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青光眼降壓環的連接圈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眼科醫療器械。
現有技術中,青光眼是主要的致盲眼科疾病,眼內壓的異常可引起視乳頭損害和視野缺損。絕大多數青光眼的眼壓升高是由于房水出路受阻而引起的,因此降低房水流出阻力是抗青光眼手術的目標之一。對于大部分青光眼患者而言,目前常用的濾過性手術的成功率可以達到70--90%,然而,頑固性青光眼的手術預后則較差。濾過性手術失敗的主要原因是成纖維細胞增殖和結膜下纖維化而引起引流通道的阻塞。為了抑制纖維化過程,眼科醫生在實行小梁切除術的病例中合并使用了抗代謝藥物如5氟脲嘧啶、絲裂霉素等,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該藥物可以引起角膜淺層潰瘍、結膜創口愈合不良、針道漏等并發癥。Moiteno等于1976年首次報道了植入長的引流管治療青光眼,以后很多類型的房水引流植入物就應運而生,其中有代表性的包括Moiteno植入物、Krupin閥門、Ahmed植入物、White泵分流裝置等。這些房水引流裝置在設計上具有共同之處,即由一個長的硅膠管和一個形狀各異的盤狀物或環狀物組成,硅膠管近端植入眼前房或后房,遠端與盤狀物相連,盤狀物固定于直肌附著點之后的鞏膜表面,以后被纖維組織包裹,在結膜下形成一個濾過泡腔,房水通過硅膠管引流至此,達到分流、降壓的目的。在頑固性青光眼的治療上,房水引流裝置植入術不失為一種有效的選擇,但同時也產生了不少術后并發癥,如淺前房、低眼壓、硅膠管與角膜內皮接觸、斜視、葡萄膜炎等。中國專利于1998年7月1日公告了一個專利號為ZL96222402.2、公告號為CN2285137Y、名稱為“一種房水引流裝置”的實用新型專利,它由惰性金屬絲鑲嵌入手術縫針尾部的凹槽而制成,植入眼內后,只留下金屬絲存在于眼前房,通過金屬絲穿過眼前房角兩處所造成的組織間隙,將房水引流至眼外,因為惰性金屬不與組織發生反應,所以不會與組織發生粘連而阻塞引流孔,籍金屬絲的重量和體位的移動能夠使房水向眼外引流。但是,上述金屬絲縫合后打結的接頭比較大,它的連接方式與電線一樣,將兩個頭絞接在一起,這樣的連接方式手術醫生在操作時比較麻煩,同時也會給病人帶來不適感。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青光眼降壓環的連接圈,該連接圈可以使房水引流裝置的金屬絲縫合后方便地打結連接,而且打結的接頭比較小,連接固定可靠,醫生操作方便,也不會給病人帶來不適感。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青光眼降壓環的連接圈,所述連接圈為在金屬絲的尾部彎曲形成的小圈。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青光眼降壓環的連接圈,所述連接頭為在金屬絲的尾部彎曲形成的小圈;所述小圈呈圓形。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1.本實用新型在金屬絲的尾部設置了彎曲形成的圓形小圈,金屬絲在手術縫合后,剪去縫合針的一頭穿入小圈,可以方便地將金屬絲的兩頭連接固定。
2.本實用新型新型結構簡單、制造方便,打結連接后固定牢靠,接頭比較小,手術醫生操作方便,病人不會有不適感。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圖1、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金屬絲;2小圈;3縫合針。
實施例如圖所示,一種青光眼降壓環的連接圈,所述連接圈為在金屬絲[1]的尾部彎曲形成的小圈[2];所述小圈[2]呈圓形。本實用新型在金屬絲[1]的尾部設置了彎曲形成的圓形小圈[2],金屬絲[1]在手術縫合后,剪去縫合針[3]的一頭穿入小圈[2],可以方便地將金屬絲[1]的兩頭連接固定;本實用新型新型結構簡單、制造方便,打結連接后固定牢靠,手術醫生操作方便。
權利要求1.一種青光眼降壓環的連接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圈為在金屬絲[1]的尾部彎曲形成的小圈[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青光眼降壓環的連接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圈[2]呈圓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青光眼降壓環的連接圈,所述連接頭為在金屬絲的尾部彎曲形成的小圈;所述小圈呈圓形;該連接圈可以使房水引流裝置的金屬絲縫合后方便地打結連接,而且打結的接頭比較小,連接固定可靠,醫生操作方便,也不會給病人帶來不適感。
文檔編號A61F9/007GK2393511SQ9924004
公開日2000年8月30日 申請日期1999年10月26日 優先權日1999年10月26日
發明者周永耀, 褚仁遠, 孫興懷, 錢韶紅, 沈光明 申請人:蘇州醫療器械總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