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外感所致紫癜癥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中藥技術領域,具體是指一種治療外感所致紫癜癥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0002]紫癜,亦稱紫斑,以血液溢于皮膚、粘膜之下,出現瘀點瘀斑,壓之不退色為其臨床特征,是小兒常見的出血性疾病之一。常伴鼻衄、齒衄,甚則嘔血、便血、尿血。本病屬血證范疇,中醫古籍中所記載的“葡萄疫”、“肌衄”、“斑毒”等病證,與本病有相似之處。本病包括西醫學的過敏性紫癜和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根據中醫對紫癜一癥的認識機理,進而提供一種治療外感所致該癥的中藥組合物。
[0004]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治療外感所致紫癜癥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該中藥組合物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藥物組合而成:甘草6-12份、黃芪25-35份、麥冬10-20份、地黃10-20份、防風9_15份、白芷9_15份、茜草9_15份、白茅根25-35份、玄參9-15份、仙鶴草25-35份、荊芥9_15份、辛夷5_15份、蜂房10-20份、蟬蛻5-15份、水牛角10-20份、白芍25-35份、麻黃10-20份、杏仁10-20份。
[0005]上述原料藥物的最佳重量配比為:甘草9份、黃芪30份、麥冬15份、地黃15份、防風12份、白芷12份、茜草12份、白茅根30份、玄參12份、仙鶴草30份、荊芥12份、辛夷10份、蜂房15份、蟬蛻10份、水牛角15份、白芍30份、麻黃15份、杏仁15份。
[0006]本發明所提供的中藥組合物的服用方法為:將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藥物混合后采用常規煎制中藥的方法取其藥汁300-500ml,每日早晚兩次服用,每日一副。
[0007]組方分析:《外科正宗》中指出該病由邪熱入營,肌肉、腠理之分受其燔灼而外發于皮膚,斑色青紫。多見于幼童及青少年。清.邵仙指出“熱蘊于胃,傷及血陰”為其主要病機。而外感所致紫癜或經癥未消或經癥不見而于皮膚上現紫癜斑點。經,即太陽經,太陽經營行脈中,衛主皮毛孔竅,人身感受風邪,衛氣受損孔竅以閉,而營血以溫升發散為性,孔竅閉,營血發而不透,傳于陽明腑而生燥熱,逼迫營血溢于脈外而成紫癜。故治外感所致紫癜一癥時,一是散其外邪,而是清其腑熱,外邪去,衛氣得復則孔竅開闔有度,營血不郁則腑熱無生,紫癜自愈。基于該認識,在本發明所提供的中藥組合物中,取麻黃、防風、白芷、荊芥、辛夷、蟬蛻開腠理、散風寒迫邪外出,取黃芪固衛氣,杏仁導氣、白芍、仙鶴草斂營泄熱,上述藥物合用,邪去營衛自和,經癥自不再現。取白茅根、玄參、水牛角、茜草的涼血、斂血之效促脈外外溢之血內收,脈外血去,紫斑自去。由于辛金本從太陰濕化,今陽明胃燥,燥勝濕則辛金現其本氣,肺燥而致鼻衄等附屬癥狀出現,故取麥冬、地黃潤肺清心,蜂房祛風止痛。上述諸藥合用,邪去熱泄,營收,行于脈中,血不外溢則紫癜自去。該中藥組合物在藥物選用上雖然為常用藥物,但通過對病癥準確的辯證分析,將常規藥物進行合理配伍,斟酌用量,其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治療效果。
【具體實施方式】
[0008]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0009]實施例1
一種治療外感所致紫癜癥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該中藥組合物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藥物組合而成:甘草9g、黃芪30g、麥冬15g、地黃15g、防風12g、白芷12g、茜草12g、白茅根30g、玄參12g、仙鶴草30g、荊芥12g、辛夷10g、蜂房15g、蝶脫10g、水牛角15g、白茍30g、麻黃15g、杏仁15g。
[0010]在本實施例中,采用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藥物進行了臨床試驗,實驗如下:
自2013年以來收治外感所致紫斑患者38例,年齡在5-30歲之間,其癥狀表現為:紫癜出現部位以四肢及胸部為主,瘀斑或瘀點大小不等,分布不均,不高出表面,壓之不褪色也不疼痛。其中26例患者在紫癜出現的同時呈發熱、頭痛、乏力、納差等太陽經外感癥狀,另外12例雖無外感癥狀,但在紫癜出現之前外感癥狀出現過,在服用外感藥物經癥消失后而現紫癜。治療方案選擇服用該實施例中提供的中藥組合物,7天為一療程。應注意的是,根據中醫理論,外感內傳,陽虛之人化為濕寒,此時不可發散,應用瀉下之藥,陽盛之人則化燥熱,此時即使外感癥狀不見,依然可用發散藥物。結合本發明所述的紫癜癥狀,明顯為外邪內傳化為燥熱,因此使用發散藥物萬無一失,可放心使用。
[0011]治療標準
1、紫癜面積縮小或顏色變淡為有效。
[0012]2、紫癜消失,頭痛、發熱等外感癥狀消失為治愈。
[0013]效果如下:
