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針頭拔除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關于一種針頭拔除裝置,特別是指一種在該針頭拔除器內(nèi)部安裝有兩個彼此具適當間隙的軋輪,藉由兩個軋輪在作相對方向的轉(zhuǎn)動時,將一針筒前端的針頭予以拔除。
醫(yī)療用的注射針筒主要包括有一針筒本體、一針頭、及一針頭固定座。目前所使用的針頭固定座一般是采用塑膠材料制成,其一端是套合在針筒本體的開放端,而另一端則供針頭所套合。
早期的醫(yī)療用注射針筒大都是回收重復使用,但目前在各公私立醫(yī)療院所使用的注射針筒則并不采用回收的方式,而是采用使用一次即予以丟棄的原則。但是此種使用原則,雖然可以避免針頭重復使用所造成的感染問題,但卻造成了如何處理廢棄針頭的問題,在環(huán)保方面形成了一相當大的困擾。
為了要拔除及處理廢棄針頭,在先前的技術中,有業(yè)者設計了復雜的針頭拔除結構,以將針頭與針筒本體分離,亦有業(yè)者設計了一種針頭的熔解裝置,以電路的技術,來將針頭加熱熔解。但是這些先前技術,皆無法達到結構簡單、操作簡易的效果。
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是提供一種針頭拔除的裝置,藉由該裝置的設計,可以將使用過的廢棄針頭予以拔除。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簡單結構的針頭拔除裝置,其只需要配合簡單的軋輪結構、驅(qū)動裝置及針頭收集盒等構件,即可在簡單的操作下,將針頭由針筒本體前端的針頭結合座予以拔除分離,而不需要復雜的拔除結構或電路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一種針頭拔除裝置,用以將一已使用過的針筒的針頭予以拔除,該針頭與針筒之間是藉由一針頭結合座相結合,該裝置包括有一針頭拔除器殼體,其頂面開設有一針頭插入口,以使欲拔除的針頭插入
兩個軋輪,兩者平行地水平延伸于該針頭插入口的下方位置的兩側(cè)處,且兩者具一適當間隙,該間隙正對于上述針頭插入口,于待拔除的針頭插入該針頭插入口時,該針頭恰夾置在該間隙內(nèi);一驅(qū)動機構,用以驅(qū)動該兩軋輪呈相對方向的轉(zhuǎn)動,以將夾置在兩軋輪間的針頭拖動,使該針頭由針頭結合座拔除分離。
該針頭拔除器殼體的針頭插入口的上區(qū)段周緣是呈一漏斗狀導口的結構。
該軋輪的表面設置有齒紋,用以增加該軋輪與欲被拔除針頭之間的磨擦力。
該針頭拔除器殼體的該針頭插入口下方是形成一側(cè)向開放空間,供容納一個可抽取式的針頭收集盒。
上述針頭收集盒是一封閉盒體,僅在其頂面開設有一開孔,使該針頭收集盒容納于該針頭拔除器殼體內(nèi)部時,其開孔恰對應于該針頭拔除器殼體的針頭插入口的正下方。
使用時利用在該針頭拔除器內(nèi)部所安裝的兩個彼此具適當間隙的軋輪,藉由兩個軋輪在作相對方向的轉(zhuǎn)動時,即可將一插入針頭插入口的針筒前端的針頭予以拔除。很明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簡易,不需要復雜的拔除結構或電路結構即可完成針頭由針筒本體前端的針頭結構座予以拔除分離的工作。
下面將藉由具體的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其中附圖簡單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外觀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圖3是顯示沿
圖1中1-1斷面的剖視圖;圖4是顯示沿
圖1中1-1斷面的剖視圖,顯示感測器;圖5是顯示本實用新型驅(qū)動裝置的立體圖,其中兩個軋輪表面設有交錯齒紋;圖6是顯示本實用新型驅(qū)動裝置的立體圖,其中兩上軋輪表面設有水平齒紋;圖7是顯示一待處理的針頭插入本實用新型中時的動作示意圖8是顯示本實用新型中的兩個軋輪將一針頭與針筒本體前端的針頭結合座拔除分離的動作示意圖。
圖號說明針頭拔除器殼體1針頭插入口11漏斗狀導孔12 針頭收集盒2拉柄21 開孔22驅(qū)動裝置3 延伸桿31a、31軋輪32a、32第一小齒輪33a第二小齒輪33 齒輪34、35、36、37馬達38 針筒4針頭結合座41 針頭42感測器51 導線52參閱
圖1及圖2所示的立體圖以及圖3所示的剖視圖,本實用新型主要包括有一針頭拔除器殼體1、一針頭收集盒2、一驅(qū)動裝置3。其中在該殼體1的頂面開設有一針頭插入口11,該針頭插入11的直徑是稍大于針頭的直徑,以使待處理的針筒前端的針頭得以插入。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中,該針頭插入口11的上區(qū)段周緣可設計成漏斗狀導孔12的結構,可利于導引使用者將欲拔除的針頭插入該針頭插入口11中、并能當作針筒前端的抵靠之用。
在該針頭插入口11的下方是形成有一側(cè)向開放空間,且可容納一個可抽取式的針頭收集盒2。該針頭收集盒2可設計成一封閉盒體,而僅在其頂面開設有一開孔22,其開設位置恰對應于針頭插入口11的正下方。此外,為便于抽取該針頭收集盒2,可在該針頭收集盒的外側(cè)壁設置一拉柄21。
