芝15g、人頭七15g、郁金15g、白術(shù)15g、白芍15g、丹參10g、沙參10g、 牽牛子20g、陳皮20g。
[0007] 本發(fā)明還提供上述中藥口服液的制備方法,本技術(shù)領(lǐng)域中通常采用人們熟知的方 法包括如下步驟:
[0008] 1)稱取下述重量份配比中藥原料:黃芪10~25g、靈芝10~25g、人頭七10~ 25g、郁金10~30g、白術(shù)10~30g、白芍10~25g、丹參8~15g、沙參8~15g、牽牛子 10~25g、陳皮10~25g;
[0009] 2)上述中藥原料用水煎煮二次,每次用水量為藥材重量的8-10倍量,煎煮二次, 每次1-2小時(shí),濾過,濾液濃縮成在60-65°C測(cè)相對(duì)密度為1. 10-1. 25的清膏;
[0010] 3)將步驟2)得到的清膏加乙醇至使含乙醇量為60%,攪勻,靜置,濾過,取濾液回 收乙醇,濃縮成含固體重量65-67%的浸膏;
[0011] 4)將步驟3)得到的浸膏加入蔗糖20%、煉蜜12%、防腐劑1-3%,原液灌封,輻照 滅菌,包裝成品,制成口服液,即得。
[0012] 服用方法:每天早、中、晚各服用一次,一次服用量為15ml,7天一療程,服藥后多 在2-3天見效,2-3個(gè)療程治愈。本中藥口服液特點(diǎn)是能使患者痊愈,見效快,效果好,無副 作用,起到標(biāo)本兼治、扶正不滯邪、祛邪不傷正的作用,無復(fù)發(fā),成本低,值得臨床推廣應(yīng)用。
[0013] 本發(fā)明所使用的藥材具有如下特性:
[0014] 黃芪:【性狀】本品呈圓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端較粗,長(zhǎng)30~90cm,直徑1~ 3.5cm。表面淡棕黃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齊的縱皺紋或縱溝。質(zhì)硬而韌,不易折斷,斷面纖 維性強(qiáng),并顯粉性,皮部黃白色,木部淡黃色,有放射狀紋理及裂隙,老根中心偶有枯朽狀, 黑褐色或呈空洞。氣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性味:甘、微溫,歸經(jīng):歸肺、脾、肝、腎經(jīng), 主治功效:補(bǔ)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用于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表虛 自汗,氣虛水腫,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瘺黃,內(nèi)熱消渴。
[0015] 靈芝:靈芝(學(xué)名:GanodermaLucidumKarst),外形呈傘狀,菌蓋腎形、半圓形或 近圓形,為多孔菌科真菌靈芝的子實(shí)體。性味-性溫、味淡,具有補(bǔ)氣安神、止咳平喘的功 效,用于眩暈不眠、心悸氣短、虛勞咳喘。
[0016] 人頭七:【別名】開口箭、人參果、牛黨參,【來源】藥材基源:為蘭科植物角盤蘭的帶 根莖全草。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Herminiummonorhis(L. )R.Br.【性味】味甘,性溫;【功能 主治】補(bǔ)腎健脾;調(diào)經(jīng)活血;解毒。主頭昏失眠;煩躁口渴;不思飲食?!菊洝俊吨腥A本草》。
[0017] 郁金:【別名】玉金、白絲郁金【來源】本品為姜科植物溫郁金Curcumawenyujin Y.H.ChenetC.Ling、姜黃CurcumalongaL.、廣西莪術(shù)CurcumakwangsiensisS.G.Lee etC.F.Liang或蓬莪術(shù)CurcumaphaeocaulisVal?的干燥塊根。【性味】辛、苦,寒?!練w 經(jīng)】歸肝、心、肺經(jīng)?!竟δ苤髦巍啃袣饣?,清心解郁,利膽退黃。用于經(jīng)閉痛經(jīng),胸腹脹痛、 刺痛,熱病神昏,癲癇發(fā)狂,黃疸尿赤?!菊洝俊吨袊?guó)藥典》。
[0018] 白術(shù):白術(shù)(zhii),拉丁學(xué)名Atractylodesmacrocephala。別名桴薊,于術(shù),冬白 術(shù),淅術(shù),楊桴,吳術(shù),片術(shù)、蒼術(shù)等,屬于菊科、蒼術(shù)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味苦,甘,性溫。歸 脾、胃經(jīng)。主治功效: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虛食少,腹脹泄瀉,痰飲眩悸, 水腫,自汗,胎動(dòng)不安。土白術(shù)健脾,和胃。
[0019] 白芍:為毛茛科植物芍藥PaeonialactifloraPali.的干燥根。性微寒,味苦、 酸。歸肝、脾經(jīng),主治功效:養(yǎng)血柔肝,緩中止痛,斂陰收汗。治胸腹脅肋疼痛,瀉痢腹痛,自 汗盜汗,陰虛發(fā)熱。
[0020] 丹參:丹參,中藥名。為唇形科植物丹參SalviamiltiorrhizaBge.的干燥根和根 莖。性味-味苦,微寒。歸心、肝經(jīng)?;钛铕?,通經(jīng)止痛,清心除煩,涼血消癰。