在38例患者中,其中有26例患者在服用2-3天即顯示療效,尤其存在外感癥狀的患者中21例發熱、頭痛等外感癥狀明顯減輕,同時顯效患者的紫癜顏色變淺,部分部位紫癜消失。繼續服用該藥物共計I療程后,34例患者紫癜完全消失,其中26例具有外感癥狀的患者其外感癥狀消失。剩余4例患者繼續服用該中藥組合物I周后,有2例痊愈,剩余2例癥狀有所緩解,但未痊愈。通過上述臨床試驗可知,該中藥組合物在治療外感所致紫癜一癥上,其治療效果表現優秀。
[0014]實施例2
一種治療外感所致紫癜癥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該中藥組合物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藥物組合而成:甘草6g、黃芪25g、麥冬20g、地黃20g、防風12g、白芷15g、茜草15g、白茅根35g、玄參12g、仙鶴草25g、荊芥15g、辛夷15g、蜂房10g、蝶脫15g、水牛角15g、白茍30g、麻黃20g、杏仁15g。
[0015]典型病例
男,15歲,就診時四肢出現對稱性紫斑斑點,胸部少量出現,同時頭痛、惡風,煩躁飲冷。
[0016]服用該實施例提供的中藥組合物3天后,頭痛、惡風、煩躁飲冷癥狀消失,同時紫癜斑點開始消失,顏色變淡,繼續服用至I周,紫癜完全消失得以康復。
[0017]實施例3
一種治療外感所致紫癜癥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該中藥組合物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藥物組合而成:甘草12g、黃芪35g、麥冬10g、地黃10g、防風9g、白芷9g、茜草12g、白茅根30g、玄參9g、仙鶴草35g、荊芥9g、辛夷5g、蜂房20g、蝶脫5g、水牛角10g、白茍25g、麻黃10g、杏仁10g。
[0018]典型比例
女,22歲,紫癜出現前出現中風癥狀,汗出、惡風、頭項強痛,服用桂枝湯I日后經癥癥狀消失,第二天皮膚出現紫癜癥狀,紫癜部位以上肢為主,約占上肢皮膚面積30%。
[0019]連續服用該實施例提供的中藥組合物7天,紫癜斑點徹底消失,皮膚恢復正常,紫癜得以痊愈。
[0020]實施例4
一種治療外感所致紫癜癥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該中藥組合物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藥物組合而成:甘草6份、黃苗35份、麥冬10份、地黃20份、防風9份、白]E 15份、茜草9份、白茅根35份、玄參9份、仙鶴草35份、荊芥9份、辛夷15份、蜂房10份、蟬蛻15份、水牛角10份、白芍35份、麻黃10份、杏仁20份。
[0021]實施例5
一種治療外感所致紫癜癥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該中藥組合物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藥物組合而成:甘草12份、黃芪25份、麥冬20份、地黃10份、防風15份、白芷9份、茜草15份、白茅根25份、玄參15份、仙鶴草25份、荊芥15份、辛夷5份、蜂房20份、蟬蛻5份、水牛角20份、白芍25份、麻黃20份、杏仁10份。
【主權項】
1.一種治療外感所致紫癜癥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該中藥組合物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藥物組合而成:甘草6-12份、黃芪25-35份、麥冬10-20份、地黃10-20份、防風9-15份、白芷9-15份、茜草9-15份、白茅根25-35份、玄參9_15份、仙鶴草25-35份、荊芥9-15份、辛夷5-15份、蜂房10-20份、蟬蛻5_15份、水牛角10-20份、白芍25-35份、麻黃10-20份、杏仁10-20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外感所致紫癜癥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藥物的最佳重量配比為:甘草9份、黃芪30份、麥冬15份、地黃15份、防風12份、白芷12份、茜草12份、白茅根30份、玄參12份、仙鶴草30份、荊芥12份、辛夷10份、蜂房15份、蟬蛻10份、水牛角15份、白芍30份、麻黃15份、杏仁15份。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于中藥技術領域。本發明的目的是根據中醫對紫癜一癥的認識機理,進而提供一種治療外感所致該癥的中藥組合物,該中藥組合物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藥物組合而成:甘草6-12份、黃芪25-35份、麥冬10-20份、地黃10-20份、防風9-15份、白芷9-15份、茜草9-15份、白茅根25-35份、玄參9-15份、仙鶴草25-35份、荊芥9-15份、辛夷5-15份、蜂房10-20份、蟬蛻5-15份、水牛角10-20份、白芍25-35份、麻黃10-20份、杏仁10-20份。該中藥組合物將常規藥物進行合理配伍,斟酌用量,其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治療效果。
【IPC分類】A61K36-899, A61K35-64, A61K35-32, A61P7-04
【公開號】CN104667019
【申請號】CN201510124683
【發明人】姜鳳霞
【申請人】姜鳳霞
【公開日】2015年6月3日
【申請日】2015年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