在該殼體1的另一側(cè)乃設置有一驅(qū)動裝置3,其實施例結構如圖5所示,該驅(qū)動裝置3中的馬達38所產(chǎn)生的動力經(jīng)由數(shù)個齒輪34、35、36、37所構成的減速齒輪機構之后,由齒輪34帶動第一小齒輪33a旋動,第一小齒輪33a再經(jīng)由延伸桿31a帶動同軸的軋輪32a旋動。此外,該第一小齒輪33a亦同時帶動相鄰的第二小齒輪33,故兩者產(chǎn)生同步旋轉(zhuǎn),該第二小齒輪33再經(jīng)由延伸桿31帶動同軸的軋輪32旋動。
因此,兩個相鄰的軋輪32、32a即可產(chǎn)生相對旋轉(zhuǎn)方向的轉(zhuǎn)動,以將夾置于兩軋輪之間的針頭拖動。該兩個相鄰的軋輪32、32a即被水平地延伸安排在該針頭插入口11與針頭收集盒2之間,作為拔除針頭之用。兩個軋輪32、32a間的間隙是設計成小于針頭直徑尺寸。
在較佳實施例中,軋輪32、32a的表面可設有交錯齒紋(參閱圖5)或是水平齒紋(參閱圖6),以使軋輪在拔除針頭時,增加拔除的磨擦力。
再者,在該針頭插入口11的下側(cè)緣位置處更可裝設有一感測器51(參閱圖4),用以感測待拔除的針頭是否已插入針頭插入口11中。該感測器51可采用常用的微動開關(Limit Switch),亦可采用光感測開關(PhotoSensor)、或是其它可感測針頭插入的感測元件。感測器51所感測到的信號可經(jīng)由導線52串接于驅(qū)動裝置3中的電路回路,以控制驅(qū)動裝置中的馬達38的啟動與停止。
使用本實用新型時,只要將針筒4前端的針頭42插入針頭插入口11內(nèi)即可(參閱圖7)。當針頭42插入該針頭插入口11后,其針尖恰位于兩個軋輪32、32a之間,且結合于針筒4與針頭42之間的針頭結合座41底緣恰被抵制在漏斗狀導孔12處。
當插入的針頭42觸到轉(zhuǎn)動中的軋輪32、32a時(如圖8中的旋轉(zhuǎn)箭頭所示的方向),即被強行拉入,且通過針頭收集盒2頂面的開孔22。由于針頭結合座41的底緣被漏斗狀導孔12抵擋住,故此時針頭42和針頭結合座41分離,此時針頭42繼續(xù)被轉(zhuǎn)動中的軋輪32、32a拉出,最后落下于針頭收集盒2內(nèi)。此時,針頭結合座、及針筒已不具危險性,而被收集在針頭收集盒2內(nèi)部的針頭,則可作進一步的后續(xù)集中處理。
權利要求1.一種針頭拔除裝置,用以將一已使用過的針筒的針頭予以拔除,該針頭與針筒之間是藉由一針頭結合座相結合,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有一針頭拔除器殼體,其頂面開設有一供欲拔除的針頭插入的針頭插入口;兩個軋輪,兩者平行地水平延伸于該針頭插入口的下方位置的兩側(cè)處,且兩者具一間隙,該間隙正對于上述針頭插入口,使針頭由針頭插入口插入時可恰夾置在該間隙內(nèi);一驅(qū)動機構,用以驅(qū)動該兩軋輪呈相對方向的轉(zhuǎn)動,以將夾置在兩軋輪間的針頭拖動,使該針頭由針頭結合座拔除分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針頭拔除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針頭拔除器殼體的針頭插入口的上區(qū)段周緣是呈一漏斗狀導口的結構。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針頭拔除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軋輪的表面設置有用以增加該軋輪與欲被拔除針頭之間磨擦力的齒紋。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針頭拔除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針頭拔除器殼體的該針頭插入口下方是形成一側(cè)向開放空間,該空間內(nèi)容納有一個可抽取式的針頭收集盒。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針頭拔除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針頭收集盒是一封閉盒體,僅在其頂面開設有一開孔,使該針頭收集盒容納于該針頭拔除器殼體內(nèi)部時,其開孔恰對應于該針頭拔除器殼體的針頭插入口的正下方。
專利摘要一種針頭拔除裝置,是在一針頭拔除器殼體頂面開設有一針頭插入口,以使欲拔除的針頭插入,而在該針頭插入口的下方處,平行地水平延伸有兩個軋輪,且兩軋輪間具一適當間隙。一驅(qū)動機構用以驅(qū)動該兩軋輪呈相對方向的轉(zhuǎn)動,以將夾置在兩軋輪間的針頭拖動,使該針頭由針筒的針頭結合座拔除分離。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簡易,不需要復雜的拔除結構或電路結構即可完成針頭由針筒本體前端的針頭結構座予以拔除分離的工作。
文檔編號A61M5/00GK2341651SQ9820652
公開日1999年10月6日 申請日期1998年6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1998年6月29日
發(fā)明者吳海福 申請人:吳海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