[0021] 沙參:沙參是《中華本草》收錄的草藥,藥用來源為沙參為桔??浦参锷硡?、杏葉沙 參、輪葉沙參、云南沙參、泡沙參及其同屬數(shù)種植物的根。(注:《全國(guó)中草藥匯編》描述沙 參為同屬植物的根。)別名:南沙參、泡參、泡沙參。沙參味甘;微苦;性微寒;歸肺;胃經(jīng)。 有養(yǎng)陰清熱;潤(rùn)肺化痰;益胃生津之功效。
[0022] 牽牛子:牽牛子(英文名:SEMENPHARBITIDIS.),別名:黑丑、白丑、二丑、喇叭 花,牽牛、朝顏花。為旋花科牽牛屬,一年生蔓性纏繞草本花丼。蔓生莖細(xì)長(zhǎng),約3~4 米,全株多密被短剛毛。牽牛子為旋花科植物牽牛Pharbitisnil(L.)Choisy.圓葉牽牛Pharbitispurpurea(L)Voigt的種子。性味-【性味】苦、寒;有毒?!練w經(jīng)】歸肺、腎、大腸 經(jīng)?!竟δ苤髦巍繛a水通便,消痰滌飲,殺蟲攻積。用于水腫脹滿,二便不通,痰飲積聚,氣逆 喘咳,蟲積腹痛,蛔蟲、絳蟲病。
[0023] 陳皮:陳皮,中藥名。為蕓香科植物橘CitrusreticulataBlanco及其栽培變種 的干燥成熟果皮。性味-味苦、辛,性溫;歸肺、脾經(jīng)。主治功效: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用于 脘腹脹滿,食少吐瀉,咳嗽痰多。
[0024] 因本發(fā)明的中藥口服液中,有一味原料藥是具有毒性的,那么制得中藥口服液是 否對(duì)人體有毒副,因此做如下實(shí)驗(yàn):
[0025] 本發(fā)明的中藥口服液毒性試驗(yàn):取體重為12_20g雌性和雄性小白鼠各50只,分別 用中藥口服液灌胃,上下午各1次,為人用劑量的200倍,連續(xù)觀察七天,無一只死亡,外觀、 食欲與行為等未見異常,處死動(dòng)物解剖肉眼觀察,其心、肝、脾、肺、腎、卵巢的子宮等主要臟 器也無明顯變化。表明:本發(fā)明的中藥口服液實(shí)驗(yàn)無明顯毒副反應(yīng),未造成各個(gè)器官毒變。
[0026] 其雌雄雙組白細(xì)胞分類計(jì)數(shù)均在正常范圍內(nèi),未見異常。見表如下:
[0027]
【主權(quán)項(xiàng)】
1. 一種治療淺表性胃炎的中藥口服液,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的重量配比的中藥原 料配制而成的:黃芪10~25g、靈芝10~25g、人頭七10~25g、郁金10~30g、白術(shù)10~ 30g、白芍10~25g、丹參8~15g、沙參8~15g、牽牛子10~25g、陳皮10~25g。
2.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淺表性胃炎的中藥口服液,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的 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配制而成的:黃芪15g、靈芝15g、人頭七15g、郁金15g、白術(shù)15g、白芍 15g、丹參10g、沙參10g、牽牛子20g、陳皮20g。
3.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淺表性胃炎的中藥口服液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 法包括如下步驟: 1) 稱取下述重量份配比中藥原料:黃芪10~25g、靈芝10~25g、人頭七10~25g、郁 金10~30g、白術(shù)10~30g、白茍10~25g、丹參8~15g、沙參8~15g、牽牛子10~25g、 陳皮10~25g ; 2) 上述中藥原料用水煎煮二次,每次用水量為藥材重量的8-10倍量,煎煮二次,每次 1-2小時(shí),濾過,濾液濃縮成在60-65°C測(cè)相對(duì)密度為1. 10-1. 25的清膏; 3) 將步驟2)得到的清膏加乙醇至使含乙醇量為60%,攪勻,靜置,濾過,取濾液回收乙 醇,濃縮成含固體重量65-67%的浸膏; 4) 將步驟3)得到的浸膏加入蔗糖20%、煉蜜12%、防腐劑1-3%,原液灌封,輻照滅 菌,包裝成品,制成口服液,即得。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治療淺表性胃炎的中藥口服液及制備方法,該方法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藥原理配制而成:黃芪10~25g、靈芝10~25g、人頭七10~25g、郁金10~30g、白術(shù)10~30g、白芍10~25g、丹參8~15g、沙參8~15g、牽牛子10~25g、陳皮10~25g。本發(fā)明的中藥口服液具有療效確切,成分簡(jiǎn)單,綜合調(diào)理,組方合理,可以有效地治療淺表性胃炎。
【IPC分類】A61P1-04, A61K9-08, A61K36-9066
【公開號(hào)】CN104800747
【申請(qǐng)?zhí)枴緾N201510170518
【發(fā)明人】奚濟(jì)孝, 周培林
【申請(qǐng)人】奚濟(jì)孝
【公開日】2015年7月29日
【申請(qǐng)日】2015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