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乳病敷帖膏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醫外用藥,尤其是用于治療乳房疾病的外用中成藥。
乳房癌是危害婦女生命的第一殺手,據統計上海市女性乳房癌的發病率近20年來上升了50%,1972年發病率是20.1/10萬,1988年是28.0/10萬,1990年37.0/10萬,而1995年上升為42.8/10萬。美國1998年統計,每9個美國婦女就有一人患乳房癌,死亡率達1/5.我國上海醫科大學腫瘤醫院4500人乳房癌手術后回顧性統計屬早期發現生存率達93%,(有的醫院223例回顧性統計五年生存率達98%)由此可見防治乳癌(BC)的關鍵在于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特別是高危人群中主要是有良性乳房腫塊患者、如乳腺纖維腺瘤、乳腺菅擴張癥、菅內乳頭狀瘤、漿細胞性乳腺炎等其患乳腺癌的機會大于正常人的4.5倍,因此對良性乳房疾病的早期治療是預防和降低乳腺癌的主要途徑。
發明人多年來一直重視腫瘤醫療的研究工作,50-60年代就開展了乳房癌防治的專科門診,于60年代開始給乳房疾病患者用逍遙丸、小金丹等中成藥物。以及應用雄性激素丙酸酮丸等達10年之久,治療效果不顯著,復發率高,腫塊不能消失,1972年上海市衛生局提出要求臨床外科發現凡是乳房有腫塊的患者均要求手術治療,否者就是不正確的治療方法,由于乳房疾病尤其是良性乳腺病,其發病率就有70%以上,不能滿足病人的住院手術又不能解決病人的根本問題,因為乳房疾病的特征是多發性并和內分泌有密切的關系,所以,許多病人一年要多次手術;也曾有人用磁療如磁性胸罩等等治療方法其結果又不能使病人的腫塊消除,因而長期以來乳房疾病的治療一直發展受阻,其冶療方法給病者帶來極大的痛苦和不便。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使用方便,療效可靠的外用乳房疾病敷貼膏。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繼承和弘揚我國中藥治療的傳統,利用中草藥按以下配方制成敷貼外用膏其中藥配方為蒲公英450g 丹參450g 通草450g 七葉一枝花450g 王不留行450g月季花450g 沒藥450g 漏蘆450g 大黃450g 灸甲片450g 木鰲子20g 紅花200g 泥泊金乙脂1g 淀粉適量。
按上述配方取備中草藥并按以下方法制備(1)將灸甲片450g、蒲公英450g、王不留行450g、丹參450g、等藥粗碎加入2倍量的水浸泡約5小時煎煮約1小時過濾去渣,取液待用;再將渣次加入水煎煮取液如此反復數次,將數次液體濃縮成1000ML,乘熱加入沒藥450g。
(2)將木鰲子20g、月季花450g等粉碎成約120目粉末加入上述物料中,(3)將苯甲酸鈉3g、尼泊金乙脂5g加入上述物料中,(4)加入適量淀粉使成軟固體。
(5)軟固體加工成狀大小為1.5 1.5 0.3CM3煎煮器皿用陶器、銅器或不銹鋼器皿。
根據藥醫學理論可知,乳腺疾病其病因是和體內雌性激素分泌節律失調及雌激素和孕激素分泌比例失調所引起,表現在月經周期乳腺過度增生與復歸不全,也即是內分泌功能紊亂所引起,臨床表現為乳房脹痛,疼痛,月經周期提前或推后,痛經、顏色、量變化,乳房部位可觸及大小不等,數量不等,而硬軟不等的結節、腫塊,活動度差的腫塊則為癌癥可疑,本發明人研究的乳房疾病敷貼膏,其藥理作用為軟堅、散節、化瘀、解毒、消痛、調經和調節內分泌的作用。由于本發明產品配方中有(1)蒲公英、漏蘆、七葉一枝花等中草藥使其發明產品有清熱解毒的功能,也具有散潔、化於、通乳的作用。
(2)由于有穿山甲、大黃、王不留行、月季花等使本發明產品又有通經、行血、通乳、消腫排膿的作用。
(3)沒藥則在本發明產品中發揮止痛、消腫、化瘀、生肌的效用,再加入木鰲子則又增加了本發明產品的軟堅散法的作用。
綜合以上各藥起協同作用而達主治乳房腫塊、乳腺病、漿細胞性乳腺炎,晚期乳房癌胸壁和淋巴結轉移病灶等,月經不調、痛經、不孕癥等以及肛內息肉、痔瘡等疾病。
