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氣囊助產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婦產科臨床使用的助產器具,具體說是一種氣囊助產器。
目前婦產科臨床慣用的助產器具和方法有會陰側切,胎頭吸引器,產鉗,剖宮產等。這些器具和方法都是適用有效的,但是必須在產程進入一定階段后使用,所以縮短產程的效果并不顯著。同時,對產婦和嬰兒有創傷和手術的痛苦。近年來有用氣囊腹壓帶方法縮短第二產程,此法用壓迫腹部方法,迫使宮口、產道擴張,但是,由于腹部壓迫,下面有宮頸和產道阻力,這樣胎兒在中間被擠壓,分娩后易發生窒息,會陰裂傷率高。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則是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能夠有效縮短產程,將宮頸和產道擴張到胎頭大小,使胎兒能夠順利通過,以減少產婦痛苦,達到優生目的的氣囊助產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措施來達到一種氣囊助產器,它包括乳膠氣囊5,托盤6,不銹鋼管3,三通管1上接有的正壓力表8、可控進出閥孔2和可控調節閥塞9,充氣裝置11,其特征是乳膠氣囊5末端有托盤6,托盤6中央鑲有螺母7,螺母7和不銹鋼管3的一端用螺釘4加以固定,在不銹鋼管3的另一端裝有三通管1,充氣裝置11通過膠管10上帶有的可控調節閥塞9與三通管1一端相連。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實用新型由于使用氣囊可以一次性將宮頸和產道擴張到胎頭大小,避免宮頸和產道阻力,使胎兒順利產出。因此具有縮短產程,減少產婦痛苦,減少手術產,降低會陰裂傷率和胎兒宮內窒迫率等優點。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帶有自動電腦控制裝置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帶有冷光源及監示器示意圖。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如
圖1所示氣囊助產器選用長3cm、直徑為2.5cm橢圓型乳膠氣囊5,為防止氣囊膨脹后向外膨出,在乳膠氣囊5末端固定有直徑3.5cm圓形硬質托盤6,托盤中央裝有螺母7,把乳膠氣囊5通過托盤中央的螺母7用螺釘4固定在一根長40cm、直徑為1cm的不銹鋼管3上,在不銹鋼管3的后端裝有三通管1,在三通管1上接有壓力為50-60kpa正壓力表8、可控進出閥孔2和可控調節閥塞9,充氣裝置11由充氣器13和貯氣罐12組成,充氣器13可采用電動式、手動式或腳踏式,充氣裝置11與不銹鋼管3上裝有的三通管1采用膠管10和螺旋管相連。在使用前要把乳膠氣囊5和托盤6用滅菌液浸泡后方可使用,為一次性消耗品。不銹鋼管3也要經高壓或浸泡滅菌。在使用時,要常規清洗外陰、陰道后,將乳膠氣囊5分別放入宮頸、陰道,用充氣裝置11緩慢向乳膠氣囊5充氣,一次充氣壓力20-30kpa,宮頸擴張6-8cm,陰道擴張10-12cm,若充氣過急,壓力過大會造成宮頸、陰道裂傷。
應用于陰道氣囊和宮頸氣囊均屬于同一技術構思,結構基本相同,由于宮頸和陰道幾何形狀、大小不同,故只需乳膠氣囊5大小、壓力大小略有變化即可。
如圖2所示在氣囊助產器的充氣裝置11處接有自動電腦控制裝置14,在電腦控制下充氣裝置11緩慢地向乳膠氣囊5充氣,并自動控制充氣量和壓力的大小,使氣囊助產器達到電腦自動化。
如圖3所示在帶有自動電腦控制裝置的氣囊助產器基礎上,本實用新型在乳膠氣囊5、托盤6一側增加冷光源導管15、冷光源17、監示器16,冷光源導管15通過導線與冷光源17接通,同時,接通監示器16,當打開冷光源17時,可在監示器16上顯象。
權利要求1.一種氣囊助產器,它包括乳膠氣囊(5),托盤(6),不銹鋼管(3),三通管(1)上接有的正壓力表(8)、可控進出閥孔(2)和可控調節閥塞(9),充氣裝置(11),其特征是乳膠氣囊(5)末端有托盤(6),托盤(6)中央鑲有螺母(7),螺母(7)和不銹鋼管(3)的一端用螺釘(4)加以固定,在不銹鋼管(3)的另一端裝有三通管(1),充氣裝置(11)通過膠管(10)上帶有的可控調節閥塞(9)與三通管(1)一端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囊助產器,其特征是充氣裝置(11)由充氣器(13)和貯氣罐(12)組成。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氣囊助產器,其特征是充氣器(13)可采用電動式、手動式或腳踏式。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囊助產器,其特征是在充氣裝置(11)處接有自動電腦控制裝置(14)。
5.根據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氣囊助產器,其特征是在乳膠氣囊(5)、托盤(6)一側增加冷光源導管(15)、冷光源(17)、監示器(16),冷光源導管(15)通過導線與冷光源(17)、監示器(16)接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能夠有效縮短產程,將宮頸和產道擴張到胎頭大小,使胎兒能夠順利通過的氣囊助產器。它包括乳膠氣囊5,托盤6,不銹鋼管3,三通管1上接有的正壓力表8、可控進出閥孔2、可控調節閥塞9,充氣裝置11,其特征是乳膠氣囊5末端有托盤6,托盤6中央鑲有螺母7,螺母7和不銹鋼3的一端用螺釘4加以固定,在不銹鋼管3的另一端裝有三通管1,充氣裝置11通過膠管10上帶有的可控調節閥塞9與三通管1一端相連。
文檔編號A61B17/42GK2262410SQ9622364
公開日1997年9月17日 申請日期1996年9月12日 優先權日1995年12月28日
發明者郭長勝, 秦劍英 申請人:郭長勝, 秦劍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