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腰頸椎間盤綜合治療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涉及醫療器械的腰頸椎間盤綜合治療床,主要用于腰、頸椎間盤突出癥,腰、頸椎小關節紊亂癥,腰肌勞損,黃韌帶肥厚,后縱韌帶鈣化等疾病的治療。
現有腰頸椎間盤治療床功能單一。牽引治療床在實施牽引時,將正常和病變椎間隙均拉長;病穴施壓的杵針,使腰椎下凹過伸,腰椎間孔變小,受壓迫或粘連的神經根不能得以松解,病人痛苦大,臨床療效較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對現有技術進行組合、改進提供一種在一臺器械上具有床身傾斜角度可調,能夠實現牽引、屈曲、彈性觸壓復位,治療效果好,治愈所需時間短的腰頸椎間盤綜合治療床。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腰頸椎間盤綜合治療床,其特征在于它包括a、由床架(1)鉸接的床框(3),床框(3)上置有固定床面(10)和滑動床面(8),固定床面(10)的一端與床框(3)鉸接,滑動床面(8)的底部鉸接有支承滾輪(35),支承滾輪(35)與床框(3)相接觸,支承滾輪(35)與固定床面(10)的另一端相接觸組成的床身;b、由在床框(3)兩端的雙側鉸接的月牙支承(17),在床架(1)下端固定的支承座(40),鎖定輪(20)連接的鎖定軸(39)裝于雙側月牙支板(17)的腰形槽和雙側支承座(40)內組成的床身傾斜角度調節機構;c、由在床框(3)的一端固定的支承座(37),在滑動床面(8)的雙側固定滑槽(31),在滑槽(31)內置連接軸(22),手輪(4)的牽引絲杠(5)裝于支承座(37)內、且與連接軸(22)上套置的螺母(23)連接組成的牽引機構;d、由四連桿(9)的下部與床框(3)鉸接,四連桿(9)的頂部與滑塊(32)鉸接,滑塊(32)裝于固定在滑動床面(8)底部的滑槽(25)內,手輪(30)的絲杠(56)與四連桿(9)鉸接的螺母(55)連接組成的屈曲機構;e、由支承角架(12)的下部安裝導向滾輪(54),導向滾輪(54)與床框(3)相配合,在床框(30雙側的底部設有齒條(16),在支承角架(12)的下部裝有手輪(19)的調位軸(28),調位軸(28)上固定的齒輪(34)與齒條(16)嚙合,在支承角架(12)上端裝有軸杠(26)組成的調位機構;f、由裝于軸杠(26)上的軸套(29),軸套(29)與升降器(41)連接,升降器(41)與彈力觸壓器(44)連接組成的復位儀。
還設置由在滑動床面(8)的雙側鉸接撥塊(51),撥塊(51)裝于床框(3)內,鎖定手輪(7)的鎖定軸(52)與撥塊(51)螺紋連接組成的牽引機構的鎖定器。
在調位機構支承角架(12)的下部設有螺紋連接的鎖定手輪(18)。
復位儀的升降器(41)由液壓千斤頂與齒形調節套(42)連接組成。
復位儀的彈力觸壓器(44)由與齒形調節套(42)連接的外筒(38),在外筒(38)內設有滑槽(43),在滑槽(43)上置有滑塊(45),在外筒(38)上設置與滑塊(45)連接的調位絲桿(50),滑塊(45)與觸壓頭連接組成。
觸壓頭由筒體(46),在筒體(46)內安置彈簧(49),觸桿(48),觸桿(48)與壓球(47)連接組成。
本實用新型的腰頸椎間盤綜合治療床,由于采用床身傾斜角度可在30°-0--30°范圍內調節,能夠滿足腰、頸椎等多種疾病治療時對位置的要求;由于采用對軀體進行對抗牽引、病穴彈力觸壓、床面屈曲支承等結構,可拉長椎間間距,使髓核或纖維環迅速復位,達到根治疾病;具有功能齊全、使用方便、適應病癥范圍廣、不打針、不吃藥、不動手術、在短時間就能解除患者長期的病痛。
下面利用附圖所示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腰頸椎間盤綜合治療床結構主視示意圖。
圖2
圖1的俯視示意圖。
圖3為圖2中A-A剖視示意圖。
圖4為
圖1中右視示意圖。
圖5為
圖1中B-B剖視示意圖。
圖6為復位儀結構示意圖。
圖7為滑動床面(8)牽引狀態示意圖。
圖8為固定床面(10)、滑動床面(8)屈曲狀態示意圖。
參照
圖1-4,腰頸椎間盤綜合治療床主要由床身,床身傾斜角度調節機構、牽引機構、屈曲機構、調位機構和復位儀組成。