本發明產品具有制造方便,使用性能好等優點,申請人對本發明產品作過伍千柒佰例,使用結果統計,有效率達98%,復發率2%。
病例1陳萍,女,28歲,門診號107556,職業商業,經理助理,大學畢業,住址上海市光復西路1145弄1號甲305室,工作單位;全碟廣告公司。
病史因右乳患急性乳腺炎14天,經用先鋒霉素等藥和其他藥物七天,乳房腫塊破潰不愈,伴發熱38.5度。
體檢右乳房外上方有4×5CM2大小腫塊潰爛,有大量壞死組織溢出傷口,乳腺組織破壞了1/5。
處理傷口沖洗消毒后取本發明產品敷于病灶處三天更換藥膏本發明產品×5次,不用抗菌素。
效果第一次敷貼膏后,患者傷口明顯好轉,壞死組織脫落,膿性分泌物減少,體溫下降為37.5度三天后繼續使用本發明產品,傷口清潔并趨向愈合,第三次換藥,體溫正常(37度)傷口縮小,缺損皮膚肉芽生長共治療二周痊愈,僅留皮膚疤痕2×2CM2大小病例2沈××,女,68歲,紡織廠干部,5年前因右乳癌根治術后發現對側乳房有轉移性乳癌,病理證實后手術并作放療,隨后全胸壁有散在性皮膚潰爛(因放療所致),痛苦萬分,每晚不能入睡,曾用過各種西藥也服用過中藥治療未見效果,以后至上海腫瘤醫院乳腺癌專家處治療,因沈教授用藥藥費大貴昂,病人無力負擔。前后來到東新街道、醫院乳房專家門診,后申請人請病者試用本發明產品患者潰爛消失,胸壁皮膚結疤而愈。
病例3張小囡,女,32歲,湖北人,1993年因發現右乳腫塊來某院專家門診,診斷為乳房癌入院手術治療。
體檢發現左乳外上方有5.5×5CM2大小的腫塊,質硬活動度差,表面高低不平,伴左腋窩淋巴結腫塊2×3.5CM2大小。
診斷右乳房癌T3N3M0,晚期乳癌。
處理作右乳癌腫塊切除及腋下淋巴結姑息性切除,并勸其術后用放療治療。由于患者受經濟條件限制,拒絕放療,半年后左腋下淋巴結又復發,后用本發明產品腫塊消失。
病例4患者張××,女,34歲,普陀區××工廠工人,結婚后11年末懷孕,伴有雙乳脹痛,體檢發現雙乳有大小不等的結節性腫塊,局部有輕壓痛,腋下無腫大淋巴結,診斷為不孕癥、乳腺病。
給予本發明產品,使用一療程后,患者來復診,主訴停經1月伴雙病例5患者孫華英,女,70歲,上棉十一廠工人,58年發現葡萄胎行子宮全切除術,66年發現右乳癌手術治療,91年發現左胸壁轉移性癌灶,后經上海楊浦區中心醫院、紡三醫院用放療、電化療等、治療但電化療后傷口未愈合,發現胸壁反復出現腫塊,傷口深達骨骼、潰爛,本發明產品傷口潰爛面達5.5×4CM2大小伴體溫38.10度,給予本發明產品治療并停止應用抗菌素,治療2次后體溫正常,傷口出現新鮮皮膚,逐步向潰爛復蓋,傷口縮小,而且傷口中央有散在性皮島,出現正在治愈中。
從上面病例可以看出,本發明產品其治療不用打針,不用吃藥,不用手術,外用本發明產品即可調節內分泌,且具有調經作用,經十五年臨床使用本發明產品達12萬余人次治愈率達到98%,且深受患者的歡迎。
權利要求
1.一種乳房疾病敷貼膏,其特征在于(1)其敖貼膏配方為A物料蒲公英450g 丹參450g通草450g 七葉一枝花450g王不留行450g漏蘆450g大黃450g 灸甲片450g紅花450gB物料木鰲子20g月季花450gC物料沒藥450gD物料尼泊金乙脂1g苯甲酸鈉5g適量淀粉(2)將物料A粗碎加入二倍量的水浸泡約5小時,煎煮約1小時過慮去渣,將渣加入水煎煮取液,反復多次,并混合液藥乘熱加入C物料后;再加B物料粉末;(3)將上述混合物再加D物料制成軟團體即可。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醫藥領域,尤其是一種治療乳房疾病的外用中藥膏,其主要技術特征是用蒲公英、丹參、通草、七葉一枝花、王不留行、月季花、沒藥、漏蘆、大黃、灸甲片、木鰲子、紅花、尼泊金乙脂、苯甲酸鈉等中草藥煎制成外帖膏,且將其貼于病灶處,即可起到消炎、消腫調節內分泌、調經等作用,從而達到治愈乳房疾病的目的。本發明產品使用治愈率達98%,使病者不必承受外科手術等痛苦,并能防治乳癌目的,此外本發明產品還具有制造方便、成本低等優點。
文檔編號A61K35/36GK1272380SQ9911367
公開日2000年11月8日 申請日期1999年4月30日 優先權日1999年4月30日
發明者盧燕燕 申請人:盧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