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加壓止血固定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醫療護理裝置,用于止血和加壓固定包扎。
目前,國內各大醫院臨床上使用一種乳膠管止血帶,通過結扎肢體起到止血作用,但隨現代醫學的發展已暴露出以下缺點(1)使用范圍受局限,只限于肢體易固定部位及較表淺的動脈壓迫止血,對于一些關節部位則不能發揮作用,且不能直接作用于傷口以進行加壓止血或加壓固定包扎,(2)壓力分散于整個的接觸面,使產生有效壓強值的總壓力大且使用時間長,影響了肢體血液循環,造成肌肉組織的缺血壞死。(3)不能按需要調節壓力大小以及掌握有效壓強值。
國外目前也尚無本發明技術,據對近幾年赴美國、意大利、日本、比利時等國參觀學習的有關醫護人員調查,對現在國際醫療領域中較為先進的介入放射術后難度較大的壓迫止血問題,以上國家和我國一樣均使用人工手法壓迫,美國個別壓院使用過一種機械式壓迫器,它不能按需調節壓力大小,不能科學地掌握有效壓強值,且不能隨患者移動,需在手術臺長時間壓迫直至傷口不出血,患者才能離開手術臺。此外這種壓迫器也只限于下肢股動脈的壓迫,其他部位因不便固定而不能發揮作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按需調節壓力,掌握有效壓強值,適用于肢體各部位并可隨患者移動的加壓止血固定帶。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完成的如圖所示,整個器具由長條形固定帶(1)、加壓氣囊(2)、加壓皮球(3)及小型壓力表(4)構成。通過加壓皮球產生氣壓,導入氣囊以壓迫血管達到止血的目的。根據物理學上壓強與受力面積成反比的原理而設計的相當于現在臨床上使用的壓迫紗球大小的加壓氣囊,上、下壁厚之比為21,加壓時增加下壁的凸度從而增加氣囊對局部的壓強,這樣可使較小壓力便能達到壓迫肢體大動脈的壓強值,使用時可通過小型壓力表調到適當壓強值。
以下接合
實施例如圖1所示為單側下肢股動(靜)脈加壓止血固定帶,帶長150-170厘米,寬10厘米,選用吸水、透氣性好的棉布制成雙層結構,兩端配尼龍搭扣35厘米,固定帶前1/3處設置長15厘米、寬10厘米的袋以盛放加壓氣囊,該種固定帶適于單側下肢股動(靜)脈和上肢腋動脈穿刺和插管后的加壓止血和加壓包扎,也可通過阻斷股動脈血流對下肢血管手術后或戰傷等血管損傷起急救止血作用。
圖2所示為雙側股動(靜)脈加壓止血固定帶,該帶為“四頭帶”形設計、總長200厘米、寬10厘米,也選用吸水、透氣性好的棉布制成雙層結構,在外帶靠內50厘米處呈“∨”形各配17厘米的袋囊,四頭分別配尼龍搭扣20-25厘米,該帶適用于雙側股動(靜)脈的穿刺和插管后的傷口加壓止血及加壓固定,也可通過阻斷雙側股動血流而對雙下肢血管損傷起急救止血作用。
圖3所示為下肢腘動脈、上肢肱動脈加壓止血固定帶,長60-80厘米,寬15厘米,中間部位設15×10厘米袋囊,選吸水及透氣性好的棉布類制成雙層結構,兩端各配25厘米尼龍搭扣。
以上三種加壓止血固定帶的加壓氣囊可選橡膠材料,長15、寬7厘米,上壁厚0.4厘米,下壁厚0.2厘米,并在下壁下部增設10×3×2厘米的加壓墊(5)(與氣囊為一體),可產生最大壓強280-300毫米汞柱。加壓皮球為橄欖形,長10厘米、直徑6厘米,前部配備一壓力調節閥(6),供減壓時排氣用,后部配進氣閥門(7),供加壓時造成皮球內負壓而吸入空氣入氣囊,小型壓力表(∏×2.52×2)背面配4×1厘米的小彎勾以固定在固定帶上。
本實用新型通過臨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以50例患者采用本實用新型和50例患者采用人工手法做壓迫止血效果進行比較,結果使用本實用新型的41例患者在5分鐘內即基本止血,9例于15分鐘基本止血,而人工手法中30例患者于15分鐘基本止血,其余則需25分至55分方能基本止血。
此外采用本實用新型沒有發現靜脈血栓、皮下出血及皮膚水泡等并發癥,而使用傳統的繃帶或膠布時往往出現上述并發癥。
權利要求1.一種加壓止血固定帶,由固定帶、加壓氣囊、加壓皮球及小型壓力表構成,其特征在于(1)固定帶采用雙層結構;(2)加壓氣囊上壁壁厚為下壁壁厚的二倍,以便加壓時增加下壁的凸度,使壓強更為集中;(3)加壓氣囊下壁壁體上設加壓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之加壓止血固定帶,其特征在于在加壓皮球前部配以壓力調節閥,后部配以進氣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護理裝置。特別是用于人體各部位的加壓止血和加壓包扎的加壓止血固定帶。它由固定帶、加壓氣囊、加壓皮球和小型壓力表構成。可用于骨科截肢等手術后防止動脈大出血,介入放射中動脈或靜脈插管等傷口的止血及加壓包扎,也可用于施工中傷員的急救。
本實用新型設計加壓氣囊時采用上壁厚二倍于下壁厚,使得壓強集中,加上壓力的靈活調節使得本加壓止血固定帶取得了很好的止血、固定的效果,適合各類醫院應用。
文檔編號A61B17/12GK2137936SQ92233890
公開日1993年7月14日 申請日期1992年9月24日 優先權日1992年9月24日
發明者劉榮斌, 劉萍霞 申請人:劉榮斌, 劉萍霞