床身由床架(1)與床框(3)通過銷軸(2)鉸接,床框(3)為長方形框體結構,在床框(3)上置有固定床面(10)和滑動床面(8),固定床面(10)的一端與床框(3)通過鉚釘(14)鉸接,在床框(3)的端部用螺栓連接有控制調位機構極限行程的止擋板(15),在固定床面(10)的端部固定有扶手(13),在滑動床面(8)的底部鉸接有多個支承滾輪(35),在滑動床面(8)的底端部焊接托板(33),在托板(33)上鉸接有支承固定床面(10)的支承滾輪(35),支承滾輪(35)為軸承,支承滾輪(35)與床框(3)相接觸,支承滾輪(35)與固定床面(10)另一端相接觸組成。
床身傾斜角度調節機構由在床框(3)兩端的雙側通過鉚釘(6)鉸接有月牙支板(17),在床架(1)下端固定的支承座(40),鎖定輪(20)連接的鎖定軸(39)裝于雙側月牙支板(17)的腰形槽和雙側支承座(40)內,在支架(1)上固定有角度板(21),在床框(3)上固定有指針(53)組成。當床身傾斜時,月牙板(17)移動,當達到設定角度時,指針(53)對準角度板(21)的角度剖線,然后用鎖定輪(20)將床身鎖定。
牽引機構由在床框(3)一端固定的支承座(37),在滑動床面(8)的雙側焊接滑槽(31),在滑槽(31)內置連接軸(22),手輪(4)的牽引絲杠(5)裝于支承座(37)內、且與連接軸(22)上套置的螺母(23)連接組成。牽引機構的鎖定器由在滑動床面(8)的雙側通過鉚釘(6)鉸接撥塊(51),撥塊(51)裝于床框(3)內,鎖定手輪(7)的鎖定軸(52)與撥塊(51)螺紋連接組成。
參照圖5,屈曲機構由四連桿(9)的下部與固定在床框(3)上的加強梁(36)鉸接,四連桿(9)的頂部與T形滑塊(32)鉸接,T形滑塊(32)裝于滑槽(25)內,滑槽(25)焊接在與滑動床面(8)底部連接的支承板(24)上,手輪(30)的絲杠(56)與四連桿(9)與鉸接的螺母(55)連接組成。
參照
圖1-3,調位機構由支承角架(12)的下部安裝的導向滾輪(54),導向滾輪(54)采用軸承,導向滾輪(54)與床框(3)相配合,在床框(3)雙側的底部設有齒條(16),在支承角架(12)的下部裝有手輪(19)的調位軸(28),調位軸(28)上固定齒輪(34)與齒條(16)嚙合,在支承角架(12)上端裝有軸杠(26),在支承角架(12)的下端裝有拉桿(27)組成,在調位機構支承角架(12)的下部設有螺紋連接的鎖定手輪(18)。
參照
圖1、4和6,復位儀由裝于軸杠(26)上的軸套(29),軸套(29)上有鎖定手輪(11),軸套(29)與升降器(41)連接,升降器(41)與彈力觸壓器(44)連接組成。復位儀的升降器(41)由液壓千斤頂與齒形調節套(42)連接組成。復位儀的彈力觸壓器(44)由與齒形調節套(42)連接的外筒(38),在外筒(38)內設有滑槽(43),在滑槽(43)上置有滑塊(45),在外筒(38)上設置與滑塊(45)連接的調位絲杠(50),滑塊(45)與觸壓頭連接組成。通過調位絲杠(50)可以調定兩個觸壓頭的間距。觸壓頭由筒體(46),在筒體(46)內安置彈簧(49)、觸桿(48),觸桿(48)與壓球(47)連接組成。復位儀通過軸套(29)可沿軸杠(26)移動,通過升降器可以上下移動,通過調位裝置的齒輪(34)與床框(3)上的齒條(16)嚙合,使支承角架(12)沿床框(3)移動,從而實現復位儀三個方向運動。
治療病穴采取人工選穴,或X射線測穴對癥治療。
腰頸椎間盤綜合治療床治療腰疾病時病人俯臥于床上暴露腰部,使病變椎間隙位于固定床面(10)與滑動床面(8)之間的間隙處,用寬皮帶通過固定床面(10)的腰形槽置于人體腋下固定胸背部,下肢用骨盆帶通過滑動床面(8)的腰形槽固定人體的骨盆及臀部,轉動牽引手輪(4),使滑動床面(8)產生0-60mm的距離,牽引力為0-50kg,對軀體對抗牽引主要針對脊椎側彎,腰頸椎小關節紊亂等病證,松動滑動床面(8)的鎖定手輪(7),使撥塊(51)與滑動床面(8)一起移動,移動調位機構的調位手輪(19),將調位機構移置于床身中部。移動軸套(29)于病穴的垂直上方,使復位儀彈力觸壓器(44)的觸壓頭對正接觸病穴。用手輪(18)將調位機構鎖定。用手輪(11)將軸套(29)鎖定。使用復位儀的升降器(41),使彈力觸壓器(44)的觸壓頭與病穴的接觸壓力為0-5kg。牽引狀態見圖7所示。屈曲時,用鎖定手輪(7)鎖定撥塊(51),轉動手輪(30)帶動四連桿(9)升滑動床面(8)和固定床面(10)在連接部向上升起,屈曲狀態見圖8所示。然后旋松鎖定輪(20),使床身傾斜30°-0--30°的設定角度,再旋緊鎖定輪(20)將床面鎖定。治療一般持續10-30分鐘,治療完畢,按相反順序操作結束治療。
