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結腸三腔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在急癥結腸切除后直接行結腸一期吻合術,避免了腸外置及二期手術的結腸三腔引流管。
急癥情況下行結腸切除術,在日常外科工作中并非少見,特別是結腸腫瘤、扭轉及其它原因造成的結腸梗阻而致腸壞死,必須行結腸切除術。以往急癥結腸切除術均行腸外置,臨時造瘺,待二周后,在腸道進行充分準備后行二期結腸吻合術。歷來不主張行一期結腸吻合術,深感危險性大,因為在無腸道準備的情況下行一期結腸吻合術,易發生吻合口瘺,危及生命。這種吻合口瘺形成的主要因素有三點;1、結腸內有大量細菌,易造成吻合口感染;2、腸內容物的通過可直接刺激吻合口部,影響吻合口的愈合;3、腸內容物不能及時排出體外,造成腸管脹氣,吻合口部脹力過大,影響愈合。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外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簡便、安全可靠,采用氣囊阻擋腸內容物通過吻合口,直接由引流管排出體外,并由注藥管定時注藥,避免感染,易于吻合口安全愈合的結腸三腔引流管。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結腸三腔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氣囊,其中,引流管內設置有注氣管、注藥管,注氣管一端與氣囊相通,注藥管一端與人體腸腔相通。
所述的結腸三腔引流管,其引流管下端設置有側孔。
本實用新型可在急癥結腸切除后直接行結腸一期吻合術,避免了腸外置及二期手術的復雜操作,防止吻合口瘺的發生。還可替代臨時結腸造瘺術,避免結腸造瘺術的一些并發癥,有效地予防感染及膿腫形成。具有結構簡單、操作簡便、用藥方便、安全、衛生、臨床應用效果好等特點。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圖5為本實用新型臨床應用時不同的置管部位。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參閱圖1所示,結腸三腔引流管主要是由引流管1、注氣管2、注藥管8、氣囊4等構成的,可采用醫用硅橡膠材料制作。其引流管1內設置有注氣管2和注藥管3;注氣管2下端管口與聯結在引流管1外部的氣囊4相通,注氣管2上端管口伸出引流管1并與注氣斗9相通,注氣斗9上設置有堵氣蓋8;注藥管3下端管口與人體腸腔內相通,注藥管3上端管口也伸出引流管1并與注藥斗7相通,注藥斗7上設置有堵藥蓋6;引流管1下端設置有數個側孔5。
參閱圖2、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臨床應用方法及原理;在急癥情況下(無腸道準備的情況下),結腸切除后直接行結腸一期吻合術后,在吻合口上端,沿結腸系帶切一小口,小口周圍予先縫好二根荷包線10,待引流管1下置腸腔內,用于固定引流管。在引流管相應腹壁處戳孔,將引流管從腹壁孔引了腹腔外,將管的周圍腸管與腹壁膜封閉縫合,在直視下,自注氣管2上端注氣斗9向氣囊4中注氣,見腸管稍膨脹即可,蓋上堵氣蓋8,形成腸腔人工阻塞,將腸內容物截留在氣囊前,由引流管1引出,不再通過吻合口。注意切不可注入氣體量過大造成腸管血運障礙。手術中在行一期吻合前反復清洗上下端腸腔,清除糞塊和部分細菌,術后由注藥管3上端注藥斗7定時注入相應抗菌素,直接殺死細菌或抑制細菌的繁殖,避免引流管1穿出部位和吻合口部感染,三日后可放開充氣管2,再行間斷充氣,在病情穩定的情況下,七日后拔管,拔管前放出氣囊4內氣體,由引流管1注入適量液體石臘,半小時后緩緩將引流管1拔出,避免氣囊4與腸粘膜粘連損傷腸管。
參閱圖4、圖5所示,根據人體腸管病變部位,切除部位及范圍不同,引流管的置管部位也不同。乙狀結腸、降結腸切除可將管置于橫結腸;橫結腸切除可將管置于升結腸。
上述方法,可解決在無腸道準備的情況下行一期結腸吻合術易發生吻合口瘺的難題,因為氣囊可阻擋腸內容物通過吻合口,直接由引流管排出體外,既解決了腸管膨脹又解決了腸內容物直接刺激吻合口,保障了腸管在無刺激無脹力的情況下安全愈合。還可替代臨時結腸造瘺術,故可避免結腸造瘺術的一些并發癥,如瘺口壞死、瘺口回縮、瘺口狹窄、瘺口周圍疝、瘺口脫垂等,且手術操作,術后護理都較造瘺術簡單、方便。
權利要求1.一種結腸三腔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氣囊,其特征在于引流管(1)內設置有注氣管(2)、注藥管(3),注氣管(2)一端與氣囊(4)相通,注藥管(3)一端與人體腸腔相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結腸三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引流管(1)下端設置有側孔(5)。
專利摘要一種結腸三腔引流管,其引流管內設置有注氣管、注藥管,注氣管一端與氣囊相通,注藥管一端與人體腸腔相通。可在急癥結腸切除后直接行結腸一期吻合術,避免了腸外置及二期手術的復雜操作,防止吻合口瘺的發生;還可替代臨時結腸造瘺術,避免結腸造瘺術的一些并發癥;可有效的預防感染,易于吻合口安全愈合,且結構簡單,操作簡便,用藥方便,安全可靠,術后恢復效果好。
文檔編號A61M1/00GK2284069SQ97202568
公開日1998年6月17日 申請日期1997年3月26日 優先權日1997年3月26日
發明者李東輝 申請人:李東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