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中藥保健被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涉及一種日常生活中蓋用的中藥保健被。
隨著人們生活的提高,人們對日常生活用品要求越來越高,包括對床上用品也是如此,如對被子來說,不但起保暖作用,而且還要求有保健功能,特別對有某種疾病的人,更是要求兼而有之。如保健香被、嬰兒保健被等,由于它們的結構所限,在使用中保健功能不理想,如嬰兒保健被是在小被子的四角放置藥物,在使用時只有將嬰兒對角包裹好才可以,而且只適用于小孩,對成人不合適,因而其普及推廣受到了很大限制,滿足不了人們對日益提高生活的需要。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供各種人員在日常生活中蓋用的中藥保健被。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來實現的,利用中藥的內病外治的功效,結合人體穴位,在被子上相應處放置所需中藥,根據中藥的透穴情況,在被子面與被胎間的前部兩側,上中部及后中部放置治病保健用的中藥即可。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藥物設置科學合理、節藥材料、使用方便、老少皆宜,效果明顯,顯有良好的使用價值和社會效益。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作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去掉被里且局部剖開)。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截面右視圖。
由
圖1給出,本實用新型是由被子面、被胎及中藥袋構成,被子面1下內面與被胎2之間的被胎一端兩側面外部上有藥袋室3,藥袋室3內放置有裝有藥物5的藥袋4,在兩藥袋室3的中間靠中上部的被胎2外面上有裝有藥物的藥袋室6,被胎另一端中部上面有裝有藥物的藥袋室7,藥袋室6及藥袋室7內裝有與藥袋室3內同樣的藥物及其藥袋,其不同只是大小與數量的不同,必要時也可做成同樣的。所說的藥物5是由藿香、石菖蒲、佩蘭、神曲、骨碎補、龍骨、牡蠣等中藥構成。
藥袋一般為2×30cm,藥袋離被子邊緣的距離應視需要而定,即應使被子一端前面兩側的藥袋室在睡覺時折疊于雙肩及頸背部等穴位處,可疏通頸項背等部位,具有健腦的效果;藥袋室6置于膻中、神闕、關元的軸心位置,使藥物發揮疏通上、中、下三焦,可活血養心、調理脾胃五臟、增補丹田,固本強身;被子另一端(底部)的藥袋室7置于涌泉穴部位,達到磁陰降火,引熱下行可保健下肢及足部。本實用新型藥物主以藿香、佩蘭、神曲芳香化濕、調理脾胃,化食消積,輔以骨碎補,溫腎散寒,增補腎元,強身益智,增強免疫功能,石菖蒲醒脾化濕,健腦益智,補心安神,龍骨牡蠣等消積化滯,且能補鈣強骨,助長發育,燥濕護膚,合方共達調補脾腎,益腎強身,增智安神,化濕護膚之功,能夠達到既補先天腎之,又補后天脾胃,兼以養心益智,補充鈣質,增強免疫力,防病、祛病的良好效應。
綜合以上,該保健被通過藥物與穴位的特定功能,共同達到疏通氣血,調理臟腑,使人們在睡眠中達到維護健康、抗病強身的目的。
權利要求1.中藥保健被,是由被子面,被胎及中藥袋構成,其特征在于是被子面(1)下內面與被胎(2)之間的被胎一端兩側面外部上有藥袋室(3),藥袋室(3)內放置有裝藥物(5)的藥袋(4),在兩藥袋室(3)的中間靠中上部的被胎(2)外面上有裝有藥物的藥袋室(6)、被胎另一端中部上面有裝有藥物的藥袋室(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保健被,其特征在于所說的藥物(5)由藿香、石菖蒲、佩蘭、神曲、骨碎補、龍骨、牡蠣中藥構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中藥保健被,其結構在于是被子面下內面與被胎之間的被胎兩側面外部上有藥袋室,其內有藥袋及藥,后部和前中部有藥袋室及其內的藥袋及藥,藥袋分別置于對應的雙肩、項背部、上中部的膻中、神闕、關元的軸心位置、后部的涌泉等穴位,其結構簡單,科學,使用方便,老少皆宜,效果明顯,具有良好的使用價值和社會效益。
文檔編號A61H37/00GK2307497SQ9722175
公開日1999年2月17日 申請日期1997年7月17日 優先權日1997年7月17日
發明者馮喜如 申請人:博愛貝林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