治療頸椎病時,旋松鎖定手輪(19),推動復位儀置于調位機構一側,轉動鎖定手輪(18)鎖定調位機構,轉動鎖定手輪(11)鎖定軸套(29),病人仰臥于床上,頭部枕頦帶固定,用手抬起扶手(13),旋松鎖定輪(20)使床身傾斜30°-0--30°的設定角度,再旋緊鎖定輪(20)使床身鎖定,持續治療10-30分鐘,治療完畢后,按相反順序操作結束治療。
應用此治療床臨床治療病人10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其中彈型65例、退變失穩型24例、增生狹窄型11例,其中1-3次治愈52例、占52%,4-6次治愈32例、占32%,7-12次治愈12例、占12%,12次以上治愈3例、占3%,無明顯好轉1例、占1%。病人一日一次或隔日一次,治療時間在10-20分鐘之間,治療后床上休息10-20分鐘即可下床行走,治療效果十分理想。
權利要求1.一種腰頸椎間盤綜合治療床其特征在于它包括a、由床架(1)鉸接的床框(3),床框(3)上置有固定床面(10)和滑動床面(8),固定床面(10)的一端與床框(3)鉸接,滑動床面(8)的底部鉸接有支承滾輪(35),支承滾輪(35)與床框(3)相接觸,支承滾輪(35)與固定床面(10)的另一端相接觸組成的床身;b、由在床框(3)兩端的雙側鉸接的月牙支承(17),在床架(1)下端固定的支承座(40),鎖定輪(20)連接的鎖定軸(39)裝于雙側月牙支板(17)的腰形槽和雙側支承座(40)內組成的床身傾斜角度調節機構;c、由在床框(3)的一端固定的支承座(37),在滑動床面(8)的雙側固定滑槽(31),在滑槽(31)內置連接軸(22),手輪(4)的牽引絲杠(5)裝于支承座(37)內、且與連接軸(22)上套置的螺母(23)連接組成的牽引機構;d、由四連桿(9)的下部與床框(3)鉸接,四連桿(9)的頂部與滑塊(32)鉸接,滑塊(32)裝于固定在滑動床面(8)底部的滑槽(25)內,手輪(30)的絲杠(56)與四連桿(9)鉸接的螺母(55)連接組成的屈曲機構;e、由支承角架(12)的下部安裝導向滾輪(54),導向滾輪(54)與床框(3)相配合,在床框(30雙側的底部設有齒條(16),在支承角架(12)的下部裝有手輪(19)的調位軸(28),調位軸(28)上固定的齒輪(34)與齒條(16)嚙合,在支承角架(12)上端裝有軸杠(26)組成的調位機構;f、由裝于軸杠(26)上的軸套(29),軸套(29)與升降器(41)連接,升降器(41)與彈力觸壓器(44)連接組成的復位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腰頸椎間盤綜合治療床,其特征在于還設置由在滑動床面(8)的雙側鉸接撥塊(51),撥塊(51)裝于床框(3)內,鎖定手輪(7)的鎖定軸(52)與撥塊(51)螺紋連接組成的牽引機構的鎖定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腰頸椎間盤綜合治療床,其特征在于在調位機構支承角架(12)的下部設有螺紋連接的鎖定手輪(18)。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腰頸椎間盤綜合治療床,其特征在于復位儀的升降器(41)由液壓千斤頂與齒形調節套(42)連接組成。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腰頸椎間盤綜合治療床,其特征在于復位儀的彈力觸壓器(44)由與齒形調節套(42)連接的外筒(38),在外筒(38)內設有滑槽(43),在滑槽(43)上置有滑塊(45),在外筒(38)上設置與滑塊(45)連接的調位絲桿(50),滑塊(45)與觸壓頭連接組成。
6.根據權利要求1或5所述的腰頸椎間盤綜合治療床,其特征在于觸壓頭由筒體(46),在筒體(46)內安置彈簧(49),觸桿(48),觸桿(48)與壓球(47)連接組成。
專利摘要一種腰頸椎間盤綜合治療床,它是對現有治療床的組合改進、包括固定滑動床面的床身;能夠調節床身傾斜角度的調節機構;使滑動床面可移動的牽引機構;使兩個床面從中間一端向上升起的屈曲機構;使復位儀左右運動的調位機構;使復位前后運動的軸杠和使復位儀彈性觸頭上下運動的升降器。能夠在一臺器械上完成軀體對抗牽引、病穴彈力觸壓,床面屈曲支承,具有功能齊全、適應病癥范圍廣、治療效果好,治愈所需時間短,使疾病根治等優點。
文檔編號A61F5/04GK2390577SQ99243429
公開日2000年8月9日 申請日期1999年9月18日 優先權日1999年9月18日
發明者李秀艷 申請人:李秀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