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阻回流皮下植入式給藥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以皮下注射方式將介質引入體內的器械。
在已知的公開技術中,對治療癌癥進行化療的給藥方式常用體外插管灌注,體外插管灌注操作復雜,而且容易發生導管脫落、感染、氣栓、血栓以及給患者日常生活帶來不便等弊病。為了克服上述缺點,出現了皮下植入式施藥裝置(ZL94221146.4),但在使用過程中發現如果操作人員不細致,不能注意保持系統內正壓,可能引起動脈血回流或由于個別病人血管較為光滑,醫生捆扎不牢可能發生導管脫落。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克服皮下植入式施藥裝置(ZL94221146.4)存在的缺點提出一種新的改進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案是在主要由泵體、穿刺窗和導管構成的皮下植入式施藥裝置的泵體上導管插入孔內,導管連接套筒、安裝密封圈和阻回接頭,導管的尾端緊套在阻回接頭上,阻回接頭的側壁和頂部開孔通過其中心通道和泵體內腔接通。導管和阻回接頭的結構連接狀態實質上類似于“氣門芯”式的阻回結構。阻回接頭的外壁具有防滑脫倒齒。
為了保證不讓導管從血管中滑脫,在導管用于插入血管的前端的外壁上設計有凸引的捆扎環。導管插入血管后使血管壁形成相應的凸環,便于捆扎。
為了更有效地防止動脈血回流,把導管的頂端做成封口狀態,從端頭軸向開一十字切口,在導管前端的側壁上開有細孔。使用時將導管插入血管內,由于血管壁的彈性使血管內壁緊貼導管外壁,將十字切口和細孔箍住,血液無法從十字切口或細孔流入導管,給藥時由于注射器內增壓而使藥液通過十字切口和細孔流入血管內。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本阻回流皮下植入式給藥裝置埋植于患者體內,可以完全避免采用體外插管灌注施藥容易發生導管脫落、感染、氣栓、血栓以及給患者日常生活帶來不便等弊病;由于藥物可通過導管直接輸送到病灶區,因而可大大提高療效和減輕化療藥物對患者引起的全身性不良反應;本裝置體積小,重量輕,埋植于患者體內不會影響其正常活動,可供長期多次反復進行化療給藥,操作簡便易行,大大減輕患者的痛苦和經濟復擔。本裝置還可以用于其它需要體內導引給藥的疾病,例如對患者施行體內高營養輸液或局部止痛施藥。由于具有阻回流結構,在使用時,即使操作人員有失誤,也決不會發生動脈血回流,而造成血栓堵塞現象。同時由于增加了密封圈,防滑脫倒齒和捆扎環加強了整個裝置的密封度和使用時聯結的牢固程度,有效地防止了灌注過程中發生氣栓。
附圖
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面說明1-泵體,2-穿刺窗,3-導管,4-密封圈,5-導管連接套筒,6-阻回接頭,7-防滑脫倒齒,8-捆扎環,9-細孔,10-十字切口。
實施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作詳細說明。泵體1是一個圓形盒體,在其上部安裝一個雙凸弧形的密封穿刺窗2,在其側壁裝有導管3,在泵體1的導管插入口內裝有導管連接套筒5,密封圈4和阻回接頭6,導管3的尾端緊套在阻回接頭6上,連接套筒5,以緊配合或螺紋連接安裝在泵體1的導管插入口內,阻回接頭6的側壁和頂部開孔通過其中通道和泵體1的內腔接通。導管3和阻回接頭6的結構連接狀態類似于“氣門芯”式的阻回結構,阻回接頭6的外壁具有防滑脫倒齒7。在導管3的前端外壁上設有凸起的捆扎環8,導管3的頂端做成封口狀態,從端頭軸向開一十字切口10,在導管3前端側壁上開有細孔9。
權利要求1.一種阻回流皮下植入式給藥裝置,它是由泵體(1)、穿刺窗(2)和導管(3)構成,其特征在于泵體(1)上的導管(3)插入口內裝有導管連接套筒(5),密封圈(4)和阻回接頭(6),導管(3)的尾端緊套在阻回接頭(6)上,阻回接頭(6)的側壁和頂部開孔,通過其中心通道和泵體(1)的內腔接通,構成一個“氣門芯”式的阻回結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阻回流皮下植入式給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回接頭(6)的外壁具有防滑脫倒齒(7)。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阻回流皮下植入式給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導管(3)前端做成封口狀態,從端頭軸向開一十字切口(10),側壁上開有細孔(9)。
4.如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阻回流皮下植入式給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導管(3)前端外壁上有凸起的捆扎環(8)。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以皮下注射方式,將介質引入體內的器械,它是在一個裝有穿刺窗的泵體上安裝導管,在導管插入口內裝有連接套筒,密封圈和阻回接頭,導管的尾端緊套在阻回接頭上,阻回接頭的側壁和頂部開孔通過其中心通道和泵體的內腔接通,阻回接頭的外壁具有防滑脫倒齒,導管的前端外壁有凸起的捆扎環。優點是,該裝置不會影響患者的正常活動,可長期反復使用,操作簡便,安全可靠,并具有阻回流和防滑脫的優越功能。
文檔編號A61M37/00GK2248569SQ9623580
公開日1997年3月5日 申請日期1996年4月16日 優先權日1996年4月16日
發明者粟祜, 呂雪卿, 安寶秋, 張利民 申請人:粟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