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入胃散的制作方法
“入胃散”的發明屬于中成藥制造業。
發明人在一九七五年下季至一九七六年上季患過一次嚴重的胃病,經當地一些名醫診治無效,半年多的病患所帶來的經濟壓力是極大的,處于絕境的精神壓力就更大了。出于一種早日驅除病魔康復的迫切心理,翻閱了《農村醫學》、《基礎醫學》、《簡明診斷》、《常見病中藥配方》、《常用中草藥手冊》等醫藥書籍,根據人體解剖學、藥物醫理、結合自己,病狀,認為胃病腸疾無非是飲食不衛生、病毒感染、暴飲飽食、虛寒實熱、辛辣酒毒、異物刺傷、飯后過量運動、脾胃氣虛等外原內因所致。其反應則是暖氣呃逆、胸腹脹痛、口吐酸水、不思飲食、食量下降、身體消瘦、面色萎黃(有的飯前疼痛加劇、飯后則輕,有的與前者相反)、倦怠無力等,最先我買了白芨和枳實兩味中藥服后,我的病大為好轉,但仍有吐酸現象,后又加了烏賊骨一味服后,使我的病一劑藥未用完便全愈了,且脾胃強多了,至今從未復發過。
后來,我出于行善作好事的心理將我的藥送給一些胃腸病患者服用,均很快全愈。尤其是我打工來到重慶九龍羽絨廠,遇到一位叫劉勇的小伙子,得了胃病幾天臥床不起、呻吟不止,他的姑媽在別人的指點下買了板“嗎丁啉”的胃藥,服后仍無好轉。我將僅有的三次“入胃散”送給他,剛服兩次就好了。恰好這時又有一位叫袁萍的女工得了胃病,我又將劉勇所剩下的一次“入胃散”轉給小袁,她吃了這唯一的一次藥后也好了。其他例子不再一一闡述,這些引起我對這劑胃藥的足夠重視。
為了讓“入胃散”更具科學性、準確性,能為更多的胃病患者帶來福音,又反復翻閱了《常用中草藥手冊》、《本草綱目》、《中醫診斷學》和《中藥大辭典》,進一步調整了藥性、用量和制作工藝,其配方是三味藥各三分之一,成人每次服成藥25g,每日三次。
“入胃散”有消食散積、理氣、強胃、消炎、化痰、止血、止酸、止痛、止瀉及生肌等作用,適用于胃氣痛、胸腹悶脹、消化不良、胃炎腸炎、胃腸出血、大便異常、胃與十二指腸潰瘍和初期空孔,對胃下垂和肺出血也有相當療效。
為了調整枳實的藥性,將其置于鐵鍋內炒至焦黃狀;將所有藥品共研成末,以100-150目篩過篩;拌勻每2.5g分裝一袋,內用潔凈白紙作內包,外用無毒塑料袋封裝,這樣以便居家旅游者常備,也免回潮發霉變質。
注意孕婦和暴飲飽食胃腸穿孔者勿用,不能加服烏頭。
權利要求
1.本藥配方白芨、積實、烏賊骨(等量)。
2.藥物功用有消食散積、理氣、強胃、消炎、化痰、止血、止酸、止痛、止瀉、生肌等作用。適用于胃氣痛、胸腹悶脹、消化不良、胃腸炎、胃腸出血、大便異常、口吐酸水、胃與十二指腸潰瘍及初期穿孔,對胃下垂和肺出血也有相當療效。
3.制作工藝1.為了調整枳實的藥性,將其置于鐵鍋內炒至焦黃狀;2.將所有藥品共研成末,以100-150目篩過篩;3.拌勻每2.5g分裝一袋,內用潔凈白紙作內包,外用無毒塑料袋封裝,這樣以便居家旅游者常備,也免回潮發霉變質。
全文摘要
入胃散由中藥配制而成。主要功用:消食散積、理氣、強胃、止血、止酸、止痛、止瀉、化痰、消炎生肌等。主治:消化不良、不思飲食、脾胃虛弱、胃氣痛、胃腸炎、大便異常、胃及十二指腸出血、潰瘍、初期穿孔、口吐酸水等胃腸疾病均有顯著療效;對胃下垂和肺出血也有相當療效。
文檔編號A61P1/04GK1191117SQ9610994
公開日1998年8月26日 申請日期1996年7月29日 優先權日1996年7月29日
發明者游思長 申請人:游思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