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多形紅斑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一種中藥,特別涉及一種治療多形紅斑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0002]中醫認為外感風寒造成陽氣虛損是發生多形紅斑的重要因素,由于寒冷刺激,使一些對冷敏感者產生異常的免疫球蛋白,而寒冷又使它們在血管內凝聚、沉淀,損傷皮膚血管,造成局部栓塞、瘀血而出現皮疹。用益氣活血溫陽等中藥治療,可調整人體免疫功能,解除血管痙攣,降低血液粘聚度,達到“流通血脈”的目的。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制備方便、效果明顯的治療多形紅斑的中藥組合物。
[0004]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黃芪13-17克,制川烏1-5克,蘇葉23_27克,附子18_22克,細辛10-14克,麻黃7-11克,姜黃4-8克,牛膝13-17克。
[0005]優選的是所述的中藥組合物由如下重量克數的原料制成:黃芪15克,制川烏3克,蘇葉25克,附子20克,細辛12克,麻黃9克,姜黃6克,牛膝15克。
[0006]本發明中各原料藥的藥性如下:
黃芪: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用于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痿黃,內熱消渴,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
[0007]制川烏:祛風除濕,溫經止痛。用于風寒濕痹,關節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0008]蘇葉:散寒解表,理氣寬中。用于風寒感冒,頭痛,咳嗽,胸腹脹滿。
[0009]附子: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除濕。治陰盛格陽,大汗亡陽,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腳氣水腫小兒慢驚,風寒濕痹,蹂甓拘攣,陽萎,宮冷陰,疽瘡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0010]細辛:祛風,散寒,行水,開竅。治風冷頭痛,鼻淵,齒痛,痰飲咳逆,風濕痹痛。
[0011]麻黃:發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治風寒表實,惡寒發熱,無汗鼻塞,頭身疼痛,麻疹不透,風疹瘙癢,實邪壅肺,咳嗽氣喘,水腫,黃疸,小便不利,風濕痹痛,陰疽痰核。
[0012]姜黃:破血行氣,通經止痛。用于血滯經閉,行經腹痛,胸脅剌痛,風濕痹痛,肩臂疼痛,跌撲損傷。
[0013]牛膝:活血祛瘀,祛風利濕。治血瘀經閉,難產,胞衣不下,產后瘀血腹痛,痛經,熱淋,風濕腰膝疼痛,跌打損傷。
【具體實施方式】
[0014]實施例1、一種治療多形紅斑的中藥組合物:黃芪13克,制川烏I克,蘇葉23克,附子18克,細辛10克,麻黃7克,姜黃4克,牛膝13克。
[0015]實施例2、一種治療多形紅斑的中藥組合物:黃芪15克,制川烏3克,蘇葉25克,附子20克,細辛12克,麻黃9克,姜黃6克,牛膝15克。
[0016]實施例3、一種治療多形紅斑的中藥組合物:黃芪17克,制川烏5克,蘇葉27克,附子22克,細辛14克,麻黃11克,姜黃8克,牛膝17克。
【主權項】
1.一種治療多形紅斑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克數的原料制成:黃芪13-17克,制川烏1-5克,蘇葉23-27克,附子18-22克,細辛10-14克,麻黃7-11克,姜黃4-8克,牛膝13-17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多形紅斑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的最佳優選組成:黃芪15克,制川烏3克,蘇葉25克,附子20克,細辛12克,麻黃9克,姜黃6克,牛膝15克。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多形紅斑的中藥組合物,所述配方是按以下重量組成:黃芪13-17克,制川烏1-5克,蘇葉23-27克,附子18-22克,細辛10-14克,麻黃7-11克,姜黃4-8克,牛膝13-17克。
【IPC分類】A61K36-9066, A61P17-00
【公開號】CN104667139
【申請號】CN201310605287
【發明人】畢玉軒
【申請人】青島食之禮中草藥研究所
【公開日】2015年6月3日
【申請日】2013年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